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开展探究式教学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khe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中物理是一门综合性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对于高中生而言,学好物理知识,不仅能提高认知水平,还能拓展思维能力,形成完整的物理知识体系。教师可以从引导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热情,给予学生充分的探究时间,应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探究,开展物理课外实践活动等方面,对高中物理开展探究式教学。
  【关键词】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探究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5-0-01
  探究式教学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探究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的科学素养,还能有效拓展学生的思维模式,形成完整的物理知识体系。
  一、借助问题引导,鼓励学生质疑
  自主探究绝不是让学生孤军奋战,而是在教师的科学引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探究。教师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质疑,鼓励学生积极探索,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更专注地学习。因此,教师要认真对待学生的质疑精神,鼓励学生勇于质疑。通过对课本知识重、难点的探索和质疑,让学生对知识形成初步的认知,在大胆质疑中进行发散性思考,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高中物理必修I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时,教师首先要明确课堂学习的重、难点,让学生对运动的概念有初步的认识,再从运动的时间、位置、路程等方面向学生详细地阐述有关运动的知识。教师在结束知识点讲解后,要求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列举一些与运动相关的实例。学生从运动的含义出发,联想到了生活中常见的运动现象,如赛跑、骑自行车、跳远等,都属于运动范畴。教师可以继续引导学生对这些知识进行大胆质疑,对自己不理解或不明确的内容进行提问。此时,教师再引导学生学习直线运动、曲线运动以及两者的概念、关系等内容。学生明确了这两者的关系后,再列举实际生活中的直线运动与曲线运动的现象,就会对运动有更深刻的理解。
  教师在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探究时,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他们从“被动疑”到“主动疑”。在学生探索过程中,教师可以和他们一起讨论,并就讨论情况给予学生一定的建议,以提高探究效率。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热情
  对于高中生而言,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如果能对所探究的主题有浓厚的兴趣,就更能使学生产生自主探究的原动力。学生在内心深处对某个问题有强烈的探究兴趣后,才能走进自主探索的课堂,主动突破思维的禁锢,激起思维的火花。教师根据教学主题,将相对抽象和静态的物理知识置入灵活而形象的教学情境中,让学生放下思想负担,潜心探究。在创设情境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已有知识基础、个体之间的差异,搭建探究思路,把学生带入课堂教学情境中来,使情境设置既鲜活生动,又科学合理,符合教学三维目标,这也是影响探究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
  例如,在引导学生探究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时,教师精心设计2~3个问题,引导学生从生活实例进入物理情境,进而对教师提出的问题积极思考。在正式上课之前,教师要精心做好备课工作,努力搭建知识间的桥梁,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摩擦力的相关概念。生活中的摩擦现象随处可见,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在生活中有哪些现象是应用了摩擦力的知识吗?”几秒钟的思考之后,教师再通过问题追问的形式,引导学生回顾初中已学过的摩擦力概念。当学生对摩擦力有了初步的印象时,再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摩擦力的知识,掌握知识的重、难点,让学生充分认识摩擦力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教师再对学生提问:“静摩擦力是不是只在静止的物体中存在?运动的物体会不会存在静摩擦力?摩擦力是不是一定阻碍物体运动?接下来要求大家联系实际并讨论后提出自己的观点。”教师抛出的这些问题,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他们的探究热情,使他们对摩擦力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位置上,让学生对以前的知识进行积极的回顾,帮助他们搭建旧知与新知的桥梁,使他们认识到新知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同时,还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新知的意识,激发他们探究问题的热情,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逐步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先进理念引导,激发活力课堂
  教师应强化对新课改相关教学理念的学习和实践,通过更为精细的教学设计来引导学生探究问题,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自身素养的提升使其对课堂的把控能力增强,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还能给予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学生可以扮演教师的角色,给其他学生讲解相关的物理知识。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学生在自主讲课的过程中也展现了自我,提升了自我,强化了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高中物理必修I第三章第一节“重力”时,教师在上课之前,先让学生自主学习,然后从班级中选出一名口头表达能力较强、物理基础知识较好的学生扮演教师的角色,让他站在讲台上给其他学生讲课。那位学生在讲课的过程中,对重力的认识进一步深化了,其他学生也可以对重力知识进行补充,形成了良好的生生互动情境。
  教师积极参与新课改的教学探索,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知识技能,也有效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有效地达成了教学目的。
  四、结合生活实践,学以致用
  在物理教学中,课外实践课程的开展,要求学生将所学的基础知识与实践操作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积极地探究物理知识。学生在深入社会实践学习的过程中,知识面得到了拓宽,思考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有效提升。
  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曲线运动”时,首先让学生观察曲线运动现象,然后给学生布置学习主题,让学生结合喷泉的现象分析曲线运动,在小组探究后进行问题汇总。学生在探究问题时自然就会理解物理这一学科的重要性,在对实际现象的分析中,可以帮助学生深化对曲线运动的理解,感悟物理知识在生活实际中的运用及其重要意义。
  教师要积极开展与物理知识相关的课外活动,精心设计物理探究方案,引导学生走进实际生活,感受生活中物理知识的有效应用。结合学生探究的问题,教师要给予恰当评价,适度变换条件,引导学生继续对探究问题进行反思,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总之,探究式教学应用于高中物理课堂,需要教师在实践不断中摸索、反思,在引导学生构建完善知识结构的同时,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体现学科的科学应用特点。
  参考文献
  [1]蒋银初.试论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技术物理教学,2013(4).
  [2]刘根生.探究性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3(21).
其他文献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提高,多媒体设备逐渐被应用到教学过程中,这便为数学课堂注入了一剂新活力,有利于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水平。基于此.本文笔者着重探究多媒体课件在高中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35-0115-01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而课堂教学效果如何,除教师本身的素质外,则取决于教学设计的优劣,即看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双边活动的构思和安排是否达到最优化。下面就我们的教学体会,谈几点看法。  一、坚持教学目标多元化是前提  教学目标是教学双方积极活动的准绳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无霍尔元件电流传感器数字交流伺服系统的没计方法,该方法基于交流伺服系统空间矢量法生成PWM的控制策略.本文所设计的数字交流伺服系统在电动机电流检测
语文是广博的,而根植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古国,语文的历史长度、现实长度和未来长度都变得绚烂无比。《国学经典诵读》的启动,正是为了通过让学生学习国学经典,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
通过对轴线相交的圆柱体和圆锥体数学模型的研究 ,建立了展开曲线方程。用VBA语言编制了通用的计算机程序 ,将展开图在AutoCAD2 0 0 0上绘制 ,该方法具有快速、准确、修改方便的特点
在分析中国和山东省软件服务外包行业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当前软件服务外包行业面临的难题,有目的性的提出了“统一培养——联合筛选——分层培养——分类就业”的分层次的
以模糊控制原理为基础,融合自适应方法,将模糊系统辨识和模糊控制结合起来,并对自适应控制规则进行修正,以在线自适应调整模糊控制的有关参数,在对1/4车辆模型性能仿真的基础
针对机械设计中存在的设计手段落后、设计效率低下等问题,应用基于特征的参数化造型软件Pro/E对零件进行参数化造型,对造型设计技术要点进行了探讨,通过斜齿轮特征建模实例,
为了探索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法,提高甘肃马鹿的养殖水平,本试验对仔马鹿进行了早期断奶及其代乳料的试验研究。试验采用单因子随机分组设计,将24只60日龄甘肃仔马鹿随机分为4组,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