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世界名著《名人传》里,著名的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曾经用这样一段话来形容一个人:“物质生活的窘迫毫无改观。他贫病交加,孤立无援,但他却是个胜利者:人类平庸的战胜者,他自己命运的战胜者,他的痛苦的战胜者。”
是的,罗曼·罗兰口中的“他”就是德国杰出音乐家——贝多芬,他是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他是“乐圣”和“交响乐之王”。
音乐神童之路
1770年12月16日,贝多芬诞生于德国波恩一个贫困的家庭。他的祖父与父亲都是宫廷歌手,母亲是名女仆。
童年的贝多芬并没有享受过多少家庭的温情。在大部分的时间里,碌碌无为的父亲总是喝得酩酊大醉,根本就不关心家人们是否有足够的吃穿家用。艰辛的生活剥夺了贝多芬上学的权利,而他自幼表现出的音乐天赋,则被他的父亲当做神童一般来炫耀。
未满4岁,贝多芬就被要求整天坐在钢琴前面练习,每当弹错的时候,父亲就打他耳光。幼小的贝多芬几乎被繁重的练习压垮,他常常由于疲倦和疼痛抽泣着睡去。为了使贝多芬看上去更像一个神童,在他8岁那年,父亲谎报了他的年龄,把他带出去当做6岁的孩子来开音乐会。没想到贝多芬首次登台,就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被人们称为第二个莫扎特。
有了点名气的贝多芬更被父亲视为摇钱树,促使他过早地担起生活的重担。还是小小少年的贝多芬,就被迫开始操心家里的生计问题,每天都要想着如何为家里赚取面包。11岁那年,他发表第一首作品《钢琴变奏曲》,并加入了戏院乐队,正式开始了演艺生涯,靠领取每月微薄的工资来补贴家庭生活的开支。
贝多芬17岁的时候,他慈爱的母亲因患肺病去世。贝多芬怀疑自己也感染了同样的病症,并为此常常感到痛楚,这在他心里留下了比病魔还要残酷的忧郁。在这一年,贝多芬成了一家之主,因为经常酗酒的父亲已经挥霍尽家里的积蓄,丧失了主持门户的能力。
童年和少年时代的这些可悲经历,给贝多芬的心灵留下了深深的创伤。
失去听力的音乐家
10岁时,贝多芬拜师于普鲁士最著名的音乐教育家聂费。11岁时,他跟随乐队指挥克里斯蒂安·戈特洛宝·奈弗学习钢琴和作曲,还跟弗兰兹·安东·里斯学习小提琴,在新老师的指导下,贝多芬开始形成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
后来经聂费推荐,12岁的贝多芬到瓦尔特斯坦伯爵的宫廷乐队担任管风琴师助手;13岁又参加宫廷乐队担任风琴师和古钢琴师。
1787年,到维也纳后,贝多芬开始跟随莫扎特、海顿等人学习作曲。之后跟随申克、阿勃列希贝尔格和萨列里等人学习,受到“狂飙运动”的思潮影响,在此期间创作《F小调前奏曲》。1800年,贝多芬创作了他的第一部交响曲《英雄交响曲》,标志着他精神状态的转机和创作“英雄年代”的开始。
一个光明的前途在贝多芬的面前徐徐展开。可是没有人知道,胜利光环背后的贝多芬同时也痛苦万分,因为自从他25岁以来,疾病这个恶魔就像鬼魂附体一样缠上了他。1796年至1800年间,贝多芬感到耳朵日夜作响,他的听觉越来越衰退,这件可怕的事情不停地折磨着他,直到有一天他发现自己彻底变聋了。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没有比失聪更可怕的了,贝多芬为此感到心碎。
1801年,贝多芬爱上了伯爵的女儿朱列塔·圭恰迪尔,他把《月光奏鸣曲》献给她。但是不解风情的姑娘好像并不理解贝多芬崇高的灵魂,1803年朱列塔·圭恰迪尔与伽仑堡伯爵结婚,绝望的贝多芬甚至写下了遗书。
爱情的受挫给贝多芬的音乐创作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好几年,他躲着不与人见面,独自守着耳朵失聪这个可怕的秘密,隐忍着巨大的精神与肉体的双重痛苦折磨。但贝多芬对生活的期望和对音乐的执着追求最终还是战胜了他个人的苦痛和绝望,不幸的经历变成了他创作力量的源泉,他扼住了命运的咽喉。
失聪后的贝多芬利用骨传导的方式来聆听音乐。在弹钢琴的时候,他会用牙齿咬着长木棒的一端,而木棒的另一端和钢琴连接在一起,然后通过木棒可以让贝多芬感知到音乐声。利用这种方式,贝多芬在失聪之后还是坚持创作了很多知名的乐曲。
磨难中的音乐盛宴
1803年贝多芬从灰暗中走出来,他用那颗复活了的火热的心写出了明朗乐观的《第二交响曲》。緊接着,更多更好的音乐在他的笔下源源不断地涌现。从1804年到1814年之间,贝多芬虽然遭受着失聪的折磨,但在这11年的岁月里,他的创作丰富,历史价值史无前例。
贝多芬的内心蕴藏着细腻、超凡、和谐,他的作品富有英雄性、戏剧性和思想性。他将音乐从贵族中带到平民里去,他不但愤怒地反对封建制度的专制,并且用他的音乐号召人们为自由和幸福而斗争。
晚年时的贝多芬由于弟弟卡尔去世,负起了监护养育侄子的责任,但领养过程与事后侄子给他带来的问题让他吃了不少苦头。这期间,他经济拮据,被逼得四处去向好友求援,以解决生计问题。但同时他还在全力创作两大作品——《庄严弥撒曲》和《第九交响曲》。1824年5月7日,《第九交响曲》首演,将贝多芬的声望又推到新的顶点。
1826年12月贝多芬患重感冒,导致肺水肿。1827年3月26日,贝多芬咽下了最后一口气,死于肝脏疾病。这一天,风雪交加,雷声隆隆,似乎连上天也在为这位伟大音乐家的逝去而哀悼。
匆忙间,贝多芬只在人世间停留了五十七年,终生未婚。他用短暂的一生完成了一百多部音乐作品,主要作品有交响乐九部;管弦乐几十首(《爱格蒙特序曲》最为著名);钢琴协奏曲五首,小提琴协奏曲一首;其他协奏曲五首;钢琴奏鸣曲三十二首(热情、月光、悲怆、黎明、暴风雨等最为著名);室内乐八十首;歌剧一部《弗德里奥》;另有神剧一部;弥撒曲两首等等。
他的一生都经历着坎坷磨难,然而他却写出了人类音乐宝藏中光芒万丈的珍品。他不屈的信念,他顽强的精神,他创造出的古典和浪漫主义音乐艺术的巅峰,无人比肩。他扼住命运咽喉所创造出来的成就,功垂百世。
是的,罗曼·罗兰口中的“他”就是德国杰出音乐家——贝多芬,他是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他是“乐圣”和“交响乐之王”。
音乐神童之路
1770年12月16日,贝多芬诞生于德国波恩一个贫困的家庭。他的祖父与父亲都是宫廷歌手,母亲是名女仆。
童年的贝多芬并没有享受过多少家庭的温情。在大部分的时间里,碌碌无为的父亲总是喝得酩酊大醉,根本就不关心家人们是否有足够的吃穿家用。艰辛的生活剥夺了贝多芬上学的权利,而他自幼表现出的音乐天赋,则被他的父亲当做神童一般来炫耀。
未满4岁,贝多芬就被要求整天坐在钢琴前面练习,每当弹错的时候,父亲就打他耳光。幼小的贝多芬几乎被繁重的练习压垮,他常常由于疲倦和疼痛抽泣着睡去。为了使贝多芬看上去更像一个神童,在他8岁那年,父亲谎报了他的年龄,把他带出去当做6岁的孩子来开音乐会。没想到贝多芬首次登台,就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被人们称为第二个莫扎特。
有了点名气的贝多芬更被父亲视为摇钱树,促使他过早地担起生活的重担。还是小小少年的贝多芬,就被迫开始操心家里的生计问题,每天都要想着如何为家里赚取面包。11岁那年,他发表第一首作品《钢琴变奏曲》,并加入了戏院乐队,正式开始了演艺生涯,靠领取每月微薄的工资来补贴家庭生活的开支。
贝多芬17岁的时候,他慈爱的母亲因患肺病去世。贝多芬怀疑自己也感染了同样的病症,并为此常常感到痛楚,这在他心里留下了比病魔还要残酷的忧郁。在这一年,贝多芬成了一家之主,因为经常酗酒的父亲已经挥霍尽家里的积蓄,丧失了主持门户的能力。
童年和少年时代的这些可悲经历,给贝多芬的心灵留下了深深的创伤。
失去听力的音乐家
10岁时,贝多芬拜师于普鲁士最著名的音乐教育家聂费。11岁时,他跟随乐队指挥克里斯蒂安·戈特洛宝·奈弗学习钢琴和作曲,还跟弗兰兹·安东·里斯学习小提琴,在新老师的指导下,贝多芬开始形成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
后来经聂费推荐,12岁的贝多芬到瓦尔特斯坦伯爵的宫廷乐队担任管风琴师助手;13岁又参加宫廷乐队担任风琴师和古钢琴师。
1787年,到维也纳后,贝多芬开始跟随莫扎特、海顿等人学习作曲。之后跟随申克、阿勃列希贝尔格和萨列里等人学习,受到“狂飙运动”的思潮影响,在此期间创作《F小调前奏曲》。1800年,贝多芬创作了他的第一部交响曲《英雄交响曲》,标志着他精神状态的转机和创作“英雄年代”的开始。
一个光明的前途在贝多芬的面前徐徐展开。可是没有人知道,胜利光环背后的贝多芬同时也痛苦万分,因为自从他25岁以来,疾病这个恶魔就像鬼魂附体一样缠上了他。1796年至1800年间,贝多芬感到耳朵日夜作响,他的听觉越来越衰退,这件可怕的事情不停地折磨着他,直到有一天他发现自己彻底变聋了。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没有比失聪更可怕的了,贝多芬为此感到心碎。
1801年,贝多芬爱上了伯爵的女儿朱列塔·圭恰迪尔,他把《月光奏鸣曲》献给她。但是不解风情的姑娘好像并不理解贝多芬崇高的灵魂,1803年朱列塔·圭恰迪尔与伽仑堡伯爵结婚,绝望的贝多芬甚至写下了遗书。
爱情的受挫给贝多芬的音乐创作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好几年,他躲着不与人见面,独自守着耳朵失聪这个可怕的秘密,隐忍着巨大的精神与肉体的双重痛苦折磨。但贝多芬对生活的期望和对音乐的执着追求最终还是战胜了他个人的苦痛和绝望,不幸的经历变成了他创作力量的源泉,他扼住了命运的咽喉。
失聪后的贝多芬利用骨传导的方式来聆听音乐。在弹钢琴的时候,他会用牙齿咬着长木棒的一端,而木棒的另一端和钢琴连接在一起,然后通过木棒可以让贝多芬感知到音乐声。利用这种方式,贝多芬在失聪之后还是坚持创作了很多知名的乐曲。
磨难中的音乐盛宴
1803年贝多芬从灰暗中走出来,他用那颗复活了的火热的心写出了明朗乐观的《第二交响曲》。緊接着,更多更好的音乐在他的笔下源源不断地涌现。从1804年到1814年之间,贝多芬虽然遭受着失聪的折磨,但在这11年的岁月里,他的创作丰富,历史价值史无前例。
贝多芬的内心蕴藏着细腻、超凡、和谐,他的作品富有英雄性、戏剧性和思想性。他将音乐从贵族中带到平民里去,他不但愤怒地反对封建制度的专制,并且用他的音乐号召人们为自由和幸福而斗争。
晚年时的贝多芬由于弟弟卡尔去世,负起了监护养育侄子的责任,但领养过程与事后侄子给他带来的问题让他吃了不少苦头。这期间,他经济拮据,被逼得四处去向好友求援,以解决生计问题。但同时他还在全力创作两大作品——《庄严弥撒曲》和《第九交响曲》。1824年5月7日,《第九交响曲》首演,将贝多芬的声望又推到新的顶点。
1826年12月贝多芬患重感冒,导致肺水肿。1827年3月26日,贝多芬咽下了最后一口气,死于肝脏疾病。这一天,风雪交加,雷声隆隆,似乎连上天也在为这位伟大音乐家的逝去而哀悼。
匆忙间,贝多芬只在人世间停留了五十七年,终生未婚。他用短暂的一生完成了一百多部音乐作品,主要作品有交响乐九部;管弦乐几十首(《爱格蒙特序曲》最为著名);钢琴协奏曲五首,小提琴协奏曲一首;其他协奏曲五首;钢琴奏鸣曲三十二首(热情、月光、悲怆、黎明、暴风雨等最为著名);室内乐八十首;歌剧一部《弗德里奥》;另有神剧一部;弥撒曲两首等等。
他的一生都经历着坎坷磨难,然而他却写出了人类音乐宝藏中光芒万丈的珍品。他不屈的信念,他顽强的精神,他创造出的古典和浪漫主义音乐艺术的巅峰,无人比肩。他扼住命运咽喉所创造出来的成就,功垂百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