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相对于城市小学生而言,在农村习作教学任重而道远,这主要是农村小学生自身条件的局限性造成的。针对以上现状,我从以下三个方面談一些浅薄的见解:一是通过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丰富学生的语言素材积累,培养语言运用能力和想象能力;二是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和体验生活,写自己的真情实感;三是开展多种形式的练笔,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课外阅读;生活实践;练笔;习作水平
小学生怕写作文,农村小学生尤甚。习作为什么长期困扰着广大学生呢?城市小学生与农村小学生在习作水平上的差距是不容争辩的事实。农村小学生的习作现状是这样的:老师布置了作文题后,他们感到无话可写,语句也表达不清。农村学生比城市里的学生,接触的新鲜事物较少;社交能力更无法与城里孩子相比;他们视野较窄,可供阅读的书籍不多。面对这些困境和现状,我们农村小学的教师该怎么办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作文教学,谈一谈自己的浅见。
一、开展课内外阅读活动,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
1.搞好课内阅读与语言运用训练,丰富语言素材。选入教材的课文,都是名家大师的经典佳作,无论是遣词造句,篇章结构,还是文章的立意、写作手法,都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写作范例。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必须从阅读教学入手,这样会事半功倍。指导学生学习每一篇课文时,我都进行精析细讲,从词汇到句子,从段落到篇章结构,都和学生一起理解、赏析。特别是文章运用了哪些写作方法,更是结合习作题目进行讲解、举例。然后通过学生仿写,将这些好的写作方法巩固下来。我还采用“活动探究式”进行教学,如举行“演讲比赛”“辩论会”“阅读手抄报”等比赛活动,来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运用能力。久而久之,学生们的写作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2.搞好课外阅读,积累语言素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的束缚,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积累语言。在农村,老师要想让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可不是简单的布置和适时的检查就可以的,必须要费些心思和体力。因为农村孩子手中可供阅读的书籍少之甚少。为此,我在班级中增设了“图书角”和“报刊架”,让学生尽可能地把个人的藏书拿到这里来,并展开一系列的读书活动。例如,每周一次的“我来推荐你来读”“我是阅读小明星”“阅读手抄报比赛”等。此外,每个学期一开始,我都会布置一道特别的作业,那就是列一个书单,让学生家长给孩子买一两本此书单上的课外书籍。同学们可以买不同的书目交换着看,更好地利用了有限的资源。同时也使家长们由没有习惯为孩子买书变成一种自觉的习惯。通过一段时间的买书读书实践,图书角里的图书已经相当可观了,极大地克服了农村孩子可供阅读的书籍少的不足。同学们的阅读量提高了,习作水平也随之上了一个新台阶。
二、指导学生多参与生活实践,留心生活写真性情
农村孩子比不了城里孩子有那么多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然而与城里孩子相比,他们有着更多的参与生活实践的机会。小时候,在家乡捉泥鳅、抠螃蟹、追蝴蝶、捕蜻蜓、切瓜干、拾花生等等那些亲身经历生活实践无不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令我至今难忘。相信生活在农村的孩子们此种有趣的经历会比我多的多,而记录此种实践的感受也会比我丰富的多。稍加引导,农村孩子们定会写出他们所特有的体会与感受来。写农村景色、写农村语言、写农村生活、写农村变化,农村孩子可写的内容题材也是很多很丰富的。
此外,农村孩子最热衷的事情莫过于看电视、看手机了。特别是电视,这是他们了解外界的重要窗口。而新闻的价值也许正是我所寻求的拓宽学生作文题材的最好出路。最近,我听说学生们都爱和家人一同观看齐鲁电视台的《啦呱》节目,为此,我投其所好要求学生每天从观看的新闻节目中选出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并进行简单评论,家长也可参与其中。这项活动开展没多长时间,就有了不小的收获。学生们比以前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能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了。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我们作文要写成诚实的,自己的话,内心怎样想,怎样感,笔下就怎样写。”写作必须是真实的,文章要有感而发。因此,要想让学生抒写自己的真情实感,让他们自由、愉快地写作,那在写作内容上就要给学生自由,允许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说自己想说的话。只有这样,不同的人才会写出不同的习作。在辅导“童年趣事”这一模块的习作时,我指导同学们写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题材、形式不拘。习作收上来之后,让我收获了颇多惊喜。同学们不仅写出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真情实感,而且语言风趣幽默,内容丰富多彩。其中还有几名同学甚至模仿《我想……》写起了诗歌,虽然笔法稚嫩,但都洋溢着童真童趣。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练笔活动,培养写作兴趣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时常要求学生注重平时观察和积累,开展练笔活动,培养习作兴趣。“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课外阅读应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读书笔记有很多类型,如“摘抄型”:摘抄好词好句好文章、科学趣闻、生活常识等,以增长知识,启迪思维,陶冶情操。“感想型”: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经历写出自己的感想和体会,提高分析事物的能力。“模仿创造型”:主要是仿写、改写故事,续编故事,发展想象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写日记是练笔的最佳途径,可以促使学生深入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最好方式,也是提高自己习作水平的有效途径。学生可以通过写日记,将自己的喜怒哀乐、所见所闻自由地表达出来,减小作文的难度。比如:结合农村小学生的实际,可让他们动手植树、养花、种菜,也可以饲养一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然后把栽种或饲养的过程以日记的形式写出来。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既感受到了劳动的快乐,又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更重要的是写起作文来有话可说、有情可抒。记得在学习写观察日记那个模块时,我提前一星期让学生种植一株自己喜欢的植物,并作细致观察。不少同学种植了自己喜欢的花草,还有的同学泡发了豆芽。这次作文也是很成功的,记得有一名同学写的《泡发黄豆芽日记四则》刊登在了日照日报社的《黄海晨刊》上。这样长期训练,学生的写作兴趣会逐渐被激发起来,写作素材也会逐渐丰富起来。
另外,我还在班级里组织开展写循环日记,就是以小组为单位,每天由一人负责写日记,第二天流动到组内另一名同学的手中。第一个同学写完日记后需要自评,然后传给第二个同学。第二个同学给第一个同学写完评价之后,再写自己的日记,并写自评……依此类推。通过这些练笔活动,同学们渐渐愿意写了,爱写了,养成了主动写作的好习惯。
总之,作文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种艺术。我们做老师的,既要遵循固定的原理和方法,又要不断探索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积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参与习作活动的机会,从不同渠道激励学生,他们就会感受到习作是一种令人愉快的事。
关键词:课外阅读;生活实践;练笔;习作水平
小学生怕写作文,农村小学生尤甚。习作为什么长期困扰着广大学生呢?城市小学生与农村小学生在习作水平上的差距是不容争辩的事实。农村小学生的习作现状是这样的:老师布置了作文题后,他们感到无话可写,语句也表达不清。农村学生比城市里的学生,接触的新鲜事物较少;社交能力更无法与城里孩子相比;他们视野较窄,可供阅读的书籍不多。面对这些困境和现状,我们农村小学的教师该怎么办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作文教学,谈一谈自己的浅见。
一、开展课内外阅读活动,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
1.搞好课内阅读与语言运用训练,丰富语言素材。选入教材的课文,都是名家大师的经典佳作,无论是遣词造句,篇章结构,还是文章的立意、写作手法,都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写作范例。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必须从阅读教学入手,这样会事半功倍。指导学生学习每一篇课文时,我都进行精析细讲,从词汇到句子,从段落到篇章结构,都和学生一起理解、赏析。特别是文章运用了哪些写作方法,更是结合习作题目进行讲解、举例。然后通过学生仿写,将这些好的写作方法巩固下来。我还采用“活动探究式”进行教学,如举行“演讲比赛”“辩论会”“阅读手抄报”等比赛活动,来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运用能力。久而久之,学生们的写作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2.搞好课外阅读,积累语言素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的束缚,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积累语言。在农村,老师要想让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可不是简单的布置和适时的检查就可以的,必须要费些心思和体力。因为农村孩子手中可供阅读的书籍少之甚少。为此,我在班级中增设了“图书角”和“报刊架”,让学生尽可能地把个人的藏书拿到这里来,并展开一系列的读书活动。例如,每周一次的“我来推荐你来读”“我是阅读小明星”“阅读手抄报比赛”等。此外,每个学期一开始,我都会布置一道特别的作业,那就是列一个书单,让学生家长给孩子买一两本此书单上的课外书籍。同学们可以买不同的书目交换着看,更好地利用了有限的资源。同时也使家长们由没有习惯为孩子买书变成一种自觉的习惯。通过一段时间的买书读书实践,图书角里的图书已经相当可观了,极大地克服了农村孩子可供阅读的书籍少的不足。同学们的阅读量提高了,习作水平也随之上了一个新台阶。
二、指导学生多参与生活实践,留心生活写真性情
农村孩子比不了城里孩子有那么多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然而与城里孩子相比,他们有着更多的参与生活实践的机会。小时候,在家乡捉泥鳅、抠螃蟹、追蝴蝶、捕蜻蜓、切瓜干、拾花生等等那些亲身经历生活实践无不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令我至今难忘。相信生活在农村的孩子们此种有趣的经历会比我多的多,而记录此种实践的感受也会比我丰富的多。稍加引导,农村孩子们定会写出他们所特有的体会与感受来。写农村景色、写农村语言、写农村生活、写农村变化,农村孩子可写的内容题材也是很多很丰富的。
此外,农村孩子最热衷的事情莫过于看电视、看手机了。特别是电视,这是他们了解外界的重要窗口。而新闻的价值也许正是我所寻求的拓宽学生作文题材的最好出路。最近,我听说学生们都爱和家人一同观看齐鲁电视台的《啦呱》节目,为此,我投其所好要求学生每天从观看的新闻节目中选出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并进行简单评论,家长也可参与其中。这项活动开展没多长时间,就有了不小的收获。学生们比以前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能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了。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我们作文要写成诚实的,自己的话,内心怎样想,怎样感,笔下就怎样写。”写作必须是真实的,文章要有感而发。因此,要想让学生抒写自己的真情实感,让他们自由、愉快地写作,那在写作内容上就要给学生自由,允许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说自己想说的话。只有这样,不同的人才会写出不同的习作。在辅导“童年趣事”这一模块的习作时,我指导同学们写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题材、形式不拘。习作收上来之后,让我收获了颇多惊喜。同学们不仅写出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真情实感,而且语言风趣幽默,内容丰富多彩。其中还有几名同学甚至模仿《我想……》写起了诗歌,虽然笔法稚嫩,但都洋溢着童真童趣。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练笔活动,培养写作兴趣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时常要求学生注重平时观察和积累,开展练笔活动,培养习作兴趣。“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课外阅读应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读书笔记有很多类型,如“摘抄型”:摘抄好词好句好文章、科学趣闻、生活常识等,以增长知识,启迪思维,陶冶情操。“感想型”: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经历写出自己的感想和体会,提高分析事物的能力。“模仿创造型”:主要是仿写、改写故事,续编故事,发展想象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写日记是练笔的最佳途径,可以促使学生深入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最好方式,也是提高自己习作水平的有效途径。学生可以通过写日记,将自己的喜怒哀乐、所见所闻自由地表达出来,减小作文的难度。比如:结合农村小学生的实际,可让他们动手植树、养花、种菜,也可以饲养一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然后把栽种或饲养的过程以日记的形式写出来。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既感受到了劳动的快乐,又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更重要的是写起作文来有话可说、有情可抒。记得在学习写观察日记那个模块时,我提前一星期让学生种植一株自己喜欢的植物,并作细致观察。不少同学种植了自己喜欢的花草,还有的同学泡发了豆芽。这次作文也是很成功的,记得有一名同学写的《泡发黄豆芽日记四则》刊登在了日照日报社的《黄海晨刊》上。这样长期训练,学生的写作兴趣会逐渐被激发起来,写作素材也会逐渐丰富起来。
另外,我还在班级里组织开展写循环日记,就是以小组为单位,每天由一人负责写日记,第二天流动到组内另一名同学的手中。第一个同学写完日记后需要自评,然后传给第二个同学。第二个同学给第一个同学写完评价之后,再写自己的日记,并写自评……依此类推。通过这些练笔活动,同学们渐渐愿意写了,爱写了,养成了主动写作的好习惯。
总之,作文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种艺术。我们做老师的,既要遵循固定的原理和方法,又要不断探索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积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参与习作活动的机会,从不同渠道激励学生,他们就会感受到习作是一种令人愉快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