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条不起眼的小路与著名的淮海路交叉,武康大楼如一艘巨大的游船,屹立在路口,气势轩昂,而《色戒》中男女主角激情四溢的小公馆也在这里,神秘浪漫的气息扑面而来。
现实中,在1938年,这条路上确实发生过一场扑朔迷离的刺杀案,地点就在福开森路(今武康路)40弄1号——唐绍仪故居。
1937年,大名鼎鼎的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唐绍仪出于安全考虑,从大西路(今延安西路)避居到租界内,住进了这幢小楼。当时外界已有传言,说唐绍仪与日本特务头子土肥原、原田等时有来往。于是戴笠手下“铁血铲奸”的队伍立即行动了,利用唐喜欢古董收藏的特点,派杀手献青花瓷瓶为由接近,乘其不备,用利斧将他劈死。
如今的武康路40弄是条很少见的西班牙风格花园洋房弄堂,这个位置已经接近武康路的尾声,与其他局促地、挂满各式衣物的弄堂不同,这里有一个相对宽敞的公用庭院,种上芭蕉等植物,显得幽深而安静。1号楼是一幢三层花园住宅,建于1940年。由著名华籍建筑师董大西设计,黄色混水的拉毛墙面在阳光下格外耀眼,屋顶上盖着红色筒瓦,其壁炉烟囱尖端呈哥特式,屋檐下排列着连续的西班牙式双拱小券,主入口是西班牙式,拱形门框两侧是螺旋形的罗马柱,拱门上方有精致华美的木雕刻,和两侧罗马柱头的花纹相得益彰。二楼东西向正中及两侧延伸置有三座大阳台,呈曲折状,适合上海居住的气候条件。
建于1928年的武康路99号曾是英商正广和汽水公司大班的住宅。这位英国大班的家完全按照英国乡村别墅式花园住宅式样建造而成。建筑平面呈L形,红瓦陡坡的屋顶上有着红砖砌就的高高的哥特式壁炉烟囱和尖顶的老虎窗,外墙饰以暗红色的半露木构架,木构架看上去平直粗犷,透射出浓郁的英伦乡村风味。虽然高高的围墙挡住了视线,但还是冒出了三角形的尖顶和浓密的树,构画出一幅很美丽的图画。
从湖南路拐进武康路,沿街第一座庭院里是一幢英国乡村式花园洋房,平缓的屋顶,暗红色细砖贴面,十分朴实厚重。这是巴金在上海最后的寓所,也是巴金先生在上海定居住得最长久的地方,这座小楼始建于1923年,曾为苏联商务代表处,从1955年起,巴金和女儿李小林一家就住在这幢三层小洋楼里,庭院里种满了白玉兰,巴金在此楼居住了40多年,在这里,他写成了《创作回忆录》、《往事与随想》、《长夜》、《一双美丽的眼睛》等译作及小说,被海内外思想界、知识界和文学界公认为“说真话的大书”。
除了名人故居,武康路376号可谓如今时尚去处的新宠。
376号是一个幽深的小巷子,门口是一家花店,不见主人,气氛迷离。走进去,发现这是个欧式的小街区,由五座大小不同的小楼组成,取名“武康新里”,法租界里又一个创意园区。巷子底是一座5层高的白色楼房,现在已经改造成办公室,一楼有几家店面,有法国餐厅Franck,大众咖啡馆Coffee Tree,荷兰来的时装店D.I.S,全天然护肤产品专卖店巴颜喀拉,挺有腔调的。巷子里飘着的一股甘草的气味就是从那家“巴颜喀拉”飘出来的,店里的产品多用草药纸和麻绳包扎起来。今天天气不错,又正好赶上下午茶的时间,Coffee Tree门口的露天座位全数被外国人占据,还有几个两三岁大白人小孩,天使一样地跑来跑去,如同一个城中的“欧洲村”。
夏天的午后走在这条街上,感觉如同梦游,那个被画过无数次的花瓶形的西班牙小阳台显得懒懒的,街边幽静的小花店总看不到主人,偶尔碰见几个外籍人相视也是不经意,渐渐地,觉得很珍惜。
现实中,在1938年,这条路上确实发生过一场扑朔迷离的刺杀案,地点就在福开森路(今武康路)40弄1号——唐绍仪故居。
1937年,大名鼎鼎的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唐绍仪出于安全考虑,从大西路(今延安西路)避居到租界内,住进了这幢小楼。当时外界已有传言,说唐绍仪与日本特务头子土肥原、原田等时有来往。于是戴笠手下“铁血铲奸”的队伍立即行动了,利用唐喜欢古董收藏的特点,派杀手献青花瓷瓶为由接近,乘其不备,用利斧将他劈死。
如今的武康路40弄是条很少见的西班牙风格花园洋房弄堂,这个位置已经接近武康路的尾声,与其他局促地、挂满各式衣物的弄堂不同,这里有一个相对宽敞的公用庭院,种上芭蕉等植物,显得幽深而安静。1号楼是一幢三层花园住宅,建于1940年。由著名华籍建筑师董大西设计,黄色混水的拉毛墙面在阳光下格外耀眼,屋顶上盖着红色筒瓦,其壁炉烟囱尖端呈哥特式,屋檐下排列着连续的西班牙式双拱小券,主入口是西班牙式,拱形门框两侧是螺旋形的罗马柱,拱门上方有精致华美的木雕刻,和两侧罗马柱头的花纹相得益彰。二楼东西向正中及两侧延伸置有三座大阳台,呈曲折状,适合上海居住的气候条件。
建于1928年的武康路99号曾是英商正广和汽水公司大班的住宅。这位英国大班的家完全按照英国乡村别墅式花园住宅式样建造而成。建筑平面呈L形,红瓦陡坡的屋顶上有着红砖砌就的高高的哥特式壁炉烟囱和尖顶的老虎窗,外墙饰以暗红色的半露木构架,木构架看上去平直粗犷,透射出浓郁的英伦乡村风味。虽然高高的围墙挡住了视线,但还是冒出了三角形的尖顶和浓密的树,构画出一幅很美丽的图画。
从湖南路拐进武康路,沿街第一座庭院里是一幢英国乡村式花园洋房,平缓的屋顶,暗红色细砖贴面,十分朴实厚重。这是巴金在上海最后的寓所,也是巴金先生在上海定居住得最长久的地方,这座小楼始建于1923年,曾为苏联商务代表处,从1955年起,巴金和女儿李小林一家就住在这幢三层小洋楼里,庭院里种满了白玉兰,巴金在此楼居住了40多年,在这里,他写成了《创作回忆录》、《往事与随想》、《长夜》、《一双美丽的眼睛》等译作及小说,被海内外思想界、知识界和文学界公认为“说真话的大书”。
除了名人故居,武康路376号可谓如今时尚去处的新宠。
376号是一个幽深的小巷子,门口是一家花店,不见主人,气氛迷离。走进去,发现这是个欧式的小街区,由五座大小不同的小楼组成,取名“武康新里”,法租界里又一个创意园区。巷子底是一座5层高的白色楼房,现在已经改造成办公室,一楼有几家店面,有法国餐厅Franck,大众咖啡馆Coffee Tree,荷兰来的时装店D.I.S,全天然护肤产品专卖店巴颜喀拉,挺有腔调的。巷子里飘着的一股甘草的气味就是从那家“巴颜喀拉”飘出来的,店里的产品多用草药纸和麻绳包扎起来。今天天气不错,又正好赶上下午茶的时间,Coffee Tree门口的露天座位全数被外国人占据,还有几个两三岁大白人小孩,天使一样地跑来跑去,如同一个城中的“欧洲村”。
夏天的午后走在这条街上,感觉如同梦游,那个被画过无数次的花瓶形的西班牙小阳台显得懒懒的,街边幽静的小花店总看不到主人,偶尔碰见几个外籍人相视也是不经意,渐渐地,觉得很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