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莫昔芬致脂肪肝机制研究进展

来源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莫昔芬在临床广泛用于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的治疗。该药可引起脂肪肝,主要危险因素为肥胖、高脂血症和高血糖。其发生机制包括药物拮抗雌激素、影响脂肪酸代谢酶的表达及活性、促进脂肪酸合成、影响脂质代谢相关核受体表达,多种因素干扰脂肪酸代谢,导致脂肪积聚于肝脏。奥贝胆酸能够改善他莫昔芬致脂肪肝患者的预后。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肝细胞核因子1A (HNF1A)对人胰腺癌PANC1细胞株吉西他滨联合白蛋白紫杉醇耐药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7年5月间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胆胰外科78例行手术切除后接受吉西他滨联合白蛋白紫杉醇化疗方案的局部晚期或远处转移的胰腺癌患者,采用qPCR法检测胰腺癌组织HNF1A表达水平,根据HNF1A表达水平的中位数将患者分为高表达组(39例)和低表达组(39例)
替格瑞洛是可逆性P2Y12受体抑制剂,通过抑制二磷酸腺苷介导的血小板聚集发挥抗血小板作用。呼吸困难是替格瑞洛的常见不良反应,其可能的机制包括腺苷堆积理论、抑制神经元P2Y12受体和类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TRALI)。替格瑞洛可通过抑制红细胞对腺苷再摄取、诱导ATP从红细胞内释放、蓄积并降解为腺苷或直接代谢为腺苷类似物致呼吸困难;可通过抑制P2Y12受体而增加环磷酸腺苷的生成,增强前列腺素E2活性,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高、预后极差的消化道肿瘤,临床症状一般无特异性。对于怀疑胰腺癌或胰腺癌高危人群可选用多种筛查方法,如血清学肿瘤标志物、胰液分子生物学、超声、CT、MRI或PET/CT检查等。近年来18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18F-FDG PET/CT)在胰腺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分期及预后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目的 分析优良视力正视眼低、中、高对比度视力与高阶像差的关系.方法 描述性研究.选择优良视力正视眼,在流明值为260背景亮度下,测量对比度为100%、25%、10%和5%4种状态下的视力;同时采集瞳孔直径为3.11 mm和5.96 mm眼高阶像差.分析3.11、5.96 mm瞳孔直径眼高阶像差与不同对比度视力之间的相关性.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拟合出回归方程.结果 低对比度状态下视力的个体差异性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