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维粒子对聚乙烯醇水溶液流变行为的调控

来源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g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一维粒子(碳纳米管,CNTs;碳纳米纤维,CF)加入聚乙烯醇(PVA)水溶液中,考察碳粒子表面含氧官能团含量(羟值)、长径比、温度及PVA本体溶液浓度等对复合体系流变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复合溶液的黏度(η)随CNTs用量(φCNTs)先增大后降低,然后继续增大,呈“N”形变化趋势,出现两个拐点(φ1和φ2).在φ1附近,CNTs主要起物理交联点作用,体系η增加;在φ2附近,CNTs对PVA分子间氢键作用破坏最为严重,体系η低于纯PVA溶液,表明不同羟值CNTs仅改变其用量即可使PVA水溶液增黏或降黏.随着羟值增大,CNTs与PVA大分子间相互作用加强,φ1和φ2减小,φ2对应的η下降,降黏效果显著.CNTs的加入使PVA水合数下降,羟值大的CNTs可与PVA上更多的羟基形成氢键作用,水合数更低.随着φCNTs增大,复合体系黏流活化能增大.CNTs对不同质量分数PVA水溶液的η具有类似的调控作用,但调控幅度有差异.相同羟值、不同长径比的CNTs对PVA水溶液的黏度调控均呈“N”形变化,长径比小的CNTs复合体系,φ1和φ2较大.长径比相近但直径较大的CF复合体系表现出更低的φ1和φ2.
其他文献
非常规离子是指伴随离子液体(ILs)不断创制而出现的离子,其最大特点是具有可设计性.当ILs处于无限稀释状态时,最为重要的传递性质是单个离子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λ∞B),其能反映离子的溶剂化作用,是联系不同传递性质的重要纽带.建立了基团贡献法预测咪唑类阳离子和季铵类阳离子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模型(λ∞B-GCM),获得了咪唑中心离子[Im]、烷基铵[N]、甲基[—CH3]、亚甲基[—CH2—]、环氢[ring-H]、醚基[—O—]和羟基[—OH]等基团对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的贡献值.建立的λ∞B-GCM不
手性分子光学开关在光学储存、光学通信以及三维立体显示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但是目前的手性分子光学开关存在材料种类少、光学可调性差、稳定性差等缺点,如何构筑出具有高光学可调性以及稳定性的手性光学切换体系依旧是一项严峻的挑战.本工作基于电致酸/碱理论,通过将手性联萘官能团引入到酸响应的罗丹明主体结构中,设计并合成了一种新型的酸响应手性光学开关分子,并将其与电致酸材料相结合,成功实现了电场驱动的手性光学开关过程,开发了一种新型的手性光学切换体系.发现在合适的电场控制下,其颜色、荧光以及圆二色谱信号均能发生可
为分析C1~C3正构醛、醇化合物在质子转移反应飞行时间质谱(PTR-TOF MS)中的产物离子特征,考察了不同E/N值(E:电场强度,N:气体分子数密度)下C1~C3正构醛、醇的产物离子种类和强度的变化.结果表明,低分子量正构醇类(甲醇、乙醇和丙醇)倾向于形成质子化聚合物[nMH]+及其失水离子[nMH-H2O]+,且随着E/N值升高,醇类会产生较多裂解碎片和多聚体离子.低分子量正构醛(甲醛、乙醛和丙醛)主要产生质子化产物[MH]+和一水合质子化产物[M·H3O]+,高E/N值(>125 Td)会抑制甲醛
以具有类过氧化物酶性质的Pt NPs@Mn-MOF纳米复合材料作为电极基底,采用丝网印刷电极构建了一种无标记型电化学适体传感器,用于赭曲霉毒素(OTA)的检测.利用Pt NPs@Mn-MOF的模拟酶特性,将其作为电极基底用于捕获OTA适体链,同时催化H2O2还原产生电流响应信号.OTA的引入会减少纳米酶的催化活性位点,从而导致电流信号降低.在0.01~300 ng/mL范围内,随着OTA浓度的增加,电流响应值逐渐降低;采用计时电流法检测电流响应信号,从而间接实现了对OTA的定量检测.此外,该生物传感器通过
以半三明治钌(Ⅱ)(Ru1~Ru3)与1,3-双咪唑基苯配体(1~3)为前体,合成了一系列钌(Ⅱ)矩形大环组装体(4~12);采用核磁共振波谱、高分辨质谱、元素分析和单晶X射线衍射表征了其组成和结构.噻唑蓝(MTT)实验结果表明,草酸型和苯醌型钌(Ⅱ)组装体4~9对测试的4种肿瘤细胞株均无毒性(IC50>100μmol/L),而萘醌型组装体10~12表现出较好的抗癌活性(IC50<2.22μmol/L).斑马鱼卵的急性毒性实验表明,带有长烷氧基链的组装体12的毒性较低;斑马鱼体内肿瘤实验表明,组装体12在
分别以直接热聚合法和水热合成法制备得到二维硼掺杂氮化碳(BCN)和四氧化三锡(Sn3O4)半导体材料,采用超声复合和煅烧复合两种方法构建了BCN/Sn3O4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手段对所制备样品进行了表征和分析,探讨了不同复合方法对催化剂微观结构及光电性质的影响;以可见光下光解水制氢和活化氧制过氧化氢为模型反应考察了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BCN与Sn3O4能够形成二维面-面复合结构,相比于超声复合法,直接煅烧法更有利于有
以四氢呋喃(THF)为醛基砌块,铜为催化剂,过氧化叔丁醇(TBHP)为氧化剂,将THF氧化为2-羟基四氢呋喃,继而开环异构化为4-羟基丁醛,在酸催化下与乙醇胺作用形成亚胺中间体(M);以苄醇为底物,通过铜催化氧化反应得到苯甲醛,进而与M反应得到立体专一的(E)-α-羟乙基-α,β-不饱和醛;利用二维相关谱确认了产物构型.对反应底物进行了拓展,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合成官能化的α,β-不饱和醛.本文发展的合成方法具有底物范围广及合成工艺简单等优势.
探索并建立了一种快速、简便且高通量定量磷酸化蛋白质组的策略,即采用连续互补的磷酸化富集方法SMOAC(Sequential enrichment of metal oxide affinity chromatography)结合TMT(Tandem mass tag)标记技术定量磷酸化蛋白质组学.以3例经紫草素处理的及3例正常的人肝癌HepG2细胞为实验材料,经Trypsin酶解后的肽段用TMT10-plex试剂进行等量标记,标记肽段先经TiO2富集,收集包含磷酸化肽段的洗脱液,接着用次氮基三醋酸铁(Fe
绝缘强度是设计与发现新型SF6替代气体的关键参数,预测未知气体的绝缘强度通常采用基于量子化学计算建立的构效关系模型,计算过程复杂、误差大、且无法正确描述具有特殊化学键的气体分子.为了能够直观反映绝缘强度随结构的变化规律,提出了官能团加和方法,将分子结构分解为独立的官能团,在一级近似下,将优化后的官能团绝缘强度直接加和,即可获得气体的绝缘强度.与65种已知气体的实验绝缘强度对比,官能团加和方法计算的绝缘强度与实验值相吻合,平均绝对与相对偏差分别为0.0656与6.28%,理论预测值与实验值的相关系数达到0.
以三乙胺和四乙基氢氧化铵为复合模板剂,采用水热法合成出SAPO-34分子筛,并以其为载体,通过旋蒸浸渍法制备出CoCrx/SAPO-34系列催化剂(x=0.05~0.25).考察了该类催化剂的结构及表面酸性,并以1,2-二氯乙烷(1,2-DCE)为目标污染物,评价了其催化燃烧性能.结果表明,Co3O4负载量为20%(质量分数)、Cr掺杂量为0.06的CoCr0.06/SAPO-34对1,2-DCE表现出优良的催化活性(T90=290℃).在290℃下,CoCr0.06/SAPO-34对1,2-DCE的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