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包装变绿 循环经济腾飞

来源 :绿色包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ini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眼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世界主要经济体普遍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破解资源环境约束、应对气候变化、培育经济新增长点的基本路径,加速循环经济发展布局。近期,国家发改委印发了《“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要求到2025年,循环型生产方式全面推行,绿色设计和清洁生产普遍推广,资源综合利用能力显著提升,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基本建立。
  《规划》聚焦循环经济领域亟待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五大重点工程和六大重点行动,这之中就包含了快递包装绿色转型推进行动。《规划》要求强化快递包装绿色治理,实现重点品类的快件原装直发。到2025年,电商快件基本实现不再二次包装,可循环快递包装应用规模达1000万个。
  2021年上半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和业务收入预计接近500亿件和4800亿元。有报告估算,按照现在的快递行业增长速度,快递业碳排放量将超过3200万吨,至2025年中国快递包装废弃物产生量达2160万吨,处理费用达30亿元以上,填埋处置量超过100万吨,数字可谓触目惊心。
  为了推动快递包装行业绿色转型发展,我国已出台一系列政策规划,近一年内就有《邮件快件绿色包裝规范》《关于加强快递绿色包装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快递包装绿色产品认证目录(第一批)》《快递包装绿色产品认证规则》《关于加快推进快递包装绿色转型的意见》《邮件快件包装管理办法》等发布施行。
  地方层面,生态环境保护“排头兵”海南省7月发布了《海南省快递包装绿色转型行动计划(2021-2025)》,要求到2022年,全省电商快件基本不再二次包装。基本实现全省邮政、快递网点设置符合标准的包装废弃物回收装置。还将在海口、三亚等市县开展可循环快递包装规模化应用试点。
  快递包装绿色治理,应结合包装生产企业、电商平台及商家“三位一体”协同发力,才能真正做到快递包装的优化升级、减量和回收再利用。比如快递包装供应商应创新生产可循环、更环保的包装材料;占据快递业务量最大的电商平台及商家,应在保障商品安全的前提下,尽最大可能避免二次包装,尤其是电商平台应建立绿色准入机制,从源头上对包装进行把控;再加上政策支持,目前包装复用、回收等路径是中断的,而打通路径意味着成本增加,在一段时间内需要政策性补贴来促进产业转换,让环保包材企业具备造血能力,进入良性循环,才能最终改变“快递包装内卷”的现状。
  “人人使用绿色快递、共享低碳环保生活”不仅仅是句口号,全面推进系统治理、源头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才能加快实现快递包装减量化、绿色化、循环化。全面绿色转型的快递包装,将助力循环经济发展,在新征程中展现新担当。
其他文献
胎盘植入疾病(placenta accreta spectram, PAS)是指[1]:胎儿娩出后,胎盘部分或全部不能自发地从子宫壁分离的一种病理情况,包括胎盘粘连、胎盘植入及胎盘穿透。临床研究发现,PAS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在过去30年,其发病率从0.12%增加到0.31%,报告的死亡率约7.0%[2],且75%与大量输血、尿路损伤、子宫切除、多脏器功能衰竭、入住重症监护室及长期住院等有关[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