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王

来源 :民间故事选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jing8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宣统二年,有个叫赵长恩的年轻人在沧州城北大街开了一个饭庄。由于他诚信经营、广结善缘,因此生意非常好,每天都顾客盈门、座无虚席。
  一
  这天,赵长恩接到沧州城商会会长吴沛的请柬,邀请他去参加一个会议。这个吴沛以前曾在宫里的寿膳房当过十几年御厨,专门给慈禧老佛爷做御膳。老佛爷驾崩后,他回到沧州城,通过运作当上了商会会长。他仗着在宫里有关系,当上会长后为所欲为,没人敢惹。
  会议是在一个茶楼举行的,全城90个饭庄的老板都来了。会议开始后,吴沛一脸严肃地说:“为了提高大家的厨艺水平,给全城父老奉上色香味俱全的饕餮盛宴,经本会长和两位副会长研究,决定每月举行一届厨王争霸赛,评选出冠亚季军,给予特别奖励。不知诸位有什么意见吗?”
  “没意见!”台下齐声回答。
  见大家回答得干脆利落,吴沛脸上露出了笑容。他干咳一声又说道:“不过,组织这个争霸赛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儿,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我们会适当收取一点儿报名费,暂定10两银子吧,多退少补。当然了,谁要是觉得不划算,也可以不报名,我们不会强迫的!”
  吴沛把话说完,大家无不在心里骂起了娘。这个挨千刀的吴沛,他这分明是找个由头乘机敛财啊!可大家都敢怒不敢言,更不敢不報名。最后,饭庄老板只有一个没当场报名,就是赵长恩。
  与赵长恩关系不错的几个老板都劝他,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可赵长恩就是不听,他说他最看不惯的就是吴沛那副小人得志的嘴脸,这次一定要和他斗一斗,看他能把自己怎么样。
  结果过了没几天,赵长恩的饭庄就闹出了一桩命案。一个叫花子在他的饭庄买了两个烧饼,坐在大门口刚吃了没几口就七窍流血而死。有人告了官,衙门派人来封了赵长恩的饭庄,并把他抓起来关进了大牢。赵长恩在牢狱里直喊冤枉,说他被人下了套。可谁听他的啊?最后,他的妻子拿出所有积蓄上下打点,前前后后花了不少银子,才把他从牢狱里救出来。
  出狱后重新营业,赵长恩饭庄的生意大不如前,每天来他这里吃饭的只有寥寥数人。他的饭庄仅能维持收支平衡,没有半点儿盈利。
  赵长恩心里明白,自己走到今天的惨境肯定与那个吴沛有关。他有些后悔,如果当初不和吴沛较劲儿,也许自己就不会遭受这场劫难。
  二
  这天上午,赵长恩正在后厨查看卫生,城西豆腐坊的老孙头带着他的学徒来送豆腐。那个学徒看上去有十七八岁,长得老实憨厚。在从车子上往下搬豆腐时,那个学徒不小心把手推车碰歪了,一车的豆腐全都倾到地上摔成了碎块儿。老孙头顿时暴跳如雷,捡起一根木棍就要打他,被赵长恩给拦下了。老孙头说不再收他当学徒,让他滚蛋,然后自己收起碎豆腐推着车子走了。
  目送老孙头走远,那个学徒急得直跺脚。赵长恩安慰了他几句,和他交谈起来。通过交谈,赵长恩得知他叫陆明,家住城东八里外的陆家庄,因家境贫寒,他爹就托人把他送到了老孙头的豆腐坊当学徒,希望他学成之后回家以做豆腐谋生。如今被赶了出来,回家后非让他爹打死不可。
  陆明的遭遇让赵长恩动了恻隐之心,他想了想后对陆明说:“如果你不嫌弃,就在我这里当个杂工吧,干点儿刷锅洗碗、打扫卫生之类的活儿。”陆明听罢顿时喜笑颜开,一个劲儿地道谢。
  陆明知恩图报,干起活儿来从不偷懒,该自己干的,不该自己干的,都干得不亦乐乎。
  就这样过了有10多天。这天,赵长恩正在后院为饭庄的前景发愁,饭庄仅剩的两名大厨来找他,要求给他们涨工钱。赵长恩苦笑着说:“现在饭庄没有盈利,我拿什么给两位涨工钱?总不能去借高利贷吧?”两名大厨态度很坚决,不给涨工钱就要走人。
  无论赵长恩怎么挽留,两名大厨都非走不可。这时,陆明走过来,对赵长恩说:“让他们走,这种无情无义之人,只知道趁火打劫!”
  赵长恩扭过头看了他一眼,无奈地说:“小兄弟,你哪里知道,他们这一走,咱这饭庄就得关门啦!”
  陆明却撇撇嘴,不屑地说:“不就是做菜嘛,我也会!”
  赵长恩听罢惊疑地看着陆明,陆明笑了笑解释道:“他们做菜的时候我在旁边偷学过,不一定强过他们,但肯定不会比他们差!”
  赵长恩心里有些不悦,认为陆明太过狂妄,不知天高地厚。那两名大厨来他的饭庄之前在京城跟着名师学艺多年才有了现在的水平,岂能是他偷学几天就能比得上的?
  陆明从赵长恩的表情中看出了他的心思。他没再说话,转身进了后厨。过了约莫一盏茶的工夫,他把炒好的几道菜端到了赵长恩的面前。赵长恩狐疑地看着他,夹了一筷子菜放进嘴里,仔细一咂摸,惊得差点儿跳起来。陆明做的菜,比起那两名大厨来,有过之而无不及。
  从那以后,陆明就成了赵长恩饭庄里唯一的大厨。由于他喜欢钻研,连续推出了几道独具特色的招牌菜,使得饭庄里的客人又慢慢多起来。有一次,一位曾有幸吃过御膳的朝廷官员来吃饭,吃了第一口就拍手叫好,说从陆明做的菜中吃出了御膳的味道。消息一传出可不得了,每天来赵长恩饭庄吃饭的人更多了。
  饭庄的盈利与日俱增,赵长恩看在眼里既喜又忧。喜的是饭庄终于走出阴霾步入了正轨,忧的是担心那个吴沛再像上次那样在暗中给他下绊子。他征求陆明的意见,陆明给他出主意说:“你去给吴沛送礼,并告诉他以后每届厨王争霸赛都参加,他就不会找你的麻烦了。”赵长恩听从了陆明的建议,当晚就带着厚礼去了吴沛家。
  三
  几天后,第二届厨王争霸赛如期举行,赵长恩派陆明参赛。经过紧张而激烈的角逐,陆明凭借一道“引蛇出洞”斩获季军。这让赵长恩的饭庄名气剧增。
  之后的第三届厨王争霸赛,赵长恩仍旧派陆明参赛,获得了亚军。第四届厨王争霸赛,陆明再接再厉,最终喜获冠军。
  获得冠军的那天晚上,赵长恩关门歇业,张罗了一桌子菜为陆明庆功,大家觥筹交错,开怀畅饮,一直喝到深夜才结束。赵长恩独自一人回到后院,突然感觉身后跟着一个人,回头一看,原来是陆明。陆明拉着他的手,激动地叫了声:“大哥!”   赵长恩一下被他给叫蒙了,正纳闷呢,只听陆明又说道:“大哥,你家老人我干爹的大仇,今夜就能报了!”
  赵长恩听罢更加觉得可笑,我爹在我不到8歲时就去世了,怎么突然冒出这么个干儿子来?看来这家伙真是喝醉了!于是他就安排两个伙计把陆明送回住处休息了。
  第二天上午,赵长恩还在熟睡,突然有个伙计跑进来把他叫醒,小声对他说:“掌柜的,那个吴沛死了。”
  赵长恩听罢一骨碌坐起来,吃惊地问:“啥时候的事儿,怎么死的?”
  伙计回道:“具体情况我也不清楚,只听说是得了什么疾病,昨晚躺下后就再没起来。”
  赵长恩突然想起了昨晚陆明说的话,赶紧派人去找陆明。不一会儿,陆明赶着一挂马车来了。陆明说:“大哥,如果你想搞明白事情真相,就上车跟我走!”赵长恩毫不犹豫地上了车。
  马车出了城一直往东跑了二三十公里,最后拐进一个村子,在一座僻静的院落前停下。陆明跳下车,对赵长恩说:“大哥,到家了!”
  赵长恩跳下车跟着陆明走进院子里,一个50多岁的老者从屋里迎出来。陆明指着赵长恩对他说:“爹,这就是赵大哥,我干爹的儿子!”老者走过来,一把抓住赵长恩的手,眼泪哗哗地流了下来:“我的儿啊,你可让我想煞了!”
  赵长恩一头雾水地看着陆明和那个老者,不知所措。老者把他让进屋里,将事情的来龙去脉给他讲了一遍。
  原来,老者叫孟春露,10多年前曾在宫里的寿膳房当御厨。当时和他一起的,还有他的结拜兄弟赵顺昌,也就是赵长恩的父亲,此外还有那个吴沛。由于孟春露厨艺高超,做的御膳让慈禧赞不绝口,因此经常受到赏赐。
  吴沛看在眼里,恨在心上。于是,吴沛就找到一位交往甚密的管事太监商量把孟春露给除掉。两人密谋在孟春露做的晚膳里下毒药,然后向皇太后告密,由皇太后亲自下令处死他。但让他们没想到的是,他们的谈话让赵顺昌一字不漏地听到了,他马上告诉了孟春露,并想办法把他送出了宫。
  后来,管事太监到处找不到孟春露,知道自己和吴沛的计谋泄了密,生怕传到慈禧耳朵里会对自己不利,于是就连夜调查,最后查到了赵顺昌身上。管事太监大怒,指令吴沛在赵顺昌回住处的路上下黑手把他打死了,对外对内声称是赵顺昌自己不小心跌进沟里摔死了。
  从宫里逃出来后,孟春露没敢回自己老家,而是来到这个地方隐姓埋名当起了农夫,其间他把自己的手艺全都传给了儿子孟名。他发誓,有朝一日一定要找到结拜兄弟的家人,以报当年的救命之恩。
  他派儿子四处打听结拜兄弟遗孀遗孤的情况。后来终于打听到,结拜兄弟的儿子赵长恩在沧州城开饭庄,并且正在遭受当年的仇敌吴沛的打压和陷害。他顿时暴怒,就让儿子孟名化名为陆明去了沧州城,一来打算帮助赵长恩重整旗鼓,二来想办法除掉吴沛为结拜兄弟报仇雪恨。
  老者讲完后,赵长恩悲痛地说道:“想不到家父竟然是这样死的。家母在世时,只跟我说父亲曾是宫里的御厨,其他事情一概未提,直到今天我才得知真相。那个吴沛,真是死有余辜。如今大仇得报,家父在九泉之下也可瞑目了!”
  “你父亲出事时,我们俩结拜还不到三天……”话未说完,孟春露的眼圈已经通红。
  选自《民间文学》
其他文献
唐末昭宗李晔是个傀儡皇帝,时时得看大军阀朱温的眼色行事,于是昭宗就养猴子逗猴子聊以度日。也许是因为身边都是朱温耳目,少有亲信,可怜的昭宗就把一只最喜欢的猴子当作心腹看待,给它穿上最鲜艳的衣服,甚至给这只猴子加官进爵,并赐封号“孙供奉”。  后来朱温等到时机成熟,杀害了昭宗和他的儿子哀帝李柷,自己做了皇帝。朱温在接见前朝臣子时,竟然将此猴也當作贵宾牵引到自己身旁安位落座。这只颇通人性的猴子瞧见坐在龙
期刊
清朝初年,有位南昌人叫张晨,他的父亲在京城担任国子监助教,协助国子祭酒和国子博士教授生徒,他也跟随父亲到了京城生活。  这日,张晨上街,看到一位长者蹲在地摊上挑东西,当他直起身子,正准备掏钱时,一枚铜钱从他的衣袋里滑落。他没有发现,仍在那里聚精会神地挑着。这时,张晨恰巧在旁,他看着地上的一枚铜钱,赶忙踩到脚下,环视四周,发现没有人,于是不露声色地将钱捡起来,揣进自己的兜里。这一幕恰巧被在一旁坐着的
期刊
有一天,许由到颍河边洗耳朵。他的好友巢父牵着牛犊来饮水,问他为什么洗耳。  他说:“尧打算召我做九州长,这话脏了我耳朵,所以来洗。”  巢父说:“你为啥不到高山深谷去洗?到那儿谁也看不见。跑到颍河边来,想让别人知道,为自己扬名。你把水弄脏,污了我牛犢的口!”就牵着牛到上游去饮水了。  选自《今晚报》
期刊
大太监李莲英为人机灵、嘴巧,很善于取悦慈禧,在宫中稳坐太监总管的位子。  慈禧爱看京戏,常以小恩小惠赏赐艺人一点东西。一次,她看完著名演員杨小楼的戏后。把他召到眼前,指着满桌子的糕点说:“这一些赐给你,带回去吧!”  杨小楼叩头谢恩,他不想要糕点,便壮着胆子说:“叩谢老佛爷,这些尊贵之物,奴才不敢领,请……另外恩赐点……”  “要什么?”慈禧心情很好,并未发怒。  杨小楼又叩头说:“老佛爷洪福齐天
期刊
一  唐朝时,发生过一起有名的“黄金案”。  在江南的甘露寺,前几任住持,还有几个掌管寺内财物的僧人,到官府状告现任住持损公肥私,将寺里库存的三百两黄金私吞了。他们异口同声地说,寺内有三百两黄金代代相传,而现任住持上任不久,却说账上的三百两黄金未见实物。  官府经过审理,判新任住持私吞寺内财产,押在府衙听候发落。  當时在江浙当巡察使的李德裕,得知此事后,觉得此案有蹊跷,他叫来寺里的僧人们,想问个
期刊
魏晋时期,有位著名吃货叫罗友,此人以好吃能吃会吃闻名于世。  罗友小时候家庭条件不好,经常吃了上顿愁下顿,因此,吃饱吃好,就成了罗友一辈子最大的孜孜追求。  当时大户人家经常会在祠堂摆祭品祭祀祖先。祭祖仪式结束后,会把祭品分发给众人。罗友最擅长钻这个空子,每次提前打听到哪家准备祭祖,就会赶过去等着打秋风。  一次,因为罗友去得太早,祠堂還没开门,他就守在祠堂门口耐心地等。主人家出来迎神时看到他,就
期刊
许鲁村的耿老三死了。  人死如同灯灭。人活着的时候有口气息,死后就像一缕烟尘,眨眼间就啥都看不见了。  常言道:死者为大。死去的人两条腿一蹬,眼睛一闭,万事皆休。死人不管不问的事情,还得由活人操办──包括死者本人的事情。  历年历代,许鲁村祖辈传下来的习俗:不管任何人,死后得有人点长明灯。  点长明灯大多是后辈人的事情。即在死者埋葬时,由其嫡亲儿孙或其产业继承人,在他的棺材前点燃一盏油灯,以照亮其
期刊
裴爷在这座小县城里名气颇大,人们都说老爷子是读老书的──小县城里的人不说古书,而说老书。裴爷看的书是那种竖版的从右往左看的书。还有,裴爷那一手毛笔书法自不必说,单说他自撰的对联,诙谐幽默,就让小县城的人们津津乐道。  裴爷的字好到什么程度,可是有一个小故事的。那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刚成立那会儿,裴爷二十出头儿,又有文化,便在政府里谋得一个临时的差事,给政府抄抄写写,当然写通告是少不了
期刊
一胖毁所有。这一点,明朝的永乐皇帝深有体会。  当然,这胖的,不是永乐皇帝。永乐皇帝能文善武,体型自然是杠杠的。一般来说,宅男出胖子,而这胖子,便是永乐皇帝最宅的儿子朱高炽。  胖到啥程度?《明通鉴》记载,朱高炽走路时,需要两个人扶着,而且还走不稳。走不稳,就是因为太胖,体虚。  普通人都不敢胖;身为太子,胖就更要命了。  朱高炽的太子位并非高枕无忧。朱高炽底下还有两位没发福且才能一流的弟弟。而这
期刊
明末天启年间的首辅大臣朱国祯辞官后打算编一部《明书》,不料书未成而身先逝。朱家败落,已没有能力继续朱国祯的未完稿。当地富户庄廷鑨虽然双目失明,但一直有编著史书的梦想,知道朱家的情况后不惜千金买来遗稿,又延聘名士,补入崇祯和南明史事。书未付梓,庄廷鑨也溘然而逝。其父庄允城便出资,历时五年,将此书刊刻印行于世。  浙江归安知县吴之荣因贪赃枉法被罢了官,一直苦于找不到起复的机会,忽然听说庄廷鑨的这部史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