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指出,要增强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功能,积极有序发展股权融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优化金融机构的意见》中提及,到2020年,我国基本建成市场化、广覆盖、多渠道、低成本、高效率、严监管的融资体系。那么,在如此大力提倡下,我国直接融资市场目前究竟发展得如何?又存在哪些问题需要解决?
整体市场呈良性增长
直接融资是以股票、债券为主要金融工具的一种融资机制,这种资金供给者与资金需求者通过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直接融通资金的场所,即为直接融资市场,也称证券市场。
北京金长川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平安在接受《经济》记者采访时表示,以间接融资为主的传统金融市场已经走到了尽头,以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市场在我国方兴未艾。
“企业传统的融资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市场环境的发展。间接融资体系基于机构属性和风险偏好,也不可能为创新经济提供足够的金融支持。为了应对挑战,企业家需要重新认识金融市场,是企业进行资本运作的第一步。”刘平安表示,间接融资发展形势令人很担忧,中国必须发展直接融资来实现创新驱动发展,这是未来金融改革的出路之一。
整个金融体系如果以间接融资为主,必然会导致高资产负债率。
“而发展直接融资,有利于抵抗金融风险的能力。”刘平安进一步解释说,比如企业在银行贷款,如果企业经营不善导致还不上银行的钱,就会导致银行业危机,而银行业危机又会导致经济危机。而如果让股东投资企业,即使企业有经营危机,股东也有能力与企业共同承担风险。“美国在发生金融危机时修复能力很快,而且企业负债率较中国相比低很多,是因为美国以直接融资为主,有完善的VC、PE市场,经济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强。”
民生证券研究首席策略研究员李少君也认同刘平安的观点,他告诉《经济》记者,直接融资降低金融风险,是一个间接的作用,“因为企业都从一个银行贷款,风险就会集中在一个银行。而现在通过市场发债和发股票,市场价格波动就化解了融资风险”。
“间接融资中介费也过高,而债券发行利率一般低于贷款利率,股票融资不需要利息支出,所以发展直接融资,也能改善融资贵的问题。”李少君说。
近年来,我国在直接融资问题上做了许多工作,也取得一些成绩。债券市场、股票与衍生品市场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为不同规模、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提供了稳定的融资渠道。同时,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组成的股权市场体系也已经形成。
“目前债券存量约63万亿元,股票市场总市值56万亿元。”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公司金融研究室主任张跃文向《经济》记者说,这一市场体量已经很大了。
具体到细分市场发展,以股票市场为例,“自2015年,从5178点跌到2638点后,目前又涨到3400点,波动比较小,市场也相对平稳。”李少君告诉《经济》记者,A股目前有2500多家上市公司,股票总市值位居全球前3位,其中,国有控股或参股的企业大部分已上A股,国有经济体系和国有资产增值效应明显。中小企业和创业板上A股中,80%是民营企业,其借助资本市场的平台建立了一批创新型、科技型企业,为推动我国的供给侧改革提供了重要支持。
又例如新三板市场,“从2013年的356家,到今年9月初的11551家,新三板呈现爆发式的增长。”刘平安说,新三板作为中国证券市场的全国统一性场外市场,从根本上改变和完善了中国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高冷”难适应新常态
刘平安告诉《经济》记者,目前我国直接融资比例占30%,间接融资占70%。而只有达到比例1∶1的时候,我国经济体系才是真正的良性发展。
而目前我国直接融资比例偏低的原因,首先是股和债的融资受市场波动影响比较大。张跃文认为,之前受股灾和债券市场进入调整期的影响,股票市场对于IPO和增发的监管约束与市场约束增加,所以直接融资比重回落与此有直接关系,同时直接融资的门槛红线,也让大部分企业望而却步。
他补充说,以中小企业融资难为例,创业板处于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中间层,但能进入也不容易。“本来创业板是服务创新型企业的,这类企业的特点是快速成长,对资金需求也比较急迫。而我国创业板市场发行周期却要一两年,而国外市场周期基本上是三四个月。”张跃文说,“周期时间过长,企业在申请上板的时间内为保证财务的稳定性,不敢进行大规模的金融活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直接融资除了门槛高,其制度也有待完善。
新三板市场的现状就是最好的例证。虽然新三板挂牌呈现超高速发展,但市场流动性不足、企业质量不高、差异化供给制度不足,造成新三板市场喜忧参半、信心不足。从平均融资规模来看,2016年较2015年不升反降。2015年所有挂牌公司平均每家融资规模为2373万元,而2016年下降到1457万元,下降幅度达38.6%。
除此之外,张跃文认为,市场投资人和证券发行人对于证券发行条款也存在不同的意见。“投资人想获得零风险高收益的资金,证券发行人又想压低资金成本,双方都打着自己的算盘,这是导致长期投资不足的主要原因。”
对于直接融资出现诸项短板的问题,实际不难发现,直接融资体系制度建设滞后是第一问题,特别是在市場化的顶层设计上,还有望提高。
提高制度建设是第一步
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和存量法计算标准,上世纪90年代初期,发达经济体的直接融资比例已经达到60%,中等收入国家直接融资比例超过45%,而当时中国直接融资比例不足10%。在国际金融危机过后,发达经济体直接融资比例在65%之上,而我国目前仍为30%,有很大的发展潜力。那么,直接融资如何补短板,让其在金融体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进一步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优化金融机构的意见》表示,发展直接融资要扩大直接融资主体,扩宽直接融资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效率,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和杠杆率,完善投资者的结构,增强市场信心,畅通居民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渠道,实现投融资均衡发展,满足不断增长的财富管理和风险管理需求等。
李少君告诉《经济》记者,目前我国直接融资体系基本任务已经逐步完善,未来发展只要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
张跃文认为,发展直接融资关键是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资本市场是最重要的抓手。拓宽企业和居民投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具体来说,是要积极发展证券交易所股票市场、加快完善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规范发展服务小微企业的区域性股权市场、开展股权众筹融资试点、发展壮大债券市场。”
张跃文总结称,我国资本市场的对内、对外开放从未停止。直接融资的大门已然越开越大,这是一个过程,其速度并不仅仅取决于监管放松的程度。“我们距离完全市场化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市场投资者、发行人和中介机构都远未成熟。操之过急,只能适得其反。”
整体市场呈良性增长
直接融资是以股票、债券为主要金融工具的一种融资机制,这种资金供给者与资金需求者通过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直接融通资金的场所,即为直接融资市场,也称证券市场。
北京金长川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平安在接受《经济》记者采访时表示,以间接融资为主的传统金融市场已经走到了尽头,以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市场在我国方兴未艾。
“企业传统的融资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市场环境的发展。间接融资体系基于机构属性和风险偏好,也不可能为创新经济提供足够的金融支持。为了应对挑战,企业家需要重新认识金融市场,是企业进行资本运作的第一步。”刘平安表示,间接融资发展形势令人很担忧,中国必须发展直接融资来实现创新驱动发展,这是未来金融改革的出路之一。
整个金融体系如果以间接融资为主,必然会导致高资产负债率。
“而发展直接融资,有利于抵抗金融风险的能力。”刘平安进一步解释说,比如企业在银行贷款,如果企业经营不善导致还不上银行的钱,就会导致银行业危机,而银行业危机又会导致经济危机。而如果让股东投资企业,即使企业有经营危机,股东也有能力与企业共同承担风险。“美国在发生金融危机时修复能力很快,而且企业负债率较中国相比低很多,是因为美国以直接融资为主,有完善的VC、PE市场,经济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强。”
民生证券研究首席策略研究员李少君也认同刘平安的观点,他告诉《经济》记者,直接融资降低金融风险,是一个间接的作用,“因为企业都从一个银行贷款,风险就会集中在一个银行。而现在通过市场发债和发股票,市场价格波动就化解了融资风险”。
“间接融资中介费也过高,而债券发行利率一般低于贷款利率,股票融资不需要利息支出,所以发展直接融资,也能改善融资贵的问题。”李少君说。
近年来,我国在直接融资问题上做了许多工作,也取得一些成绩。债券市场、股票与衍生品市场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为不同规模、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提供了稳定的融资渠道。同时,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组成的股权市场体系也已经形成。
“目前债券存量约63万亿元,股票市场总市值56万亿元。”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公司金融研究室主任张跃文向《经济》记者说,这一市场体量已经很大了。
具体到细分市场发展,以股票市场为例,“自2015年,从5178点跌到2638点后,目前又涨到3400点,波动比较小,市场也相对平稳。”李少君告诉《经济》记者,A股目前有2500多家上市公司,股票总市值位居全球前3位,其中,国有控股或参股的企业大部分已上A股,国有经济体系和国有资产增值效应明显。中小企业和创业板上A股中,80%是民营企业,其借助资本市场的平台建立了一批创新型、科技型企业,为推动我国的供给侧改革提供了重要支持。
又例如新三板市场,“从2013年的356家,到今年9月初的11551家,新三板呈现爆发式的增长。”刘平安说,新三板作为中国证券市场的全国统一性场外市场,从根本上改变和完善了中国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高冷”难适应新常态
刘平安告诉《经济》记者,目前我国直接融资比例占30%,间接融资占70%。而只有达到比例1∶1的时候,我国经济体系才是真正的良性发展。
而目前我国直接融资比例偏低的原因,首先是股和债的融资受市场波动影响比较大。张跃文认为,之前受股灾和债券市场进入调整期的影响,股票市场对于IPO和增发的监管约束与市场约束增加,所以直接融资比重回落与此有直接关系,同时直接融资的门槛红线,也让大部分企业望而却步。
他补充说,以中小企业融资难为例,创业板处于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中间层,但能进入也不容易。“本来创业板是服务创新型企业的,这类企业的特点是快速成长,对资金需求也比较急迫。而我国创业板市场发行周期却要一两年,而国外市场周期基本上是三四个月。”张跃文说,“周期时间过长,企业在申请上板的时间内为保证财务的稳定性,不敢进行大规模的金融活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直接融资除了门槛高,其制度也有待完善。
新三板市场的现状就是最好的例证。虽然新三板挂牌呈现超高速发展,但市场流动性不足、企业质量不高、差异化供给制度不足,造成新三板市场喜忧参半、信心不足。从平均融资规模来看,2016年较2015年不升反降。2015年所有挂牌公司平均每家融资规模为2373万元,而2016年下降到1457万元,下降幅度达38.6%。
除此之外,张跃文认为,市场投资人和证券发行人对于证券发行条款也存在不同的意见。“投资人想获得零风险高收益的资金,证券发行人又想压低资金成本,双方都打着自己的算盘,这是导致长期投资不足的主要原因。”
对于直接融资出现诸项短板的问题,实际不难发现,直接融资体系制度建设滞后是第一问题,特别是在市場化的顶层设计上,还有望提高。
提高制度建设是第一步
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和存量法计算标准,上世纪90年代初期,发达经济体的直接融资比例已经达到60%,中等收入国家直接融资比例超过45%,而当时中国直接融资比例不足10%。在国际金融危机过后,发达经济体直接融资比例在65%之上,而我国目前仍为30%,有很大的发展潜力。那么,直接融资如何补短板,让其在金融体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进一步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优化金融机构的意见》表示,发展直接融资要扩大直接融资主体,扩宽直接融资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效率,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和杠杆率,完善投资者的结构,增强市场信心,畅通居民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渠道,实现投融资均衡发展,满足不断增长的财富管理和风险管理需求等。
李少君告诉《经济》记者,目前我国直接融资体系基本任务已经逐步完善,未来发展只要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
张跃文认为,发展直接融资关键是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资本市场是最重要的抓手。拓宽企业和居民投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具体来说,是要积极发展证券交易所股票市场、加快完善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规范发展服务小微企业的区域性股权市场、开展股权众筹融资试点、发展壮大债券市场。”
张跃文总结称,我国资本市场的对内、对外开放从未停止。直接融资的大门已然越开越大,这是一个过程,其速度并不仅仅取决于监管放松的程度。“我们距离完全市场化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市场投资者、发行人和中介机构都远未成熟。操之过急,只能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