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案例营造绿色的教学生态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nicom_1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4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2-0270-02
  教学生态就是指从课程问题(教什么,怎样呈现),到学习问题(怎样学,真正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是怎样等),到课堂教学问题(课堂上怎样教,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如何互相影响和交流)的协调发展。既有利于教法的实施,也有益于学法指导的教学实践活动。
  “情境——问题”的数学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熟悉或感兴趣的教学情境出发,通过主动探索、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获得适应未来社会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和应用技能,发展勇于探索与创新的科学精神的学习活动。创设问题情境,把从情境中探索与提出数学问题作为教学的基本点。以“问题”为“红线”组织教学,在解决问题和数学应用的过程中又会引发出新的情境,从而又产生出深一层次的数学问题,形成了“情境——问题”的学习链,更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解题是数学的特征,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弗来登塔尔认为:数学教学方法的核心是“再创造”。数学是现实世界的抽象反应和人类经验的总结,数学教育应源于现实、基于现实,应通过具体的问题来教抽象的数学内容,应从学生所经历与接触的客观世界中提出问题,然后升华归结为数学概念、运算法则或数学思想。设计贴近学生的生活现实及学生已有的知识贮存现实,以思维为核心、以情感为纽带,再现数学知识的现实背景及本质内涵,并通过各种符合学生数学学习心理特点和贴近生活实际的语言情境的创设,巧妙地把学生数学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兴趣昂然的投入到问题的探究中,带给学生以思维的挑战、心灵的震撼及由衷的感动。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同时也是思维活动的教学。教学活动的成功与否体现在情境与问题的创设,预设与生成的营造,过程与思维的诙谐,资源与方法的配置。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构建一种撷趣、生疑、探索的认知环境,形成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探索创新的教学模式,达到育人、增效、实践的目的。现将本人在教育实践中如何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诱思探究的教学案例作一简单归结,敬请老师和同仁不吝赐教。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2-0262-01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开始变得更自由、更灵活,学生也始终在愉快的状态下积极地学习数学,这的确是我们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可喜变化。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就数学本身来说,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
期刊
正是由于竞技体育独有的竞争性、激烈性及美感和魅力,使得体育节目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这促进了体育赛事转播的飞速发展,使体育运动赛事和电视转播业形成了一个共赢的局面,体
【中图分类号】G63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2-0267-01  儿童的数学学习是自然的、自主的,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与生俱来”,表现为学习方式的自然、自主、自觉、自由等儿童化特质。  1自然  数学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之中。儿童的本能、兴趣、需要、梦想、游戏、探索……  都应在这个“百草园”里自由自在地展开、生长。儿童数学学习的过程是对生活的不断发现、认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