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虽然我国一直有推行社区首诊制的想法,但是各地的实施情况一直不容乐观,这是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一大缺陷。本文旨在通过分析问题以获得地方政府能在推动社区首诊制方面的作用及方式。
【关键词】社区首诊制 政府 建议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6-0-01
社区首诊制的内容是强制社区居民患病后首先在自己选择的定点社区医疗机构就诊,如若需要转诊则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患者办理转诊登记手续转往大医院,到康复期再转回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没有转诊手续而产生的住院医疗费用,医疗保险基金不给报销。因急诊、抢救等特殊情况直接住院治疗的只需要在住院7日内补办好转诊手续即可。
国家于2006年在地方试点社区首诊制,四年过去了,社区首诊仍然处于试验阶段,还未大面积铺开。出于对患者进行合理的分流,减少专科医院资源的浪费,减轻患者的负担以及能减少对医保基金的浪费的目的没有达到。大医院依然是“看病贵,看病难”,社区医院也依然没有承担起“守门员”的责任。不能不说,社区首诊制的尚未确立是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一大缺陷。[1]但是如果由国家强制规定社区首诊的话,恐怕会适得其反,导致“寻租”现象的产生。如果是由地方政府以地方法规或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的话,估计大有所为。
1 社区首诊制实行中遇到的问题
1.1 患者不信任社区医院
患者不信任社区医院的医生,是有其历史发展原因的:首先是社区卫生服务起步较晚加上宣传力度不够,社区居民的认知度也比较低。其次是几千年来的崇上思想,认为社区医院档次低,不能看好病。因此不管大病小病,都往大医院跑,[2]认为只有大医院大医生才能治好病,根本没有踏足社区医院的想法,即使社区医院离家很近。要移除、改正居民的思想,确实得费不少功夫。
1.2 社区医生的水平限制发展
由于全科教育没有跟上时代的脚步,在建立社区医院之初选择的医生大部分是基层医院的医生,相较于全科医生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跟大医院的医生的水平比起来更是差了不少。大医院的医生下到基层来的也不多,就造成了社区医院的发展受到限制,更不用提发展社区首诊制了。
1.3 政策没有强制实行
国家是在2006年的《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首次提出社区首诊制,由各地方政府单独执行,当年也只有深圳的宝安区响应号召,率先试点。后面几年,陆续有几个省加入试点行列。在国家的层面上,并没有制度约束,也就形成各地在探讨社区首诊制的问题上不同程度的惰性。
1.4 双向转诊渠道不畅
双向转诊应该是与社区首诊制共同发挥作用的以解决患者“看病难”的问题。但是目前双向转诊表现的比较多的是向上转诊,而往下转到社区医院康复的病人比较少,这其中的缘由是大医院与社区医院并不是利益共同体。
2 地方政府推动社区首诊制的意义
全国各地在经济情况、卫生费用的投入上有着极大的不同。由各地的政府独立主持和建设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上更能结合自身省(市、区)的特点。同时在推动社区首诊制上地方政府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而不应当只是卫生行政部门的任务。在深圳推行首诊制中,是以650万劳务工的医疗保险作为突破口,使之改变以往的就诊模式。事实也证明了实行社区首诊制能大幅度降低了医疗费用。能成功的执行同之前深圳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上的投入是分不开的。其早在2000年首创了政府购买卫生服务的形式,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启动经费和业务发展经费进行补助,使地方的社区卫生服务价格保持在较低水平,具有很强的公益性。
从深圳市的经验中不难看出,较之其他省份,如果地方政府重视推广实施一项公共政策,,效果将事倍功半。深圳通过其地方特色,从占人口比例高的劳务工着手,很好的把握住了劳务工这一特殊人群的特点,来达到其目的。
3 地方政府推动社区首诊制方式的建议
3.1 加大宣传力度
政府的声音通常是民众的眼睛,指引着民众的方向。在提高居民的社区卫生服务首诊制上离不开地方政府的宣传。电视、广播、报纸、移动传媒、网络媒体都是政府可利用的工具。可以通过上述媒体宣传社区卫生服务的功能,从细节上引导民众,增强其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信赖度。也可以通过健康教育宣传,改变社区居民对疾病的认知以及治疗方式的了解,引导鼓励居民充分利用社区卫生服务资源。
3.2 增加财政支持
任何一项改革的实施,都需要政府的财政支持。以政府为主导的社区卫生服务应该是带有公益色彩的公共服务,政府在对其财政资金的支持上应该是具有连续性的。在保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运营资金不缺乏的基本条件下,可适当增加检测设备以及在人员的培养上增加投入。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政府事业单位的性质,政府在培养适应社区卫生机构需要的人才可以以培训作为焦点,对培训进行财政支持。培训的方式可以采取脱产、半脱产,加强卫生技术人员的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和社区扩大培训,还可以选取社区优秀卫生服务人员到国外培训。还应该建立奖惩机制:对工作绩效优异的人员予以奖励;对经培训仍达不到要求的人员解除聘用关系。
3.3 逐步推广社区首诊制
由于社会的特殊群体都存在生活水平不高的问题,例如城市农民工、贫困家庭,下岗职工等等,地方政府应先让其享受基本医疗保险,规定其社区首诊制,以医疗保险的报销来控制就诊方式,降低其承担的医疗费用。其次,引导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公费医疗人群进行社区首诊。[3]当然,患者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病情大小及经济条件选择去社区医院还是大医院。
3.4 建立双向转诊渠道
政府可以将社区医院和大医院在转诊方面进行共同的绩效考核,就是在这个社区医院首诊而无法治愈的病人的可以转到和它相对应的大医院进行治疗,而在康复期由大医院转向社区医院康复。其中,应该严格规定转诊制度,在这方面可以参考美国的“疾病诊断治疗分类标准”,用以约束大医院和社区医院的转诊,从而达到分流患者的目的。
社区首诊制的推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地方政府和各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努力。只有社区卫生服务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才会有“小病在社区,大病上医院,康复在社区”的理想状态,从而降低医疗卫生的总费用。
参考文献
[1] 刘军安,卢祖洵,孙奕.中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及其实践缺陷(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4,20(6):324- 325.
[2] 刘伟.全科医生首诊制是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基础.中国全科医学.2005,8(3):1 115-1117.
[3] 郝晓宁,李士雪,陈博文.我国实行社区首诊制度的探讨.中国卫生经济.2007(5):17-18.
【关键词】社区首诊制 政府 建议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6-0-01
社区首诊制的内容是强制社区居民患病后首先在自己选择的定点社区医疗机构就诊,如若需要转诊则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患者办理转诊登记手续转往大医院,到康复期再转回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没有转诊手续而产生的住院医疗费用,医疗保险基金不给报销。因急诊、抢救等特殊情况直接住院治疗的只需要在住院7日内补办好转诊手续即可。
国家于2006年在地方试点社区首诊制,四年过去了,社区首诊仍然处于试验阶段,还未大面积铺开。出于对患者进行合理的分流,减少专科医院资源的浪费,减轻患者的负担以及能减少对医保基金的浪费的目的没有达到。大医院依然是“看病贵,看病难”,社区医院也依然没有承担起“守门员”的责任。不能不说,社区首诊制的尚未确立是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一大缺陷。[1]但是如果由国家强制规定社区首诊的话,恐怕会适得其反,导致“寻租”现象的产生。如果是由地方政府以地方法规或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的话,估计大有所为。
1 社区首诊制实行中遇到的问题
1.1 患者不信任社区医院
患者不信任社区医院的医生,是有其历史发展原因的:首先是社区卫生服务起步较晚加上宣传力度不够,社区居民的认知度也比较低。其次是几千年来的崇上思想,认为社区医院档次低,不能看好病。因此不管大病小病,都往大医院跑,[2]认为只有大医院大医生才能治好病,根本没有踏足社区医院的想法,即使社区医院离家很近。要移除、改正居民的思想,确实得费不少功夫。
1.2 社区医生的水平限制发展
由于全科教育没有跟上时代的脚步,在建立社区医院之初选择的医生大部分是基层医院的医生,相较于全科医生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跟大医院的医生的水平比起来更是差了不少。大医院的医生下到基层来的也不多,就造成了社区医院的发展受到限制,更不用提发展社区首诊制了。
1.3 政策没有强制实行
国家是在2006年的《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首次提出社区首诊制,由各地方政府单独执行,当年也只有深圳的宝安区响应号召,率先试点。后面几年,陆续有几个省加入试点行列。在国家的层面上,并没有制度约束,也就形成各地在探讨社区首诊制的问题上不同程度的惰性。
1.4 双向转诊渠道不畅
双向转诊应该是与社区首诊制共同发挥作用的以解决患者“看病难”的问题。但是目前双向转诊表现的比较多的是向上转诊,而往下转到社区医院康复的病人比较少,这其中的缘由是大医院与社区医院并不是利益共同体。
2 地方政府推动社区首诊制的意义
全国各地在经济情况、卫生费用的投入上有着极大的不同。由各地的政府独立主持和建设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上更能结合自身省(市、区)的特点。同时在推动社区首诊制上地方政府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而不应当只是卫生行政部门的任务。在深圳推行首诊制中,是以650万劳务工的医疗保险作为突破口,使之改变以往的就诊模式。事实也证明了实行社区首诊制能大幅度降低了医疗费用。能成功的执行同之前深圳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上的投入是分不开的。其早在2000年首创了政府购买卫生服务的形式,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启动经费和业务发展经费进行补助,使地方的社区卫生服务价格保持在较低水平,具有很强的公益性。
从深圳市的经验中不难看出,较之其他省份,如果地方政府重视推广实施一项公共政策,,效果将事倍功半。深圳通过其地方特色,从占人口比例高的劳务工着手,很好的把握住了劳务工这一特殊人群的特点,来达到其目的。
3 地方政府推动社区首诊制方式的建议
3.1 加大宣传力度
政府的声音通常是民众的眼睛,指引着民众的方向。在提高居民的社区卫生服务首诊制上离不开地方政府的宣传。电视、广播、报纸、移动传媒、网络媒体都是政府可利用的工具。可以通过上述媒体宣传社区卫生服务的功能,从细节上引导民众,增强其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信赖度。也可以通过健康教育宣传,改变社区居民对疾病的认知以及治疗方式的了解,引导鼓励居民充分利用社区卫生服务资源。
3.2 增加财政支持
任何一项改革的实施,都需要政府的财政支持。以政府为主导的社区卫生服务应该是带有公益色彩的公共服务,政府在对其财政资金的支持上应该是具有连续性的。在保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运营资金不缺乏的基本条件下,可适当增加检测设备以及在人员的培养上增加投入。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政府事业单位的性质,政府在培养适应社区卫生机构需要的人才可以以培训作为焦点,对培训进行财政支持。培训的方式可以采取脱产、半脱产,加强卫生技术人员的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和社区扩大培训,还可以选取社区优秀卫生服务人员到国外培训。还应该建立奖惩机制:对工作绩效优异的人员予以奖励;对经培训仍达不到要求的人员解除聘用关系。
3.3 逐步推广社区首诊制
由于社会的特殊群体都存在生活水平不高的问题,例如城市农民工、贫困家庭,下岗职工等等,地方政府应先让其享受基本医疗保险,规定其社区首诊制,以医疗保险的报销来控制就诊方式,降低其承担的医疗费用。其次,引导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公费医疗人群进行社区首诊。[3]当然,患者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病情大小及经济条件选择去社区医院还是大医院。
3.4 建立双向转诊渠道
政府可以将社区医院和大医院在转诊方面进行共同的绩效考核,就是在这个社区医院首诊而无法治愈的病人的可以转到和它相对应的大医院进行治疗,而在康复期由大医院转向社区医院康复。其中,应该严格规定转诊制度,在这方面可以参考美国的“疾病诊断治疗分类标准”,用以约束大医院和社区医院的转诊,从而达到分流患者的目的。
社区首诊制的推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地方政府和各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努力。只有社区卫生服务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才会有“小病在社区,大病上医院,康复在社区”的理想状态,从而降低医疗卫生的总费用。
参考文献
[1] 刘军安,卢祖洵,孙奕.中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及其实践缺陷(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4,20(6):324- 325.
[2] 刘伟.全科医生首诊制是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基础.中国全科医学.2005,8(3):1 115-1117.
[3] 郝晓宁,李士雪,陈博文.我国实行社区首诊制度的探讨.中国卫生经济.2007(5):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