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筑的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在实施过程,目前所开发出的技术类型有多种,而所有的技术在使用模式和使用方法上,需要根据这类技术的具体应用原则进行进一步的设计,同时针对各类新型技术的具体使用模式,也都根据相关技术的具体利用原则进行分析,唯有如此才可以防范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和使用过程中出现各类施工问题。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控制要点
1导言
伴随现代化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建筑行业的发展也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而建筑行业作为高耗水量产业,也使得淡水资源供应匮乏的问题进一步凸显。建筑给排水工程出现水资源短缺问题的诱导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如缺少节水器具、输水管道泄漏、雨水利用率低及水资源未能循环利用等。由此,将节水节能技术拓展应用到建筑给排水工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2建筑给排水工程节能节水意义
2.1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现如今,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全球共同面对的难题之一。水资源短缺不仅会导致生态环境问题,还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节能节水技术拓展应用到建筑给排水工程中,可以有效减少水资源浪费,增大水资源利用率。另外,这对于打造节能环保型建筑,创造智慧化、集约化城市,推动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协同进步也具有重要意义。
2.2建筑给排水节能可以大幅度的提升大众的生活水平与质量
伴随着我国时代的高速发展与经济的持续增长,大众对于自己所生活的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希望。但是在水资源缺乏的背景之下,节约用水理念需要在每一个人的脑中与心中“生根发芽”。当建筑施工企业在实际施工的过程当中,在满足人们生活环境要求的同时,还要加大力度推广建筑给排水节能技术,并对此技术进行广泛的运用,提高水资源的使用率。
2.3环境保护的内在需求
伴随可持續发展理念的深化落实,节能环保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只有创建良好的生存环境,才能改善人们的生活品质。建筑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本保障。在当代社会发展进程中,生产生活的需水量较大,为此,也对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的节能节水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控制要点
3.1雨水汇集技术
在建筑给排水施工的过程当中,相关工作人员可以运用科学的方法和设计,对于雨水进行大量的收集。因为雨水是一项可以进行利用的水资源,通过对雨水的汇集,在保护自然环境、节约水资源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首先需要建设单位对城市的地形进行仔细的分析与研究,之后将其进行适当的改造,尤其是城市当中的水渠部分,通过将水渠部分做好改造工作,收集雨水,将所得的雨水资源运用到城市各水环节中,高效利用雨水资源,有效解决城市用水紧张的问题。
3.2变频调速水泵
给水节能设计是整个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的重难点内容。在给水工程系统中应用变频调速水泵,可以灵活调整供水范围和供水速度,有效控制水泵的水压变化,减少电能损耗与水资源损耗。可以说,变频调速水泵是普通水泵的升级改造产物。与普通水泵相比,变频调速水泵最显著的优势就是节约电能。据粗略统计,变频调速水泵的节电量可以达到10%—40%。而这也是变频调速水泵被广泛应用到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中的主要原因。将变频调速水泵应用到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中,可以创造巨大的效益,降低给排水系统运行成本,减轻环境污染程度,极大程度地增强节能效果。
3.3废水循环利用技术
此技术的主要内容包括:在建筑给排水施工的过程当中,势必会有大量的废水出现,因此,需要对这些废水进行收集,收集之后运用专业的技术对其进行科学、细致的处理,确保废水的水质能够与达到相关的标准,之后再将处理之后的废水运用到建筑施工过程当中去,也可以将处理之后的废水运用到环境绿化当中,因为环境绿化对于水质并未有过高的要求。将废水进行循环的运用,能够大幅度的提高水资源的运用率。但是废水循环运用技术在使用过程当中,需要与之相对应的专业净化技术与专业设备进行共同的作业,因此,废水处理的成本将有所增加。
3.4合理分配给水系统压力
当前,高层建筑与超高层建筑已经成为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重要标志。根据国家规定,城市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系统必须严格按照各分区卫生器具配水点的静水压力要求进行布局设计。通常情况下,静水压力要控制在0.35兆帕至0.45兆帕之间。然而,在实际建筑工程设计中,部分设计人员为节约投资成本,往往在居民用水点的静水压力达到0.35兆帕时就停止减压。而这样的设计方式,会增大管道中水流的压力,加快卫生器具的出水速度,造成严重的水资源浪费。由此可见,对城市高层建筑给水系统的分区压力开展合理分配至关重要。在给排水工程系统设计中,设计人员可以在配水点安装减压阀门、节流孔板等工具,将水管压力控制在0.2兆帕之内,从而在满足居民正常用水需求的基础上,最大程度的控制水资源浪费。
3.5推广中水回用系统
中水回收是缓解水资源紧张的有效方法之一,目前也是世界的通用做法。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为了缓解资源紧张的状况,我国一些城市也进行了有效的尝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中水回收通常包括两个处理方式:一是处理生产和生活污水,二是回收利用雨水。在日常的生活生产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的污水,对这些污水进行无公害处理以后,可以用于绿地的灌溉以及各种设施的清洗,不但降低城市污水的排放总量,而且还使处理污水的成本大大降低,让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在一些地方,每年都有大量的降水,可以对它们进行回收利用。所以在对建筑进行设计时,要充分考虑雨水回收管路的问题,将雨水集中在专用水池中,可用于小区的灌溉,如果雨水的量够大,还可以用于家庭厕所冲洗。
3.6真空节水技术
此技术的主要内容包括:在建筑给排水施工过程当中,科学、合理的运用真空负压,空气在真空负压之下,会以直接的方式形成高速汽水的混合物。此混合物的作用就是对管道进行清洗,以此来减少普通水资源对于管道清洗的使用量,真正的达到节水的目的。现阶段真空节水技术在办公楼给水排水工程当中运用的十分广泛,根据大量的实验发现,此技术能够节约大概70%的用水量。
3.7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
现行的热水系统造成的浪费已经是大家的共识。可是在热水系统中,如果能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能大大降低水资源的浪费,比如说要充分利用太阳能。作为新能源的太阳能,具有其他能源无法替代的清洁和安全的优点,是节能的优选对象。通过太阳能热水器使能耗大大降低,同时使水资源的利用率大大提升。当选择通过太阳能热水器供水时,在做好防冻工作的同时,要结合当地的气候情况做好防雷工作,避免恶劣天气对太阳能设备的破坏,避免因为二次浪费加大了整体的资源浪费。
结束语
总之,能源与水资源短缺问题会严重影响与制约了社会继续、有序、健康发展的脚步,因此,在建筑工程给排水系统设计的过程当中,需要站在节水节能的角度,制定出有效的方法与措施,例如:科学、合理地运用雨水和废水收集技术,这样的方法才能有效的避免在施工的过程当中出现水资源浪费等问题,确保早日为大众建设处出更为舒适和安心的绿色宜居环境。与此同时,设计人员还要不断的加大对节水节能技术应用的学习和认识,大幅度的提高自身的施工水平和素养,并对建筑给排水工程的实际要求进行仔细的分析与研究,科学、合理的选择节水节能设计的方案方法,促进我国建筑行业健康、有序、长期的发展与运行。
参考文献:
[1]祁国柱.浅谈建筑给排水工程中节能节水技术的应用[J].中国住宅设施,2018(12):48-49.
[2]王燕.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9,4(03):71-72.
[3]宣胜军.关于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及应用的研究[J].居业,2019(06):81+147.
[4]黄春华.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措施[J].居舍,2019(34):78.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控制要点
1导言
伴随现代化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建筑行业的发展也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而建筑行业作为高耗水量产业,也使得淡水资源供应匮乏的问题进一步凸显。建筑给排水工程出现水资源短缺问题的诱导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如缺少节水器具、输水管道泄漏、雨水利用率低及水资源未能循环利用等。由此,将节水节能技术拓展应用到建筑给排水工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2建筑给排水工程节能节水意义
2.1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现如今,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全球共同面对的难题之一。水资源短缺不仅会导致生态环境问题,还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节能节水技术拓展应用到建筑给排水工程中,可以有效减少水资源浪费,增大水资源利用率。另外,这对于打造节能环保型建筑,创造智慧化、集约化城市,推动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协同进步也具有重要意义。
2.2建筑给排水节能可以大幅度的提升大众的生活水平与质量
伴随着我国时代的高速发展与经济的持续增长,大众对于自己所生活的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希望。但是在水资源缺乏的背景之下,节约用水理念需要在每一个人的脑中与心中“生根发芽”。当建筑施工企业在实际施工的过程当中,在满足人们生活环境要求的同时,还要加大力度推广建筑给排水节能技术,并对此技术进行广泛的运用,提高水资源的使用率。
2.3环境保护的内在需求
伴随可持續发展理念的深化落实,节能环保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只有创建良好的生存环境,才能改善人们的生活品质。建筑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本保障。在当代社会发展进程中,生产生活的需水量较大,为此,也对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的节能节水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控制要点
3.1雨水汇集技术
在建筑给排水施工的过程当中,相关工作人员可以运用科学的方法和设计,对于雨水进行大量的收集。因为雨水是一项可以进行利用的水资源,通过对雨水的汇集,在保护自然环境、节约水资源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首先需要建设单位对城市的地形进行仔细的分析与研究,之后将其进行适当的改造,尤其是城市当中的水渠部分,通过将水渠部分做好改造工作,收集雨水,将所得的雨水资源运用到城市各水环节中,高效利用雨水资源,有效解决城市用水紧张的问题。
3.2变频调速水泵
给水节能设计是整个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的重难点内容。在给水工程系统中应用变频调速水泵,可以灵活调整供水范围和供水速度,有效控制水泵的水压变化,减少电能损耗与水资源损耗。可以说,变频调速水泵是普通水泵的升级改造产物。与普通水泵相比,变频调速水泵最显著的优势就是节约电能。据粗略统计,变频调速水泵的节电量可以达到10%—40%。而这也是变频调速水泵被广泛应用到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中的主要原因。将变频调速水泵应用到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中,可以创造巨大的效益,降低给排水系统运行成本,减轻环境污染程度,极大程度地增强节能效果。
3.3废水循环利用技术
此技术的主要内容包括:在建筑给排水施工的过程当中,势必会有大量的废水出现,因此,需要对这些废水进行收集,收集之后运用专业的技术对其进行科学、细致的处理,确保废水的水质能够与达到相关的标准,之后再将处理之后的废水运用到建筑施工过程当中去,也可以将处理之后的废水运用到环境绿化当中,因为环境绿化对于水质并未有过高的要求。将废水进行循环的运用,能够大幅度的提高水资源的运用率。但是废水循环运用技术在使用过程当中,需要与之相对应的专业净化技术与专业设备进行共同的作业,因此,废水处理的成本将有所增加。
3.4合理分配给水系统压力
当前,高层建筑与超高层建筑已经成为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重要标志。根据国家规定,城市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系统必须严格按照各分区卫生器具配水点的静水压力要求进行布局设计。通常情况下,静水压力要控制在0.35兆帕至0.45兆帕之间。然而,在实际建筑工程设计中,部分设计人员为节约投资成本,往往在居民用水点的静水压力达到0.35兆帕时就停止减压。而这样的设计方式,会增大管道中水流的压力,加快卫生器具的出水速度,造成严重的水资源浪费。由此可见,对城市高层建筑给水系统的分区压力开展合理分配至关重要。在给排水工程系统设计中,设计人员可以在配水点安装减压阀门、节流孔板等工具,将水管压力控制在0.2兆帕之内,从而在满足居民正常用水需求的基础上,最大程度的控制水资源浪费。
3.5推广中水回用系统
中水回收是缓解水资源紧张的有效方法之一,目前也是世界的通用做法。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为了缓解资源紧张的状况,我国一些城市也进行了有效的尝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中水回收通常包括两个处理方式:一是处理生产和生活污水,二是回收利用雨水。在日常的生活生产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的污水,对这些污水进行无公害处理以后,可以用于绿地的灌溉以及各种设施的清洗,不但降低城市污水的排放总量,而且还使处理污水的成本大大降低,让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在一些地方,每年都有大量的降水,可以对它们进行回收利用。所以在对建筑进行设计时,要充分考虑雨水回收管路的问题,将雨水集中在专用水池中,可用于小区的灌溉,如果雨水的量够大,还可以用于家庭厕所冲洗。
3.6真空节水技术
此技术的主要内容包括:在建筑给排水施工过程当中,科学、合理的运用真空负压,空气在真空负压之下,会以直接的方式形成高速汽水的混合物。此混合物的作用就是对管道进行清洗,以此来减少普通水资源对于管道清洗的使用量,真正的达到节水的目的。现阶段真空节水技术在办公楼给水排水工程当中运用的十分广泛,根据大量的实验发现,此技术能够节约大概70%的用水量。
3.7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
现行的热水系统造成的浪费已经是大家的共识。可是在热水系统中,如果能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能大大降低水资源的浪费,比如说要充分利用太阳能。作为新能源的太阳能,具有其他能源无法替代的清洁和安全的优点,是节能的优选对象。通过太阳能热水器使能耗大大降低,同时使水资源的利用率大大提升。当选择通过太阳能热水器供水时,在做好防冻工作的同时,要结合当地的气候情况做好防雷工作,避免恶劣天气对太阳能设备的破坏,避免因为二次浪费加大了整体的资源浪费。
结束语
总之,能源与水资源短缺问题会严重影响与制约了社会继续、有序、健康发展的脚步,因此,在建筑工程给排水系统设计的过程当中,需要站在节水节能的角度,制定出有效的方法与措施,例如:科学、合理地运用雨水和废水收集技术,这样的方法才能有效的避免在施工的过程当中出现水资源浪费等问题,确保早日为大众建设处出更为舒适和安心的绿色宜居环境。与此同时,设计人员还要不断的加大对节水节能技术应用的学习和认识,大幅度的提高自身的施工水平和素养,并对建筑给排水工程的实际要求进行仔细的分析与研究,科学、合理的选择节水节能设计的方案方法,促进我国建筑行业健康、有序、长期的发展与运行。
参考文献:
[1]祁国柱.浅谈建筑给排水工程中节能节水技术的应用[J].中国住宅设施,2018(12):48-49.
[2]王燕.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9,4(03):71-72.
[3]宣胜军.关于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及应用的研究[J].居业,2019(06):81+147.
[4]黄春华.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措施[J].居舍,2019(3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