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微 博”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2512084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微博”在国内的兴盛,大批由“微博”产生的新潮用语也应运而生。本文试从语言学和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对它们作一简要分析。
  关键词:微博 新潮用语
  
  2009年,“微博”受到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全球语言检测机构的数据显示,“微博”成为2009年最热门的英语单词。2010年,国内“微博”迎来春天,“微博”网站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像Follow5、搜狐微博、腾讯微博等。而新浪微博则将中国网民带进了“围脖”时代。“这年头,没个‘围脖’,还真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新浪微博首页这句极具煽动性的口号使得“微博”成为如今红遍大江南北的新型社交方式。
  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种允许用户及时更新简单文本(通常少于140字)并可以公开发布的非正式的迷你型博客。微博是一个推崇个性、张扬自我、展现智慧的虚拟世界。“脖友”们在网上交流几乎没有任何限制,嬉笑怒骂毫无顾忌,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围脖”时代也催生了很多新潮用语。
  一、“微博”10大新潮用语
  笔者在百度百科上搜索到了“微博”10大新潮用语,它们是:微生物、脖(博)领儿、微波(博)炉、脖(博)梗儿、铂(博)金、长脖(博)鹿、伯(博)爵、老伯(博士、博导)、漂泊(博)、泊(博)位、薄(博)荷糖。
  这些新潮用语随着“微博”的兴起而产生,它们的出现也是为了满足社会发展和思想交流的需要。新事物、新概念层出不穷,而语言的发展相对滞后,喜欢创新的人们就采用谐音的方法,将现实生活中已有的人或事物加以翻新,来指称新出现的人或事物,即“旧瓶装新酒”。
  由“微博”产生的新潮用语大多指的是使用“微博”的某类人,如“微博”玩家都被称为“微生物”;“微博”一族中的“刺儿头”,“微博”文字以讥讽、拍砖、恶搞等为主的人被称为“脖(博)梗儿”;微博一族中的“散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飘忽不定,被称为“漂泊(博)”;而那些“脖子伸得很长,专窥探别人隐私”的人或者自命清高俯视其他博主的人,被戏称为“长脖(博)鹿”。这些“微博”玩家还有等级,如:微博的先行者叫“老伯(博士、博导)”;“微博”一族中的“领袖人物”是脖(博)领儿”,其微博关注率、点击率高,粉丝众多;“伯(博)爵”是“微博”一族中的“贵族”,多为知名人士以及各行业里的“专家”;“铂(博)金”指含金量颇高、很有名望的微博客;而在“微博”一族中虽够不上“老伯”“伯爵”“脖领儿”式的人物,但占有独特的一席之“位”,则被称为“泊(博)位”。
  有些也指具有某种特征的微博,如语言特色、内容形式都很具个性的微博被形象地称之为“薄(博)荷糖”;外观漂亮的微博则简称为“漂泊(博)”;微博标题及文字吸引眼球,颇具煽动力,言辞哗众,语不“雷”人死不休的被称为“微波(博)炉”,意思是像微波炉一般把一些“半成品”放在炉里“加热”一番,便有“翻新猛料”爆出。
  二、由“微”产生的新词语及“微X(X)”的生成特点
  由于“微博”在国内的备受关注,不仅由“微博”产生了大量的新潮用语,而且“微”和“博”各自还派生了一些新词语。由“博”派生的新词语大多从“博客”发展而来,如博(脖)友、博吧、博主等等,这里不再赘述。下面主要探讨由“微”产生的新词语。
  ①“微”+名词
  微生物 微频道 微博客 微博通 微校网 微文化 微趣处 微情商 微专题 微表情 微信息 微动力 微世界 微革命 微生活 微观点 微新闻 微资讯 微趣 微公益 微旅
  ②“微”+动词
  微加工 微整形 微整容 微支付 微交流 微传播 微玩乐 微购 微吼① 微评 微播
  ③“微”+形容词
  微时尚 微酷
  这些词语中的“微”的意思基本上都是“微小的、微弱的、微不足道的”,这与“微博”中“微”的意思(微小的、微型的)大致相同,显然是从“微博”发展而来。
  (一)“微”在构成新词时有明显的定位性,即“微”总是置于后位。这是由“微”的意思决定的,它只能作为定语或状语修饰限定后面的成分。
  (二)从音节数量上看,其后位成分“X(X)”以双音节词语为主。因为汉语里双音节词语占大多数,“微”只是修饰后面的双音节词语。其节奏形式基本上是“1+2”式,即“微/XX”式。
  (三)“微”有较强的能产性。它可以根据需要随时生成。这类新词语的产生主要是由于语言的类推作用。类推也叫类比,一种类比形式就是根据一定规则,仿照一种或其他几种模式而打造出来的形式。以上的“微X(X)”就是由“微博”类推而来。
  (四)其后位成分“X(X)”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从抽象的概念到具体的事物,大到世界小到一个观点,都与“微”有联系。这反映了人们对语言的创新性与包容性。
  三、“微博”新潮用语的产生原因
  由“微博”催生了大量新潮用语,有些是旧词新义,有些是新词语。它们的出现,大致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一)求新心理。人们在语言使用过程中,不满足于现存的表达,追求新的、能体现个性的表达。而“微博”时代催生的一些新潮用语都带有时尚性或前卫性,代表当下的一种潮流,所以受到人们的追捧。尤其是青年人更喜欢用这些富有新鲜感、刺激性、时代性的词语以表示自己紧随时代大潮。比如,现在人们见面打招呼:“今天你织围脖了吗?”
  (二)求简心理。简洁明快也是一种时尚,语言也讲究简便省力的原则。由“微博”产生的一些新潮用语,如“漂泊(博)”“微公益”等等,能以简洁的语言传达繁复的意思,所以人们更倾向于使用它们。再者,微博时代也表明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秒时代”,人们生活节奏加快,一些简洁的词汇更能适应人们的需求。
  (三)通过比喻、谐音、类推、联想产生新潮用语。“微X(X)”基本上是类推而来,而微博十大新潮用语则是综合运用其他方法。比如“薄(博)荷糖”说的是一种“微博”,因其语言特色、内容形式都很有个性,带给人像薄荷糖一样清新的感受,因此得名。这里既有联想,又有谐音,也可以说是比喻,形象生动、名副其实。再如“老伯(博)”既有谐音,又有联想,“老”指年龄大的或资格老的,与“微博中的先行者”意思相同,“博”与“伯”谐音,风趣幽默。“微波(博)炉”则是使用了联想的方法,有些“微博”致力于言语“雷”人,就像微波炉加热“半成品”,得到“翻新猛料”。“长脖(博)鹿”则是把某些微博玩家比作长颈鹿,因为他们“脖子伸得很长,专窥探别人隐私”。
  四、结语
  “微博”这一网络新词,最初还是外来词,后来渐渐在此基础上仿造了大量的新词,并翻新了语言中已有的一些用语。这些用语新奇独特、张扬个性,它们的出现令人耳目一新,给我们以思想的碰撞和智慧的启迪。它们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可以说,这是一个无“微”不至的世界。相信随着微博的发展,还会有更多的“微X(X)”产生。
  
  注 释:
  ①微吼就是虚拟大堂(Virtual Hall),英文简称:VHALL,是中
  国虚拟大会(Virtual Event)服务的先锋级领军产品。
  参考文献:
  [1]刘丽清.微博虽“微”足值道尔——微博特性之浅析[J].东南传
  播,2009,(11).
  [2]刘兴亮.微博的传播机制及未来发展思考[J].新闻与写作,2010,
  (3).
  [3]王翠荣.微博客写作特点探析[J].网络写作,2010,(7).
  [4]郑娜.网络新秀微博客[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08-05.
  
  (辛亚宁 湖北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 442700)
其他文献
一、解读误差: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合成的误差分析本实验的主要误差来源于读数、作图,此外还有弹簧秤本身的误差,因此,首先应检查弹簧秤的零点是否准确,在实验中拉细绳时必须保
科罗拉多大峡谷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西北部科罗拉多河中游、科罗拉多高原的西南部,是地球上最为壮丽的景色之一。大峡谷有一段U形公路,小汽车频频在那里驶入2300米下的悬崖。令人奇怪的是,事故发生时间均在上午10时30分至中午12时之间,驶下悬崖时小汽车不但没踩刹车,反而加大油门,因此该段公
介词“向”可以引进动作的方向或目标,还可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在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时,除引进面对的对象,还可引进索取、给予的对象及动作的对手。从认知的角度理清这些义
摘 要:构词时语素义和词的有关义项有时不一致,我们把这种不一致叫做语素构词的变异。这种变异大致可分为三种:理性意义的变异;色彩意义的变异;句法上的变异。  关键词:语素 变异 构词    语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是构词的基本要素。在很多词中,语素的意义同语素在词中的有关义项意义是一致的。如语素“僧”的意义为“出家修行的男性佛教徒”,在它所构成的合成词“僧徒”(和尚的总称)“僧尼”(和尚和尼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