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有读《汽车观察》2013.3月刊《北汽获益北戴合》一文,感想颇多。实际上,2013年北汽股份进入到了上市关键期,不过作为北汽股份主营业务的北汽自主品牌乘用车的市场表现却成为了其上市的拦路虎。
蛇年春节前夕,戴姆勒股份公司与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在德国斯图加特签署战略协议,戴姆勒将入资北汽集团下属负责乘用车业务的子公司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司(简称北汽股份),通过购入增发股份的方式持有北汽股份12%的股权。
据了解,双方达成的协议还包括戴姆勒将获得北汽股份董事会两个席位。而北汽股份在双方合资企业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的股权将增至51%,以为其上市做准备。与此同时,戴姆勒公司在双方合资销售服务公司北京梅赛德斯一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的股份将增至51%。
这意味着,在北汽集团与戴姆勒的两个合资公司中,北汽集团在负责“生产”的北京奔驰中取得控股权,戴姆勒在负责“销售”的北京梅赛德斯一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中取得控股权,打破了之前合资双方固守的50:50股本分配。而戴姆勒本次购入北汽股份12%的股权,双方并无透露最终交易金额。据外媒透露,本次交易戴姆勒将支付6.4亿欧元。而双方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还需相关政府部门批准,预计在今年底或明年初完成。
对于双方在资本上一系列动作,外界将此普遍解读为北汽集团通过控股北京奔驰,得以将其丰厚的收益纳入北汽股份的财务报表,进而为北汽在港上市融资扫清最后障碍。对此,北汽集团内部人士对媒体表示:“上市只是北汽与戴姆勒合作的一揽子计划中的一部分,未来将会先在H股上市之后回归A股。”
据中汽协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国内销量排名前4位的汽车集团依次是上汽、东风、一汽与长安,分别销售446.14万辆、307.85万辆、264.59万辆及195.64万辆。北汽则以169.11万辆的销量排名第五,居于“四小”汽车集团之首。而曾雄踞国内第二的北汽并不满足于“四小”,一直希望在“十二五”期间内,实现集团规模从“四小”向“四大”的迈进。上市便成了北汽谋求更大发展的必经之路。
先前,北汽集团的上市之路可以追溯到2003年,但由于负债沉重,上市计划一度停滞。直到2010年9月28日,北汽组建北汽股份作为北汽谋求乘用车资产整体上市的载体,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才正式宣布:北汽股份将在“两到三年内上市”。如今,时间的年轮迈进2013年,北汽股份也随之进入到了上市关键期,不过作为北汽股份“主营业务”的北汽自主品牌乘用车的市场表现却成为了其上市的“拦路虎”。
媒体披露的数据显示,2012年北汽自主品牌乘用车全年共销售6.6万辆,与其年初设定的10万辆销售目标相差甚远,且这销量绝大部分是由利润微薄的微车贡献而来,2012年北汽唯一在售的轿车E系列销量仅为20008辆。很显然,想要撬动北汽股份上市的大盘,北汽需要找到一个支点,对北汽同样有所需的奔驰则成为了最好的依靠对象。
2012年,奔驰在中国市场销售不足20万辆,增速仅为2%。与之形成鲜明对比,宝马在华销量为326444辆,同比增长40.4%。而领头羊奥迪的销量更是超过40万辆,同比增长30%,是奔驰的两倍。业内人士表示,奔驰增长远远落后于竞争对手的原因,是奔驰中国在渠道上出现严重问题。而这一问题的解决,则需要北汽和奔驰联手来解决。
此外,根据北汽集团提供的资料,在此次“北戴合作”中,戴姆勒将会把现有梅赛德斯-奔驰E级车加长版V212平台及前后车桥有关核心技术永久“无偿”许可给北汽股份,用以开发北汽自主品牌高端车;同时将协助北汽股份将现有基于“萨博”技术自主研发的动力总成系统通过技术改造的形式用于许可平台的整车匹配。
“北汽与戴姆勒的合作已经迈入了一个最良好的时期,更深层次的合作符合双方的利益和发展。戴姆勒持股北汽股份将有利于在资金、技术、管理、品牌等各个方面促进北汽自主品牌的快速发展。”徐和谊如是说。
蛇年春节前夕,戴姆勒股份公司与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在德国斯图加特签署战略协议,戴姆勒将入资北汽集团下属负责乘用车业务的子公司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司(简称北汽股份),通过购入增发股份的方式持有北汽股份12%的股权。
据了解,双方达成的协议还包括戴姆勒将获得北汽股份董事会两个席位。而北汽股份在双方合资企业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的股权将增至51%,以为其上市做准备。与此同时,戴姆勒公司在双方合资销售服务公司北京梅赛德斯一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的股份将增至51%。
这意味着,在北汽集团与戴姆勒的两个合资公司中,北汽集团在负责“生产”的北京奔驰中取得控股权,戴姆勒在负责“销售”的北京梅赛德斯一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中取得控股权,打破了之前合资双方固守的50:50股本分配。而戴姆勒本次购入北汽股份12%的股权,双方并无透露最终交易金额。据外媒透露,本次交易戴姆勒将支付6.4亿欧元。而双方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还需相关政府部门批准,预计在今年底或明年初完成。
对于双方在资本上一系列动作,外界将此普遍解读为北汽集团通过控股北京奔驰,得以将其丰厚的收益纳入北汽股份的财务报表,进而为北汽在港上市融资扫清最后障碍。对此,北汽集团内部人士对媒体表示:“上市只是北汽与戴姆勒合作的一揽子计划中的一部分,未来将会先在H股上市之后回归A股。”
据中汽协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国内销量排名前4位的汽车集团依次是上汽、东风、一汽与长安,分别销售446.14万辆、307.85万辆、264.59万辆及195.64万辆。北汽则以169.11万辆的销量排名第五,居于“四小”汽车集团之首。而曾雄踞国内第二的北汽并不满足于“四小”,一直希望在“十二五”期间内,实现集团规模从“四小”向“四大”的迈进。上市便成了北汽谋求更大发展的必经之路。
先前,北汽集团的上市之路可以追溯到2003年,但由于负债沉重,上市计划一度停滞。直到2010年9月28日,北汽组建北汽股份作为北汽谋求乘用车资产整体上市的载体,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才正式宣布:北汽股份将在“两到三年内上市”。如今,时间的年轮迈进2013年,北汽股份也随之进入到了上市关键期,不过作为北汽股份“主营业务”的北汽自主品牌乘用车的市场表现却成为了其上市的“拦路虎”。
媒体披露的数据显示,2012年北汽自主品牌乘用车全年共销售6.6万辆,与其年初设定的10万辆销售目标相差甚远,且这销量绝大部分是由利润微薄的微车贡献而来,2012年北汽唯一在售的轿车E系列销量仅为20008辆。很显然,想要撬动北汽股份上市的大盘,北汽需要找到一个支点,对北汽同样有所需的奔驰则成为了最好的依靠对象。
2012年,奔驰在中国市场销售不足20万辆,增速仅为2%。与之形成鲜明对比,宝马在华销量为326444辆,同比增长40.4%。而领头羊奥迪的销量更是超过40万辆,同比增长30%,是奔驰的两倍。业内人士表示,奔驰增长远远落后于竞争对手的原因,是奔驰中国在渠道上出现严重问题。而这一问题的解决,则需要北汽和奔驰联手来解决。
此外,根据北汽集团提供的资料,在此次“北戴合作”中,戴姆勒将会把现有梅赛德斯-奔驰E级车加长版V212平台及前后车桥有关核心技术永久“无偿”许可给北汽股份,用以开发北汽自主品牌高端车;同时将协助北汽股份将现有基于“萨博”技术自主研发的动力总成系统通过技术改造的形式用于许可平台的整车匹配。
“北汽与戴姆勒的合作已经迈入了一个最良好的时期,更深层次的合作符合双方的利益和发展。戴姆勒持股北汽股份将有利于在资金、技术、管理、品牌等各个方面促进北汽自主品牌的快速发展。”徐和谊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