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更应侧重学困生,研究学困生,转化学困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结合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实践,我就如何做好学困生转化谈一点粗浅的体会,以期抛砖引玉。
【关键词】学困生 转化 体会 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面向少数学生。面向全体,正是面向有差异的每一个个体,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采取相应措施,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因此,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更应侧重学困生,研究学困生,转化学困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结合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实践,我就如何做好学困生转化谈一点粗浅的体会,以期抛砖引玉。
1. 多关爱是根本
夏丐尊先生说过:教育如果没有爱,就等于无水之地。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为师爱生是天职,特别是学困生,更要"偏爱"他们。因为他们更需要爱的阳光雨露,更需要教师用爱心去滋润他们健康成长。当他们学习落后时,热情地予以辅导;当他们犯错误时,讲究批评的艺术;当他们遇到困难时,慷慨地给予帮助;当他们进步时,及时肯定地鼓励。确实,诚挚的爱能够缩短教师与学困生之间的感情距离,赢得学困生的信赖,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俗语说:"亲其师,信其道"。当学生喜欢一位教师时,就会喜欢他所教的学科,自然就会尽最大的努力去学好这门学科。所以,在与学困生相处时,要满怀真诚与爱心,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坚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这样,教师就能自然而然地赢得他们的尊敬、理解和支持,学生就乐于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自觉遵照教师的指示规范自己。
2. 树信心是关键
陶行知研究会赏识教育研究所名誉所长周弘说:"把孩子看圆了,孩子就像打足了气的轮胎,一跃千里,把孩子看扁了,孩子就泄了气,无力硅步。"信心是"学困生"成功的基础。在对待"学困生"方面,一是教师自身要树立信心。
相信每一个"学困生"不仅有进步的渴望,也有进步的可能 。二是要树立"学困生"的信心。"学困生"身上虽然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但也蕴藏着一些不引人注目的"闪光点"。教师要善于使用放大镜,寻找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选择有利时机,适当加以鼓励,循循善诱。我们不仅要学会赏识学生,还要努力创造使学生获得表扬的机会。如在平时的考试、回答、听写中,学困生有进步的,就要及时表扬;在劳动中表现积极的,也要表扬;纪律有进步的学困生,也应该表扬……我们还可以举行一些学困生也能拿到奖的体育、游戏、文艺竞赛,使学困生的长处得以施展。心理学家指出,当一个人得到赏识时,他心里就有一种成就感,就会对未来充满信心,逐渐形成"我能行 !我不比别人差!"的自我意识,并逐步发现自己,发展自己,从而激发积极向上的动力。
3. 常辅导是途径
教师应当对学困生的情况进行认真的分析,拟定学困生转化辅导计划,逐步加以转化和提高。对由于知识系统残缺,造成学习障碍的学生,教师要从补缺补差着手,有效地进行个别指导和适当补课。另外开展"手拉手"结对帮扶辅导,每一名学困生由一到两名成绩优秀的学生辅导,对每一课中所要掌握的知识点、练习、作业在学优生辅助下一一落实。孩子间是无拘无束的,更容易沟通。课堂是学困生转化主阵地,因此,教师要重视课堂上学困生的表现,不仅尽可能多创造机会,而且提问、作业可适当降低难度,让他们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教师还要注意定期对其所学知识进行反馈,出现问题及时补救,不留"夹生饭"。并向他们介绍一些科学的适宜的学习方法,引导创设一个个学习"小目标",使学困生能一次一得, 渐生向更高目标奋斗的希望。
强化心理辅导。对家庭原因、社会原因造成学困的学生,如父母务工、父母离异、父母单身等情况,教师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思想教育。让他们明白学习的意义,懂得自己存在的价值, 理解自己肩负着将来改变这一现状的责任,使他们领会人生的含义,产生奋发图强的决心。
4. 校联家是保障
学生的学习生活基本上是两点式:家庭--学校。转化学困生,加强家校联合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学校定期或不定期地同家长交流情况,及时发现家教中的新问题,探讨新对策;请教子有方的学生家长介绍家教成功的经验,让他们学有榜样,学会用正确的方法教育自己的孩子。从理论上,思想上,方式方法上提高家庭教育质量。
各任课教师与学生家长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沟通:电话联系、家长联系卡、家校通短信联系、家校互访等。 经常与家长联系沟通,便可随时全方位地了解学生,才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学困生的有效转化需要学生家长的支持与配合。而这种支持与配合,来自于教师与家长的长期沟通,建立在互相信任、共同关心学生成长的一种默契基础之上。
总之,有效地改善学困生学习面貌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作。在此过程中,一部分学困生学习情绪不稳定,还可能出现反复现象。这就要求我们以积极的眼光去看待他们,用深厚的爱去感化他们,用科学的方法去引导他们,使学困生都能沿着正确的轨道运行,早日转化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等生"。
【关键词】学困生 转化 体会 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面向少数学生。面向全体,正是面向有差异的每一个个体,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采取相应措施,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因此,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更应侧重学困生,研究学困生,转化学困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结合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实践,我就如何做好学困生转化谈一点粗浅的体会,以期抛砖引玉。
1. 多关爱是根本
夏丐尊先生说过:教育如果没有爱,就等于无水之地。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为师爱生是天职,特别是学困生,更要"偏爱"他们。因为他们更需要爱的阳光雨露,更需要教师用爱心去滋润他们健康成长。当他们学习落后时,热情地予以辅导;当他们犯错误时,讲究批评的艺术;当他们遇到困难时,慷慨地给予帮助;当他们进步时,及时肯定地鼓励。确实,诚挚的爱能够缩短教师与学困生之间的感情距离,赢得学困生的信赖,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俗语说:"亲其师,信其道"。当学生喜欢一位教师时,就会喜欢他所教的学科,自然就会尽最大的努力去学好这门学科。所以,在与学困生相处时,要满怀真诚与爱心,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坚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这样,教师就能自然而然地赢得他们的尊敬、理解和支持,学生就乐于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自觉遵照教师的指示规范自己。
2. 树信心是关键
陶行知研究会赏识教育研究所名誉所长周弘说:"把孩子看圆了,孩子就像打足了气的轮胎,一跃千里,把孩子看扁了,孩子就泄了气,无力硅步。"信心是"学困生"成功的基础。在对待"学困生"方面,一是教师自身要树立信心。
相信每一个"学困生"不仅有进步的渴望,也有进步的可能 。二是要树立"学困生"的信心。"学困生"身上虽然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但也蕴藏着一些不引人注目的"闪光点"。教师要善于使用放大镜,寻找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选择有利时机,适当加以鼓励,循循善诱。我们不仅要学会赏识学生,还要努力创造使学生获得表扬的机会。如在平时的考试、回答、听写中,学困生有进步的,就要及时表扬;在劳动中表现积极的,也要表扬;纪律有进步的学困生,也应该表扬……我们还可以举行一些学困生也能拿到奖的体育、游戏、文艺竞赛,使学困生的长处得以施展。心理学家指出,当一个人得到赏识时,他心里就有一种成就感,就会对未来充满信心,逐渐形成"我能行 !我不比别人差!"的自我意识,并逐步发现自己,发展自己,从而激发积极向上的动力。
3. 常辅导是途径
教师应当对学困生的情况进行认真的分析,拟定学困生转化辅导计划,逐步加以转化和提高。对由于知识系统残缺,造成学习障碍的学生,教师要从补缺补差着手,有效地进行个别指导和适当补课。另外开展"手拉手"结对帮扶辅导,每一名学困生由一到两名成绩优秀的学生辅导,对每一课中所要掌握的知识点、练习、作业在学优生辅助下一一落实。孩子间是无拘无束的,更容易沟通。课堂是学困生转化主阵地,因此,教师要重视课堂上学困生的表现,不仅尽可能多创造机会,而且提问、作业可适当降低难度,让他们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教师还要注意定期对其所学知识进行反馈,出现问题及时补救,不留"夹生饭"。并向他们介绍一些科学的适宜的学习方法,引导创设一个个学习"小目标",使学困生能一次一得, 渐生向更高目标奋斗的希望。
强化心理辅导。对家庭原因、社会原因造成学困的学生,如父母务工、父母离异、父母单身等情况,教师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思想教育。让他们明白学习的意义,懂得自己存在的价值, 理解自己肩负着将来改变这一现状的责任,使他们领会人生的含义,产生奋发图强的决心。
4. 校联家是保障
学生的学习生活基本上是两点式:家庭--学校。转化学困生,加强家校联合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学校定期或不定期地同家长交流情况,及时发现家教中的新问题,探讨新对策;请教子有方的学生家长介绍家教成功的经验,让他们学有榜样,学会用正确的方法教育自己的孩子。从理论上,思想上,方式方法上提高家庭教育质量。
各任课教师与学生家长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沟通:电话联系、家长联系卡、家校通短信联系、家校互访等。 经常与家长联系沟通,便可随时全方位地了解学生,才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学困生的有效转化需要学生家长的支持与配合。而这种支持与配合,来自于教师与家长的长期沟通,建立在互相信任、共同关心学生成长的一种默契基础之上。
总之,有效地改善学困生学习面貌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作。在此过程中,一部分学困生学习情绪不稳定,还可能出现反复现象。这就要求我们以积极的眼光去看待他们,用深厚的爱去感化他们,用科学的方法去引导他们,使学困生都能沿着正确的轨道运行,早日转化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