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品生(品社)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综合性是其基本特征。2011年版课标明确提出“以活动为教与学的基本形式”。因此,应当树立“大品德教育观”,将品德教育融入学生活动中,把学习的内容拓展到课前,落实在课中,延伸到课后,让学生在真切的实践活动中获得直接体验,进行领悟内化,从而发展能力,形成良好的品德。
一、课前体察活动,充实知识
课前体察活动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感知,为课中开展“讨论”“辨别”“创造”和“表现”提供了前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提高课堂学习效果提供保障。
1. 搜集资料,丰富感知。
课前让学生通过图书、报纸、电视、网络等途径,搜集查询与主题活动有关的图片、文字、数据、音像、影视等资料,建立学生的多维认知表象,不仅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更有助于加强感性体验。
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我的祖国多辽阔》这一活动主题,让学生通过“中国行政区域图”,查找34个省级行政单位和省级行政中心,对我们祖国辽阔的疆域有更深入的了解,强化学生热爱国土的情感。为了有效地实现这个教学目标,教师课前发动学生通过网络、中国地图等多种方式搜集整理有关祖国各行政区域知识的资料,制作相关的手抄报或剪贴报,布置《我的祖国多辽阔》园地。这样,通过课前收集等途径,激发了学生的道德需要,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知,为学生进入主题学习,进一步明白道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社会调查,获取体验。
课前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实地观察),使学生对所关注的问题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直观的印象和深入的了解,增加学生的感性认知,帮助学生领会有关的道德观点和道德认识。例如,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我是谁》一课时,可以让学生课前到商店、公园、医院、超市等地调查,了解不同行业、不同职业的人所承担的社会责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我们每个人在每个场所都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承担好自己的责任。
3.参观访问,发展能力。
2011年版课标指出:应让儿童成为活动的主人,重视活动的过程,提高活动的质量。条件允许的学校还可以根据主题活动的需要,结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兴趣,教师有组织地利用学校内外的教育资源,让儿童走出学校,深入生活,接触社会,亲身感受课文所讲内容,到社会中去观察、学习、访问,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扩展兴趣,发展实践能力,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激发良好的道德情感,指导行为实践。例如,在执教《我们的学校》一课时,可带学生到学校各处室去参观、采访,让学生了解教师们工作的艰辛。通过实地参观,上课时,师生间交流沟通就顺畅了,课堂教学效率自然就高了。
二、课中学习活动,感受生活
课堂是学生品德学习生活的重要阵地,教师要围绕学习主题,精心创设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卓有成效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发挥主动性、自主性、创造性,在活动中动脑、动口、动手,在活动中体验、感悟,获得道德认识,以及情感、行为的发展。
1.讨论交流,分享经验。
在民主、真诚、平等的课堂气氛中进行探讨、交流,是使学生由被动地听转为主动参与的一条有效途径,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品德与社会(生活)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在学生获得丰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提出有价值、有意义的问题,或者启发学生提出并筛选出有价值、有意义的问题,激发、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让学生各抒己见,通过交流分享获得的间接经验进行领悟内化,也可以让学生在阅读有关文章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问题。
2.游戏娱乐,玩中受益。
游戏是在教学中所采取的带有“玩”的色彩而又与学习内容配合的活动方式,也是儿童有效的学习方式。它可以表现儿童的内在心理,有利于儿童情感的舒展,活跃课堂气氛,使儿童在美好的情感体验中,加深对自己行为方式的道德价值的判断,形成健康的道德情感。例如,教育儿童爱惜粮食不挑食,可让儿童戴上头饰扮演各种不同的食物,如:苹果、红萝卜、白菜、米饭等。他们激情投入,发挥丰富的想象,与各种食物进行对话。在有趣的游戏中,就连平时不喜欢的白菜、米饭也变成了孩子们眼中可口的美味。儿童在趣味十足的游戏中学习,兴致勃勃,其乐无穷,在不知不觉中增强了道德认知,提高了合理饮食的自觉性。
3.情境体验,获取真知。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尝试借助动手操作、实物演示、录音录像、现身说法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创设情境,让学生成为情境实践、道德感悟的主体。如在教学《保护人类的家园》活动主题时,教师先让学生欣赏大自然美丽景色的录像片段,随即展示地球遭受各种污染的图片。源于自身生活空间的照片不断撞击着学生的心灵,唤起了他们原有的生活积淀和生活体验,并与文本信息建立起了联系,他们真切地感到地球环境正在日趋恶劣,并急于了解有关环保的知识。
三、课后拓展,内化品格
课后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其目的在于“以活动促巩固,以活动促发展,以活动促践履”。课后活动应与学校活动、社区实践活动及家庭教育紧密结合,形成品德教育的强磁场,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走出教室,到大自然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去学习,在理解和感悟中受教育,在“做”中感受、体验、领悟,形成内化的道德品格。
1.与学校活动相结合。
通过课堂教学,学生明白了一些道理,但如果不在实践活动中付诸实施,容易导致学生的知行不一。因此,只有和学校活动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推动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例如,在《好大一个家》主题目标的延伸活动中,我们与少先队主题实践活动有效链接,制作“锦绣中华收藏夹”,开展了“祖国在我心中”等系列活动。
2.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结合品德教学,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对形成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至关重要。例如,教学《我的责任》一课后,布置学生回家与家长商量,给自己找找岗位(如扫地、收拾碗筷等)。教学《我能做好》一课后,引导学生在家开展“今日我当家”活动,并填好“家庭联系卡”。
3.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因此,课后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能更好地提高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例如,教学完《我生活的社区》一课后,让学生结合本地区公用设施的使用情况,发现问题,开展小宣传和小建议活动,如回家向自己的父母和周边的人宣传,或写一封倡议书,或给当地干部提一条合理化的建议等。
总之,活动是教育的载体,是连接学校、社会、教师和学生的纽带和桥梁,创设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小学德育课程主要的教学形式。只有将品德教育真正融入学生活动中,才能为品德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开辟新的更为广阔的空间,提高品德课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小学?摇责任编辑:庄严)
一、课前体察活动,充实知识
课前体察活动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感知,为课中开展“讨论”“辨别”“创造”和“表现”提供了前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提高课堂学习效果提供保障。
1. 搜集资料,丰富感知。
课前让学生通过图书、报纸、电视、网络等途径,搜集查询与主题活动有关的图片、文字、数据、音像、影视等资料,建立学生的多维认知表象,不仅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更有助于加强感性体验。
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我的祖国多辽阔》这一活动主题,让学生通过“中国行政区域图”,查找34个省级行政单位和省级行政中心,对我们祖国辽阔的疆域有更深入的了解,强化学生热爱国土的情感。为了有效地实现这个教学目标,教师课前发动学生通过网络、中国地图等多种方式搜集整理有关祖国各行政区域知识的资料,制作相关的手抄报或剪贴报,布置《我的祖国多辽阔》园地。这样,通过课前收集等途径,激发了学生的道德需要,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知,为学生进入主题学习,进一步明白道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社会调查,获取体验。
课前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实地观察),使学生对所关注的问题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直观的印象和深入的了解,增加学生的感性认知,帮助学生领会有关的道德观点和道德认识。例如,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我是谁》一课时,可以让学生课前到商店、公园、医院、超市等地调查,了解不同行业、不同职业的人所承担的社会责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我们每个人在每个场所都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承担好自己的责任。
3.参观访问,发展能力。
2011年版课标指出:应让儿童成为活动的主人,重视活动的过程,提高活动的质量。条件允许的学校还可以根据主题活动的需要,结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兴趣,教师有组织地利用学校内外的教育资源,让儿童走出学校,深入生活,接触社会,亲身感受课文所讲内容,到社会中去观察、学习、访问,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扩展兴趣,发展实践能力,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激发良好的道德情感,指导行为实践。例如,在执教《我们的学校》一课时,可带学生到学校各处室去参观、采访,让学生了解教师们工作的艰辛。通过实地参观,上课时,师生间交流沟通就顺畅了,课堂教学效率自然就高了。
二、课中学习活动,感受生活
课堂是学生品德学习生活的重要阵地,教师要围绕学习主题,精心创设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卓有成效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发挥主动性、自主性、创造性,在活动中动脑、动口、动手,在活动中体验、感悟,获得道德认识,以及情感、行为的发展。
1.讨论交流,分享经验。
在民主、真诚、平等的课堂气氛中进行探讨、交流,是使学生由被动地听转为主动参与的一条有效途径,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品德与社会(生活)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在学生获得丰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提出有价值、有意义的问题,或者启发学生提出并筛选出有价值、有意义的问题,激发、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让学生各抒己见,通过交流分享获得的间接经验进行领悟内化,也可以让学生在阅读有关文章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问题。
2.游戏娱乐,玩中受益。
游戏是在教学中所采取的带有“玩”的色彩而又与学习内容配合的活动方式,也是儿童有效的学习方式。它可以表现儿童的内在心理,有利于儿童情感的舒展,活跃课堂气氛,使儿童在美好的情感体验中,加深对自己行为方式的道德价值的判断,形成健康的道德情感。例如,教育儿童爱惜粮食不挑食,可让儿童戴上头饰扮演各种不同的食物,如:苹果、红萝卜、白菜、米饭等。他们激情投入,发挥丰富的想象,与各种食物进行对话。在有趣的游戏中,就连平时不喜欢的白菜、米饭也变成了孩子们眼中可口的美味。儿童在趣味十足的游戏中学习,兴致勃勃,其乐无穷,在不知不觉中增强了道德认知,提高了合理饮食的自觉性。
3.情境体验,获取真知。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尝试借助动手操作、实物演示、录音录像、现身说法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创设情境,让学生成为情境实践、道德感悟的主体。如在教学《保护人类的家园》活动主题时,教师先让学生欣赏大自然美丽景色的录像片段,随即展示地球遭受各种污染的图片。源于自身生活空间的照片不断撞击着学生的心灵,唤起了他们原有的生活积淀和生活体验,并与文本信息建立起了联系,他们真切地感到地球环境正在日趋恶劣,并急于了解有关环保的知识。
三、课后拓展,内化品格
课后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其目的在于“以活动促巩固,以活动促发展,以活动促践履”。课后活动应与学校活动、社区实践活动及家庭教育紧密结合,形成品德教育的强磁场,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走出教室,到大自然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去学习,在理解和感悟中受教育,在“做”中感受、体验、领悟,形成内化的道德品格。
1.与学校活动相结合。
通过课堂教学,学生明白了一些道理,但如果不在实践活动中付诸实施,容易导致学生的知行不一。因此,只有和学校活动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推动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例如,在《好大一个家》主题目标的延伸活动中,我们与少先队主题实践活动有效链接,制作“锦绣中华收藏夹”,开展了“祖国在我心中”等系列活动。
2.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结合品德教学,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对形成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至关重要。例如,教学《我的责任》一课后,布置学生回家与家长商量,给自己找找岗位(如扫地、收拾碗筷等)。教学《我能做好》一课后,引导学生在家开展“今日我当家”活动,并填好“家庭联系卡”。
3.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因此,课后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能更好地提高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例如,教学完《我生活的社区》一课后,让学生结合本地区公用设施的使用情况,发现问题,开展小宣传和小建议活动,如回家向自己的父母和周边的人宣传,或写一封倡议书,或给当地干部提一条合理化的建议等。
总之,活动是教育的载体,是连接学校、社会、教师和学生的纽带和桥梁,创设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小学德育课程主要的教学形式。只有将品德教育真正融入学生活动中,才能为品德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开辟新的更为广阔的空间,提高品德课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小学?摇责任编辑:庄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