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物业设备设施维护与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思考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ring_S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物业设备设施维护与管理》是物业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开展好该课程的实践教学,加快专业现代化建设,才能培养出能胜任物业管理不同工作岗位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高职;课程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人才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现代物业管理要求其从业人员要具有丰富的基础知识和广博的专业知识,而其中的《物业设备设施维护与管理》是该专业人才培养中一门重要的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在《物业设备设施维护与管理》的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实践教学环节,把物业管理专业培养学生的各种形式、措施,最终落实到教学体系及其教学过程中去,使学生不仅懂得物业设备设施管理与维护专业理论知识,而且具有相应的职业素养与能力,成为高级的管理和技术技能应用复合型人才。
  一、实践教学在课程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生活质量、工作环境和文化氛围也越来越受到人们普遍关注。物业管理作为我国城市管理的重要组织部分,被人们称为“朝阳产业”,已经展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物业管理专业既是一门应用性很高的专业,同时也是一门实践要求较高的专业。在《物业设备设施维护与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为了充分实现教学环节的基本要求,体现能力培养的中心地位,加强实践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从我国经济发展来看,社会经济各方面如产业结构、经济结构、人才结构等都在发生着深刻变化。社会经济的发展,为高等职业教育提供了机会,同时也提出了挑战。高科技的迅速发展,触动了行业之间、职业之间、学科之间的交叉综合,各行各业的分工越来越细,要求从业者既有基础能力、专门能力,又要有社会能力。只有具备了这些能力,才能从容面对择业、从业、创业带来的压力,才能加强自身的适应性。这既是一个能力问题,又是一个素质结构问题。物业管理专业为高效率地培养人才,开展好课程实践教育,加快专业现代化建设,才能培养出能胜任物业管理不同工作岗位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课程实践教学的现状
  随着高职教育对实践教学重要性认识的不断深入,实践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课时比重逐渐加大,在很多高职院校,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比例已经达到1:1,有的学校实践教学的占比甚至更大。但是,由于我国的物业管理专业教学起步较晚,从目前各高职院校《物业设备设施维护与管理》课程的实践教学情况分析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课程实践教学资源不完善。实践教学的开展,除开必在的理论知识支撑外,还应该有系统的实训要求和操作流程,引导和规范学生开展实践锻炼。因此,在实践教学开展过程中,高职院校既要配备相关的实训设备设施,同时,还要有相关的实践教材,而物业管理专业在我国起步较晚,物业管理专业学生的方向也不完全一致,目前对于《物业设备设施维护与管理》课程的实践教材还不非常少,而现有的教材大多理论性太强,内容陈旧,缺乏针对性的案例分析,可操作性不强。
  二是校内课程实践硬件不完善。《物业设备设施维护与管理》课程的实践教学目标,是要求物业管理人员既要熟悉物业物业设备管理工作流程和常见设备设施故障的维修与管理,同时,还应掌握该专业在水、电、气、空调等各方面的综合性操作技能。课程的设置本身就要求学生要具备该专业的理论知识,更要求学生具备充足的实战经验。在很多高校,物业管理专业在类别划分也并不统一,有的高校归属为文科管理类专业,有的高校归属为理科建筑类专业,有的高校归属为文理综合类专业。加之该课程涵盖了多项专业知识,在硬件设施的配备上,往往存在跨学科、跨专业、跨院系的情况,一般无法配备齐全成套的设备,实践设备较孤立,校内实践教学硬件建设不够完善,导致无法形成系统的实践教学。
  三是校外课程实践教学机制不健全。在校外开展课程实践教学,虽然增大了教学组织管理的难度,但却可以避免校内实训基地设施设备不全、教师指导操作经验不足、与物业管理市场在一定程度上相脱节等局限性。但目前的校外实践教学,由于各物业管理企业大小不一,设备智能化程度参差不齐,有的地方因物业管理发展滞后,物业管理公司的管理水平较低,物业设备陈旧,无法适应教学实践的需要,高校与物业管理公司在产学结合、校企联合上还不够深度融合,常常使得校外实践教学走马观花,蜻蜓点水,一带而过。
  三、课程实践教学的思考
  (一)加快建设课程实践教学资源。现代社会是多元化的社会,更是信息化社会,《物业设备设施管理与维护》课程的教学实践也应依靠信息化技术来建设和扩充教学资源。一方面,高职院校要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过各种渠道和网络平台共享教学资源,充实实践教学内容。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要建立网上网下实践教学硬件建设,整合和系统配置校内实践教学设备设施,建设网络实践教学平台,开展模拟化实践教学。
  (二)合理规划课程实践教学体系。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既包括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制定,又包括实践教学项目和内容的设计。物业设备设施的管理贯穿于整个物业管理的过程,因此,它的教学实践也贯穿于物业管理专业学习的全过程,从学生接触物业管理专业到熟练掌握物业管理专业的知识技能,应该分阶段的实施《物业设备设施维护与管理》的课程教学实践。一是认识了解阶段,着重让学生认识物业管理之中的设备设施,了解其作用和工作原理。二是运行操作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注重学生的操作技能,学会规范化的操作设备。三是综合运用阶段,重点对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处理设备设施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和故障。
  (三)全面构建课程教学实践基地。通过物业管理实训基地的建设,创设出一种职业情景,使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得到锻炼和培养 。而《物业设备设施维护与管理》实训基地的建立既可在校内又可在校外。校外实训基地的建立,可紧紧依托行业,把学生放到物业管理服务的第一线中去,创设一种能够有效地促进教与学双向互动的社会交往情景和职业情景,在浓厚的职业氛围中锻炼和培养学生从事物业设备设施维护与管理岗位的能力,使他们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升华、能力在实践中增长。通过校企结合,有利于学生逐步融入社会,增强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把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实践教学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对课堂知识进行再认识,通过反馈的信息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进而使之及时得到改进。使理论知识和技能技巧以实训的方式融入到具体的操作中去,进一步增强了学校师生接触社会,接触实际的锻炼机会,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同时也是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全面检查。在促进学生的就业方面,能够更好地突出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学生的技能优势,增强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有利于学生逐步融入社会,减少了就业的盲目性。
  总之,通过《物業设备维护与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使学生学会与掌握一般的管理方法和维护技能,更加突出课程教学中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的结合。我们相信,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物业管理这个新兴的专业一定会得到更加成熟的发展,《物业设备设施维护与管理》课程的教学实践也将得到不断的进步和提高。
  参考文献:
  [1]刘忠和等.物业设备维护与管理[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4.
  [2]陶全军等.高职高专物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探讨[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
  [3]张小义.关于物业管理专业实训教学的实践[J].职教论坛.2010.
  [4]何景梅.高职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问题探析[J].现代科技,2009.
  作者简介:蒲海,男,1977年12月生,汉族,重庆垫江人,教育学硕士,副教授,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团委书记,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电工电子技术。
其他文献
摘要:1682亿元,2017年的天猫双11完美谢幕,没有很多的惊喜,连马云的最后演讲也被临时取消,大家似乎已经习惯天猫一年又一年的打破自己的记录。很多人都在总结今年的双11,大家说的最多的无非就这几个词:“新零售” “全球化” “菜鸟物流”,其实我觉得一点新意也没,人家CEO都说了无数遍了,你等结果出来还在重复人家之前讲的话,那称之为人云亦云。我对今年双11最大的总结,概括来说就是8个字:“认清形
期刊
摘要:PWM控制技术是逆变电路中应用最广泛的技术,逆变电路则是PWM控制技术最为重要的应用场合。课题研究基于PWM技术逆变器的原理,用Matlab软件建立基于PWM技术逆变器的电路结构模型,设置好相关参数,并用Matlab里的Simulink模块进行仿真,并对仿真结果的图形进行分析,利用MATLAB的可视化仿真工具Simulink建立该电路模型进行分析,简单、直观,适合电力电子技术的教学及其研究工
期刊
摘要:电是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供电公司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电。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新时代电力需求量非常大,这给供电公司带来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为了实时跟进社会的发展以及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量,供电公司需要重新调整,对公司的政工工作进行观察和仔细研讨,并思考出新的能够增强公司政工工作实效性的方案。  关键词:供电公司政工;增强;工作实效性;路径探究  引言:  目前,我国随着经
期刊
摘要:一个地区的水资源利用程度及利用方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该地区经济发展的规模及速度,水资源的瓶颈制约已成为影响新疆可持续发展和长治久安的突出问题之一。加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是保障新疆绿洲生存,稳定新疆发展空间,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针对新疆水资源概况,发现新疆水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较高,水资源空间和时间分布不均匀,水资源使用量逐年增加,对新疆水资源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展开探讨,并
期刊
摘要:随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中学课程中的组成部分,其课程设计的质量关系到教学质量与效果。文章以道德与法治《生命的思考》课程体系的构建为核心展开探讨,立足于《生命的思考》课程教学内容,对其基本知识点加以分析和总结,在此基础上构建出《生命的思考》课程体系。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生命的思考》;课程体系;构建  一、道德与法治《生命的思考》课程概述  1、学习内容  《生命的思考》
期刊
摘要:电力企业要想得到健康发展,其基础保障就是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和安全。在城市化规模不断扩大化的当前时期,电力系统是提升人们生活质量,提升企业生产效率,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变电安装技术,因此需要重视变电安装技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本文主要分析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变电安装计术。  关键词:电力系统;变电安装技术;电缆安装  引言:  在城市不断扩大建设
期刊
摘要:随着石油需求量的增加,石油开采工艺和水平都得到了更大的进步,在对油田污水处理问题上,使用化学剂的能力和水平也得到提高。油田污水的处理力度和处理效果,涉及到周围环境和生态,涉及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及经济效益的提高,针对不同的污水水质和水体,进行合理分析和化学剂的投入,将垢、有毒物质、细菌及寄生物等进行科学无污染、无危害的处理,是资源与生态平衡、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的要求和体现。开发和处理油田污水,
期刊
摘要:伴随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生活已与智能化技术密切联系在一起,在电气工程中,智能化技术得到普遍的应用,其能使电气工程的工作效率逐渐提高,使工程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与传统技术相比而言,智能化技术代表时代发展的方向,使社会朝着积极的方向不断发展。因此,本文便对自动化的智能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提对其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从而使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智能化技术得到更大的发展
期刊
摘要:随着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对资源的再利用的研究成为国家和企业关注的重要问题。在我国,钢铁冶金尘泥占粗钢产量的十分之一比重,其中含有很多重要的物质,提高对钢铁冶金尘泥的处理技术,能够极大地提高其再利用的水平,充分发挥其有利价值,为社会创造更多效益。本文主要阐述了钢铁冶金尘泥的概念,让更多人了解钢铁冶金尘泥相关知识,重点论述了我国钢铁冶金尘泥资源化利用的现状,并探究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人工种植牧草面积在逐年增加,实现牧草收获的机械化,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由于我国的草原多分布在北方高寒带,牧草适时收获期较短,季节性强,劳动强度大,为保证割草机割草后及时搂草摊晒,使牧草充分干燥,避免牧草中的营养成分丢失,使用高效率的搂草机械十分必要。该指盘式折叠搂草机主要由伸缩式主梁、折叠式侧梁、调节梁,2+7×2个草盘(分别置于主梁前侧和侧梁)、液压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