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把互联网技术“领进”了农业领域。农业产业链随之发生了变化。“互联网+农业”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正在领导着农业产业的发展。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推动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建立健全的农业产业链遇到了瓶颈时期。在一些不发达的地区,“互联网+农业”的发展将会面临怎样的局面?该文对此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互联网+农业” 农村经济 人才 物流配送
中图分类号:F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6(a)-0163-02
由于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所以农业经济的发展直接反映出中国经济的发展,进入21世纪之后,关于农业的政策层出不穷。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让农业产业看到了新的出路。互联网技术与农业产业结合计划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农业产业的发展将会面临一个历史性的转折。
1 传统农业模式向“互联网+农业”转型的重要性
中国要变得更加强大,农业发展必须要变得强大,中国的经济与农业经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利用物联网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农业产业的现代化、智能化、精确化。全面推动农业产业链升级。在《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指出: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技术装备和信息化水平,实现农业产业与现代信息化技术相融合。
“互联网+农业”是在传统农业基础上实现农业信息化、智能化,有助于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农业产业有助于对农业实行智能化管理,提高农产品的生产效率。而且,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降低农业产品在销售过程中的成本,增加了农户的经济收益。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2 “互联网+农业”在农村地区发展的突出问题
“互联网+农业”模式的发展在农村地区的发展并没有像预想的那样顺利。在广大的农村地区,“互联网+农业”的发展受到了阻碍。其中最要的的问题是农村地区的经济、互联网技术、人才流失、农村的基础设施等[1]。
2.1 农村的基础设施不能满足农业信息化的发展
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一个突出问题。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农村并没有跟上时代的节奏。对于实现农业信息化、现代化、智能化更是天方夜谭。首先,农村地区信息化技术水平不高。在大部分的农村地区中,没有通网络宽带,没有购买计算机,有70%的农村人口没有使用过互联网[2]。他们没有实现现代化,网络化。对于农业产业的发展也只有传统的农业产业模式。其次,农村的物流配送问题就是一个难点问题。提到物流配送问题最主要的就是农村的道路问题。在一些农村地区,没有宽阔的柏油马路,有的只是泥泞的小道。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所以道路问题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障碍之一。
2.2 农村地区人才流失严重
在农村地区,人口问题是严重问题。大多数的年轻人、有知识的村民都搬到了城里居住或者在城里工作。他們每年或许只回家几次,留下孩子和老人在家中。人口的流失严重影响了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信息化技术人才缺乏,人口不足。让农村的经济发展不温不火。技术人才是一切科技发展的领军人物。在农村实施“互联网+农业”计划需要大量信息化技术人才,所以,解决农村地区人才流失的问题对于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至关重要。
2.3 农村地区发展“互联网+农业”的经济问题
经济是农村地区发展“互联网+农业”的核心问题。经济也是一切问题的源头。对于农村的发展,首先就要解决经济问题。对于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要发展“互联网+农业”计划要实现在金融上的大力支持。
3 加快“互联网+农业”在农村发展的对策及思考
“互联网+农业”是在农业生产、管理、销售等环节上利用互联网技术。真正实现农业产业链,传统农业的基础进行升级。而对于广大的经济不发的达农村地区政府应该制定的相应的措施。
3.1 完善农村地区的“互联网+农业”发展的基础设施
对于一些不发达的地区,建立现代信息化基础设施是发展“互联网+农业”的关键。建设信息化学习平台和服务平台,有助于当地居民学习现代信息化技术。解决农村地区网络宽带问题,达到家家户户都有宽带。其次解决当地的物流问题。解决当地农产品销售的销售问题。
3.2 建立相应政策,吸引高科技人才
“互联网+农业”在农村发展需要大量信息化技术人才。国家层面:完善大学生村官政策,让更多的大学生进驻到农村地区,为农村地区提供先进的农产品管理、生产理念。增加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把现代大学生的现代信息化技术、创新能力带到农村地区,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地方政府层面:加强招商引资力度,完善创新创业政策。让更多的村民敢于创新、想要创新。对于外来的技术人才实施相应的经济鼓励政策[3]。
3.3 建立健全的经济体系
经济基础是发展的保障。良好的经济服务体系对农村地区发展“互联网+农业”有较多的益处。农民不敢推行“互联网+农业”是因为没有健全的经济保障。地方政府的相关部门应当对于发展“互联网+农业”的农户进行经济保护和经济鼓励政策。政府部门为导向,带领更多的农户实施“互联网+农业”计划[4]。
4 结语
“互联网+农业”是21世纪农业产业模式发展的主要方向。把互联网技术领进农业领域,提升农业产业现代化,提高农业产业经济是《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主要内容之一。真正做到互联网技术走进农村、深入农村、服务农业。让农民能够加入到“互联网+农业”的产业模式中去,提高农民经济收入。真正实现致富奔小康[5]。
参考文献
[1] 刘玉忠.“互联网+农业”现代农业发展研究[J].创新科技,2015(7):69-72.
[2] 柳彩莲.论“互联网+农业”的新经营策略[J].中国集体经济,2015(19):63-65.
[3] 李慧.“互联网+农业”不只是发展农村电商[J].农药市场信息,2016(25):1.
[4] 刘玉忠.“互联网+农业”现代农业发展研究[J].创新科技,2015(7):69-72.
[5] 桑高峰,赵月,徐丹丹.“互联网+”农业面临的现实挑战与未来前景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16(9):19-20,80.
关键词:“互联网+农业” 农村经济 人才 物流配送
中图分类号:F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6(a)-0163-02
由于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所以农业经济的发展直接反映出中国经济的发展,进入21世纪之后,关于农业的政策层出不穷。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让农业产业看到了新的出路。互联网技术与农业产业结合计划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农业产业的发展将会面临一个历史性的转折。
1 传统农业模式向“互联网+农业”转型的重要性
中国要变得更加强大,农业发展必须要变得强大,中国的经济与农业经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利用物联网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农业产业的现代化、智能化、精确化。全面推动农业产业链升级。在《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指出: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技术装备和信息化水平,实现农业产业与现代信息化技术相融合。
“互联网+农业”是在传统农业基础上实现农业信息化、智能化,有助于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农业产业有助于对农业实行智能化管理,提高农产品的生产效率。而且,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降低农业产品在销售过程中的成本,增加了农户的经济收益。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2 “互联网+农业”在农村地区发展的突出问题
“互联网+农业”模式的发展在农村地区的发展并没有像预想的那样顺利。在广大的农村地区,“互联网+农业”的发展受到了阻碍。其中最要的的问题是农村地区的经济、互联网技术、人才流失、农村的基础设施等[1]。
2.1 农村的基础设施不能满足农业信息化的发展
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一个突出问题。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农村并没有跟上时代的节奏。对于实现农业信息化、现代化、智能化更是天方夜谭。首先,农村地区信息化技术水平不高。在大部分的农村地区中,没有通网络宽带,没有购买计算机,有70%的农村人口没有使用过互联网[2]。他们没有实现现代化,网络化。对于农业产业的发展也只有传统的农业产业模式。其次,农村的物流配送问题就是一个难点问题。提到物流配送问题最主要的就是农村的道路问题。在一些农村地区,没有宽阔的柏油马路,有的只是泥泞的小道。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所以道路问题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障碍之一。
2.2 农村地区人才流失严重
在农村地区,人口问题是严重问题。大多数的年轻人、有知识的村民都搬到了城里居住或者在城里工作。他們每年或许只回家几次,留下孩子和老人在家中。人口的流失严重影响了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信息化技术人才缺乏,人口不足。让农村的经济发展不温不火。技术人才是一切科技发展的领军人物。在农村实施“互联网+农业”计划需要大量信息化技术人才,所以,解决农村地区人才流失的问题对于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至关重要。
2.3 农村地区发展“互联网+农业”的经济问题
经济是农村地区发展“互联网+农业”的核心问题。经济也是一切问题的源头。对于农村的发展,首先就要解决经济问题。对于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要发展“互联网+农业”计划要实现在金融上的大力支持。
3 加快“互联网+农业”在农村发展的对策及思考
“互联网+农业”是在农业生产、管理、销售等环节上利用互联网技术。真正实现农业产业链,传统农业的基础进行升级。而对于广大的经济不发的达农村地区政府应该制定的相应的措施。
3.1 完善农村地区的“互联网+农业”发展的基础设施
对于一些不发达的地区,建立现代信息化基础设施是发展“互联网+农业”的关键。建设信息化学习平台和服务平台,有助于当地居民学习现代信息化技术。解决农村地区网络宽带问题,达到家家户户都有宽带。其次解决当地的物流问题。解决当地农产品销售的销售问题。
3.2 建立相应政策,吸引高科技人才
“互联网+农业”在农村发展需要大量信息化技术人才。国家层面:完善大学生村官政策,让更多的大学生进驻到农村地区,为农村地区提供先进的农产品管理、生产理念。增加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把现代大学生的现代信息化技术、创新能力带到农村地区,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地方政府层面:加强招商引资力度,完善创新创业政策。让更多的村民敢于创新、想要创新。对于外来的技术人才实施相应的经济鼓励政策[3]。
3.3 建立健全的经济体系
经济基础是发展的保障。良好的经济服务体系对农村地区发展“互联网+农业”有较多的益处。农民不敢推行“互联网+农业”是因为没有健全的经济保障。地方政府的相关部门应当对于发展“互联网+农业”的农户进行经济保护和经济鼓励政策。政府部门为导向,带领更多的农户实施“互联网+农业”计划[4]。
4 结语
“互联网+农业”是21世纪农业产业模式发展的主要方向。把互联网技术领进农业领域,提升农业产业现代化,提高农业产业经济是《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主要内容之一。真正做到互联网技术走进农村、深入农村、服务农业。让农民能够加入到“互联网+农业”的产业模式中去,提高农民经济收入。真正实现致富奔小康[5]。
参考文献
[1] 刘玉忠.“互联网+农业”现代农业发展研究[J].创新科技,2015(7):69-72.
[2] 柳彩莲.论“互联网+农业”的新经营策略[J].中国集体经济,2015(19):63-65.
[3] 李慧.“互联网+农业”不只是发展农村电商[J].农药市场信息,2016(25):1.
[4] 刘玉忠.“互联网+农业”现代农业发展研究[J].创新科技,2015(7):69-72.
[5] 桑高峰,赵月,徐丹丹.“互联网+”农业面临的现实挑战与未来前景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16(9):19-2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