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思维导图在教育领域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并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在对学生提供先行组织者、进行抛锚式教学、复习总结等教学过程中都表现出自己独特的优势.本文在分析思维导图的国内外应用现状基础上,挖掘思维导图在教学中应用的优点,同时结合具体的应用软件——思维导图MindMapper初步探索思维导图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 MindMapper;思维导图;课堂教学
思维导图最初是为了改善传统笔记而设计的,随着它的发展,逐渐被应用于教育教学中.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合理地使用思维导图工具,通过图示化呈现知识,能使小学生积极参与知识建构,培养他们的思维和学习兴趣,促进师生间的交流与沟通,从而为数学课堂提供活跃的氛围,最终提高教学效率.本文在MindMapper软件在小学数学四年级《角》这一具体知识点中的运用为例,对数学课堂中复习导入、教授新课、总结三环节的一些细节问题做进一步的阐述.
一、何谓“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源于英文MindMapping,在20世纪60年代,为了改进传统笔记方法不易记忆,通常以线性方式呈现给学习者,不宜刺激他们及时回忆知识点,同时也浪费时间等缺点,英国人TonyBuzan提出了一种新的图形表示方法,由于这种新方法仅仅通过关键词和它们之间的连线形成图的方式来表示整个思维的过程,因此,人们形象地把它称为思维导图.思维导图通常从一个主要的概念开始,随着个人思维的延伸,向周围发散为一个树状的结构,能同时体现思维的广度与深度,利于学习者发散思维的形成,根据个人绘制的思维导图,能较快地理清思维的整个过程.
从思维导图自身特点来看,我们既可以把它视为一种图形,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工具.首先,把它视为图形,主要是从思维导图呈现知识的形式来说,它把学习者线性的语言和思维方式,用图形的方式组织起来,这不仅从表面上美化了笔记形式,而且有利于唤起学习者对先前知识的刺激,更有利于他们之间对各自隐性知识的获得,对学习群体将有大的促进作用;其次把思维导图视为一种工具,我们可以利用它自身的优点,来辅助我们在教学与学习的过程中更有效地达成学习目的.
二、思维导图应用于教学的理论基础
1.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是目前教学中大力倡导的一种教学与学习理论.它注重个人主体能动性的发挥,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学习者自身主动建构过程.建构主义认为每一个学习者都有自身的先前经验基础,因此,教师在教授新知识时,学习者并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根据已有经验主动建构的;个人认知结构需经过同化、顺应两个过程得以完成.建构主义强调环境对学习者的重要性,认为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是理想环境下必不可少的四个方面.从建构主义理论可以看出,思维导图正是基于个体自身对知识的理解,结合已有知识经验,通过个人或合作的方式,把内部建构的知识用图形形象地表现出来的过程,关注了学习者内部变化.
2.双重编码理论
双重编码理论认为在知识获取、加工的过程中,语言和非语言符号起到了同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同时以视觉和语言形式呈现的信息能够增强个体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思维导图注重图形与文字的结合,将知识以图形的方式表示出来,某种程度上来说,使得个体隐形知识可视化,也为基于语言的理解提供了很好的辅助和补充,减少了不同学习风格差异给学习者带来的不适感,减少认知负荷,提升个体学习效率.
三、思维导图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的优势分析
小学生尤其是4-5年级的学生,由于他们的身心特点,决定了在这一阶段学习者抽象思维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仍然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在这一阶段他们有了一定的计算机基础,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很好地操作MindMapper软件,利用该软件进行个人知识组织创作.针对这一阶段小学数学教材中知识点内容相对较多不易梳理,且难以理解的特点,把思维导图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中,有如下的优势:1.优化知识表征,促进思维可视化;2.易于发现事物内在的联系,引发学习者的“头脑风暴”;3.实现知识导学和课程目录导航;4.改善学生的信息加工方式,提升学习者的思维发散能力;5.创设有意义的信息技术学习环境,促进师生间的交流与协作.
四、利用Mindmapper软件设计教学过程
MindMapper是一款专业的可视化思维导图智能工具软件,它能快速地捕获脑中的想法,把混乱、无序的思维整理表示为有序的形式,能很好地帮助个人进行自身知识管理,使思维得到发展.和其他众多的思维导图工具相比,MindMapper有着友好的界面,便于初学者使用.在教学中,不仅可以提供给学习者整理个人思路,还可以作为教师实用的教学辅助工具.针对教学过程可分为三个环节:1.复习导入;2.教授新课;3.深化总结三个环节,利用MindMapper对数学课堂中的一些细节问题做进一步的阐述.
思维导图作为教与学的一种革命性工具,再加以信息化MindMapper的软件平台,充分发挥它在小学数学教学的优势,最大限度地优化学生的认识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使思维导图成为促进学生学会学习的有效工具.
【关键词】 MindMapper;思维导图;课堂教学
思维导图最初是为了改善传统笔记而设计的,随着它的发展,逐渐被应用于教育教学中.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合理地使用思维导图工具,通过图示化呈现知识,能使小学生积极参与知识建构,培养他们的思维和学习兴趣,促进师生间的交流与沟通,从而为数学课堂提供活跃的氛围,最终提高教学效率.本文在MindMapper软件在小学数学四年级《角》这一具体知识点中的运用为例,对数学课堂中复习导入、教授新课、总结三环节的一些细节问题做进一步的阐述.
一、何谓“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源于英文MindMapping,在20世纪60年代,为了改进传统笔记方法不易记忆,通常以线性方式呈现给学习者,不宜刺激他们及时回忆知识点,同时也浪费时间等缺点,英国人TonyBuzan提出了一种新的图形表示方法,由于这种新方法仅仅通过关键词和它们之间的连线形成图的方式来表示整个思维的过程,因此,人们形象地把它称为思维导图.思维导图通常从一个主要的概念开始,随着个人思维的延伸,向周围发散为一个树状的结构,能同时体现思维的广度与深度,利于学习者发散思维的形成,根据个人绘制的思维导图,能较快地理清思维的整个过程.
从思维导图自身特点来看,我们既可以把它视为一种图形,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工具.首先,把它视为图形,主要是从思维导图呈现知识的形式来说,它把学习者线性的语言和思维方式,用图形的方式组织起来,这不仅从表面上美化了笔记形式,而且有利于唤起学习者对先前知识的刺激,更有利于他们之间对各自隐性知识的获得,对学习群体将有大的促进作用;其次把思维导图视为一种工具,我们可以利用它自身的优点,来辅助我们在教学与学习的过程中更有效地达成学习目的.
二、思维导图应用于教学的理论基础
1.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是目前教学中大力倡导的一种教学与学习理论.它注重个人主体能动性的发挥,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学习者自身主动建构过程.建构主义认为每一个学习者都有自身的先前经验基础,因此,教师在教授新知识时,学习者并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根据已有经验主动建构的;个人认知结构需经过同化、顺应两个过程得以完成.建构主义强调环境对学习者的重要性,认为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是理想环境下必不可少的四个方面.从建构主义理论可以看出,思维导图正是基于个体自身对知识的理解,结合已有知识经验,通过个人或合作的方式,把内部建构的知识用图形形象地表现出来的过程,关注了学习者内部变化.
2.双重编码理论
双重编码理论认为在知识获取、加工的过程中,语言和非语言符号起到了同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同时以视觉和语言形式呈现的信息能够增强个体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思维导图注重图形与文字的结合,将知识以图形的方式表示出来,某种程度上来说,使得个体隐形知识可视化,也为基于语言的理解提供了很好的辅助和补充,减少了不同学习风格差异给学习者带来的不适感,减少认知负荷,提升个体学习效率.
三、思维导图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的优势分析
小学生尤其是4-5年级的学生,由于他们的身心特点,决定了在这一阶段学习者抽象思维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仍然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在这一阶段他们有了一定的计算机基础,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很好地操作MindMapper软件,利用该软件进行个人知识组织创作.针对这一阶段小学数学教材中知识点内容相对较多不易梳理,且难以理解的特点,把思维导图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中,有如下的优势:1.优化知识表征,促进思维可视化;2.易于发现事物内在的联系,引发学习者的“头脑风暴”;3.实现知识导学和课程目录导航;4.改善学生的信息加工方式,提升学习者的思维发散能力;5.创设有意义的信息技术学习环境,促进师生间的交流与协作.
四、利用Mindmapper软件设计教学过程
MindMapper是一款专业的可视化思维导图智能工具软件,它能快速地捕获脑中的想法,把混乱、无序的思维整理表示为有序的形式,能很好地帮助个人进行自身知识管理,使思维得到发展.和其他众多的思维导图工具相比,MindMapper有着友好的界面,便于初学者使用.在教学中,不仅可以提供给学习者整理个人思路,还可以作为教师实用的教学辅助工具.针对教学过程可分为三个环节:1.复习导入;2.教授新课;3.深化总结三个环节,利用MindMapper对数学课堂中的一些细节问题做进一步的阐述.
思维导图作为教与学的一种革命性工具,再加以信息化MindMapper的软件平台,充分发挥它在小学数学教学的优势,最大限度地优化学生的认识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使思维导图成为促进学生学会学习的有效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