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物理课堂教学中实施有效教学,首先必须重视对导入教学技能的探究。导入教学技能,是“深化教学改革,实施有效教学”这个大课题下,一个十分重要的具体课题,它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质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课尾教学策略运用得是否恰当,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运用得好,可收到“锦上添花”之功。所以,切莫只重视导入教学的设计而轻视课尾教学的设计。
【关键词】有效教学导入教学技能课尾教学策略综合导入课尾教学策略
一、中学物理教学中常用的导入教学技能有以下七种:
1.1实验导入
这种导入新课的特征是教师从演示新的物理现象入手,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推动学生积极思维,一般在演示终了以后教师可要求学生解释这一新的现象,或要他们找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例如,在学习失重现象时,在饮料瓶的下方戳一个小孔,瓶中灌水,手持饮料瓶,小孔中有水喷射出。放手让瓶子自由下落,观察喷水的变化情况,发现瓶子在自由下落过程中没有水喷出来了。
又如,让一个学生站在体重计上,下蹲、起立,并用实物投影仪把指针变化情况投影到屏幕上,观察人对体重计压力的变化情况,发现体重计的读数有时比重力小,有时比重力大。为什么会出现以上现象呢?同学们顿时兴趣昂然。
由于演示实验所提供现象的新颖性和生动性,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促使他们开动脑筋,寻根究底,积极思考。
1.2用生活现象导入
这种方式的特征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所涉及的范围,选择学生在日常生活、生产技术、自然现象中所观察过的、并与新课有关的物理现象中的典型问题提供给学生,要求他们给以科学的解释,并由此导入新课。
例如,在学习“运动的合成与分解”这一课题时,向学生提出:下雨时,你想越过一片空地从一栋房子到另一栋房子去,假设你没有带雨伞,是跑着过去还是走着过去好呢?毫无疑问,这样的引入,能强烈地吸引学生去追求答案,激发他们的积极思维,使学生感到亲切而自然。
1.3故事导入
这种方法是教师通过用科学史料性的故事,提出与本课内容有关的问题导入新课,其最大特点是生动、活泼、引人入胜,能培养学生建立科学思维、探究发明的思路。是颇受学生欢迎的一种导入新课的方法。
例如,在研究“共振现象”时可采用“塔科马狭桥的倒塌”来引入。从前在美国塔科马有一座著名的狭桥。这座桥在施工时发生过摆动,不时的振动使修桥工人感到晕眩。桥竣工通车后,摇摆得更厉害。它吸引了不少远方的客人驾车到此一游,为的是寻求刺激,尝试汽车驶过摇摇晃晃的狭桥时的滋味。在某些日子里,桥身上下振动的幅度达1.5m,使得驾驶员看不见在他前面行驶的汽车。一天早上,桥突然停止振动,不一会儿它疯狂地扭转振动越来。30min后第一块路面开始坠入水中,接着有200m长的路面断开,然后振动停止了几分钟,最后又发生新的振动,将残留的桥面全部掀到水里。事后人们对狭桥的设计总是找不出可以指责的地方,因为当时人们对于吊桥的空气动力学特性知道很少。这场灾难在当时说来是属于不可预测的(或是将不可抗拒的),但它对以后的大桥设计影响颇大由这个故事导入新课,学生听讲必定更加专注投入。
这种导入新课的方法还可以帮助学生获得一些关于物理学基本的研究方法和思考方法的知识和经验,从而发展和提高了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4设疑导入
这种方法是穿插在以上三种方法之中的,也可独立使用。
例如,在学习“透镜成像作图法”时,可先设置第一个疑点:显示一张投影片,问大家是否能看清上面的字?(当然看不清),在不走近的情况下,有无办法使大家都能看清呢?接着用投影仪解决了这个问题,说明这是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再通过回忆透镜成像的实验,唤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复习透镜成像规律。接着通过实例,设置第二个疑点,说明实验法的不足,从而引入较简便的易操作的研究方法──作图法。
用这种方法导入新课,除了使学生感到引入新的概念或方法的必要性以外,还有助于理解概念的物理意义,可以把新知识和学生既有的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了解教材之间的内存联系,从而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1.5复习导入
由既有知识导入新课就是利用物理学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把新知识作为既有知识在逻辑上必然的继续和发展,显示出学习新课的重要性。
例如,在学习“动力学”的开始,教师向学生指出,在过去的学习中,我们只研究了运动的各种形式,没有涉及到为什么会产生这种运动或那种运动。我们不仅要知道这种和那种运动在形式上有什么区别,而且还必须知道产生这种运动或那种运动的原因。这种要求不仅是物理学的要求,而且也是实践上的要求。例如,控制机器的运转、交通工具的速度和人造卫星的转轨等等,这就揭示了这样一个规律:要使物体的运动符合人们的要求,必须严格按物理运动规律去思考和设计。
1.6直接导入
这种导入只起“开门见山”的作用,让学生知道本课的目的,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要尽量不采用。
1.7综合导入
事实上,很多新课的导入都不可能是仅限于前面的六种导入方式,六种导课方式还可以加以综合运用、灵活选择。不少教师还有所发明创新。随着现代教学手段的采用,导入方式変得愈来愈丰富多样。例如,在学习“功率”时,提出:把汽车轮胎换大些是否会跑得更快?就是既有生活现象的导入,又有设疑导入两种方式的综合运用。
二、中学物理教学中常用的课尾教学策略有以下四种:
2.1概括型
对当堂所学内容加以梳理、概括,排列组合,使所学知识由零散变为集中,同时突出重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所授内容更为清晰,起到巩固强化的作用。
例如,学完“弹力”这一课后,可作如下概括: 弹力1.产生条件:直接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2.大小方向:⑴大小:略⑵方向:略3.判断方法:⑴直观法⑵假设法(撤离法)4.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f=kx
2.2思考型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才能有思,无思则不能释疑。因此,在授完课后,教师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思考题,启发学生思索,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得以条理化,而且使知识得到升华,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
例如,在学完“牛顿第三定律”这节内容后,可留给学生这样一道思考题:“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那么物体是否也吸引地球呢?”通过这个思考题的引导和启迪,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又得以激发,所学知识得以巩固,从而牢固地明确有作用力,必有反作用力的规律。
2.3实验型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一堂课结尾时,可布置学生做一些简单的课外实验,引导他们观察、分析实验现象,这样既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又可帮助学生理解、巩固所学知识。
例如,在学完“光的折射”这节内容后,让学生课后作如下观察:放置盛满的一盆水,首先观察盆底的视深是否比不满水时浅了,考虑:视深比实深变浅了多少?然后再将一只竹筷的一部分斜插入水中,观察竹筷是否和原来一样直,如果不一样,那又是为什么?你能作出光路图分析吗?通过讨论得出结论。
再如,还可以让学生课后找一块厚玻璃砖压住书上的字,现在不从正上方观察,而改成在玻璃砖的侧面观察能发现什么现象?(不可能看到字的像!)你能否用学过的知识从理论上证明这一现象?
这样不仅扩展学生知识领域、使理论紧密联系实际,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学习物理兴趣、爱好和独立操作能力。
2.4悬念型
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前后课联系非常密切的知识,常采用方法为:嘎然而止,留有余地,这样能开启才智,鼓励求索。先设“悬”立“疑”,使学生自然产生一种对新知识的强力求知欲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主动性。
例如,在学完“力的合成”之后,提出疑问:一个力可以代替几个力并能使作用效果不变,反过来,几个力是否也可以代替一个力,其作用效果不变吗?
设置这一疑问,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自觉地去探求下一堂课的知识内容。让学生带着悬念去研究、学习新的问题,能收到较好的预习效果。
总之,课尾教学策略运用是否恰当,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运用得好,可收到“锦上添花”之功;策略失当,又会留下“虎头蛇尾”之感。因此,要想使一堂课更完美、更成功、更具有效性,就应在每个教学环节上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关键词】有效教学导入教学技能课尾教学策略综合导入课尾教学策略
一、中学物理教学中常用的导入教学技能有以下七种:
1.1实验导入
这种导入新课的特征是教师从演示新的物理现象入手,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推动学生积极思维,一般在演示终了以后教师可要求学生解释这一新的现象,或要他们找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例如,在学习失重现象时,在饮料瓶的下方戳一个小孔,瓶中灌水,手持饮料瓶,小孔中有水喷射出。放手让瓶子自由下落,观察喷水的变化情况,发现瓶子在自由下落过程中没有水喷出来了。
又如,让一个学生站在体重计上,下蹲、起立,并用实物投影仪把指针变化情况投影到屏幕上,观察人对体重计压力的变化情况,发现体重计的读数有时比重力小,有时比重力大。为什么会出现以上现象呢?同学们顿时兴趣昂然。
由于演示实验所提供现象的新颖性和生动性,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促使他们开动脑筋,寻根究底,积极思考。
1.2用生活现象导入
这种方式的特征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所涉及的范围,选择学生在日常生活、生产技术、自然现象中所观察过的、并与新课有关的物理现象中的典型问题提供给学生,要求他们给以科学的解释,并由此导入新课。
例如,在学习“运动的合成与分解”这一课题时,向学生提出:下雨时,你想越过一片空地从一栋房子到另一栋房子去,假设你没有带雨伞,是跑着过去还是走着过去好呢?毫无疑问,这样的引入,能强烈地吸引学生去追求答案,激发他们的积极思维,使学生感到亲切而自然。
1.3故事导入
这种方法是教师通过用科学史料性的故事,提出与本课内容有关的问题导入新课,其最大特点是生动、活泼、引人入胜,能培养学生建立科学思维、探究发明的思路。是颇受学生欢迎的一种导入新课的方法。
例如,在研究“共振现象”时可采用“塔科马狭桥的倒塌”来引入。从前在美国塔科马有一座著名的狭桥。这座桥在施工时发生过摆动,不时的振动使修桥工人感到晕眩。桥竣工通车后,摇摆得更厉害。它吸引了不少远方的客人驾车到此一游,为的是寻求刺激,尝试汽车驶过摇摇晃晃的狭桥时的滋味。在某些日子里,桥身上下振动的幅度达1.5m,使得驾驶员看不见在他前面行驶的汽车。一天早上,桥突然停止振动,不一会儿它疯狂地扭转振动越来。30min后第一块路面开始坠入水中,接着有200m长的路面断开,然后振动停止了几分钟,最后又发生新的振动,将残留的桥面全部掀到水里。事后人们对狭桥的设计总是找不出可以指责的地方,因为当时人们对于吊桥的空气动力学特性知道很少。这场灾难在当时说来是属于不可预测的(或是将不可抗拒的),但它对以后的大桥设计影响颇大由这个故事导入新课,学生听讲必定更加专注投入。
这种导入新课的方法还可以帮助学生获得一些关于物理学基本的研究方法和思考方法的知识和经验,从而发展和提高了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4设疑导入
这种方法是穿插在以上三种方法之中的,也可独立使用。
例如,在学习“透镜成像作图法”时,可先设置第一个疑点:显示一张投影片,问大家是否能看清上面的字?(当然看不清),在不走近的情况下,有无办法使大家都能看清呢?接着用投影仪解决了这个问题,说明这是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再通过回忆透镜成像的实验,唤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复习透镜成像规律。接着通过实例,设置第二个疑点,说明实验法的不足,从而引入较简便的易操作的研究方法──作图法。
用这种方法导入新课,除了使学生感到引入新的概念或方法的必要性以外,还有助于理解概念的物理意义,可以把新知识和学生既有的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了解教材之间的内存联系,从而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1.5复习导入
由既有知识导入新课就是利用物理学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把新知识作为既有知识在逻辑上必然的继续和发展,显示出学习新课的重要性。
例如,在学习“动力学”的开始,教师向学生指出,在过去的学习中,我们只研究了运动的各种形式,没有涉及到为什么会产生这种运动或那种运动。我们不仅要知道这种和那种运动在形式上有什么区别,而且还必须知道产生这种运动或那种运动的原因。这种要求不仅是物理学的要求,而且也是实践上的要求。例如,控制机器的运转、交通工具的速度和人造卫星的转轨等等,这就揭示了这样一个规律:要使物体的运动符合人们的要求,必须严格按物理运动规律去思考和设计。
1.6直接导入
这种导入只起“开门见山”的作用,让学生知道本课的目的,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要尽量不采用。
1.7综合导入
事实上,很多新课的导入都不可能是仅限于前面的六种导入方式,六种导课方式还可以加以综合运用、灵活选择。不少教师还有所发明创新。随着现代教学手段的采用,导入方式変得愈来愈丰富多样。例如,在学习“功率”时,提出:把汽车轮胎换大些是否会跑得更快?就是既有生活现象的导入,又有设疑导入两种方式的综合运用。
二、中学物理教学中常用的课尾教学策略有以下四种:
2.1概括型
对当堂所学内容加以梳理、概括,排列组合,使所学知识由零散变为集中,同时突出重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所授内容更为清晰,起到巩固强化的作用。
例如,学完“弹力”这一课后,可作如下概括: 弹力1.产生条件:直接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2.大小方向:⑴大小:略⑵方向:略3.判断方法:⑴直观法⑵假设法(撤离法)4.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f=kx
2.2思考型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才能有思,无思则不能释疑。因此,在授完课后,教师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思考题,启发学生思索,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得以条理化,而且使知识得到升华,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
例如,在学完“牛顿第三定律”这节内容后,可留给学生这样一道思考题:“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那么物体是否也吸引地球呢?”通过这个思考题的引导和启迪,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又得以激发,所学知识得以巩固,从而牢固地明确有作用力,必有反作用力的规律。
2.3实验型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一堂课结尾时,可布置学生做一些简单的课外实验,引导他们观察、分析实验现象,这样既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又可帮助学生理解、巩固所学知识。
例如,在学完“光的折射”这节内容后,让学生课后作如下观察:放置盛满的一盆水,首先观察盆底的视深是否比不满水时浅了,考虑:视深比实深变浅了多少?然后再将一只竹筷的一部分斜插入水中,观察竹筷是否和原来一样直,如果不一样,那又是为什么?你能作出光路图分析吗?通过讨论得出结论。
再如,还可以让学生课后找一块厚玻璃砖压住书上的字,现在不从正上方观察,而改成在玻璃砖的侧面观察能发现什么现象?(不可能看到字的像!)你能否用学过的知识从理论上证明这一现象?
这样不仅扩展学生知识领域、使理论紧密联系实际,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学习物理兴趣、爱好和独立操作能力。
2.4悬念型
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前后课联系非常密切的知识,常采用方法为:嘎然而止,留有余地,这样能开启才智,鼓励求索。先设“悬”立“疑”,使学生自然产生一种对新知识的强力求知欲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主动性。
例如,在学完“力的合成”之后,提出疑问:一个力可以代替几个力并能使作用效果不变,反过来,几个力是否也可以代替一个力,其作用效果不变吗?
设置这一疑问,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自觉地去探求下一堂课的知识内容。让学生带着悬念去研究、学习新的问题,能收到较好的预习效果。
总之,课尾教学策略运用是否恰当,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运用得好,可收到“锦上添花”之功;策略失当,又会留下“虎头蛇尾”之感。因此,要想使一堂课更完美、更成功、更具有效性,就应在每个教学环节上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