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条潜规则,分分钟让你“恍然大悟”,原来奥斯卡是这样的!
第87届奥斯卡金像奖完满落幕,最佳影片又是一部没怎么听过的电影。我们喜爱的大片呢?唉,别说最佳影片了,最佳男女主角、配角什么什么都没得到。奥斯卡怎么回事,走的这是什么路线?
不明白了吧……悄悄告诉你,那是因为你还没看破奥斯卡的秘密!下面这7条潜规则,分分钟让你“恍然大悟”,原来奥斯卡是这样的!
1 大片原罪
为什么提名多的奥斯卡片大多都不太卖座?其实早期的奥斯卡还真不是这样,《乱世佳人》、《桂河大桥》、《窈窕淑女》、《一夜风流》、《阿拉伯的劳伦斯》这些经典的奥斯卡最佳影片也都是备受观众欢迎的卖座商业大片。但是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电影工业的成熟和电影技术的进步,动作大片、科幻大片、魔幻大片、超级英雄续集大片陆续盛行,这些类型通常技术大于艺术,渐渐也就入不了奥斯卡的法眼。
美国电影工业虽强,但确实缺乏进取精神,很多大片都像是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所以难怪那些上了年纪的奥斯卡评委们越看越腻。像去年在全球拿下7亿美元的超级英雄片《银河护卫队》,在今年奥斯卡却只拿到一个近乎羞辱的提名:最佳化妆与造型设计提名。
2 独立万岁
既然大片都看不上眼,奥斯卡便只能转而从各种独立制片中选种子,最终造就了今天学院跟市场“势不两立”的局面。纵观过去几年的最佳影片,《为奴十二年》、《艺术家》、《国王的演讲》、《拆弹部队》都是独立电影,多数在公映时票房惨淡,不少影片都是得奖之后才被观众重新认识。本届奥斯卡最佳影片《鸟人》似乎同样如此。
再以今年奥斯卡各种提名为例,多达58项提名来自于独立电影,商业片总共才获得8项提名且多数还是技术类奖项。
3 科幻走开
在普通观众眼中,克里斯托弗·诺兰堪称大神级别的导演,其新片每每都能令人们大开眼界。但是,从《盗梦空间》到《星际穿越》,诺兰电影却基本在奥斯卡“吃瘪”。
说起来,科幻片在奥斯卡不吃香确实是事实。同为大神的詹姆斯·卡梅隆,他的《泰坦尼克号》在奥斯卡拿过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剪辑三个大奖,但到了《阿凡达》便一奖未得。不过,就诺兰的例子来说,他多年来从未获过奥斯卡最佳导演提名,倒也不能简单粗暴地责怪奥斯卡不识货。奥斯卡向来更注重叙事流畅,人物立体,主题高大上,而诺兰的片子则是创意一流,对白和剪辑略逊一筹,简而言之就是诺兰的艺术性不达标。不过没关系,美国还有一个奖叫土星奖,那里才是科幻片真正该去的地方。
4 “白男”视野
是不是听到有人说奥斯卡是“老白男的奥斯卡”?为何这么说,这就要从负责奥斯卡评奖的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的成员组成说起了。94%的白人,77%的男性,86%在50岁以上,平均年龄63岁……懂了吧!因此美国影评人约翰·格林直接就说:“乡村俱乐部都比奥斯卡更多元化。”这也是因为奥斯卡评委是终身制,除了成员过世之外没法有任何变化,难怪黑人主席都忍不住吐槽“提名太白了”。
于是,稳定而统一的成员造成了稳定而统一的口味,而且成员越老,口味就越传统、保守、苛刻。比如常年被奥斯卡“虐待”的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据說就是因为长得太帅了遭到评委们的普遍妒忌……
今年奥斯卡的老“白男”问题尤其严重,因为20位最佳男女主配角候选人无一例外全是白人!要知道美国人对种族问题相当敏感,本届奥斯卡因此受到非议也是意料中的事了。
5 公关黑手
虽然奥斯卡票选本身并无黑幕,但既然所有奖项都是由人投票,那么背后自然就有文章可做。
关于奥斯卡的公关黑幕如今已是人尽皆知了,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哈维·韦恩斯坦。韦恩斯坦是导演也是制片人、米拉麦克斯影业公司的创始人,他的电影迄今为止已经获得了超过300项奥斯卡提名。
他的经验可以总结成三部曲:首先是抓准公映时间,先在前一年的下半年小规模公映,赢取口碑,之后再在颁奖季大规模公映,加深印象;其次就是专业而密集的宣传攻势,当年为了推《乌云背后的幸福线》,韦恩斯坦甚至雇佣了奥巴马竞选团队的副经理来帮忙;最后就是抹黑对手,比如2003年他力推《芝加哥》时,坊间突然开始炒作《钢琴家》导演波兰斯基的个人污点,最终《芝加哥》获得了最佳影片。
公关的重要性,从提名的时候便已有所体现。比如今年《星际穿越》和《塞尔玛》的提名过少,便有人认为是派拉蒙的公关不到位所致——从一开始就输在了起跑线上。
6 自虐成狂
1994年,汤姆·汉克斯凭借《费城故事》获得第66届奥斯卡影帝,捧回了他人生中的首座小金人。在这部电影里,他扮演一个艾滋病患者,为此疯狂减肥30多磅,甚至还晕倒在片场。2004年,马修·麦康纳也是因为出演一个艾滋病病人,疯狂减肥47磅,最后拿到了奥斯卡小金人……历史总是惊人相似,因为奥斯卡真的从来偏爱“自虐帝”。增肥、减肥、毁容、重病以及神经病……反正作为演员如果你不对自己来点儿狠的,基本上就别想拿奥斯卡。
这不,今年的奥斯卡影帝影后就是两个“重症病人”。一个是在《依然爱丽丝》里得了阿尔兹海默症的朱丽安·摩尔,她已经4次与奥斯卡桂冠擦肩而过,今年终于实现大满贯。另外就是《万物理论》的“小雀斑”埃迪·雷德梅尼,歪脖子演了身患卢伽雷氏症的物理学家霍金,嗯,给个影帝。
7 英伦风情
美国人总是对英国有着一种莫可名状的情结,同样的,奥斯卡也有相当严重的英伦情结。在历届奥斯卡提名中,男女主角和配角的提名除了美国本土演员之外,英国演员数量是最多的。今年英国演员也在表演类提名名单中占了五席,占总人数的四分之一,他们分别是《万物理论》的埃迪·雷德梅尼、菲丽希缇·琼斯,《模仿游戏》的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凯拉·奈特莉,以及《消失的爱人》的罗莎曼德·派克。
英国演员多数都有深厚的古典文学和戏剧功底,经常在舞台锻炼,而且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口音迷人。因此,相对于那些从马路上被星探捡来的美国演员来说,英国演员会更受奥斯卡的欢迎。观众也喜欢他们,比如“卷福”去年就在奥斯卡大出风头,今年就算是陪跑的份也照样得到很多粉丝的关注。
第87届奥斯卡金像奖完满落幕,最佳影片又是一部没怎么听过的电影。我们喜爱的大片呢?唉,别说最佳影片了,最佳男女主角、配角什么什么都没得到。奥斯卡怎么回事,走的这是什么路线?
不明白了吧……悄悄告诉你,那是因为你还没看破奥斯卡的秘密!下面这7条潜规则,分分钟让你“恍然大悟”,原来奥斯卡是这样的!
1 大片原罪
为什么提名多的奥斯卡片大多都不太卖座?其实早期的奥斯卡还真不是这样,《乱世佳人》、《桂河大桥》、《窈窕淑女》、《一夜风流》、《阿拉伯的劳伦斯》这些经典的奥斯卡最佳影片也都是备受观众欢迎的卖座商业大片。但是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电影工业的成熟和电影技术的进步,动作大片、科幻大片、魔幻大片、超级英雄续集大片陆续盛行,这些类型通常技术大于艺术,渐渐也就入不了奥斯卡的法眼。
美国电影工业虽强,但确实缺乏进取精神,很多大片都像是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所以难怪那些上了年纪的奥斯卡评委们越看越腻。像去年在全球拿下7亿美元的超级英雄片《银河护卫队》,在今年奥斯卡却只拿到一个近乎羞辱的提名:最佳化妆与造型设计提名。
2 独立万岁
既然大片都看不上眼,奥斯卡便只能转而从各种独立制片中选种子,最终造就了今天学院跟市场“势不两立”的局面。纵观过去几年的最佳影片,《为奴十二年》、《艺术家》、《国王的演讲》、《拆弹部队》都是独立电影,多数在公映时票房惨淡,不少影片都是得奖之后才被观众重新认识。本届奥斯卡最佳影片《鸟人》似乎同样如此。
再以今年奥斯卡各种提名为例,多达58项提名来自于独立电影,商业片总共才获得8项提名且多数还是技术类奖项。
3 科幻走开
在普通观众眼中,克里斯托弗·诺兰堪称大神级别的导演,其新片每每都能令人们大开眼界。但是,从《盗梦空间》到《星际穿越》,诺兰电影却基本在奥斯卡“吃瘪”。
说起来,科幻片在奥斯卡不吃香确实是事实。同为大神的詹姆斯·卡梅隆,他的《泰坦尼克号》在奥斯卡拿过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剪辑三个大奖,但到了《阿凡达》便一奖未得。不过,就诺兰的例子来说,他多年来从未获过奥斯卡最佳导演提名,倒也不能简单粗暴地责怪奥斯卡不识货。奥斯卡向来更注重叙事流畅,人物立体,主题高大上,而诺兰的片子则是创意一流,对白和剪辑略逊一筹,简而言之就是诺兰的艺术性不达标。不过没关系,美国还有一个奖叫土星奖,那里才是科幻片真正该去的地方。
4 “白男”视野
是不是听到有人说奥斯卡是“老白男的奥斯卡”?为何这么说,这就要从负责奥斯卡评奖的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的成员组成说起了。94%的白人,77%的男性,86%在50岁以上,平均年龄63岁……懂了吧!因此美国影评人约翰·格林直接就说:“乡村俱乐部都比奥斯卡更多元化。”这也是因为奥斯卡评委是终身制,除了成员过世之外没法有任何变化,难怪黑人主席都忍不住吐槽“提名太白了”。
于是,稳定而统一的成员造成了稳定而统一的口味,而且成员越老,口味就越传统、保守、苛刻。比如常年被奥斯卡“虐待”的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据說就是因为长得太帅了遭到评委们的普遍妒忌……
今年奥斯卡的老“白男”问题尤其严重,因为20位最佳男女主配角候选人无一例外全是白人!要知道美国人对种族问题相当敏感,本届奥斯卡因此受到非议也是意料中的事了。
5 公关黑手
虽然奥斯卡票选本身并无黑幕,但既然所有奖项都是由人投票,那么背后自然就有文章可做。
关于奥斯卡的公关黑幕如今已是人尽皆知了,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哈维·韦恩斯坦。韦恩斯坦是导演也是制片人、米拉麦克斯影业公司的创始人,他的电影迄今为止已经获得了超过300项奥斯卡提名。
他的经验可以总结成三部曲:首先是抓准公映时间,先在前一年的下半年小规模公映,赢取口碑,之后再在颁奖季大规模公映,加深印象;其次就是专业而密集的宣传攻势,当年为了推《乌云背后的幸福线》,韦恩斯坦甚至雇佣了奥巴马竞选团队的副经理来帮忙;最后就是抹黑对手,比如2003年他力推《芝加哥》时,坊间突然开始炒作《钢琴家》导演波兰斯基的个人污点,最终《芝加哥》获得了最佳影片。
公关的重要性,从提名的时候便已有所体现。比如今年《星际穿越》和《塞尔玛》的提名过少,便有人认为是派拉蒙的公关不到位所致——从一开始就输在了起跑线上。
6 自虐成狂
1994年,汤姆·汉克斯凭借《费城故事》获得第66届奥斯卡影帝,捧回了他人生中的首座小金人。在这部电影里,他扮演一个艾滋病患者,为此疯狂减肥30多磅,甚至还晕倒在片场。2004年,马修·麦康纳也是因为出演一个艾滋病病人,疯狂减肥47磅,最后拿到了奥斯卡小金人……历史总是惊人相似,因为奥斯卡真的从来偏爱“自虐帝”。增肥、减肥、毁容、重病以及神经病……反正作为演员如果你不对自己来点儿狠的,基本上就别想拿奥斯卡。
这不,今年的奥斯卡影帝影后就是两个“重症病人”。一个是在《依然爱丽丝》里得了阿尔兹海默症的朱丽安·摩尔,她已经4次与奥斯卡桂冠擦肩而过,今年终于实现大满贯。另外就是《万物理论》的“小雀斑”埃迪·雷德梅尼,歪脖子演了身患卢伽雷氏症的物理学家霍金,嗯,给个影帝。
7 英伦风情
美国人总是对英国有着一种莫可名状的情结,同样的,奥斯卡也有相当严重的英伦情结。在历届奥斯卡提名中,男女主角和配角的提名除了美国本土演员之外,英国演员数量是最多的。今年英国演员也在表演类提名名单中占了五席,占总人数的四分之一,他们分别是《万物理论》的埃迪·雷德梅尼、菲丽希缇·琼斯,《模仿游戏》的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凯拉·奈特莉,以及《消失的爱人》的罗莎曼德·派克。
英国演员多数都有深厚的古典文学和戏剧功底,经常在舞台锻炼,而且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口音迷人。因此,相对于那些从马路上被星探捡来的美国演员来说,英国演员会更受奥斯卡的欢迎。观众也喜欢他们,比如“卷福”去年就在奥斯卡大出风头,今年就算是陪跑的份也照样得到很多粉丝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