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学习情境的创设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ziwei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问题的由来
  教师在讲授“24时记时法”时会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在结合钟面认识一天24小时的活动中,当问到学生晚上7点还可以怎么表示时,大部分学生会说是19点。当教师追问这些学生是怎么想到的时,他们的回答相似,即每天晚上7点《新闻联播》播出时,电视显示的时间是19点。然而,当教师问到其他时刻时,如凌晨2点、晚上9点还可以怎么表示时,学生很少会知道。
  这个现象要引起我们的思考,《新闻联播》这一情境对本课的学习究竟有没有价值?为了弄清这个问题,笔者做了一个实验,分别针对两个班级设计两个问题:一是晚上7点还可以怎样表示,二是晚上7点有哪些著名的电视节目,这一时刻还可以怎样表示?结果发现,答对第二个问题的学生人数要明显多于答对第一个问题的学生人数。由此得知,知识具有情境性,学习需要情境,那么情境创设对教师教学有什么意义?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怎样基于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情境认知理论认为:“知识是基于社会情境的一种活动,而不是一个抽象具体的对象;知识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过程中建构的一种交互状态,不是事实;知识是一种人类协调一系列行为,去适应动态变化发展的环境的能力。”[1]基于情境理论,创设小学数学学习情境,进行有效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这是数学教师亟须思考的重要问题。
  二、基于情境认知理论的有效教学策略
  1.在具体情境中学习
  【案例1】出示钟面(显示10点)
  关于钟面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教师和学生进行下列对话。
  师:钟面上显示的是几点?通常这个时候,你在干什么?
  生1:睡觉。
  生2:上课。
  师:为什么有的同学在睡觉而有的同学在上课?
  生:如果是晚上,我们就是在睡觉。如果是上午10点的话,我们就是在上课。
  师:那就是说一天会有两个10点。那么,你们有什么好办法给予区分吗?
  生1:在时刻前面加上“晚上”和“上午”。
  生2:10点和22点。
  师:类似上午10点、晚上10点这样的在时刻前加时间词的记时方法是普通记时法;像10点、22点这样的记时法叫24时记时法。
  师:在生活中,你们在哪见过24时记时法?
  生:电视里、手机上、电子表中……
  师:有了普通记时法,为什么还要学习24时记时法呢?
  生1:普通记时法前面要加词语,太麻烦。
  生2:24时记时法比较简便。
  生3:如果在一个漆黑的屋子里,看不到外面,光看钟面无法判断是上午10点还是晚上10点,但24时记时法可以判断。
  ……
  任何数学知识都与情境相关,因此数学知识虽然抽象,但同时也具有直观形象性。正如弗赖登塔尔所说,“数学并非完全是一个抽象的形式体系、严密的逻辑结构以及内在联系的规律;相反,每一个数学定律都有其产生的现实背景。”[2]从这个角度分析,数学教学不能脱离具体情境,离开具体情境,数学教学就偏离其得以发生的土壤。案例1创设了一个非常典型的生活情境——钟面10点时,人们在做什么,从而引发学生认知上的冲突,是在睡觉还是在上课。
  数学知识往往来自现实生活中与对象的冲突而引发的探索,解决这个冲突就是知识的获得,当然也是意义的获得。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为了解决“到底是在睡觉还是在上课”的冲突时,自然就会体会到普通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的意义,体会学习内容的必要性,区分钟面时刻。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学生能够体会24时记时法和普通记时法的发现过程、应用条件与生活价值,能够深刻地理解知识内涵,激发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对于学生的学习有重要的意义,但并不是要求所有的情境都源于现实,源于生活,只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积极参与的情境都是可以的。例如,案例1中在谈到为什么还要学习24时记时法时,学生给出的“在一个漆黑的屋子里,人们看不到外面,如果只看钟面,不能正确判断是上午10点还是晚上10点”的情境在成人看来就是一种虚拟情境,但对学生来说是真实的,符合他们的逻辑,是他们建构知识时所需的一个合理且有意义的支撑。
  2.在实践活动中学习
  【案例2】出示彩条
  教师在课上出示彩条,说明白色彩条代表第一圈,红色彩条代表第二圈。
  师:一小段表示一小时,共有几小段?每小竖表示一个时刻,最左边的第一小竖表示几时?(凌晨0时)还可以说是?(0时)中间的小竖呢?最后的小竖呢?现在我们做个游戏,要求是给出几个时刻,请把它放在相应的位置。(时刻为上午8点、下午4点、5点和14点)
  (学生小组合作,全班集体交流)
  师:请同学上来摆,先摆上午8点与下午4点这两个时刻。
  学生动手摆放彩条。
  师:可不可以把这两个时刻放在上面?为什么?
  生:不可以,上面的时刻没有时间词。
  师:你们同意吗?下面是什么记时法?
  生:普通记时法。
  师:下面我们来看他摆放的位置对不对?先来看上午8点,怎么判断?
  生:数,一小竖一小竖的数。
  师:从哪开始数?摆放的对吗?
  生:不对,少了一小竖。
  师:你们知道这位同学为什么会数错吗?
  生:他是从1开始数的,应该从0开始数。
  ……
  “研究者们认为,真实的活动对学习者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这是他们能找到行动的有意义、有目的的立足点的唯一方式,也是对学习者此后的行动提供经验的至关重要的因素。”[3]可见,情境理论非常注重活动在学生学习中具有的意义。基于此,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有意义学习的一个有效策略就是创设实验情境,进行数学活动操作,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案例2中24时记时法原理的相关知识及两种记时法的联系与区别,对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非常抽象。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知识,促进他们思维的发展,需要教师将这些知识转化为与学生认知发展相适应的形式给予呈现。在彩条中找出时刻相应位置的活动就是一个有效的教学形式。操作活动是一种动态过程,顺应了小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又可集中注意、激发兴趣,使学生在亲自创作的事物中快快乐乐地获得真实的理解。案例2中,学生把时刻摆在相应的位置,首先他们需要知道是摆在彩条的上面还是下面,这就需要判断手中时刻是普通记时法还是24时记时法,知道两种记时法的特点和区别。这看上去是一个简单的操作过程,但同时会伴随内部思维的展开,促进学生把外显的动作过程和内隐的思维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推进学生内化知识意义与发展逻辑思维。   再如,案例2后面的实践活动是让学生摆放下午4点和14点时刻的位置时,有两种方法。一是从0开始数;一是从中午12点开始数。理由是下午4点和14点是在第2圈,可以直接在第2圈中找。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能从单一的方法转向为从多种观点出发进行思考,分析、综合和比较两种方法的优劣,理解第二种方法的本质意义,逐渐地理解第一圈和第二圈的联系与区别,为深入理解普通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间的相互转化奠定基础。整个过程是由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动口进行观察、判断、比较、分析而得出结论,学生的思维经历了由模糊到清晰、由具体到抽象、由直觉到逻辑的过程,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培养。
  3.在互动交流中学习
  数学作为一种科学语言,是自然语言的补充,也是人类交流中不可缺少的工具,所以数学学习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要学会用数学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人们在相互交流中学会语言,因此,教师教学时要创设交流情境,给学生提供交流的舞台,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学习数学。例如,在“24时记时法”一课中,教师在总结两种记时法的区别时,所有的区别不可能全部由一名学生说出,要借助集体的力量,在学生相互交流过程中,慢慢地总结。需要说明的是,在同学们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一定的指导,引发学生的思考,这样有利于学生形成清晰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为后面知识的学习提供有效的方法结构支撑。再如,教师在引导学生思考两种记时法怎样转化时,可引导学生从时间词和数学两方面来考虑。这种交流式的教学让学生的学习不单单是一个个孤立的知识点,而是一个整体的知识结构,无论对学生的思维发展还是对学生的能力发展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4.在运用知识中学习
  情境认知理论认为,知识的本质是工具。工具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就是要在运用中去理解与掌握。基于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来理解知识。例如,在“24时记时法”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情境,让同学用今天学的两种记时法写一小段话,记录自己一天关键的几个时刻在干什么。这样的话,有关两种记时法的知识对学生来说就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和符号,而是能在生活中运用的工具。学生只有通过在实践中运用这些知识才能获得对知识的真正理解。正是在这样的应用过程中,学生对知识和数学的认识才会不断地改变、加深和丰富。
  情境性是知识建构过程的重要特征。数学教师要为学生设计适宜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充分感受、体验、建构与运用数学知识,从而真正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与价值。
  参考文献:
  [1]王文静.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对建构主义的发展[J].全球教育展望,2005(4):57.
  [2]谢明初.情境认知理论对数学教育的意义[J].教育研究,2009(8):70.
  [3]汤丰林,申继亮.情境认知的理论基础与教学[J].全球教育展望,2004(4):57.
  (作者单位:江苏省溧阳市文化小学)
  (责任编辑:孙建辉)
其他文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