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早已不再仅是手机,将其比喻成人身上的一种“器官”并不为过。对于此种说法,天才的技术决定论者、媒介环境学开山鼻祖马歇尔·麦克卢汉肯定会同意。在麦克卢汉眼里,媒介、工具的演变史就是一部人类的进化史。
在麦克卢汉看来,汽车轮子是脚的延伸、衣服是皮肤的延伸、住宅是集体的皮肤的延伸,电话、电视等新兴媒介则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这也就是人们不断寻求速度、加速智能化的一大动力,这是人体自身进化的需要。工具的不断演进中,“速度”和舒适对人们的理想观念与动作行为不断进行着洗礼。而这也是格力、360、乐视们杀入手机行业,做手机的一大推动力。
易观国际分析师马天娇对《中国经济信息》记者说,“‘互联网+’反映的是这样一种趋势:互联网对日常生活的渗透程度进一步加深,此前互联网主要是作为信息传播的渠道和手段,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并不深入。而现在,互联网早已跨越信息传播的时代,甚至也跨越了传统电子商务的时代,它开始深刻地同餐饮、医疗、教育、旅游、金融等领域结合,产生诸多新的商业增长点,并依托于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促进几乎所有传统商业领域的转型升级。‘互联网+’一词反映的正是这样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互联网+ ≠ +互联网
在互联网+的世界里,看病、打车、吃午餐、洗衣服、放热水……一切都可以在你的手机上完成。未来,科技红利的普遍服务若覆盖不到位,或许会形成互联网时代里的“信息贫富差距”。到时候的贫富差距不再是拥有金钱的多寡,而是你享受到了多少科技红利。
今年“两会”闭幕时的总理记者招待会上,李克强总理说: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中国经济会飞起来。提起互联网,大家都不陌生,但“互联网+”却是热门又新鲜的提法。
“+互联网”和“互联网+”,换了个顺序,差别在哪儿呢?
来看看近来很火的无人驾驶汽车,它在互联网大数据的帮助下,可以做到辨认红绿灯,躲避行人,自动停车,让人们不用再担心疲劳驾驶、酒驾、路盲、安全事故等问题。在“互联网+汽车”的背景下,无人驾驶汽车更像是具有传统汽车功能的全新科技产品。在这些新的业态下,汽车出现的某些缺陷,甚至都不需要传统的全线召回了,比如最近,特斯拉为了解决电池续航里程问题,宣布通过在线软件升级来直接解决。这就是“互联网+汽车”的新模式。但仅凭拥有网络销售平台,通过大数据定向营销汽车,则只能算是“+互联网”。
生活中,我们可能已经看到了不少“互联网+”的影子。好比 “互联网+商户集贸市场”,我们有淘宝、京东, “互联网+短信和社区”,我们有了微信和朋友圈、 “互联网+出租车”有 “滴滴”“快的”;“互联网+传统行业”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应该是一种深度融合,迸发出全新的平台、产业和生态。好像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力让很多行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当今的互联网可能也会像电一样,成为一种前所未有的生产力工具。
当前,国家已经设立400亿元的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而社会上还有上万亿元的创投资金,都为“互联网+”概念下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了资金支持和协同效应。所以不要小看互联网后面跟了一个小小的加号,只有传统的思维,没有传统的产业,一个加号可以为中国经济提供无限的想象空间。
触动经济版图
从“互联网+”战略上看,政府已经看到了大数据等几个互联网行业最热领域的重要性,将其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来看待。事实上,互联网也正成为像水电煤一样的基础设施,成为提升实体经济生产力的重要工具。恐怕最重要的,政府希望互联网将来能为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服务。
3月9日上午,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司司长冯飞在接受媒体访问时表示,目前全球正在进行新一轮工业革命,这轮革命的工具是互联网。而我们所讲的“互联网+工业”就是德国人说的工业4.0。
当前,中国的工业3.0还没有完成,但要通过互联网抓住工业4.0的新机遇。冯飞提到,我国每万名工人机器人拥有量为二十多台,德国是二百多台,日本、韩国超过三百台。
回过头去看,过去的20年时间里,互联网已经深刻改变了中国经济的格局和产业版图。第一个十年里,互联网行业和传统行业和平共处,互联网催生了很多新经济,比如门户、游戏和电商等。第二个十年里,互联网逐步开始改变甚至颠覆了很多传统行业。
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改变,大概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是营销的互联网化,比如广告主从在报纸上做广告到在网络上做广告。二是渠道的互联网化,其最大推手是2008年开始的全球金融危机。最典型的案例是京东的出现,逼着国美和苏宁开始转型互联网。三是产品的互联网化,这个进程从2010年开始,其最大推手是智能手机的爆发,典型的案例如小米。四是当下正在进行运营的互联网化,企业完全数字化和网络化。
过去被互联网深度改变的行业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现在这种改变正在向第二产业甚至第一产业渗透。第二产业被互联网改变最大的,就是手机和电视产业,小米先是搅动了手机产业,又跟乐视网等一起去颠覆传统电视产业。这种颠覆开始蔓延到汽车领域,比如乐视网要造汽车了。颠覆还在向第一产业渗透,比如本来生活网,改变了农业的销售模式,让农民的产品直接在网上卖给北京的市民。
经历了20年的沉淀,中国互联网行业的优劣势已十分明显。
虽然发展迅猛,但中国互联网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的盘子里占额还很小。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一个数据是,目前互联网经济占GDP的比重只有7%。
智能互联网崛起
在人类信息化的这场发展历史中,传统互联网已经面临了瓶颈,下一个机会将是智能互联网。
传统互联网一开始把传播当做自己的核心,它的商业模式是免费的,通过免费业务逐渐找到收入。智能互联网的核心业务将会是有价值的服务,是提升传统服务的水平和能力。它本身就有商业价值,也具有更多的市场空间和市场机会。 毫无疑问,智能互联网依然需要和传统互联网一样的高速度的网络,这个网络不仅需要高速度,它还应该是广域覆盖,在社会生活任何一个地方都存在,是实时和泛在的。也就是说,任何人,在任何地方,无论是在家里、办公室还是在移动的交通工具中,在野外,都有一个网络存在,他可以随时随地利用这个网络。高速度的网络是智能互联网的基础。
除此之外,大数据的分析能力,完全改变了我们对网络的理解。传统的网络还只是信息传输,我们只关注到信息的流动,而很少关注信息的存储和分析。因为越来越多的用户在使用网络,甚至生活的所有事情都在这个网络中进行,云存储记录了我们每一次网络活动,访问的网站,电子商务的交易、玩了什么游戏、导航去了何地、看了什么影片,所有的这些信息,都不再像传统世界那样发生过又消失了,在智能互联网世界里,云存储帮助我们记录了一切。因此,对这些数据整理、挖掘、分析,就具有巨大的价值。
而且,智能感应能力开始出现在智能互联网中,智能互联网世界不仅是信息传输,同时它还对人的感知能力进行了完善与补充,以手机为代表的终端产品出现,大量的智能穿戴设备开始慢慢形成自己的力量,智能感应成为可能。
转型互联网必须免费?
3月29日上午,在海南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上,各行业大佬围绕“互联网思维与商业的本质”进行了一场跨界对话。对于“互联网讲究免费,传统商业追求利润最大化。那么,如果要转型互联网,是不是就得玩免费经济”这一问题,各位大佬观点如下。
●曹国伟不这么看:“我们从来不觉得互联网应该是免费的经济,因为免费的目的最终还是要挣钱的。”“我也不同意互联网改变了商业要盈利的实质。破坏的目的是要破坏性的创新,是要建立一个新的商业模式,最后目的还是要挣钱,才能持续发展,最基本的商业逻辑是不会变的。”
●马蔚华则表示:“有一句话叫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首先互联网的本质和商业本质是两回事。商业的本质是赚钱,是价值实现,这是天经地义的。互联网的本质就是使商业本质回归人性。因为互联网是以人为本的,互联网企业所做的那些免费的事实际上都是让客户感觉到物有所值,然后让客户都来。这个平台流量越多,那么将来在这个平台上很多利益相关者的产品就会获得更多的价值……这就是吃小亏占大便宜。”
●张亚勤说,互联网和传统产业最终会融合,在于传统产业复制互联网的免费经济。“现在有一句流行话,羊毛出在牛身上由猪买单,这解释了免费的模式。互联网和传统产业的融合,我认为对整个产业还是有很大的冲击,甚至有颠覆,但是并不会把整个产业冲垮,最终还是两个产业的融合。”
在麦克卢汉看来,汽车轮子是脚的延伸、衣服是皮肤的延伸、住宅是集体的皮肤的延伸,电话、电视等新兴媒介则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这也就是人们不断寻求速度、加速智能化的一大动力,这是人体自身进化的需要。工具的不断演进中,“速度”和舒适对人们的理想观念与动作行为不断进行着洗礼。而这也是格力、360、乐视们杀入手机行业,做手机的一大推动力。
易观国际分析师马天娇对《中国经济信息》记者说,“‘互联网+’反映的是这样一种趋势:互联网对日常生活的渗透程度进一步加深,此前互联网主要是作为信息传播的渠道和手段,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并不深入。而现在,互联网早已跨越信息传播的时代,甚至也跨越了传统电子商务的时代,它开始深刻地同餐饮、医疗、教育、旅游、金融等领域结合,产生诸多新的商业增长点,并依托于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促进几乎所有传统商业领域的转型升级。‘互联网+’一词反映的正是这样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互联网+ ≠ +互联网
在互联网+的世界里,看病、打车、吃午餐、洗衣服、放热水……一切都可以在你的手机上完成。未来,科技红利的普遍服务若覆盖不到位,或许会形成互联网时代里的“信息贫富差距”。到时候的贫富差距不再是拥有金钱的多寡,而是你享受到了多少科技红利。
今年“两会”闭幕时的总理记者招待会上,李克强总理说: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中国经济会飞起来。提起互联网,大家都不陌生,但“互联网+”却是热门又新鲜的提法。
“+互联网”和“互联网+”,换了个顺序,差别在哪儿呢?
来看看近来很火的无人驾驶汽车,它在互联网大数据的帮助下,可以做到辨认红绿灯,躲避行人,自动停车,让人们不用再担心疲劳驾驶、酒驾、路盲、安全事故等问题。在“互联网+汽车”的背景下,无人驾驶汽车更像是具有传统汽车功能的全新科技产品。在这些新的业态下,汽车出现的某些缺陷,甚至都不需要传统的全线召回了,比如最近,特斯拉为了解决电池续航里程问题,宣布通过在线软件升级来直接解决。这就是“互联网+汽车”的新模式。但仅凭拥有网络销售平台,通过大数据定向营销汽车,则只能算是“+互联网”。
生活中,我们可能已经看到了不少“互联网+”的影子。好比 “互联网+商户集贸市场”,我们有淘宝、京东, “互联网+短信和社区”,我们有了微信和朋友圈、 “互联网+出租车”有 “滴滴”“快的”;“互联网+传统行业”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应该是一种深度融合,迸发出全新的平台、产业和生态。好像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力让很多行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当今的互联网可能也会像电一样,成为一种前所未有的生产力工具。
当前,国家已经设立400亿元的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而社会上还有上万亿元的创投资金,都为“互联网+”概念下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了资金支持和协同效应。所以不要小看互联网后面跟了一个小小的加号,只有传统的思维,没有传统的产业,一个加号可以为中国经济提供无限的想象空间。
触动经济版图
从“互联网+”战略上看,政府已经看到了大数据等几个互联网行业最热领域的重要性,将其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来看待。事实上,互联网也正成为像水电煤一样的基础设施,成为提升实体经济生产力的重要工具。恐怕最重要的,政府希望互联网将来能为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服务。
3月9日上午,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司司长冯飞在接受媒体访问时表示,目前全球正在进行新一轮工业革命,这轮革命的工具是互联网。而我们所讲的“互联网+工业”就是德国人说的工业4.0。
当前,中国的工业3.0还没有完成,但要通过互联网抓住工业4.0的新机遇。冯飞提到,我国每万名工人机器人拥有量为二十多台,德国是二百多台,日本、韩国超过三百台。
回过头去看,过去的20年时间里,互联网已经深刻改变了中国经济的格局和产业版图。第一个十年里,互联网行业和传统行业和平共处,互联网催生了很多新经济,比如门户、游戏和电商等。第二个十年里,互联网逐步开始改变甚至颠覆了很多传统行业。
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改变,大概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是营销的互联网化,比如广告主从在报纸上做广告到在网络上做广告。二是渠道的互联网化,其最大推手是2008年开始的全球金融危机。最典型的案例是京东的出现,逼着国美和苏宁开始转型互联网。三是产品的互联网化,这个进程从2010年开始,其最大推手是智能手机的爆发,典型的案例如小米。四是当下正在进行运营的互联网化,企业完全数字化和网络化。
过去被互联网深度改变的行业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现在这种改变正在向第二产业甚至第一产业渗透。第二产业被互联网改变最大的,就是手机和电视产业,小米先是搅动了手机产业,又跟乐视网等一起去颠覆传统电视产业。这种颠覆开始蔓延到汽车领域,比如乐视网要造汽车了。颠覆还在向第一产业渗透,比如本来生活网,改变了农业的销售模式,让农民的产品直接在网上卖给北京的市民。
经历了20年的沉淀,中国互联网行业的优劣势已十分明显。
虽然发展迅猛,但中国互联网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的盘子里占额还很小。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一个数据是,目前互联网经济占GDP的比重只有7%。
智能互联网崛起
在人类信息化的这场发展历史中,传统互联网已经面临了瓶颈,下一个机会将是智能互联网。
传统互联网一开始把传播当做自己的核心,它的商业模式是免费的,通过免费业务逐渐找到收入。智能互联网的核心业务将会是有价值的服务,是提升传统服务的水平和能力。它本身就有商业价值,也具有更多的市场空间和市场机会。 毫无疑问,智能互联网依然需要和传统互联网一样的高速度的网络,这个网络不仅需要高速度,它还应该是广域覆盖,在社会生活任何一个地方都存在,是实时和泛在的。也就是说,任何人,在任何地方,无论是在家里、办公室还是在移动的交通工具中,在野外,都有一个网络存在,他可以随时随地利用这个网络。高速度的网络是智能互联网的基础。
除此之外,大数据的分析能力,完全改变了我们对网络的理解。传统的网络还只是信息传输,我们只关注到信息的流动,而很少关注信息的存储和分析。因为越来越多的用户在使用网络,甚至生活的所有事情都在这个网络中进行,云存储记录了我们每一次网络活动,访问的网站,电子商务的交易、玩了什么游戏、导航去了何地、看了什么影片,所有的这些信息,都不再像传统世界那样发生过又消失了,在智能互联网世界里,云存储帮助我们记录了一切。因此,对这些数据整理、挖掘、分析,就具有巨大的价值。
而且,智能感应能力开始出现在智能互联网中,智能互联网世界不仅是信息传输,同时它还对人的感知能力进行了完善与补充,以手机为代表的终端产品出现,大量的智能穿戴设备开始慢慢形成自己的力量,智能感应成为可能。
转型互联网必须免费?
3月29日上午,在海南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上,各行业大佬围绕“互联网思维与商业的本质”进行了一场跨界对话。对于“互联网讲究免费,传统商业追求利润最大化。那么,如果要转型互联网,是不是就得玩免费经济”这一问题,各位大佬观点如下。
●曹国伟不这么看:“我们从来不觉得互联网应该是免费的经济,因为免费的目的最终还是要挣钱的。”“我也不同意互联网改变了商业要盈利的实质。破坏的目的是要破坏性的创新,是要建立一个新的商业模式,最后目的还是要挣钱,才能持续发展,最基本的商业逻辑是不会变的。”
●马蔚华则表示:“有一句话叫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首先互联网的本质和商业本质是两回事。商业的本质是赚钱,是价值实现,这是天经地义的。互联网的本质就是使商业本质回归人性。因为互联网是以人为本的,互联网企业所做的那些免费的事实际上都是让客户感觉到物有所值,然后让客户都来。这个平台流量越多,那么将来在这个平台上很多利益相关者的产品就会获得更多的价值……这就是吃小亏占大便宜。”
●张亚勤说,互联网和传统产业最终会融合,在于传统产业复制互联网的免费经济。“现在有一句流行话,羊毛出在牛身上由猪买单,这解释了免费的模式。互联网和传统产业的融合,我认为对整个产业还是有很大的冲击,甚至有颠覆,但是并不会把整个产业冲垮,最终还是两个产业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