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版新课标将语文定性为:“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因此阅读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发生了很多变化:关注文本的语言形式,以及语言形式的运用。作为教师,要让读与写互相渗透,从读学写,以写促读,有机结合。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适时适当地安排好写作训练,使读写结合富有实效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人手。
一,找准读写训练点
1.模仿自然段的写法练笔
课文中有不少自然段的写法值得借鉴。因此,我们要从中选择借鉴点,读后仿写,让学生在模仿中学习表达方式,丰富语言积累。如教学《荷花》一文时,在学习了作者用优美的语言描写了荷花、荷叶的形状后,我出示课件《家乡的小溪》,让学生仔细观察,引导学生用比喻的手法写一段话。
2.模仿文章结构、写作顺序仿写
篇章结构、写作顺序的仿写,是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例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写了小兴安岭春夏秋冬的美丽景色,用了总分结构和时间顺序的写法。学完课文后,我让学生模仿文章结构,按时间顺序写一写《我的家乡》。
3.拓展延伸,进行创造性的写
一篇课文的内容是有限的,课文学习结束了,可能会给我们留下意犹未尽的感觉。我们虽学完了课文,但是还会顺着故事情节想下去。如学习了《坐井观天》一文后,学生知道青蛙弄错了,天是无边无际的。我就设计了这样一个小练笔:以“青蛙跳出了井口……”为开头,展开想象写一段话。于是,同学们想象青蛙跳出井口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然后,把青蛙看到的景物、说的话自然地写了出来。
4.写感想
学习一篇课文,对课文中的人、事总会有所感触,与作者产生共鸣。这时候,安排学生写感想,学生会有感而发。写感想就成了学生对语言文字感悟与理解后的真情流露。在学习《丑小鸭》这篇课文时,我出示课文三、四自然段。先让学生找出描写丑小鸭不幸遭遇的句子,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后,引导说:“哥哥、姐姐咬他,公鸡啄他,连养鸭的小姑娘也讨厌它。丑小鸭的心情怎样?它会想些什么?”学生们纷纷回答:感觉孤单、痛苦、难受、悲伤、害怕……再让学生带着这种感受读丑小鸭不幸遭遇的句子,学生的感悟不断加深。然后继续引导: “哥哥、姐姐咬他,公鸡啄他,连养鸭的小姑娘也讨厌它。这时,丑小鸭是怎样做的?小鸟讥笑他,猎狗追赶他,这时,他又是怎样做的?”接着进一步引导:“他会想些什么呢?”请大家拿起手中的笔,把自己的感受写一写。学生很快融入到作品所描绘的世界中,对丑小鸭产生了深深的同情,与作者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5.借助课文插图,观察想象练笔
语文书中有很多与课文内容、意境相配的插图,这些插图也是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借助插图引导学生观察想象,进行练笔。如教学《她是我的朋友》一文,我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看课文插图,然后要求学生用语言描绘出来,学生因此深深地感悟到阮恒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的精神。
二、把握练笔时机
读写结合,还要把握住练笔时机,时机抓得准,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如何把握练笔时机,我认为可以从如下方面着手。
1.从补写空白处入手
教師要善于引导学生顺着作者的思路或故事发展的方向延伸,引导学生把课文没写的内容写出来。例如《假如》这篇课文最后一段写道: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启发学生:“如果有这么一支神奇的笔,你会怎么做呢?”我让学生发挥想象,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
2.从自然段、文章的写作特点仿写入手
自然段、篇章的结构顺序及表达方式等,都能通过仿写学习落到实处的练笔训练。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写了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运用了总分结构,很多地方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学完课文后,我就让学生模仿文章结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一处景物。
3.从读后感受入手
读完一篇文章,会有许多感想和体会;对同样一篇文章,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的启迪。这时候安排练笔,就能让学生将自己的情感外化为语言。例如我在教学《画杨桃》一文时,先让学生朗读,然后抓住下列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我在美术课上把杨桃画成什么样子的?同学们看到我画的杨桃是什么反应?老师请几个同学轮流坐到我的座位上观察杨桃,看杨桃是什么样子的,问我画的杨桃到底像不像。最后让学生说说自己受到了什么启发?有的说:“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样子。”有的说:“要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有的说:“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我抓住时机,对同学们说:“拿出你的笔,把你读后的感受写出来吧。”同学们很快就把自己的感受写了出来。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编者精心挑选出来的,这些文章在选择材料、遣词造句、布局谋篇上都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从文章内容出发,设计与之相关“写”的训练,把握练笔时机,语文课堂就会丰富多彩,学生的写作能力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
福建省德化县第三实验小学
一,找准读写训练点
1.模仿自然段的写法练笔
课文中有不少自然段的写法值得借鉴。因此,我们要从中选择借鉴点,读后仿写,让学生在模仿中学习表达方式,丰富语言积累。如教学《荷花》一文时,在学习了作者用优美的语言描写了荷花、荷叶的形状后,我出示课件《家乡的小溪》,让学生仔细观察,引导学生用比喻的手法写一段话。
2.模仿文章结构、写作顺序仿写
篇章结构、写作顺序的仿写,是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例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写了小兴安岭春夏秋冬的美丽景色,用了总分结构和时间顺序的写法。学完课文后,我让学生模仿文章结构,按时间顺序写一写《我的家乡》。
3.拓展延伸,进行创造性的写
一篇课文的内容是有限的,课文学习结束了,可能会给我们留下意犹未尽的感觉。我们虽学完了课文,但是还会顺着故事情节想下去。如学习了《坐井观天》一文后,学生知道青蛙弄错了,天是无边无际的。我就设计了这样一个小练笔:以“青蛙跳出了井口……”为开头,展开想象写一段话。于是,同学们想象青蛙跳出井口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然后,把青蛙看到的景物、说的话自然地写了出来。
4.写感想
学习一篇课文,对课文中的人、事总会有所感触,与作者产生共鸣。这时候,安排学生写感想,学生会有感而发。写感想就成了学生对语言文字感悟与理解后的真情流露。在学习《丑小鸭》这篇课文时,我出示课文三、四自然段。先让学生找出描写丑小鸭不幸遭遇的句子,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后,引导说:“哥哥、姐姐咬他,公鸡啄他,连养鸭的小姑娘也讨厌它。丑小鸭的心情怎样?它会想些什么?”学生们纷纷回答:感觉孤单、痛苦、难受、悲伤、害怕……再让学生带着这种感受读丑小鸭不幸遭遇的句子,学生的感悟不断加深。然后继续引导: “哥哥、姐姐咬他,公鸡啄他,连养鸭的小姑娘也讨厌它。这时,丑小鸭是怎样做的?小鸟讥笑他,猎狗追赶他,这时,他又是怎样做的?”接着进一步引导:“他会想些什么呢?”请大家拿起手中的笔,把自己的感受写一写。学生很快融入到作品所描绘的世界中,对丑小鸭产生了深深的同情,与作者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5.借助课文插图,观察想象练笔
语文书中有很多与课文内容、意境相配的插图,这些插图也是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借助插图引导学生观察想象,进行练笔。如教学《她是我的朋友》一文,我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看课文插图,然后要求学生用语言描绘出来,学生因此深深地感悟到阮恒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的精神。
二、把握练笔时机
读写结合,还要把握住练笔时机,时机抓得准,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如何把握练笔时机,我认为可以从如下方面着手。
1.从补写空白处入手
教師要善于引导学生顺着作者的思路或故事发展的方向延伸,引导学生把课文没写的内容写出来。例如《假如》这篇课文最后一段写道: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启发学生:“如果有这么一支神奇的笔,你会怎么做呢?”我让学生发挥想象,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
2.从自然段、文章的写作特点仿写入手
自然段、篇章的结构顺序及表达方式等,都能通过仿写学习落到实处的练笔训练。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写了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运用了总分结构,很多地方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学完课文后,我就让学生模仿文章结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一处景物。
3.从读后感受入手
读完一篇文章,会有许多感想和体会;对同样一篇文章,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的启迪。这时候安排练笔,就能让学生将自己的情感外化为语言。例如我在教学《画杨桃》一文时,先让学生朗读,然后抓住下列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我在美术课上把杨桃画成什么样子的?同学们看到我画的杨桃是什么反应?老师请几个同学轮流坐到我的座位上观察杨桃,看杨桃是什么样子的,问我画的杨桃到底像不像。最后让学生说说自己受到了什么启发?有的说:“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样子。”有的说:“要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有的说:“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我抓住时机,对同学们说:“拿出你的笔,把你读后的感受写出来吧。”同学们很快就把自己的感受写了出来。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编者精心挑选出来的,这些文章在选择材料、遣词造句、布局谋篇上都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从文章内容出发,设计与之相关“写”的训练,把握练笔时机,语文课堂就会丰富多彩,学生的写作能力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
福建省德化县第三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