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教材(以下均以此教材为例,新《课程标准》以前的教材称老教材),从教材的编排体例上看,小学语文新课程教材的“语文园地”就是人教版老教材中的 “基础训练”。但我认为“基础训练”和“语文园地”虽然都是在要求学生对学习的知识加以巩固和运用,但从形式、内容和教学要求都不完全一样。笔者认为有以下两个变化和一个不变:
一、从“三味书屋”到“百草园”的变化
1.从题目的呈现形式上不一样。老教材是以字•词•句、听话、说话、阅读、作文四个部分呈现,新教材是以读读背背、阅读、口语交际、习作、实践活动五个部分呈现。
(1)题目呈现的形式的变化:以“我会”的形式呈现。老教材的“读一读”、“连一连”、“写一写”、“说一说”改为“我会读”、“我会连”、“我会写”、“我会说”的形式出现。这样的形式出现,对本单元的语文知识、技能进行梳理、整合和巩固的同时,更加注重在学生心中培植学习语文的兴趣。“我会…”从文字上给学生以自信心,让学生有成功感,还培养了学生的自学习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我会”的形式就有让学生展示我会的内容,学生就会做的更好一些,也允许让学生事先做一做,做些准备。在“语文园地”里后面设“展示台”,鼓励学生展示自己,引导学生注意生活中事物,做生活、学习的主人,同时也告诉了其他学生的学习途径。这不但增长了学生的见闻,而且使学生有意识地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成为学习语文的有心人。
(2)园地多渠道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兴趣。“语文园地”题型多样,可以激发学生多方面的学习欲望,有效的进行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有了学习语文的兴趣,语文就不愁学不好。
(3)园地比较注重课外的延伸和拓展。“教材只是一个例子”,既然只是例子,那么我们在教学中就要举一反三。语文园地就是给我们安排了这样大量的例子,让我们去反三。
2.从题目的内容上看不一样。
基础训练的安排内容及教学思想、形式的编排发生了一些变化,内容也发生了一些变化,老教材从“字•词•句”、“听话说话”到“阅读作文”基本思想是从“字-词-句-篇-章”的学习结构形式,这是人们学习的一种思维方式。整个标题也由“基础训练”总管,“字-词-句”的教学导致以前的语文教学出现过于重视字、词、句单项的、机械的重复训练与练习。
“阅读”的教学过于对文章的段落、层次、句与句之间的结构关系产生烦琐的分析和理解中心思想。所以产生以前的语文教学的“繁、难、偏、旧”的现象。
新老教材的变化:
(1)题目的变化“基础训练”到“积累运用”,再到“语文园地”。
(2)“字•词•句”到“积累”,再到“日积月累”。
(3)“听话、说话”到“口语交际”
(4)“作文”到“习作”。
这些变化可以看出语文园地的要求不再是简单的单项训练,而是注重丰富语言的积累,通过积累培养学生的语感,发展思维,提高语文能力。以上的比较,从以前的“基础训练”到现在的“语文园地”就好比是从“枯燥无味的三味书屋”到“充满快乐的百草园”。
二、“小语文教学观”到“大语文教学观”的变化
在老教材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基本是上好教材安排的内容,每一篇课文详细的讲解,可以说中间的每一个字都认到,每一个词语都解释,每一段都讲解,从一句、一段、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联系、写作特点、中心思想。先是老师讲,然后学生记背,最后考试也是这,就是上课文,学课文,最后考课文,老师不敢越教材半步,学生也不敢越雷池半步。这就是以前的“小语文教学观”,视语文教材为语文的全部。
新课程标准出来之后,提出“大语文教学观”,提出语文教材只是一个例子,教材是语文的内容,但不是语文的全部,生活就是语文,语文来源于生活。整个教学观的变化,也影响到课后的练习的教学,基础训练的练习,除开学会、记住之后,延伸拓展的要求少,现在的语文园地除开完成书上的任务之外,还要大量拓展运用.
如:第五册语文园地七的“成语故事”“刻舟求剑”,学生学习了这个故事之后,还有余兴学习其他的成语故事,如果班上开一个成语故事会,班上有50人,一人讲一个,那么同学们就另外就指导了50个成语故事,头脑中就不会只有“刻舟求剑”一个成语故事了。这样拓展、延伸的教学,就是举一反三的过程,真正体现了教材只是一个例子的作用。
三、自古以来一致没有变化的“积累•运用”语文教学观
古代的私塾教学,就要求学生背诵“三字经”、“百家姓”,后来又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来也会吟”的说法。虽然以前的教学没有明确提出“积累”二字,但实际上是这么在做。《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这样给语文教学界定: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在每个“语文园地”都安排了“日积月累”。 “读读背背”系统编排了古诗、古诗中的名句、成语、名言警句、三字经、对子歌、农谚等传统文化内容。第五册语文园地一安排的是古诗《小儿垂钓》,到园地八是三字经节句。这些内容,无论对于学生学语言、学文化、学做人都是十分有益的。通过这些内容,使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祖国语言文字的隽永、优美,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化,自觉地学习、了解祖国的语言、文化,不断丰富语言、文化的积淀。
(湖北省远安县洋坪中心小学)
一、从“三味书屋”到“百草园”的变化
1.从题目的呈现形式上不一样。老教材是以字•词•句、听话、说话、阅读、作文四个部分呈现,新教材是以读读背背、阅读、口语交际、习作、实践活动五个部分呈现。
(1)题目呈现的形式的变化:以“我会”的形式呈现。老教材的“读一读”、“连一连”、“写一写”、“说一说”改为“我会读”、“我会连”、“我会写”、“我会说”的形式出现。这样的形式出现,对本单元的语文知识、技能进行梳理、整合和巩固的同时,更加注重在学生心中培植学习语文的兴趣。“我会…”从文字上给学生以自信心,让学生有成功感,还培养了学生的自学习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我会”的形式就有让学生展示我会的内容,学生就会做的更好一些,也允许让学生事先做一做,做些准备。在“语文园地”里后面设“展示台”,鼓励学生展示自己,引导学生注意生活中事物,做生活、学习的主人,同时也告诉了其他学生的学习途径。这不但增长了学生的见闻,而且使学生有意识地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成为学习语文的有心人。
(2)园地多渠道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兴趣。“语文园地”题型多样,可以激发学生多方面的学习欲望,有效的进行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有了学习语文的兴趣,语文就不愁学不好。
(3)园地比较注重课外的延伸和拓展。“教材只是一个例子”,既然只是例子,那么我们在教学中就要举一反三。语文园地就是给我们安排了这样大量的例子,让我们去反三。
2.从题目的内容上看不一样。
基础训练的安排内容及教学思想、形式的编排发生了一些变化,内容也发生了一些变化,老教材从“字•词•句”、“听话说话”到“阅读作文”基本思想是从“字-词-句-篇-章”的学习结构形式,这是人们学习的一种思维方式。整个标题也由“基础训练”总管,“字-词-句”的教学导致以前的语文教学出现过于重视字、词、句单项的、机械的重复训练与练习。
“阅读”的教学过于对文章的段落、层次、句与句之间的结构关系产生烦琐的分析和理解中心思想。所以产生以前的语文教学的“繁、难、偏、旧”的现象。
新老教材的变化:
(1)题目的变化“基础训练”到“积累运用”,再到“语文园地”。
(2)“字•词•句”到“积累”,再到“日积月累”。
(3)“听话、说话”到“口语交际”
(4)“作文”到“习作”。
这些变化可以看出语文园地的要求不再是简单的单项训练,而是注重丰富语言的积累,通过积累培养学生的语感,发展思维,提高语文能力。以上的比较,从以前的“基础训练”到现在的“语文园地”就好比是从“枯燥无味的三味书屋”到“充满快乐的百草园”。
二、“小语文教学观”到“大语文教学观”的变化
在老教材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基本是上好教材安排的内容,每一篇课文详细的讲解,可以说中间的每一个字都认到,每一个词语都解释,每一段都讲解,从一句、一段、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联系、写作特点、中心思想。先是老师讲,然后学生记背,最后考试也是这,就是上课文,学课文,最后考课文,老师不敢越教材半步,学生也不敢越雷池半步。这就是以前的“小语文教学观”,视语文教材为语文的全部。
新课程标准出来之后,提出“大语文教学观”,提出语文教材只是一个例子,教材是语文的内容,但不是语文的全部,生活就是语文,语文来源于生活。整个教学观的变化,也影响到课后的练习的教学,基础训练的练习,除开学会、记住之后,延伸拓展的要求少,现在的语文园地除开完成书上的任务之外,还要大量拓展运用.
如:第五册语文园地七的“成语故事”“刻舟求剑”,学生学习了这个故事之后,还有余兴学习其他的成语故事,如果班上开一个成语故事会,班上有50人,一人讲一个,那么同学们就另外就指导了50个成语故事,头脑中就不会只有“刻舟求剑”一个成语故事了。这样拓展、延伸的教学,就是举一反三的过程,真正体现了教材只是一个例子的作用。
三、自古以来一致没有变化的“积累•运用”语文教学观
古代的私塾教学,就要求学生背诵“三字经”、“百家姓”,后来又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来也会吟”的说法。虽然以前的教学没有明确提出“积累”二字,但实际上是这么在做。《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这样给语文教学界定: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在每个“语文园地”都安排了“日积月累”。 “读读背背”系统编排了古诗、古诗中的名句、成语、名言警句、三字经、对子歌、农谚等传统文化内容。第五册语文园地一安排的是古诗《小儿垂钓》,到园地八是三字经节句。这些内容,无论对于学生学语言、学文化、学做人都是十分有益的。通过这些内容,使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祖国语言文字的隽永、优美,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化,自觉地学习、了解祖国的语言、文化,不断丰富语言、文化的积淀。
(湖北省远安县洋坪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