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认为,老子是《老子》推设的作者,而老子是谁,迄今没有令人满意的定论,甚至是否真有过老子其人,也还值得怀疑。中国古代事实上并无单一作家的概念,“某某子”不过是一本书,这本书代表了被认为是其人所创立的思想学派,书的作者实际上也未必就是此人。{1}本文中的老子、庄子并非指老庄其人,而是指这一学派以及创始人。
“道”作为老子思想的哲学母题,在八十一章中共出现七十五次。张隆溪在《道与逻各斯》中认为:首先,“道”这个词里包含了思想与言语的二种重性;其次,“道”作为思否弃了“道”作为言;最后,这两者又是锁在同一词中。{2}按照老子的意思,内在把握到的思一旦外现为文字的表达,便立刻失去了它的丰富的内涵,用老子的话说就是失去了它的恒常性(“常”)。{3}
开篇首句“道可道,非常道”{4},就提出了“可道”与“不可道”的困境。按照老子的观点,“道”是既内在又超越的;它是万物之母,因而不能随万物一起命名。换句话说,“道”是不可说的,是超越了语言力量的“玄之又玄”{5}。甚至“道”这个名称也并不是它的名称:“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6}“道无常名。”{7}老子使人清楚地认识到:道只有在懂得沉默的时候才保持其完整,因而才有这一著名的悖论:“知者不言,言则不知。”{8}使得对“可道”与“不可道”的突围具有恒久的超越性。
也许会有人反驳说:尽管《老子》极为简洁,但毕竟是一部五千多字的书,老子不仅说了话,而且把他相信不可说的东西写成了书。然而,仿佛是有预见地,这一悖谬也许可以在司马迁的《史记》中得到部分的调和:“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9}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多少可以了解到,老子在面对令尹,面对诸如此类对神秘的道缺乏直觉的知的凡夫俗子时,言说不可言说和描述不可描述的困境。
面对“道”的“可道”与“不可道”的困境,老子认为道是无名也不可名,并且对“道”是什么说了很多,而对如何“突围”却说得很少。但《老子》中至少有二处是涉及这一问题的。其中之一就是:“涤除玄览,能无疵乎?”{10}的“玄览”一词也可用来意指“玄镜”,它是心灵的一个隐喻,不管是哪种方法都是说人应该清除心灵中的理性知识,而以直觉的方法关照自然之道。另一句话就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11}。这里,“虚”也表示清除心灵中的理性知识这种观念,而“复”则表示万物复归本性。这种虚心以观自然的观念,庄子进行了充分的表述。例如:“堕尔形体,吐尔聪明,伦与物忘,大同乎涬溟。忘乎物,忘乎天,其名为忘己。忘己之人,是谓入于天。”{12}当一个人忘掉自己的时候,便不再感到存在有主观意识与客观现实之间的隔阂,而与自然万物合一,“游乎天地之一气(空气/气息/精神)”失掉自我意识而与自然合一,这种途径被称为“物化”。
为了达到这种“物化”的境界,人必须实行庄子所谓的“心斋”:“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志向;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于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需者心斋也。”{13}庄子区别了三种认知方式。在他看来,最低等的方法就是“听之以耳”,或者说感官知觉。其次是“听之以心”,刘若愚在《中国的文学理论》中解释为概念思考,因为“心止于‘符’”,“符”的字面意思是“符节”,是“外物与概念相符合”。高等的认知方式是“听之于气”,“气”被解释为直觉认识,但这种直觉认识,根据庄子的意见,并非与生俱来,而是经过长期的专心致志和自我修养以后才能获得。{14}为了说明这点,庄子讲了几个寓言,这些寓言中最为著名的就是有十九年的解牛经验的庖丁,不再以目视而神遇;只需凝神缓力,则无论多么复杂的关节也可以迎刃而解。另一则寓言则是谈一个木匠,斋戒数日,忘掉了财富利禄和毁誉,甚至于忘掉了自己的形体,然后入山林静观树木,选择了一树,制成了钟架。总之,唯有如此的磨砺,才有完成“道”的突围。
个人以为,对“道”的突围的探求,在当下也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为中国文论和西方文论构建了对话的基础。钱钟书在《管锥编》中指出:“道”与“逻各斯”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比较的。{15}在老子的“道”与柏拉图的“逻各斯”中都体现了外在言说和内在思想这一悖谬关系。而老子“可道”与“不可道”的困境,与柏拉图强调文字是无力的而且是徒劳的极为相似,并且分别是按照言说和文字等级关系的形而上学的滥觞,这些都为全球化语境下的诗学研究提供了契机。
注释及参考文献:
{1}《三松堂全集·第六卷》(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史料学) 冯友兰著 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11 P85—86
{2}《道与逻各斯》 张隆溪著;冯川译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P66—81
{3}{4}{5}{6}{7}{8}{10}{11}《老子》 王弼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9}《史记》 司马迁撰 中华书局,1959
{12}{13}《庄子》 郭象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14}《中国的文学理论》 (美)刘若愚著;田守趄,饶暑光译 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
{15}《管锥编》 钱钟书著 中华书局,1979 P403—410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中文系)
“道”作为老子思想的哲学母题,在八十一章中共出现七十五次。张隆溪在《道与逻各斯》中认为:首先,“道”这个词里包含了思想与言语的二种重性;其次,“道”作为思否弃了“道”作为言;最后,这两者又是锁在同一词中。{2}按照老子的意思,内在把握到的思一旦外现为文字的表达,便立刻失去了它的丰富的内涵,用老子的话说就是失去了它的恒常性(“常”)。{3}
开篇首句“道可道,非常道”{4},就提出了“可道”与“不可道”的困境。按照老子的观点,“道”是既内在又超越的;它是万物之母,因而不能随万物一起命名。换句话说,“道”是不可说的,是超越了语言力量的“玄之又玄”{5}。甚至“道”这个名称也并不是它的名称:“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6}“道无常名。”{7}老子使人清楚地认识到:道只有在懂得沉默的时候才保持其完整,因而才有这一著名的悖论:“知者不言,言则不知。”{8}使得对“可道”与“不可道”的突围具有恒久的超越性。
也许会有人反驳说:尽管《老子》极为简洁,但毕竟是一部五千多字的书,老子不仅说了话,而且把他相信不可说的东西写成了书。然而,仿佛是有预见地,这一悖谬也许可以在司马迁的《史记》中得到部分的调和:“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9}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多少可以了解到,老子在面对令尹,面对诸如此类对神秘的道缺乏直觉的知的凡夫俗子时,言说不可言说和描述不可描述的困境。
面对“道”的“可道”与“不可道”的困境,老子认为道是无名也不可名,并且对“道”是什么说了很多,而对如何“突围”却说得很少。但《老子》中至少有二处是涉及这一问题的。其中之一就是:“涤除玄览,能无疵乎?”{10}的“玄览”一词也可用来意指“玄镜”,它是心灵的一个隐喻,不管是哪种方法都是说人应该清除心灵中的理性知识,而以直觉的方法关照自然之道。另一句话就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11}。这里,“虚”也表示清除心灵中的理性知识这种观念,而“复”则表示万物复归本性。这种虚心以观自然的观念,庄子进行了充分的表述。例如:“堕尔形体,吐尔聪明,伦与物忘,大同乎涬溟。忘乎物,忘乎天,其名为忘己。忘己之人,是谓入于天。”{12}当一个人忘掉自己的时候,便不再感到存在有主观意识与客观现实之间的隔阂,而与自然万物合一,“游乎天地之一气(空气/气息/精神)”失掉自我意识而与自然合一,这种途径被称为“物化”。
为了达到这种“物化”的境界,人必须实行庄子所谓的“心斋”:“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志向;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于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需者心斋也。”{13}庄子区别了三种认知方式。在他看来,最低等的方法就是“听之以耳”,或者说感官知觉。其次是“听之以心”,刘若愚在《中国的文学理论》中解释为概念思考,因为“心止于‘符’”,“符”的字面意思是“符节”,是“外物与概念相符合”。高等的认知方式是“听之于气”,“气”被解释为直觉认识,但这种直觉认识,根据庄子的意见,并非与生俱来,而是经过长期的专心致志和自我修养以后才能获得。{14}为了说明这点,庄子讲了几个寓言,这些寓言中最为著名的就是有十九年的解牛经验的庖丁,不再以目视而神遇;只需凝神缓力,则无论多么复杂的关节也可以迎刃而解。另一则寓言则是谈一个木匠,斋戒数日,忘掉了财富利禄和毁誉,甚至于忘掉了自己的形体,然后入山林静观树木,选择了一树,制成了钟架。总之,唯有如此的磨砺,才有完成“道”的突围。
个人以为,对“道”的突围的探求,在当下也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为中国文论和西方文论构建了对话的基础。钱钟书在《管锥编》中指出:“道”与“逻各斯”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比较的。{15}在老子的“道”与柏拉图的“逻各斯”中都体现了外在言说和内在思想这一悖谬关系。而老子“可道”与“不可道”的困境,与柏拉图强调文字是无力的而且是徒劳的极为相似,并且分别是按照言说和文字等级关系的形而上学的滥觞,这些都为全球化语境下的诗学研究提供了契机。
注释及参考文献:
{1}《三松堂全集·第六卷》(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史料学) 冯友兰著 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11 P85—86
{2}《道与逻各斯》 张隆溪著;冯川译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P66—81
{3}{4}{5}{6}{7}{8}{10}{11}《老子》 王弼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9}《史记》 司马迁撰 中华书局,1959
{12}{13}《庄子》 郭象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14}《中国的文学理论》 (美)刘若愚著;田守趄,饶暑光译 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
{15}《管锥编》 钱钟书著 中华书局,1979 P403—410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中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