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道”与“不可道”的突围

来源 :阅读与鉴赏(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pen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认为,老子是《老子》推设的作者,而老子是谁,迄今没有令人满意的定论,甚至是否真有过老子其人,也还值得怀疑。中国古代事实上并无单一作家的概念,“某某子”不过是一本书,这本书代表了被认为是其人所创立的思想学派,书的作者实际上也未必就是此人。{1}本文中的老子、庄子并非指老庄其人,而是指这一学派以及创始人。
  “道”作为老子思想的哲学母题,在八十一章中共出现七十五次。张隆溪在《道与逻各斯》中认为:首先,“道”这个词里包含了思想与言语的二种重性;其次,“道”作为思否弃了“道”作为言;最后,这两者又是锁在同一词中。{2}按照老子的意思,内在把握到的思一旦外现为文字的表达,便立刻失去了它的丰富的内涵,用老子的话说就是失去了它的恒常性(“常”)。{3}
  开篇首句“道可道,非常道”{4},就提出了“可道”与“不可道”的困境。按照老子的观点,“道”是既内在又超越的;它是万物之母,因而不能随万物一起命名。换句话说,“道”是不可说的,是超越了语言力量的“玄之又玄”{5}。甚至“道”这个名称也并不是它的名称:“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6}“道无常名。”{7}老子使人清楚地认识到:道只有在懂得沉默的时候才保持其完整,因而才有这一著名的悖论:“知者不言,言则不知。”{8}使得对“可道”与“不可道”的突围具有恒久的超越性。
  也许会有人反驳说:尽管《老子》极为简洁,但毕竟是一部五千多字的书,老子不仅说了话,而且把他相信不可说的东西写成了书。然而,仿佛是有预见地,这一悖谬也许可以在司马迁的《史记》中得到部分的调和:“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9}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多少可以了解到,老子在面对令尹,面对诸如此类对神秘的道缺乏直觉的知的凡夫俗子时,言说不可言说和描述不可描述的困境。
  面对“道”的“可道”与“不可道”的困境,老子认为道是无名也不可名,并且对“道”是什么说了很多,而对如何“突围”却说得很少。但《老子》中至少有二处是涉及这一问题的。其中之一就是:“涤除玄览,能无疵乎?”{10}的“玄览”一词也可用来意指“玄镜”,它是心灵的一个隐喻,不管是哪种方法都是说人应该清除心灵中的理性知识,而以直觉的方法关照自然之道。另一句话就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11}。这里,“虚”也表示清除心灵中的理性知识这种观念,而“复”则表示万物复归本性。这种虚心以观自然的观念,庄子进行了充分的表述。例如:“堕尔形体,吐尔聪明,伦与物忘,大同乎涬溟。忘乎物,忘乎天,其名为忘己。忘己之人,是谓入于天。”{12}当一个人忘掉自己的时候,便不再感到存在有主观意识与客观现实之间的隔阂,而与自然万物合一,“游乎天地之一气(空气/气息/精神)”失掉自我意识而与自然合一,这种途径被称为“物化”。
  为了达到这种“物化”的境界,人必须实行庄子所谓的“心斋”:“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志向;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于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需者心斋也。”{13}庄子区别了三种认知方式。在他看来,最低等的方法就是“听之以耳”,或者说感官知觉。其次是“听之以心”,刘若愚在《中国的文学理论》中解释为概念思考,因为“心止于‘符’”,“符”的字面意思是“符节”,是“外物与概念相符合”。高等的认知方式是“听之于气”,“气”被解释为直觉认识,但这种直觉认识,根据庄子的意见,并非与生俱来,而是经过长期的专心致志和自我修养以后才能获得。{14}为了说明这点,庄子讲了几个寓言,这些寓言中最为著名的就是有十九年的解牛经验的庖丁,不再以目视而神遇;只需凝神缓力,则无论多么复杂的关节也可以迎刃而解。另一则寓言则是谈一个木匠,斋戒数日,忘掉了财富利禄和毁誉,甚至于忘掉了自己的形体,然后入山林静观树木,选择了一树,制成了钟架。总之,唯有如此的磨砺,才有完成“道”的突围。
  个人以为,对“道”的突围的探求,在当下也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为中国文论和西方文论构建了对话的基础。钱钟书在《管锥编》中指出:“道”与“逻各斯”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比较的。{15}在老子的“道”与柏拉图的“逻各斯”中都体现了外在言说和内在思想这一悖谬关系。而老子“可道”与“不可道”的困境,与柏拉图强调文字是无力的而且是徒劳的极为相似,并且分别是按照言说和文字等级关系的形而上学的滥觞,这些都为全球化语境下的诗学研究提供了契机。
  
  注释及参考文献:
  {1}《三松堂全集·第六卷》(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史料学) 冯友兰著 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11 P85—86
  {2}《道与逻各斯》 张隆溪著;冯川译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P66—81
  {3}{4}{5}{6}{7}{8}{10}{11}《老子》 王弼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9}《史记》 司马迁撰 中华书局,1959
  {12}{13}《庄子》 郭象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14}《中国的文学理论》 (美)刘若愚著;田守趄,饶暑光译 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
  {15}《管锥编》 钱钟书著 中华书局,1979 P403—410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中文系)
其他文献
人们已经注意到出版了《兄弟》的余华与曾经作为先锋实验作家的余华好像判若两人,但如果仔细阅读文本,很容易就能看出,余华的创作其实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即已呈现了与80年代不太一致的面貌。有人专门撰文分析过这种“写作变迁”背后作家的精神现象{1};余华自己也在与杨绍斌及李哲峰的谈话中承认这种变化{2}。然而对读者而言,仍需进一步了解的是:变化是何种意义上的变化?以及何以会有这种变化?回答这些问题,在我看
期刊
我们从事写作,要刻画出栩栩如生的鲜活的人物形象,在重视人物的外部表现的同时,还要进行人物的心理刻画,这样把单靠外部描写难以表现的内心感受揭示出来,有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宋人陈郁《话腴》中说:“盖写其形,必传其神,传其神,必写其心。写照非画物比,盖写形不难,写心惟难。”可见心理刻画是表现人物的重要方面,而且较之其他方面的写作有一定的难度。因而更需要探索不同的方法,借助不同的技巧去写照人物微妙的心灵世
期刊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今天咱们一起来学习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享有“短篇小说之王”的美誉,法国著名作家左拉曾这样高度评价他的作品:“每一篇都是一出小小的喜剧,一出小但完整的戏剧,打开一扇令人顿觉醒豁的生活窗口,读他的作品的时候,可以是哭是笑,但永远是发人深思的。”但是面对如此富有盛名的作家作品,有些学生却在预习时发出了这样的疑问:“世界名著之所以成为世界名著,
期刊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透彻理解“泪珠”与“珍珠”的内涵。  2.深刻理解“泪珠”与“珍珠”的关系。  3.感悟文章中蕴含的哲理,提高自身的情感。    教学设想:  这是一篇很美很婉约的文章,而且是一篇含蓄韵味十足的文章。如何使教授文章的过程也“美”起来,尤为必要。所以只能让学生在诵读、品味中加深感悟,在美的享受中提高自身情感。  教学思路:感悟眼泪,觅取珍珠    教学过程:  师:2002
期刊
左传中记载,鲁僖公三十年(公元前630年)秦晋围郑。这是一场有惊无险的战争,也许,这将是郑国的一次大灾难,但是却成就了一位小人物——烛之武,使他名垂青史。  烛之武孤身入秦,凭借其过人的胆识和智慧,高超的游说艺术化解了国家的亡国之险。其退秦之谋略为历代谋略家所推崇。而其深明大义的爱国之情更让后代读书人唏嘘感慨不已,就为那一句“臣之壮也,尤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矣”。  这一句何其精彩,难道仅仅是
期刊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南朝·江淹《别赋》)古代因为交通、通讯的不发达,加之古人寿命的短暂,生离往往成为死别。“别易会难,古人所重。”(北齐·颜之推)所以在这种“黯然销魂”的时刻,古人除了把酒叙别,都爱折柳相送,以明相送相惜之情。如王之涣的“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别离》),柳氏的“杨柳枝,芳菲节,可恨年年赠离别”说的都是这种情景。从而使“柳”成为中国古典诗歌中常用的一种意象。人们耳熟能
期刊
乡土是生命的起源,乡情是中国文人独特的情感寄托。早在弘文学院时期,鲁迅的同学对他就有“斯诚越人也”的评语。(沈瓞民《回忆鲁迅早年在弘文学院的片断》)鲁迅的故乡浙江绍兴,山水秀美,民风古朴,文化积淀深厚,孕育了鲁迅割舍不断的故乡情结,也塑造了鲁迅忧国忧民的文化性格。从《故乡》与《社戏》看,鲁迅对故乡的情感是复杂的,爱恨交织难以一言蔽之。    一、现实的故乡与理想的故乡    五四时期的乡土小说,尤
期刊
欧阳修,字永叔,号六一居士,宋代著名政治家、散文家、诗人,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前人在论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的文章风格时说:“韩如海,柳如泉,欧如澜,苏如潮。”海,广阔而深厚;泉,清丽而隽永;澜,起伏而多致;潮,汹涌而澎湃。这是对这几位作家作品风格的整体评价。欧阳修的散文,无论状物写景、叙事怀人、议论抒情,都显得摇曳多姿,富于变化,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秋声赋》是欧阳修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散
期刊
备课《孔雀东南飞》之时,看着教师教学用书中对于焦仲卿的“软弱无能、死守孝道”的评价,心中总感沉重,一种不平之情不由而生。在我的眼里焦仲卿完全不应该是上述的那些评价。  我们先来掂量掂量这些评价。  先从学生的视角看。如果,我们采用了这些评价,说“死守孝道”是不好的,“软弱无能”是不行的;那么,我们的这些尚处于叛逆期、与家长之间很少沟通、思想尚未成熟、遇事不够冷静的学生该怎么办?如果,我们又将这场悲
期刊
关于诗歌的艺术媒介的讨论,许多人都把侧重点放在诗歌的媒介特征上,探幽发微。这一点固然很重要,但却忽视了对其本源问题“诗歌的艺术媒介”即诗歌的特殊的言说方式问题的探讨。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探讨这个问题呢?因为,诗歌的本质既包括内容本质又包括形式本质(吕进先生对此提出了相关的新说,即诗的内容本质在于它的审美视点即观照方式,而形式本质就在于诗歌的言说方式上),而对诗歌这种特殊的言说方式也即其形式本质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