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末,佳怡在周记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终于讲完了,终于解脱了。上讲台之前,我自信满满,但现在,我的心,乱极了。昨天,我一回到座位上就低下了头,回想之前发生的一切,我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我使劲让自己平静下来,把眼泪往回收。我第一次这么不自信,以前那个大大方方、毫不怯场的我不见了。我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
佳怡这是怎么了?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
每个学生的数学学具里都有一个圆柱体的小容器。在与小容器有关的数学课结束后,佳怡想到可以用这个小容器当花盆,设计一个微型盆栽,在班上组织一场微型盆栽创意比赛。于是,佳怡做好了活动方案,在得到数学老师和我的肯定后,在上周的成长课上,信心满满地宣讲了自己的创意活动。佳怡原本以为自己精心准备的宣讲,加上活动本身的创意,一定会赢得同学们的一致支持。但事实并不像她想象的那么顺利。
成长课上,同学们都睁大眼睛,认真聆听佳怡的宣讲。在佳怡讲完活动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准备接着讲未来展望时,教室里躁动起来。有人直接提出问题:“先说说奖品是什么吧!”“可以不参加吗?”……佳怡用手势示意大家安静下来,提高音量说:“请大家先听我讲完,好吗?”同学们安静下来,耐心听完佳怡的宣讲,接着又开始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这时候,佳怡开始手足无措,露出窘态。
我站到佳怡身边,同学们才慢慢安静下来,佳怡深吸一口气,对大家说:“大家现在有什么问题,请举手。”
“我的学具已经弄丢了,怎么办?是不是就不能参加了?”有同学问。
“你可以借别人的学具,也可以用别的东西代替。”佳怡自信地回答。
“可以不参加吗?”两个男生几乎同时提出了这个问题。
佳怡毫不犹豫地回答:“这是班级活动,都要参加。”
“为什么啊?!”不服气的男生多了几个。
佳怡看着他们,一时语塞,小脸通红。我轻轻拍拍她的肩膀,请她先回座位。
我首先充分肯定了佳怡的想法。然后,我带着同学们一起分析了佳怡的宣讲里有哪些了不起的创意。最后,我让同学们静下心思考是否参与活动,并作出最终选择。结果,大多数学生都举手表示参加这次微型盆栽创意比赛,只有3个男生依然选择不参与。我表示尊重3个男生的选择,并和大家一起商议,按照佳怡安排的时间表,大家周末在家设计自己的微型盆栽,第二周周五进行展评。
这周一,我在佳怡的周记中读到了上面的那段话,进一步引起了我对这次创意班级活动的反思。
起初,我之所以毫不犹豫地支持佳怡的想法,不仅仅是因为这个活动的确有新意,还因为我特别欣赏佳怡在班级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个体自主性。好的教育,好的班级活动,不就是要培养学生的个体自主性吗?培养学生的个体自主性就要尊重学生经过深思熟虑后的自我选择。但是,在读了佳怡在周记中写的心路历程和真实體验后,我觉得班主任还应该给予学生更加具体的支撑,尽到班主任应尽的引导和陪伴之责。
首先,佳怡在宣讲之前没有进行前期调查,只得到了我和数学老师的支持。所以,她在宣讲时遇到反对意见,会感到委屈和沮丧。但是,作为班主任,我应该比她想得更周全,应该提醒她在宣讲前做一次大范围的调查,这不仅可以避免宣讲时的尴尬,也是对每个学生个体自主性的尊重和激发。
其次,班级活动应该尊重学生不同的选择,在设计活动时要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心理需求,尽可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佳怡之所以在宣讲后有失落感,是因为她没有想到会有同学对她精心设计的活动产生排斥心理,更没有去思考这几个同学为什么会排斥。如果之前这几个同学是被调研对象,那么佳怡可能会理解他们,甚至可能会产生同理心,或者根据不同同学的需求,合理调整活动方案。这一点是班主任应该考虑到并给予佳怡建议的。
周五,微型盆栽创意比赛活动如期举行,所有参赛的学生都展示了自己精心设计的微型盆栽,分享了自己的创意说明。最开始就不参与的3个男生也以评委的身份全程参与了展评活动。他们认认真真地欣赏、倾听、打分。
最让佳怡骄傲的是,有名同学生病请假在家,却依旧认真设计微型盆栽,撰写创意说明,并将作品照片发给老师,委托老师帮他展示。
这一次不完美的创意班级活动给教室里的每一个人都带来了一次真真切切的成长体验。正如曼曼在自己的创意说明中所写的那样:
小鹿腾空飞跃,代表着朝气蓬勃、勇敢向前腾飞的我们;刺球浑身布满小刺,寓意我们前进的路上,荆棘众多,困难不断;跨过荆棘才是鲜花,代表着努力后收获的成功和喜悦。我的“披荆斩棘”寓意我们在学习和成长的道路上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时,要不惧怕,不退缩,用信心和勇气打败困难,最终收获成功。我希望,向日葵班的每个人都拥有披荆斩棘的精神,为梦想而努力!
正当我要为这篇小文画上句号时,曼曼发来了她刚刚写好的周记《披荆斩棘》,我读到了这样一段话——
看着我的“披荆斩棘”,望着桌子上一个个千姿百态的作品,听到同学们叽叽喳喳的评论:“这个创意好,我怎么没想到呢?”“这个名字真贴切!”“看看这个,废物利用呢!”“这个要放在这里会更有意义。”……我思绪万千,每一个微型盆栽都藏着创意者自己的故事。创意无处不在,它来源于生活,只要你用心思考,不断地完善,吸取别人的优点,结合自己的思想,定会绽放灿烂。
感谢我的学生,我在陪伴他们成长的同时,他们也在陪伴我成长。我们都不完美,但我们都在变得更好。
(作者单位:北京市亦庄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终于讲完了,终于解脱了。上讲台之前,我自信满满,但现在,我的心,乱极了。昨天,我一回到座位上就低下了头,回想之前发生的一切,我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我使劲让自己平静下来,把眼泪往回收。我第一次这么不自信,以前那个大大方方、毫不怯场的我不见了。我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
佳怡这是怎么了?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
每个学生的数学学具里都有一个圆柱体的小容器。在与小容器有关的数学课结束后,佳怡想到可以用这个小容器当花盆,设计一个微型盆栽,在班上组织一场微型盆栽创意比赛。于是,佳怡做好了活动方案,在得到数学老师和我的肯定后,在上周的成长课上,信心满满地宣讲了自己的创意活动。佳怡原本以为自己精心准备的宣讲,加上活动本身的创意,一定会赢得同学们的一致支持。但事实并不像她想象的那么顺利。
成长课上,同学们都睁大眼睛,认真聆听佳怡的宣讲。在佳怡讲完活动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准备接着讲未来展望时,教室里躁动起来。有人直接提出问题:“先说说奖品是什么吧!”“可以不参加吗?”……佳怡用手势示意大家安静下来,提高音量说:“请大家先听我讲完,好吗?”同学们安静下来,耐心听完佳怡的宣讲,接着又开始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这时候,佳怡开始手足无措,露出窘态。
我站到佳怡身边,同学们才慢慢安静下来,佳怡深吸一口气,对大家说:“大家现在有什么问题,请举手。”
“我的学具已经弄丢了,怎么办?是不是就不能参加了?”有同学问。
“你可以借别人的学具,也可以用别的东西代替。”佳怡自信地回答。
“可以不参加吗?”两个男生几乎同时提出了这个问题。
佳怡毫不犹豫地回答:“这是班级活动,都要参加。”
“为什么啊?!”不服气的男生多了几个。
佳怡看着他们,一时语塞,小脸通红。我轻轻拍拍她的肩膀,请她先回座位。
我首先充分肯定了佳怡的想法。然后,我带着同学们一起分析了佳怡的宣讲里有哪些了不起的创意。最后,我让同学们静下心思考是否参与活动,并作出最终选择。结果,大多数学生都举手表示参加这次微型盆栽创意比赛,只有3个男生依然选择不参与。我表示尊重3个男生的选择,并和大家一起商议,按照佳怡安排的时间表,大家周末在家设计自己的微型盆栽,第二周周五进行展评。
这周一,我在佳怡的周记中读到了上面的那段话,进一步引起了我对这次创意班级活动的反思。
起初,我之所以毫不犹豫地支持佳怡的想法,不仅仅是因为这个活动的确有新意,还因为我特别欣赏佳怡在班级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个体自主性。好的教育,好的班级活动,不就是要培养学生的个体自主性吗?培养学生的个体自主性就要尊重学生经过深思熟虑后的自我选择。但是,在读了佳怡在周记中写的心路历程和真实體验后,我觉得班主任还应该给予学生更加具体的支撑,尽到班主任应尽的引导和陪伴之责。
首先,佳怡在宣讲之前没有进行前期调查,只得到了我和数学老师的支持。所以,她在宣讲时遇到反对意见,会感到委屈和沮丧。但是,作为班主任,我应该比她想得更周全,应该提醒她在宣讲前做一次大范围的调查,这不仅可以避免宣讲时的尴尬,也是对每个学生个体自主性的尊重和激发。
其次,班级活动应该尊重学生不同的选择,在设计活动时要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心理需求,尽可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佳怡之所以在宣讲后有失落感,是因为她没有想到会有同学对她精心设计的活动产生排斥心理,更没有去思考这几个同学为什么会排斥。如果之前这几个同学是被调研对象,那么佳怡可能会理解他们,甚至可能会产生同理心,或者根据不同同学的需求,合理调整活动方案。这一点是班主任应该考虑到并给予佳怡建议的。
周五,微型盆栽创意比赛活动如期举行,所有参赛的学生都展示了自己精心设计的微型盆栽,分享了自己的创意说明。最开始就不参与的3个男生也以评委的身份全程参与了展评活动。他们认认真真地欣赏、倾听、打分。
最让佳怡骄傲的是,有名同学生病请假在家,却依旧认真设计微型盆栽,撰写创意说明,并将作品照片发给老师,委托老师帮他展示。
这一次不完美的创意班级活动给教室里的每一个人都带来了一次真真切切的成长体验。正如曼曼在自己的创意说明中所写的那样:
小鹿腾空飞跃,代表着朝气蓬勃、勇敢向前腾飞的我们;刺球浑身布满小刺,寓意我们前进的路上,荆棘众多,困难不断;跨过荆棘才是鲜花,代表着努力后收获的成功和喜悦。我的“披荆斩棘”寓意我们在学习和成长的道路上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时,要不惧怕,不退缩,用信心和勇气打败困难,最终收获成功。我希望,向日葵班的每个人都拥有披荆斩棘的精神,为梦想而努力!
正当我要为这篇小文画上句号时,曼曼发来了她刚刚写好的周记《披荆斩棘》,我读到了这样一段话——
看着我的“披荆斩棘”,望着桌子上一个个千姿百态的作品,听到同学们叽叽喳喳的评论:“这个创意好,我怎么没想到呢?”“这个名字真贴切!”“看看这个,废物利用呢!”“这个要放在这里会更有意义。”……我思绪万千,每一个微型盆栽都藏着创意者自己的故事。创意无处不在,它来源于生活,只要你用心思考,不断地完善,吸取别人的优点,结合自己的思想,定会绽放灿烂。
感谢我的学生,我在陪伴他们成长的同时,他们也在陪伴我成长。我们都不完美,但我们都在变得更好。
(作者单位:北京市亦庄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