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全程无缝护理服务模式在泌尿外科病房的应用。方法:选择10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患者。结果:觀察组总有效例数为49例,占比96.07%,对照组总有效例数为25例,占比49.01%。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总有效例数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无缝护理服务模式可以有效的对患者进行良好的照顾,使患者更加快速的康复。
【关键词】 无缝护理模式 泌尿外科 泌尿感染
无缝隙护理被称为现代临床中现代护理管理的重点护理方式,无缝隙护理可以应用于各个科室病房的护理中。本文则针对于泌尿外科病房的护理服务模式对于泌尿外科患者的康复程度是否有关联,进行了相关的探究,具体探究方法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某院于2014年1月~2015年6月之间收治的102例泌尿外科患者,其中男性患者占有70例,女性患者占有32例。根据入院顺序和患者意愿,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患者。入院的所有患者均被诊断出有泌尿外科疾病,102例患者中前列腺炎40例,前列腺增生15例,泌尿系感染20例,泌尿系结石10例,尿道肉阜17例。患者的身体状况完全符合护理服务模式的要求。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包括病情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常规护理
在常规护理中,对于尿失禁病人需严格注意保持局部皮肤的清洁,适当指导患者进行缩肛运动,锻炼其盆底肌的收缩功能,进而提高膀胱括约肌的收缩力,减轻尿失禁的程度。护士应及时了解患者所患疾病对饮食方面的要求,指导病人合理进食[1]。
1.2.2 全程无缝护理服务模式
第一,学习全程无缝服务理念,提高服务意识。要定期安排本科室护士进行多次的全程无缝隙护理服务理念的培训和学习,使护理人员进快转变服务观念。第二,找出存在的服务缝隙并分析原因。服务缝隙主要包含以下几点,首先,护理服务不专业,对护理缺乏实践经验,专业知识匮乏;其次,护士缺乏主动服务性,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护士的服务意识不强,自身素质与综合素质都有待提高;再次,持续服务存在缝隙,由于各院内部门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缝隙,造成患者身体检查及治疗方面的不便;最后,医院内部的管理结构和质量标准无法体现整体护理的内涵[2]。第三,根据存在的缝隙,进行针对性改革。首先,对医护人员方面进行改革,根据护士的学历、职称及年龄形成科内的人才梯队,制定排班模式,对各级人员的夜班做出具体规定的同时,加强对医护人员自身素质的培养,使其提高主动服务性。其次,加强院内各部门科室之间的联系,通过医院内部对各部门的改革,使院内各部门形成无缝隙服务意识,提高患者就医的水平。最后进行组织结构改革,其核心是建立起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即患者由入院至出院后的随访,从而形成完整的无缝隙的服务过程,不仅切实落实了各项医疗、护理和健康等教育工作,并且有效的改善了患者身体检查及治疗不便的问题,真正将整体护理落到实处[3]。
1.3 疗效判定
显效:患者所患疾病得到十分明显的改善,疾病近乎痊愈,身体逐渐恢复健康;②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减轻,身体素质基本恢复正常。③无效:患者症状无减轻或加重,疾病没有好转。总有效=(①+②)/(①+②+③)*100%。
1.4 统计学处理
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 显效37例,占比72.54%,有效12例,占比23.52%,无效2例,占比3.92%,总有效49例,占比96.07%。对照组 显效20例,占比39.21%,有效5例,占比9.80%,无效26例,占比50.98%,总有效25例,占比49.01%。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日常生活中,通常人类不会特别去注意和关心病房中的护理服务模式,而当某些疾病来临,病房中的护理服务模式则成为被关注的问题。通常情况下,患者在入院治疗时选择的是常规的护理服务模式,常规的护理服务模式可以通过医护人员对患者的查房以及对患者病情的注意,但常规护理服务的缺点与优点同时并存,虽然常规护理有医护人员的精心关照,但是难免疏于管理,而护理服务改为全程无缝护理服务模式由于医护人员的分级管理及其较高的综合素质,对患者的临床护理起到明显的改善作用。在对常规护理服务和全程无缝护理服务的对比中显示,观察组总有效例数为49例,占比96.07%,对照组总有效例数为25例,占比49.01%。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总有效例数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针对入院的泌尿外科患者,全程无缝护理服务模式可以有效的对患者进行良好的照顾,使患者更加快速的康复。
参考文献
[1]朱小玲,熊茜,熊姗姣,等.无缝护理模式在小儿外科手术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3,09(05):226-227.
[2]唐力娇,沈小红,刘小玲.手术室护理服务中应用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的效果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02(15):2076-2077.
[3]杨海侠,张芙蓉,宋玉敏,等.医护全程诊疗模式在中医病房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体会[J].西部中医药,2015,10(04):145-146.
【关键词】 无缝护理模式 泌尿外科 泌尿感染
无缝隙护理被称为现代临床中现代护理管理的重点护理方式,无缝隙护理可以应用于各个科室病房的护理中。本文则针对于泌尿外科病房的护理服务模式对于泌尿外科患者的康复程度是否有关联,进行了相关的探究,具体探究方法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某院于2014年1月~2015年6月之间收治的102例泌尿外科患者,其中男性患者占有70例,女性患者占有32例。根据入院顺序和患者意愿,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患者。入院的所有患者均被诊断出有泌尿外科疾病,102例患者中前列腺炎40例,前列腺增生15例,泌尿系感染20例,泌尿系结石10例,尿道肉阜17例。患者的身体状况完全符合护理服务模式的要求。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包括病情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常规护理
在常规护理中,对于尿失禁病人需严格注意保持局部皮肤的清洁,适当指导患者进行缩肛运动,锻炼其盆底肌的收缩功能,进而提高膀胱括约肌的收缩力,减轻尿失禁的程度。护士应及时了解患者所患疾病对饮食方面的要求,指导病人合理进食[1]。
1.2.2 全程无缝护理服务模式
第一,学习全程无缝服务理念,提高服务意识。要定期安排本科室护士进行多次的全程无缝隙护理服务理念的培训和学习,使护理人员进快转变服务观念。第二,找出存在的服务缝隙并分析原因。服务缝隙主要包含以下几点,首先,护理服务不专业,对护理缺乏实践经验,专业知识匮乏;其次,护士缺乏主动服务性,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护士的服务意识不强,自身素质与综合素质都有待提高;再次,持续服务存在缝隙,由于各院内部门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缝隙,造成患者身体检查及治疗方面的不便;最后,医院内部的管理结构和质量标准无法体现整体护理的内涵[2]。第三,根据存在的缝隙,进行针对性改革。首先,对医护人员方面进行改革,根据护士的学历、职称及年龄形成科内的人才梯队,制定排班模式,对各级人员的夜班做出具体规定的同时,加强对医护人员自身素质的培养,使其提高主动服务性。其次,加强院内各部门科室之间的联系,通过医院内部对各部门的改革,使院内各部门形成无缝隙服务意识,提高患者就医的水平。最后进行组织结构改革,其核心是建立起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即患者由入院至出院后的随访,从而形成完整的无缝隙的服务过程,不仅切实落实了各项医疗、护理和健康等教育工作,并且有效的改善了患者身体检查及治疗不便的问题,真正将整体护理落到实处[3]。
1.3 疗效判定
显效:患者所患疾病得到十分明显的改善,疾病近乎痊愈,身体逐渐恢复健康;②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减轻,身体素质基本恢复正常。③无效:患者症状无减轻或加重,疾病没有好转。总有效=(①+②)/(①+②+③)*100%。
1.4 统计学处理
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 显效37例,占比72.54%,有效12例,占比23.52%,无效2例,占比3.92%,总有效49例,占比96.07%。对照组 显效20例,占比39.21%,有效5例,占比9.80%,无效26例,占比50.98%,总有效25例,占比49.01%。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日常生活中,通常人类不会特别去注意和关心病房中的护理服务模式,而当某些疾病来临,病房中的护理服务模式则成为被关注的问题。通常情况下,患者在入院治疗时选择的是常规的护理服务模式,常规的护理服务模式可以通过医护人员对患者的查房以及对患者病情的注意,但常规护理服务的缺点与优点同时并存,虽然常规护理有医护人员的精心关照,但是难免疏于管理,而护理服务改为全程无缝护理服务模式由于医护人员的分级管理及其较高的综合素质,对患者的临床护理起到明显的改善作用。在对常规护理服务和全程无缝护理服务的对比中显示,观察组总有效例数为49例,占比96.07%,对照组总有效例数为25例,占比49.01%。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总有效例数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针对入院的泌尿外科患者,全程无缝护理服务模式可以有效的对患者进行良好的照顾,使患者更加快速的康复。
参考文献
[1]朱小玲,熊茜,熊姗姣,等.无缝护理模式在小儿外科手术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3,09(05):226-227.
[2]唐力娇,沈小红,刘小玲.手术室护理服务中应用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的效果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02(15):2076-2077.
[3]杨海侠,张芙蓉,宋玉敏,等.医护全程诊疗模式在中医病房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体会[J].西部中医药,2015,10(04):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