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初中语文教学中审美情感的培养

来源 :祖国·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1709106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的关系密不可分。语文教材本身具有许多审美因素,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可以说是得天独厚的,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双眼去发现、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文本特别是文学作品中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去体味祖国精湛的语言文字所营造的美妙意境,从而让学生在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也能够陶冶其审美情趣,提高其审美能力。
  1.通过文本发现美,激发审美兴趣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给人以美的享受。教学中,我们要从语言入手,反复阅读课文,使学生去认识美、感受美。比如《观舞记》,这篇课文对舞蹈艺术的描写优美生动,本文主要是用比喻和排比等修辞手段,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卡拉玛姐妹精妙的舞蹈。如“轻云般慢移,旋风般疾转”“忽而双眉颦蹙------使人几乎听得见铮铮的弦响”“莲花的花开瓣颤,小鹿的疾走惊跃,孔雀的高视阔步”等等,尽可能地把视觉形象转化为语言形象,而又通过语言使读者发挥自己的想象,得到语言和舞蹈形象的双重审美的享受。
  创造优美的意境引领学生“入境”。是对诗词鉴赏的最好的辅助, 不同的旋律能勾起阅读者不同的阅读经验,人生体会与无限想象的结合往往能引起情感上的共鸣。
  2.立足课堂教学,培养审美情感
  (1)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认识美。在教学散文诗时,加强诵读指导,要求学生熟读成诵。有的散文诗押韵,朗读时要注意韵脚,有些散文节奏比较分明,就要读出节奏。总之,在熟读中把握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文路,领悟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散文诗的语言比较优美,含有哲理,内蕴丰富,要指导学生注意学习课文的语言。有些名言警句不妨让学生抄下来,牢记在心。
  (2)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领悟美。应该说,收入语文教材的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特定主旨,那些最能表现文章主旨的语段或语句,是一篇文章的精华所在。如《孟子二章》中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让人明白逆境可以磨练人的意志,使人成才的道理。《蝈蝈与蛐蛐》和《夜》是两首优美的田园诗。它们都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而又各有其特点。《蝈蝈与蛐蛐》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它以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儿”来赞美“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歌颂大自然的无比美好和无限生机。《夜》犹如一首小夜曲,它在静谧、美丽的夜景中,蕴含着诗人的情感,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这些充溢于文章中的情志之美,自然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净化其心灵。
  (3)加强朗读,诱发美的感受。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和途径。朗读对于语文课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朗读是书面语的有声化,具有移情的作用,能够激发学生的美感,唤起内心的情愫,通过朗读不仅使学生体会语言文字的韵律美,同时把语言文字化作鲜明的视觉形象,再现在学生面前,刺激学生自觉地进行审美判断,真切地感受到作品的情韵和气势,唤起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情感中真、善、美的因素,让学生与文章产生共鸣,在情感方面得到美的感召和升华,从而怡情怡性,自觉接受语文美感教育。
  (4)通过作文训练展示美。人是有情感的,在他接触、体验丰富多彩的生活时,那愉快、愤怒、忧伤的情感无时不在敲打着他们的心,从而产生一吐为快的愿望。这时,如果我们能够抓住这一契机,因势利导,把学生种种感受、思想感情加以整合,形成文情并茂的作品,那将既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又进行了美育。在讲读课文后,安排同类体裁、题材的训练,引导在语言表述、结构安排、主题表达方面对范文从模仿入手,进而达到独创的层次。如,学习了《我的母亲》这篇课文后,即布置同题目的作文,要求学生按照范文仿写,同学们饱蘸情感的笔触,描述了自己最喜爱的母亲形象,赞美了笔下母亲对工作认真负责,对孩子关怀备至,表达了孩子对母亲的一片感激之情。
  (5)课后阅读的有效延伸指导。“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语文课堂教学毕竟受时间和篇目的限制,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充分重视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和要求,提高学生阅读品味,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国内外从古至今的名家名篇,艺术手法高超,主题立场鲜明,如孔子的《论语》司马迁的《史记》,唐宋八大家优美的诗文,莎士比亚、托尔斯泰的历史巨作等。教师要给与适时的指点引导。带领学生到多媒体一起去读获奖文学作品,然后共同进行赏析,让学生获得更多美的享受。
  (6)教师要鼓励学生展示美。“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句话是罗丹最著名的名言。语文课堂教学也是如此,笔者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时开设了“唐诗宋词鉴赏”课,一开始学生只热衷与朗诵,也较有感情,还有些学生能将摘抄给他们的詩词全文背诵,于是我趁热打铁,举行了一次朗诵大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说明学生兴趣已有了。于是我趁热打铁,又让学生将自己喜欢的或耳熟能详的诗词名句制成贺卡或书签,送给最要好的同学。这是发挥学生审美能动性的大好机会。结果,学生制成的贺卡或书签,形式新颖各异。就这样,在实践中,学生用自己的心灵,用自己的想象,用自己对诗词的理解诠释了对诗词的领悟与再创作,非常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感。
  3.走向社会大课堂,提高审美能力
  学校生活丰富多彩,是学生学习的好地方,社会更是一个大课堂,与学校相比它更广阔,内容更丰富,可极大的拓宽审美教育的活动空间。那里有名山大川,草木花鸟等朴实的天然因素,也有活生生的简单而复杂的人文因素,课本上的真假美丑,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踪影。在学生自己走向社会大课堂时,他们会靠自己的审美经验去辨别,什么崇高,什么丑陋,是非自然分明。因此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去感知社会人生也是美育的一种方式,我们多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更快的更直接的培养学生审美情感,会更好地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是一件复杂的事情,语文中的审美教育既是一个潜移默化,实实在在的教育,又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深化的过程,只有坚持不懈,才能把美育工作做得更实更好。我们既要以文本为基础,立足课堂,同时还要走向社会,适时的有计划的进行审美教育,让学生在美的世界里健康成长。
其他文献
【摘 要】所谓“情境作文”,就是根据学生生活实际、思想实际以及作文教学目标,为学生创设一种特定的情境和氛围,要求言、行、情融为一体,同步展开进行的作文。  【关键词】教学;情境;想象能力  语文教师怎样才能使学生在作文时写出具体的情境和氛围呢?笔者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逐步探索出一条“感知情境——积累表象——启发想象——描绘情境”的情境作文教学的路子。  一、精心引导学生感知情境,丰富表象积累  要
期刊
【摘 要】在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知识经济时代,教学不能仅限于传授知识,因为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激增,在教学过程中,传授给学生的知识不过是沧海之一粟,远不能满足学生日后从事科研、生产等方面社会工作和生活的需要。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教会学生掌握自学的方法,有利于其终生学习和适应社会的知识更新。  【关键词】实验
期刊
如果把写作当成攀登,那么小练笔就是一种悠闲的散步,根据《课程标准》的精神,中年级作文训练应是“着重写段、搞好过段”。为了实践这一训练要求,教材中开设了一种新的作文课式——小练笔。小练笔,就是让学生结合语文教学中的有关写作知识,进行仿写型的作文小练习。它是中年级作文练习形式中的一种,其目的是增加小学生作文的次数,培养学生勤于动笔的好习惯。但不少三年级学生面对习作总是苦于无事可写,无话可说,其痛苦之状
期刊
【摘 要】我校是一所九年义务教育(一贯制)农村乡镇学校,偏远落后,教育教学成绩在全县比较靠后。因此,学校在信息技术课程(即计算机教学课程)教学方面的硬件投入不大并比较滞后,对该学科的管理体制也不健全,加上教师和学生的考核方式缺乏创新,至今学校对计算机学科还没有一套完整的、科学的学科评价体系,计算机教师在观念上未真正解放,这对我校的计算机教学课程的发展就带来了一些的负面影响。对此,本人根据我校的实际
期刊
教室布置,作为班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每个学年伊始最首要的工作之一。通常情况下,随着年级升高,教室的布置也不尽相同。对于刚刚从幼儿园毕业的孩子们,他们对于色彩缤纷的幼儿园生活仍会有些许留恋。如何让这些孩子们喜欢新的学校,新的班级,需要各位班主任及任课老师一起出谋划策,打造孩子们心目中的温馨教室。就此谈谈我个人在历届班级布置中的一点心得。  一、一年级班级布置应该温馨有趣
期刊
人的良好思维品质包括思维的创新性、求异性、敏捷性、深度性、广阔性等,这些良好思维品质是从小培养发展的,教师在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学生实施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既是教学目标的要求,又是现时代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做为数学教师应负于必要责任,研究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具有深远意义。  一、设计趣味习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实践告诉我们,要加强数学练习的趣味性,设计有趣的练习是培养学生解题的兴
期刊
【摘 要】提高小学数学课的教学质量,关键要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由“学会”进入“会学”。下面谈谈我的一些浅析认识和做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质量;提高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向课堂要效率是我们教师一直关注并执着追求的目标。课堂教学效率就是师生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教学任务,即投入的时间、精力与“产出”的关系。它是衡量课堂教学实效的一个重要指标,用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计算机在教育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极大的丰富了我们的教学手段,创设了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从最早的明胶片投影仪到多媒体教室,再到现在的电脑教室,都标志着信息化新型教育模式的到来。信息技术走进课堂教师在信息化教学设计和对技术的理解与应用方面都提出了更多更高的专业需求。  【关键词】信息技术;前景展望;困难与措施  今年是我在这所学校任教的第十年。这是
期刊
【摘 要】教育信息技术能够综合利用视、听觉,使学生感受到语言、音像的不断冲击,从而在大脑皮层产生较强的反射,留下较深的印象。这对于高中英语教学中充分挖掘现有教材的文化内涵 ,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及综合素质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  【关键词】语言;文化;课堂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对高中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要求明确指出:“在英语学习的较高阶
期刊
牛津英语新教材,词汇量大,涉及面广,对于小学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难度可想而知,从而出现了有些学生对英语这一学科从有兴趣到减兴趣到无兴趣的现象,他们的成绩一步步下滑。据统计,到初三,完全能跟上的只有50%,两极分化严重,甚至到最后有20%到30%的学生,几乎什么也不会,给老师的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也影响了自己的升学。  下面就本人多年的教学经验来谈谈如何控制和避免学生英语学习的两极分化现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