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初步学会抓住人物特点来描写人物;
2.学会运用恰当的写作技巧来突出人物个性。
【教学方法】
體悟理解,结构教学。
【教学过程】
一、感情先行,创设写作情境
师:同学们,我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而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人也各具特色——有的严厉刚正,有的温和谦逊,有的多愁善感,有的乐观坚强……那么,我们该如何用手中的笔去刻画人物,突出人物的鲜明个性呢?
生:要仔细观察,抓住人物身上最具代表性的特质。
生:语言要生动形象,能够吸人眼球。
师:同学们分析得都很到位。今天这节作文讲评课,我们就来看一下,大家在描写人物的时候,是否抓住了人物特点,突出了人物个性。
二、聚焦问题,理解写作方法
师:前天,大家以“我的同学”为题,写了一篇作文。昨天,老师请大家书面点评了3篇习作。我发现大部分同学都做了满满的批注,真棒!那么,你们最喜欢1、2、3号习作里的哪一篇呢?
生:我喜欢3号作文。在小作者的笔下,陈俊羽同学热爱学习,憨态可掬。3号作文写出了人物的特征,很有趣。
生:我喜欢1号作文。读了之后,我可以感受到一个热心肠的“学霸”形象。
生:我也喜欢3号作文。小作者运用了多种描写手法,使人物生动形象。
师:好的,大家认为1号和3号作文都抓住了人物的特征进行描写。那么,你们为什么没有认可2号作文呢?
生:卷面不好,句子不通顺,而且泛泛而谈,不够生动。
师:是的,一篇作文要吸引人的眼球,首先要有好的卷面。另外,这名同学也提到了一个关键词——生动。作文只有生动,才会吸引人。如何使文章写得生动呢?从1号、3号两篇作文中,大家有没有获得什么启示?
生:1号作文运用了不少修辞,如“柱子般的大腿”“圆挺挺的将军肚”,用比喻写出了人物壮实的特征;“敏捷度丝毫不逊于《黑客帝国》里那位无所不能的黑衣人”,用想象和夸张写出了人物偷吃东西的速度很快。
师:运用各种修辞,会使文章语言生动、人物形象更加鲜活——这是一种方法。
生:1号作文调动了各种感官,从视觉、听觉的角度来描写人物,很有情境感;在写人物吃东西发出声响时,还使用了拟声词和叠词。
师:这名同学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写作角度,批注很细致。
生:3号作文虽然直白,但综合运用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手法,同时还运用了其他同学的评价,侧面展现人物形象。
师:好,听过前面几名同学的分析之后,我们可以归纳一下描写人物的方法了。我们可以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外貌、神态等方面入手,抓住主要特征,运用多种修辞,调动多种感官,来进行人物描写。
三、合理表达。运用写作方法
师: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2号作文。这篇文章主要凸显了人物的什么特征?
生:爱吹牛,耍活宝。
师:这些特征具体表现在哪几节?
生:第3、4、5节。
师:请你来读一下。
f生读作文。第3节:说他是活宝,是因为他不仅嘴在说,而且手还在不停地挥舞。光是他的那张嘴,就已经可以让人笑翻天了。第4节:有一次,三个人和他辩论。那三个人先说,开局的形势倒是挺好的。可是他的嘴一张,就停不下来了,那三个人根本插不上话。他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话精。第5节:他还是一个吹牛大王,总是爱说大话。有时我们揭了他的短,他还不承认,总是转移话题。)
师:大家说说,这三节写得怎么样?
生:描写不够细致,场景不够明确,思路有些紊乱,人物特点不突出,语言不生动,所以文段整体也就不吸引人。
师:点评得很到位。没有细致的刻画,文章就不生动,人物的性格特征就不明显。要表现这个人爱说大话的特征,就要写清楚他是在什么情况下说大话的,怎样说的,说了什么,表情怎样,动作怎样,旁边人的反映怎样。下面,老师就给大家10分钟的时间,请你们运用语言、神态、动作描写等方法,以及各种修辞手法,写一篇200字的短文,把人物的“大话精”特征改写得生动起来。
(学生写作。)
师:请前后4名同学交流一下修改后的作品,看看谁写得最生动形象。
(学生分组交流。3分钟后,有名学生自告奋勇,上台展示作品。)
生:我先来抛砖引玉。
又到自修课,班主任出去开会了。这不,我班“活宝”的屁股又上课桌了。只见他仰着头,咂巴着嘴道:“小杨,你信不,这次数学考试,我肯定超过你!”周围的同学捂着嘴“嗤嗤”地笑出了声。小吴扯着嗓子喊:“那太阳从西边出来了!”要知道,小杨可是我班数一数二的数学尖子。“你甭不信,选择题我都做对了!”“活宝”神气地说。“那是你蒙对的!你一直拖我们组的后腿倒是真的!”小方不满道。“拖后腿是因为我还没发挥出浑身的能量!”他眯着眼,在桌上跷起了二郎腿。“哟,牛都在头上飞了!”小吴取笑道……“老师来了,快坐好!”也不知是谁喊了一声,众人瞬间安静归位。
师:谁来点评一下?
生:作者设置了一个固定的场景,抓住了人物“爱吹牛”的特征,语言、神态、动作描写都很到位。如果能再加入一些修辞手法,效果会更好。
师:还有谁来展示一下?
生:我来!
课间,有人说到了出去旅游的见闻。这瞬间吸引“活宝”打开了话匣子,大侃江山社稷。他的嘴不停张合,就像机关枪一样,不断喷射“子弹”。旁边的小吴不禁问道:“还有你没去过的地方吗?”他咳了两声,道:“呃,目前还没有……”“你真敢说!我怎么听你姐说,你连我们的省会南京都没去过?”小王插了一句。“我梦里见识过啊,呵呵!”小李笑着坐了回去。 生:我来评点一下这段文字。作者重点描写了人物对话,语言比较生动,也用到了比喻修辞,但我建议还可以适当展开想象。
师:在刚刚的两个片段中,小作者都抓住了人物的特征,也运用了学到的写作技法。但是,老师总觉得他们“吹牛”的程度还不够,还没有放开来写。老师也写了一段,大家一起来看一看,点评一下。
(投影:一次,班里有人和他比吹牛。小王两手叉腰,神气地说道:“我走过十万八千里,见过悟空、唐僧、猪八戒。”小李斜着眼反驳:“我来自火星。”小孙也不简单:“这有什么了不起,我还看到过黑洞!”……小王和小孙的舌头像装了弹簧,你一句我一句,我不禁为小李捏了一把汗。只见他摸着下巴,踱到讲台边,清了清嗓子,用手“啪”地拍了一下讲台,讲台顿时颤了三颤。“这有什么?我能一口气把黄河的水吸干……全世界的游戏厅都是我开的……我能一脚把地球踢飞……”他讲得眉飞色舞,唾沫横飞,眼睛得意地眯成了一条缝,嘴巴像嚼了口香糖似的,根本停不下來。太能吹了!小王和小孙拧着眉头,噘着嘴巴,抓耳挠腮,不服气也不行啊!你说他是不是名副其实的“吹牛大王”?)
生:老师写的这段抓住了人物的特征。
生:进行了丰富的想象。
生:运用了动词、形容词、拟声词,还有夸张、比喻的修辞。
生:调动了感官——视觉、听觉;讲台下学生的表现,属于侧面描写。
师:谢谢大家的肯定。互相点评之后,大家有没有明白这些写作手法?
生:明白了。
四、链接生活。畅谈写作收获
师:在修改和点评中,我看到了同学们非凡的想象力和极高的悟性。本节课,大家有哪些收获?
生:以后在写人时,我不能泛泛而谈了,一定要抓住人物的最主要特征。
师:是的,要让读者一眼就感受到,你写的人是个什么形象。
生:我想用今天学到的方法来写我的爸爸。我的爸爸是一个建筑工人,他身上有很多令我感动的东西。
师:太棒了!期待你的大作!
生:我想重写一下这篇作文,把今天学到的一些方法用进去。
师:好学的孩子,老师为你点赞!同学们,作文不仅要写,还要改!好作文都是改出来的。高尔基曾说,我们塑造的人物要像钉子钉入木头一样钻入人们的心中。我布置一个作业,请大家运用今天学到的方法,修改自己的习作《我的同学》。老师期待你们的升格之作!
1.初步学会抓住人物特点来描写人物;
2.学会运用恰当的写作技巧来突出人物个性。
【教学方法】
體悟理解,结构教学。
【教学过程】
一、感情先行,创设写作情境
师:同学们,我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而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人也各具特色——有的严厉刚正,有的温和谦逊,有的多愁善感,有的乐观坚强……那么,我们该如何用手中的笔去刻画人物,突出人物的鲜明个性呢?
生:要仔细观察,抓住人物身上最具代表性的特质。
生:语言要生动形象,能够吸人眼球。
师:同学们分析得都很到位。今天这节作文讲评课,我们就来看一下,大家在描写人物的时候,是否抓住了人物特点,突出了人物个性。
二、聚焦问题,理解写作方法
师:前天,大家以“我的同学”为题,写了一篇作文。昨天,老师请大家书面点评了3篇习作。我发现大部分同学都做了满满的批注,真棒!那么,你们最喜欢1、2、3号习作里的哪一篇呢?
生:我喜欢3号作文。在小作者的笔下,陈俊羽同学热爱学习,憨态可掬。3号作文写出了人物的特征,很有趣。
生:我喜欢1号作文。读了之后,我可以感受到一个热心肠的“学霸”形象。
生:我也喜欢3号作文。小作者运用了多种描写手法,使人物生动形象。
师:好的,大家认为1号和3号作文都抓住了人物的特征进行描写。那么,你们为什么没有认可2号作文呢?
生:卷面不好,句子不通顺,而且泛泛而谈,不够生动。
师:是的,一篇作文要吸引人的眼球,首先要有好的卷面。另外,这名同学也提到了一个关键词——生动。作文只有生动,才会吸引人。如何使文章写得生动呢?从1号、3号两篇作文中,大家有没有获得什么启示?
生:1号作文运用了不少修辞,如“柱子般的大腿”“圆挺挺的将军肚”,用比喻写出了人物壮实的特征;“敏捷度丝毫不逊于《黑客帝国》里那位无所不能的黑衣人”,用想象和夸张写出了人物偷吃东西的速度很快。
师:运用各种修辞,会使文章语言生动、人物形象更加鲜活——这是一种方法。
生:1号作文调动了各种感官,从视觉、听觉的角度来描写人物,很有情境感;在写人物吃东西发出声响时,还使用了拟声词和叠词。
师:这名同学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写作角度,批注很细致。
生:3号作文虽然直白,但综合运用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手法,同时还运用了其他同学的评价,侧面展现人物形象。
师:好,听过前面几名同学的分析之后,我们可以归纳一下描写人物的方法了。我们可以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外貌、神态等方面入手,抓住主要特征,运用多种修辞,调动多种感官,来进行人物描写。
三、合理表达。运用写作方法
师: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2号作文。这篇文章主要凸显了人物的什么特征?
生:爱吹牛,耍活宝。
师:这些特征具体表现在哪几节?
生:第3、4、5节。
师:请你来读一下。
f生读作文。第3节:说他是活宝,是因为他不仅嘴在说,而且手还在不停地挥舞。光是他的那张嘴,就已经可以让人笑翻天了。第4节:有一次,三个人和他辩论。那三个人先说,开局的形势倒是挺好的。可是他的嘴一张,就停不下来了,那三个人根本插不上话。他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话精。第5节:他还是一个吹牛大王,总是爱说大话。有时我们揭了他的短,他还不承认,总是转移话题。)
师:大家说说,这三节写得怎么样?
生:描写不够细致,场景不够明确,思路有些紊乱,人物特点不突出,语言不生动,所以文段整体也就不吸引人。
师:点评得很到位。没有细致的刻画,文章就不生动,人物的性格特征就不明显。要表现这个人爱说大话的特征,就要写清楚他是在什么情况下说大话的,怎样说的,说了什么,表情怎样,动作怎样,旁边人的反映怎样。下面,老师就给大家10分钟的时间,请你们运用语言、神态、动作描写等方法,以及各种修辞手法,写一篇200字的短文,把人物的“大话精”特征改写得生动起来。
(学生写作。)
师:请前后4名同学交流一下修改后的作品,看看谁写得最生动形象。
(学生分组交流。3分钟后,有名学生自告奋勇,上台展示作品。)
生:我先来抛砖引玉。
又到自修课,班主任出去开会了。这不,我班“活宝”的屁股又上课桌了。只见他仰着头,咂巴着嘴道:“小杨,你信不,这次数学考试,我肯定超过你!”周围的同学捂着嘴“嗤嗤”地笑出了声。小吴扯着嗓子喊:“那太阳从西边出来了!”要知道,小杨可是我班数一数二的数学尖子。“你甭不信,选择题我都做对了!”“活宝”神气地说。“那是你蒙对的!你一直拖我们组的后腿倒是真的!”小方不满道。“拖后腿是因为我还没发挥出浑身的能量!”他眯着眼,在桌上跷起了二郎腿。“哟,牛都在头上飞了!”小吴取笑道……“老师来了,快坐好!”也不知是谁喊了一声,众人瞬间安静归位。
师:谁来点评一下?
生:作者设置了一个固定的场景,抓住了人物“爱吹牛”的特征,语言、神态、动作描写都很到位。如果能再加入一些修辞手法,效果会更好。
师:还有谁来展示一下?
生:我来!
课间,有人说到了出去旅游的见闻。这瞬间吸引“活宝”打开了话匣子,大侃江山社稷。他的嘴不停张合,就像机关枪一样,不断喷射“子弹”。旁边的小吴不禁问道:“还有你没去过的地方吗?”他咳了两声,道:“呃,目前还没有……”“你真敢说!我怎么听你姐说,你连我们的省会南京都没去过?”小王插了一句。“我梦里见识过啊,呵呵!”小李笑着坐了回去。 生:我来评点一下这段文字。作者重点描写了人物对话,语言比较生动,也用到了比喻修辞,但我建议还可以适当展开想象。
师:在刚刚的两个片段中,小作者都抓住了人物的特征,也运用了学到的写作技法。但是,老师总觉得他们“吹牛”的程度还不够,还没有放开来写。老师也写了一段,大家一起来看一看,点评一下。
(投影:一次,班里有人和他比吹牛。小王两手叉腰,神气地说道:“我走过十万八千里,见过悟空、唐僧、猪八戒。”小李斜着眼反驳:“我来自火星。”小孙也不简单:“这有什么了不起,我还看到过黑洞!”……小王和小孙的舌头像装了弹簧,你一句我一句,我不禁为小李捏了一把汗。只见他摸着下巴,踱到讲台边,清了清嗓子,用手“啪”地拍了一下讲台,讲台顿时颤了三颤。“这有什么?我能一口气把黄河的水吸干……全世界的游戏厅都是我开的……我能一脚把地球踢飞……”他讲得眉飞色舞,唾沫横飞,眼睛得意地眯成了一条缝,嘴巴像嚼了口香糖似的,根本停不下來。太能吹了!小王和小孙拧着眉头,噘着嘴巴,抓耳挠腮,不服气也不行啊!你说他是不是名副其实的“吹牛大王”?)
生:老师写的这段抓住了人物的特征。
生:进行了丰富的想象。
生:运用了动词、形容词、拟声词,还有夸张、比喻的修辞。
生:调动了感官——视觉、听觉;讲台下学生的表现,属于侧面描写。
师:谢谢大家的肯定。互相点评之后,大家有没有明白这些写作手法?
生:明白了。
四、链接生活。畅谈写作收获
师:在修改和点评中,我看到了同学们非凡的想象力和极高的悟性。本节课,大家有哪些收获?
生:以后在写人时,我不能泛泛而谈了,一定要抓住人物的最主要特征。
师:是的,要让读者一眼就感受到,你写的人是个什么形象。
生:我想用今天学到的方法来写我的爸爸。我的爸爸是一个建筑工人,他身上有很多令我感动的东西。
师:太棒了!期待你的大作!
生:我想重写一下这篇作文,把今天学到的一些方法用进去。
师:好学的孩子,老师为你点赞!同学们,作文不仅要写,还要改!好作文都是改出来的。高尔基曾说,我们塑造的人物要像钉子钉入木头一样钻入人们的心中。我布置一个作业,请大家运用今天学到的方法,修改自己的习作《我的同学》。老师期待你们的升格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