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市场焦灼期,关于市场分析与预测的文章观点更是满天飞,有经验派、数据派、逻辑派等等。而我近期奔走在各个城市一线,往返于开发商与案场之间,对市场有一些直观的感受。所以,今天我更多地用来自一线城市的市场观察,以及开发商的真实感受和想法,对当下市场的状态做出归纳总结,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判断。
我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状态归纳总结为:“三类城市、四种心态、三种行动、四方博弈、两种可能”。
三类城市
全国城市住宅市场全面降温,交易量不断下滑,大家都能看到。但这里面不同的城市现状,还是有所差异。我全国跑下来,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城市。
第一类是库存高、供应大,整体供求失衡的城市。这类城市以二三线城市居多,二线城市有:沈阳、杭州、天津、西安、济南、青岛、长春、哈尔滨等。三线城市有:无锡、常州、扬州、盐城、泰州等。在一些城市如沈阳、无锡等部分楼盘已经有深度价格调整,但由于客户观望情绪浓厚,价格调整的效果正逐渐递减。
第二类是价位高,局部供求失衡。这种情况主要体现在一线城市,这些城市去年价格的快速上涨,给市场带来了一定消化压力,高端市场普遍去化周期较长。但定价合理的刚需与改善市场,局势并不悲观。
第三类是供求比较平衡,但受市场大势影响,躺着也“中枪”的。这类城市有:郑州、南京、合肥、成都、石家庄等。其中有些城市属于供不应求,比如南京存量比还是较合理的,价格微涨。再加上6月份即将举办的“青奥会”使部分在建工程停工,未来一段时间还将维持供不应求的状态。但由于市场整体下滑,负面信息泛滥,导致这些城市的客户群也跟着观望了。
四种心态
我们能够看到的开发商现状,整体而言,开发商大多还处于观望状态,市场上较少有实质性降价动作。跟众多开发商一路聊下来,以及根據实际现状的归纳,开发商当下大致有四种典型心态。
一是等。等待政府搬救兵。前段时间部分城市先后出台政策救市,央行也适当地窗口指导“房贷”政策。有些开发商觉得,政府要稳增长和保就业,就要依赖房地产市场,应该会有进一步的行动,等等再说。当然,这些开发商有的是基于分析判断,有的则是存侥幸心理。
二是熬。有些城市的开发商,比如之前提到的供求相对平衡的城市开发商,他们对供求现状比较了解,看好未来,心态比较乐观,觉得熬到金九银十,市场就会好转了。
三是怯。有些开发商是想降价的,但是勇气不够。首先是不敢率先降价;其次是不知道要降多少?不知道市场的底部在哪?怕一发而不可收拾。
四是愁。小幅降价没效果,但高价买的地,房价降多了,就亏大了,骑虎难下。典型城市如杭州和西安。杭州是地价高,存量又多。西安则是2012年降价以来,房价没怎么涨,没有再往下大降的回旋余地了。
三种行动
当然,在整体观望的心态下,开发商也在积极地推动营销,甚至个别项目率先降价,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就目前市场看来,大多还是以促销暗降等方式试探市场。做法主要有三种。
第一、新上市产品低价入市。价格一般下调10%之内,但实际效果不甚理想,近期大部分楼盘开盘去化率平均在30%以下。
第二、加大促销,微调价格。以加大赠送、特价房、特惠折扣、首付分期、降低装修标准等各种方式促销。
第三、加大营销渠道投入。使用较多销售人员拓客,启动中介与电商联动等等。这是我一直呼吁的营销方式,但也出现了矫枉过正的局面,比如盲目学习碧桂园模式,追求人海战术等。
四方博弈
在购房者观望,开发商也观望的情况下,当下房地产市场进入一个开发商、购房者、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四方博弈之僵持局面。
首先,购房者对于市场降价的预期已经形成,必然持续观望,坐山观虎斗。购房的需求依然坚实存在,但迫于“个贷”紧,门槛高,购买压力大等原因;另一方面是媒体渲染悲观局势,导致观望情绪浓厚,即使在一些供求平衡的城市也如此。
其次,开发商的情况刚才讲过,观望中煎熬。大部分开发商负债与现金流情况不错,加上地价较高,大幅降价的欲望与压力尚不迫切。这里面,大企业比中小企业会更积极主动。
第三,地方政府心急如焚。地方政府多年来依赖土地财政,住宅市场冷淡,土地市场跟着冷;地方债台高筑,但财源要断,如何能不急。有些城市直接出台救市政策,有的则暗地放松,但依然杯水车薪。
最后是中央政府态度不明。但是原则明确,市场为主导。但是要稳增长,还是要仰仗房地产行业,不能波动太大。相信中央政府此刻亦非常纠结。接下来是否银行全面降准,是个市场关注的悬念。
两种可能
第一种可能,“市场啥时回暖,中央政府说了算”!我的判断是,如果央行放松货币、高层领导进一步对楼市托底。这次楼市的调整可能是短期的,市场可能会按照之前调整三四个季度的惯例,在四季度全面企稳并逐步回暖。
第二种可能,如果中央政府没有实质性动作,调整就可能持续较长时间,就只能靠开发商调整价格来消化供求矛盾。部分开发商表示,若市场持续低迷,考虑在秋交会之际发动猛烈行动,破釜沉舟,来确保现金流。如果这样的话,四季度才会是真正的楼市破冰探底时,届时市场血雨腥风必然在所难免。
我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状态归纳总结为:“三类城市、四种心态、三种行动、四方博弈、两种可能”。
三类城市
全国城市住宅市场全面降温,交易量不断下滑,大家都能看到。但这里面不同的城市现状,还是有所差异。我全国跑下来,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城市。
第一类是库存高、供应大,整体供求失衡的城市。这类城市以二三线城市居多,二线城市有:沈阳、杭州、天津、西安、济南、青岛、长春、哈尔滨等。三线城市有:无锡、常州、扬州、盐城、泰州等。在一些城市如沈阳、无锡等部分楼盘已经有深度价格调整,但由于客户观望情绪浓厚,价格调整的效果正逐渐递减。
第二类是价位高,局部供求失衡。这种情况主要体现在一线城市,这些城市去年价格的快速上涨,给市场带来了一定消化压力,高端市场普遍去化周期较长。但定价合理的刚需与改善市场,局势并不悲观。
第三类是供求比较平衡,但受市场大势影响,躺着也“中枪”的。这类城市有:郑州、南京、合肥、成都、石家庄等。其中有些城市属于供不应求,比如南京存量比还是较合理的,价格微涨。再加上6月份即将举办的“青奥会”使部分在建工程停工,未来一段时间还将维持供不应求的状态。但由于市场整体下滑,负面信息泛滥,导致这些城市的客户群也跟着观望了。
四种心态
我们能够看到的开发商现状,整体而言,开发商大多还处于观望状态,市场上较少有实质性降价动作。跟众多开发商一路聊下来,以及根據实际现状的归纳,开发商当下大致有四种典型心态。
一是等。等待政府搬救兵。前段时间部分城市先后出台政策救市,央行也适当地窗口指导“房贷”政策。有些开发商觉得,政府要稳增长和保就业,就要依赖房地产市场,应该会有进一步的行动,等等再说。当然,这些开发商有的是基于分析判断,有的则是存侥幸心理。
二是熬。有些城市的开发商,比如之前提到的供求相对平衡的城市开发商,他们对供求现状比较了解,看好未来,心态比较乐观,觉得熬到金九银十,市场就会好转了。
三是怯。有些开发商是想降价的,但是勇气不够。首先是不敢率先降价;其次是不知道要降多少?不知道市场的底部在哪?怕一发而不可收拾。
四是愁。小幅降价没效果,但高价买的地,房价降多了,就亏大了,骑虎难下。典型城市如杭州和西安。杭州是地价高,存量又多。西安则是2012年降价以来,房价没怎么涨,没有再往下大降的回旋余地了。
三种行动
当然,在整体观望的心态下,开发商也在积极地推动营销,甚至个别项目率先降价,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就目前市场看来,大多还是以促销暗降等方式试探市场。做法主要有三种。
第一、新上市产品低价入市。价格一般下调10%之内,但实际效果不甚理想,近期大部分楼盘开盘去化率平均在30%以下。
第二、加大促销,微调价格。以加大赠送、特价房、特惠折扣、首付分期、降低装修标准等各种方式促销。
第三、加大营销渠道投入。使用较多销售人员拓客,启动中介与电商联动等等。这是我一直呼吁的营销方式,但也出现了矫枉过正的局面,比如盲目学习碧桂园模式,追求人海战术等。
四方博弈
在购房者观望,开发商也观望的情况下,当下房地产市场进入一个开发商、购房者、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四方博弈之僵持局面。
首先,购房者对于市场降价的预期已经形成,必然持续观望,坐山观虎斗。购房的需求依然坚实存在,但迫于“个贷”紧,门槛高,购买压力大等原因;另一方面是媒体渲染悲观局势,导致观望情绪浓厚,即使在一些供求平衡的城市也如此。
其次,开发商的情况刚才讲过,观望中煎熬。大部分开发商负债与现金流情况不错,加上地价较高,大幅降价的欲望与压力尚不迫切。这里面,大企业比中小企业会更积极主动。
第三,地方政府心急如焚。地方政府多年来依赖土地财政,住宅市场冷淡,土地市场跟着冷;地方债台高筑,但财源要断,如何能不急。有些城市直接出台救市政策,有的则暗地放松,但依然杯水车薪。
最后是中央政府态度不明。但是原则明确,市场为主导。但是要稳增长,还是要仰仗房地产行业,不能波动太大。相信中央政府此刻亦非常纠结。接下来是否银行全面降准,是个市场关注的悬念。
两种可能
第一种可能,“市场啥时回暖,中央政府说了算”!我的判断是,如果央行放松货币、高层领导进一步对楼市托底。这次楼市的调整可能是短期的,市场可能会按照之前调整三四个季度的惯例,在四季度全面企稳并逐步回暖。
第二种可能,如果中央政府没有实质性动作,调整就可能持续较长时间,就只能靠开发商调整价格来消化供求矛盾。部分开发商表示,若市场持续低迷,考虑在秋交会之际发动猛烈行动,破釜沉舟,来确保现金流。如果这样的话,四季度才会是真正的楼市破冰探底时,届时市场血雨腥风必然在所难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