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3zeta蛋白在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与Bcl-2的关系

来源 :中国药物与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pao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直肠癌是我国消化道肿瘤中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率仅次于胃癌和食管癌,其发生和发展可能与原癌基因/抑癌基因失衡、炎症反应、细胞存活/细胞凋亡失衡、遗传及个人易感因素等有关,具体的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近年发现的凋亡抑制蛋白14-3-3zeta蛋白在多种肿瘤组织中有表达,而与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关系如何,目前国内外文献报道较少。
其他文献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病,于2008年5月纳入我国法定管理的丙类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儿童高发,主要表现为手、足、口腔、肛周的皮疹;重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IMT)是一种少见的交界性间叶性肿瘤,病因及性质目前尚存在争议[1]。文献[2]报道IMT的CT表现缺乏特征性,术前CT误诊率达90%以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 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是指妊娠后的孕囊、绒毛或胚胎病理性着床于既往剖宫产切口瘢痕处,是较为少见的一种异位妊娠[1-2]。据报道[3],随着剖宫产率的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 ER)α基因PvuⅡrs2234693位点多态性与乳癌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将2002年至2012年国内外发表的ERα基因PvuⅡrs2234693多态性与乳癌关系相关的文献进
目的:探讨黄芪总苷( AT)对二乙基亚硝胺( DEN)诱导的大鼠肝细胞癌生长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低、中、高剂量AT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