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英语课程标准》提醒我们:“学生只有对自己、对英语及其文化、对英语学习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消极的情感不仅会影响英语学习的效果,而且会影响学生的长远发展。”因此,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应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采用一切可以采用的技巧和方法,使学生学习英语的情感达到最大张力,保证他们轻松,高效地学好英语。
[关键词]英语教学 情感态度 合适话题
[中图分类号]G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2(a)-0071-01
1布置合格的任务活动
任务型活动如果带有游戏性,固然能激发起学生极大的兴趣与热情,但需要注意的是,即使很有教学经验,也不要以教师自以为很有趣味的话题来取代学生的愿望,以导致出人意料的冷漠反应。
笔者提议注意以下七个类型。
A、真实的有关历史、地理、心理、政治、科学的话题。有些可以直接从报纸新闻中选取,这样可以引起学生的广泛兴趣和注目。
B、地区或网络普遍关注的有争议性的话题。
C、暴露独特性格的个人观点、经历、情感和爱好的话题。
D、能体现吴地文化特征和风情的(其他地区自定)民间传说、轶事、故事等话题。
E、有趣而又有深层思想底蕴的语录、谚语、对联、诗文等话题。
F、地方名人、科幻人物等话题。
G、“春晚”节目、热播电视节目、煊赫电影大片等话题。
总之,话题宜经常变化更新,以保持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话题应尽可能接触生活,是学生生活的热点、焦点,方能使每个学生接触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
2规避统一性和标准化答案,选用开放型任务活动
开放型任务活动对学生没有刻板划一的回答要求,学生创新更足,五花八门的回答肯定会激起学生极大的兴奋和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相反对学生约束过多,回答要求统一标准,必然限制学生的思维,造成心理障碍,形成过于封闭的课堂环境,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只有开放型任务活动才能激发学生产生各种新颖奇特的想法。
例如,在教学频度副词使用情况时,教师只给学生一个句子:“He has coffee for breakfast.”然后让一个个学生口述插入副词“always",这样反复练习是枯燥乏味的,因为其答案已预知,内容也单一,形式无变化,很让人感到乏味计嫌。但是假如另作设计,教师要求学生用:“always",“usuaHy",“sometimes"等副词说说学生自己在假期或情绪不佳时常做的是什么事情,那么这个任务活动让所有的学生都变得有趣多了,因为各人的情况都不一样,而且每个学生都要想法去寻找自己需要用到的词语,造出的句子几乎没有一个相同。如果学生找不到这个没有学过的新词,教师还可以帮助补充这些词汇,那要堂气氛就热闹多了。只有让学生遵照生活真实情况选词组句,才能让学生的回答各不相同而精彩纷呈,思维的火花才能得到碰撞闪亮。也许有的教师会说,很遗憾,初中低年级的不少句式练习是只能单调乏味统一不变的,例如have动词句的肯定形式、疑问形式和否定形式的变换,只能先给出一个已定的have动词句,然后由学生从肯定句变为凝问句或否定句,这样的练习明显枯燥乏味。事实上,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开动脑筋,把活动设计得活跃有趣。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变换语调、面部表情和手势,我们可以通过直观教具,我们可以通过采用竞赛、游戏和角色扮演等形式来渲染课堂气氛,来燃烧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即以上述教学内容为例,我们可以在课堂上假设一枚硬币或一个戒指被窃,先使一学生走出教室扮演侦探,后把物件交给教室内一学生,他扮演小偷,再令“侦探”进入教室查询,向每一人问“Do you have it/the ri。ng?”每个学生,包括那个“小偷”都予以否认,并假意指控另一学生:“No,I don’t have it.A have it.”然后“侦探”转向A探问同样的问题,A作同样的回答,依次轮转。最后“侦探”根据学生的不同表情神态,作出判断谁在说谎,谁是“小偷”。可以重换“侦探”和“小偷”,重复该过程。有一种不确定的结果等着学生,学生参与任务活动的劲头会更大些。
3设置激励性目标,开展紧张欢娱的竞赛
上面在讲到开放型任务活动,为避免答案雷同而失去兴趣,笔者举了一个用游戏和扮演角色的活动形式使have动词句句式变换练习盎然增色的例子。例如,在进行现在进行时态教学时,单纯要求学生看着画面用现在进行时说话,好像答案是现成的,且明确的,谁都能应付,没有激励性。但如果设置目标要求,根据画面用现在进行时造20个句子,这就更能激励学生充分开动脑筋,组织句子,完成任务。如果再加强要求,设置更高目标,要学生保证在两分钟内对画面用现在进行时造20个句子,学生则会急遽欢腾雀跃争先抢答,以满足其表现欲望与呈美之心。如果开展竞赛,看哪个组在两分钟内对图造出的现在进行时的句子最多,在挑战性的目标面前,学生的好胜心情被激励起来,他们的潜能彻底被激发挖掘,以创新思维出奇制胜,这对学生的英语能力的全面培养,是很有利的,让学生在欢娱和紧张中完成英语学习。
4课堂教学个性化,保护学生尊严
我们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和体验,让他们在课堂交流中凸显个人经历、个人观点、个人思想和情感,保护他们的个人尊严,不要以另类为由压制他们。教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瞻顾他们的未来,鼓励和支持他们在发言中表现出来的创新思维。
我们的英语教学就怕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忽视了学生对个性、对情感的主体追求。我们可以看到不少英语课堂训练,只要求学生描述客观事件、谈论不相识的人物、讨论与学生生活不相干的问题。这种训练走形式过场,答案是现成标准的,不需让学生真正作主观判断,也很少能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以教育与道德的观点来考察,这种英语训练有亏教育与教学意义。新时代的教学应让师生关系建立在教师和学生双方个性的基础上,而不是戴着面具开假面舞会。双方都应把真心交出来,互相关心双方的生存,就如同贴心朋友间的交往一样。
帮助学生培养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情感态度的方法有很多,如创设各种情境、积极评价学生、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利用好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具、完善教师自我素养、摆正师生平等关系等等,有的道理浅显容易实施,有的已有同行精文专述,本文限于篇幅,从以上四个方面展开论述,不再添为蛇足。积极的情感态度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助推器,是千斤顶,是先决条件。我们教师疏忽不得,须予以极度重视。
[关键词]英语教学 情感态度 合适话题
[中图分类号]G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2(a)-0071-01
1布置合格的任务活动
任务型活动如果带有游戏性,固然能激发起学生极大的兴趣与热情,但需要注意的是,即使很有教学经验,也不要以教师自以为很有趣味的话题来取代学生的愿望,以导致出人意料的冷漠反应。
笔者提议注意以下七个类型。
A、真实的有关历史、地理、心理、政治、科学的话题。有些可以直接从报纸新闻中选取,这样可以引起学生的广泛兴趣和注目。
B、地区或网络普遍关注的有争议性的话题。
C、暴露独特性格的个人观点、经历、情感和爱好的话题。
D、能体现吴地文化特征和风情的(其他地区自定)民间传说、轶事、故事等话题。
E、有趣而又有深层思想底蕴的语录、谚语、对联、诗文等话题。
F、地方名人、科幻人物等话题。
G、“春晚”节目、热播电视节目、煊赫电影大片等话题。
总之,话题宜经常变化更新,以保持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话题应尽可能接触生活,是学生生活的热点、焦点,方能使每个学生接触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
2规避统一性和标准化答案,选用开放型任务活动
开放型任务活动对学生没有刻板划一的回答要求,学生创新更足,五花八门的回答肯定会激起学生极大的兴奋和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相反对学生约束过多,回答要求统一标准,必然限制学生的思维,造成心理障碍,形成过于封闭的课堂环境,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只有开放型任务活动才能激发学生产生各种新颖奇特的想法。
例如,在教学频度副词使用情况时,教师只给学生一个句子:“He has coffee for breakfast.”然后让一个个学生口述插入副词“always",这样反复练习是枯燥乏味的,因为其答案已预知,内容也单一,形式无变化,很让人感到乏味计嫌。但是假如另作设计,教师要求学生用:“always",“usuaHy",“sometimes"等副词说说学生自己在假期或情绪不佳时常做的是什么事情,那么这个任务活动让所有的学生都变得有趣多了,因为各人的情况都不一样,而且每个学生都要想法去寻找自己需要用到的词语,造出的句子几乎没有一个相同。如果学生找不到这个没有学过的新词,教师还可以帮助补充这些词汇,那要堂气氛就热闹多了。只有让学生遵照生活真实情况选词组句,才能让学生的回答各不相同而精彩纷呈,思维的火花才能得到碰撞闪亮。也许有的教师会说,很遗憾,初中低年级的不少句式练习是只能单调乏味统一不变的,例如have动词句的肯定形式、疑问形式和否定形式的变换,只能先给出一个已定的have动词句,然后由学生从肯定句变为凝问句或否定句,这样的练习明显枯燥乏味。事实上,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开动脑筋,把活动设计得活跃有趣。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变换语调、面部表情和手势,我们可以通过直观教具,我们可以通过采用竞赛、游戏和角色扮演等形式来渲染课堂气氛,来燃烧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即以上述教学内容为例,我们可以在课堂上假设一枚硬币或一个戒指被窃,先使一学生走出教室扮演侦探,后把物件交给教室内一学生,他扮演小偷,再令“侦探”进入教室查询,向每一人问“Do you have it/the ri。ng?”每个学生,包括那个“小偷”都予以否认,并假意指控另一学生:“No,I don’t have it.A have it.”然后“侦探”转向A探问同样的问题,A作同样的回答,依次轮转。最后“侦探”根据学生的不同表情神态,作出判断谁在说谎,谁是“小偷”。可以重换“侦探”和“小偷”,重复该过程。有一种不确定的结果等着学生,学生参与任务活动的劲头会更大些。
3设置激励性目标,开展紧张欢娱的竞赛
上面在讲到开放型任务活动,为避免答案雷同而失去兴趣,笔者举了一个用游戏和扮演角色的活动形式使have动词句句式变换练习盎然增色的例子。例如,在进行现在进行时态教学时,单纯要求学生看着画面用现在进行时说话,好像答案是现成的,且明确的,谁都能应付,没有激励性。但如果设置目标要求,根据画面用现在进行时造20个句子,这就更能激励学生充分开动脑筋,组织句子,完成任务。如果再加强要求,设置更高目标,要学生保证在两分钟内对画面用现在进行时造20个句子,学生则会急遽欢腾雀跃争先抢答,以满足其表现欲望与呈美之心。如果开展竞赛,看哪个组在两分钟内对图造出的现在进行时的句子最多,在挑战性的目标面前,学生的好胜心情被激励起来,他们的潜能彻底被激发挖掘,以创新思维出奇制胜,这对学生的英语能力的全面培养,是很有利的,让学生在欢娱和紧张中完成英语学习。
4课堂教学个性化,保护学生尊严
我们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和体验,让他们在课堂交流中凸显个人经历、个人观点、个人思想和情感,保护他们的个人尊严,不要以另类为由压制他们。教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瞻顾他们的未来,鼓励和支持他们在发言中表现出来的创新思维。
我们的英语教学就怕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忽视了学生对个性、对情感的主体追求。我们可以看到不少英语课堂训练,只要求学生描述客观事件、谈论不相识的人物、讨论与学生生活不相干的问题。这种训练走形式过场,答案是现成标准的,不需让学生真正作主观判断,也很少能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以教育与道德的观点来考察,这种英语训练有亏教育与教学意义。新时代的教学应让师生关系建立在教师和学生双方个性的基础上,而不是戴着面具开假面舞会。双方都应把真心交出来,互相关心双方的生存,就如同贴心朋友间的交往一样。
帮助学生培养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情感态度的方法有很多,如创设各种情境、积极评价学生、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利用好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具、完善教师自我素养、摆正师生平等关系等等,有的道理浅显容易实施,有的已有同行精文专述,本文限于篇幅,从以上四个方面展开论述,不再添为蛇足。积极的情感态度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助推器,是千斤顶,是先决条件。我们教师疏忽不得,须予以极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