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做一个学校校长谈何容易!说得小些,他关系千百人的学业前途;说得大些,他关系国家与学术之兴衰。”那么,作为一校之长,应如何调度得法、指挥有方,在新时代创新自己的管理行为呢?经过十多年的磨砺与实践,笔者总结提炼了“度量衡”管理特色,即“以度理校,量身治校,均衡强校”,坚持“高度定视界、制度纳良谏、梯度铸队伍、深度促品质、长度谋发展、温度见成长”的“六度空间”管理理念。
一、高度定视界:文化为先
笔者曾历任三所学校的校长,对每一所学校的定位,都会坚持“优质 特色”的发展方向,加强学校管理。2013年8月,笔者初到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文化绿城小学工作,就开始为学校谋求高远发展,为广大师生编织美丽的教育梦想而努力。
从酝酿到调研,从内部研讨到专家指导,其中有波折、有思考、有迷茫、有改进。通过行政会议、教师调研、学生访谈,经过近一年时间的甄选打磨,学校“雅美”教育破土而出,确立了“立雅求美,绽放幸福”的教育理念和“文质彬彬,绿意盎然”的育人目标,并确定了“为每一个孩子幸福绽放积蓄力量”的课程理念。在“雅美”教育的润泽下,学校已形成了“求真尚善、典雅向美”的校风,“温文尔雅、简美艺精”的教风,“合学共进、美人美己”的学风,处处洋溢着雅的气息、美的味道。
二、制度纳良谏:教育合力
一是校务公开,决策民主。学校广开言路,广集智慧,着力在“实”字上下功夫,在“细”字上做文章,在“精”字上求发展。成立教师委员会,每月开展教师座谈会,每学期召开教师代表大会,共话未来发展。在制度管理上,学校从细微处为教师考虑。如家中有参加重要考试的孩子,教师凭准考证可以获批三天的“陪考假”。
二是家校合作,真诚沟通。学校不断拓宽家校沟通渠道,完善各级家长委员会,建立班级家长微信联系群,设立家长接待日。“文绿好家长”评选是学校连续开展了三年的品牌德育课程,2018年第四届好家长评选以“真诚沟通、从心开始”为主题,通过走进家庭、EMS邮寄等多种形式,将设计精美的喜报送到家长手中。
三是广开渠道,倾听声音。学校设立了校长信箱、学校公众号、学校热线,多渠道广泛征求意见。每周二、四下午14:30—14:50的“校长有约”时间,以年级为单位的学生代表会齐聚校长室,反映学生们的心声,共同助力学校发展。
三、梯度铸队伍:教师为基
一是教师梯度成长。学校制订了教师专业发展标准,明晰了不同层次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该标准将教师分为三个梯度,分别以教龄1~5年、5~15年、15年以上三个时间点为划分依据,并对三个梯度的教师发展方向进行了定位。一梯度教师重“学习、感悟”,二梯度教师重“创新、实践”,三梯度教师重“帮带、分享”。每位教师都要制订个人三年发展规划。根据不同教师的发展规划,设计不同形式的培养措施。
二是合作研修一体化。学校组建了四个校本研修体——培训自选体、教研自修体、约课自强体和交流自媒体。如约课自强体,即针对青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学校领导班子集中时间深入课堂,跟踪听课,即时教研,促进青年教师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三是设立特色教师工作室。学校以部分特色鲜明、在专业上独树一帜的教师为依托,设立了以教师名字命名的“林艺合唱工作室”“李虹知心大姐工作室”等五个特色教师工作室,借此搭建平台、整合团队,将教师自我成长与辐射带动结合起来。
四是成立常青藤教师联盟。郑州市金水区文化绿城小学南校区的成立,使学校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开启了校区间的“常青藤校际联盟”和“名师讲坛”活动,实现了联盟内“骨干交流,教研共建,特色互补,文化渗透”的目标,为教师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四、深度促品质:课程深耕
课堂管理与课程管理是学校管理的主阵地,如何通过课堂夯实教学、通过课程提升品质,是学校管理者需要深耕的问题。
近年来,学校以学生发展为本,以课程建设为突破口促进学校快速发展。近六年的课程建设之路,使学校呈阶梯式发展。2017年,学校作为金水区提升课程品质项目的首批实验校,在金水区教育发展中心的引领下,对课程进行了重构,进行了整体规划提升。学校将课程建设的重心转为学科“1 X”课程群的开发,其中“1”是基础课程,是课程开发的原点;“X”是个性化发展的拓展型课程;“ ”是促使“1”与“X”相辅相成的有利因素,能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落实。
五、长度谋发展:特色传承
所谓长度,是指学校管理者必须善于立足当下并追求学校的长远发展。
一是翰墨飘香,以字立德。学校南校区的正式建成,在本校与南校两校区文化高度融合的前提下,结合南校区的实际情况,以“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为指导理念,积极开展书法课程。
二是书香致远,以书为源。学校以阅读为媒介、以课程为载体、以活动为平台,积极打造“学校有书香气,教师有书卷气,学生有书生气”的书香校园,全方位构建立体化的书香模式,以“生态书香”“文化书香”“课程书香”“科技书香”贯穿其中,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文化体系。
三是科技创新,以创行远。学校把创客教育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规划了“小鲁班创客中心”,以科技类社团和科技活动为依托,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技精神。
六、温度见成长:学生绽放
一是有温度的教育情怀。每天清晨,等待入校的学生整齐地在学校门口排成两队,校长时而俯下身子替低年级的学生系好鞋带,时而微笑地提醒高年级的学生戴好红领巾……这就是校长的温度。学校走廊尽头有恢宏大气的书画长廊,楼梯拐角有童趣盎然的墙绘……这雅致的校园,就是温度的源泉。
二是有温度的学生管理。学校“助人为乐——流动雷锋站”通过班级招募的形式,人人都可以报名参加。这些“流动小雷锋”每天身披绶带,活跃在校园的各个角落,热心帮助同学,保护校园环境。小雷锋不仅传递着奉献精神,也传递着温暖幸福。学校以德育处为依托,根据校园管理的需要将学校划分为四个网格,形成以轮值校长、楼层长、楼梯安全岗和班级安全岗的网格管理员为主线,以德育处为核心的网格管理,使整个学校形成了一种网中有格、按格定岗、人在格上的网格化管理模式。
總之,只有从学校工作的点滴抓起,从细节抓起,才能使学校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幸福场。
(责任编辑 张慧籽)
一、高度定视界:文化为先
笔者曾历任三所学校的校长,对每一所学校的定位,都会坚持“优质 特色”的发展方向,加强学校管理。2013年8月,笔者初到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文化绿城小学工作,就开始为学校谋求高远发展,为广大师生编织美丽的教育梦想而努力。
从酝酿到调研,从内部研讨到专家指导,其中有波折、有思考、有迷茫、有改进。通过行政会议、教师调研、学生访谈,经过近一年时间的甄选打磨,学校“雅美”教育破土而出,确立了“立雅求美,绽放幸福”的教育理念和“文质彬彬,绿意盎然”的育人目标,并确定了“为每一个孩子幸福绽放积蓄力量”的课程理念。在“雅美”教育的润泽下,学校已形成了“求真尚善、典雅向美”的校风,“温文尔雅、简美艺精”的教风,“合学共进、美人美己”的学风,处处洋溢着雅的气息、美的味道。
二、制度纳良谏:教育合力
一是校务公开,决策民主。学校广开言路,广集智慧,着力在“实”字上下功夫,在“细”字上做文章,在“精”字上求发展。成立教师委员会,每月开展教师座谈会,每学期召开教师代表大会,共话未来发展。在制度管理上,学校从细微处为教师考虑。如家中有参加重要考试的孩子,教师凭准考证可以获批三天的“陪考假”。
二是家校合作,真诚沟通。学校不断拓宽家校沟通渠道,完善各级家长委员会,建立班级家长微信联系群,设立家长接待日。“文绿好家长”评选是学校连续开展了三年的品牌德育课程,2018年第四届好家长评选以“真诚沟通、从心开始”为主题,通过走进家庭、EMS邮寄等多种形式,将设计精美的喜报送到家长手中。
三是广开渠道,倾听声音。学校设立了校长信箱、学校公众号、学校热线,多渠道广泛征求意见。每周二、四下午14:30—14:50的“校长有约”时间,以年级为单位的学生代表会齐聚校长室,反映学生们的心声,共同助力学校发展。
三、梯度铸队伍:教师为基
一是教师梯度成长。学校制订了教师专业发展标准,明晰了不同层次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该标准将教师分为三个梯度,分别以教龄1~5年、5~15年、15年以上三个时间点为划分依据,并对三个梯度的教师发展方向进行了定位。一梯度教师重“学习、感悟”,二梯度教师重“创新、实践”,三梯度教师重“帮带、分享”。每位教师都要制订个人三年发展规划。根据不同教师的发展规划,设计不同形式的培养措施。
二是合作研修一体化。学校组建了四个校本研修体——培训自选体、教研自修体、约课自强体和交流自媒体。如约课自强体,即针对青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学校领导班子集中时间深入课堂,跟踪听课,即时教研,促进青年教师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三是设立特色教师工作室。学校以部分特色鲜明、在专业上独树一帜的教师为依托,设立了以教师名字命名的“林艺合唱工作室”“李虹知心大姐工作室”等五个特色教师工作室,借此搭建平台、整合团队,将教师自我成长与辐射带动结合起来。
四是成立常青藤教师联盟。郑州市金水区文化绿城小学南校区的成立,使学校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开启了校区间的“常青藤校际联盟”和“名师讲坛”活动,实现了联盟内“骨干交流,教研共建,特色互补,文化渗透”的目标,为教师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四、深度促品质:课程深耕
课堂管理与课程管理是学校管理的主阵地,如何通过课堂夯实教学、通过课程提升品质,是学校管理者需要深耕的问题。
近年来,学校以学生发展为本,以课程建设为突破口促进学校快速发展。近六年的课程建设之路,使学校呈阶梯式发展。2017年,学校作为金水区提升课程品质项目的首批实验校,在金水区教育发展中心的引领下,对课程进行了重构,进行了整体规划提升。学校将课程建设的重心转为学科“1 X”课程群的开发,其中“1”是基础课程,是课程开发的原点;“X”是个性化发展的拓展型课程;“ ”是促使“1”与“X”相辅相成的有利因素,能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落实。
五、长度谋发展:特色传承
所谓长度,是指学校管理者必须善于立足当下并追求学校的长远发展。
一是翰墨飘香,以字立德。学校南校区的正式建成,在本校与南校两校区文化高度融合的前提下,结合南校区的实际情况,以“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为指导理念,积极开展书法课程。
二是书香致远,以书为源。学校以阅读为媒介、以课程为载体、以活动为平台,积极打造“学校有书香气,教师有书卷气,学生有书生气”的书香校园,全方位构建立体化的书香模式,以“生态书香”“文化书香”“课程书香”“科技书香”贯穿其中,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文化体系。
三是科技创新,以创行远。学校把创客教育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规划了“小鲁班创客中心”,以科技类社团和科技活动为依托,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技精神。
六、温度见成长:学生绽放
一是有温度的教育情怀。每天清晨,等待入校的学生整齐地在学校门口排成两队,校长时而俯下身子替低年级的学生系好鞋带,时而微笑地提醒高年级的学生戴好红领巾……这就是校长的温度。学校走廊尽头有恢宏大气的书画长廊,楼梯拐角有童趣盎然的墙绘……这雅致的校园,就是温度的源泉。
二是有温度的学生管理。学校“助人为乐——流动雷锋站”通过班级招募的形式,人人都可以报名参加。这些“流动小雷锋”每天身披绶带,活跃在校园的各个角落,热心帮助同学,保护校园环境。小雷锋不仅传递着奉献精神,也传递着温暖幸福。学校以德育处为依托,根据校园管理的需要将学校划分为四个网格,形成以轮值校长、楼层长、楼梯安全岗和班级安全岗的网格管理员为主线,以德育处为核心的网格管理,使整个学校形成了一种网中有格、按格定岗、人在格上的网格化管理模式。
總之,只有从学校工作的点滴抓起,从细节抓起,才能使学校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幸福场。
(责任编辑 张慧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