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像一首淡淡的散文诗,《对风说爱你》在光影中娓娓道来。像一曲慢慢的岁月挽歌,《对风说爱你》在风中悠悠唱响。在一个很少有人愿意静下心来看电影的时代,想让票房对这部影片说一声“爱你”并不是很容易的事,但还是要感谢年逾古稀的台湾老导演王童,他不仅用故事把我们带回了旧时代,还用风格把我们带回了一个电影的旧时代。
《对风说爱你》从片名上看就不合时宜——今时所宜的片名多是刺激、搏出位、吸引眼球甚至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敢于顶着市场浪潮坚持这份文艺腔和浪漫情调的还真不多见。可这片名确实和电影的风格很搭调,换一个恶俗或滥情的片名反而更煞风景。
虽然电影里的时间跨度超过半个世纪,《对风说爱你》 故事线索却并不十分复杂, 要依现在主市场沉浮的快节奏拍法,这些内容估计不够那些吸金导演拍一集电视剧的,可王童把《对风说爱你》足足拍成了两个小时的“长诗”。这种不合时宜的“慢”,背后的逻辑的生活的“淡”和电影观照生活时那一份从容与悠然。这个调调儿不由得让我联想起现在很多人在微信上流传的木心小诗《从前慢》:记得早先少年时/大家诚诚恳恳/说一句,是一句/清早上火车站/长街黑暗无行人/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从前的锁也好看/钥匙精美有样子/你锁了,人家就懂了。
电影从紧张激烈的战争与逃亡开始,之后的节奏却越来越慢。这是一部台湾经济腾飞和政治开明前人民生活的苦难史,观众们看到这些小人物的衣食无着、流离失所,也看到了他们就像我们改革开放初期一样“弄个面摊儿”之类的自谋生路与努力打拼,更有各种“办证”环节的腐败下生活的无奈,包括对邱家的政治迫害以及由此引发的有情人终不成眷属,这些也都是我们经历过的。
尽管他们也有各种各样的悲欢离合与喜怒哀乐,可生活的样子是美的,人物的内心是定的。所以《对风说爱你》让我们看到了一批被大时代撕心裂肺的小人物是如何努力走向“岁月静好”的,就像男女主角转了一大圈从恋人变成了亲家,喜宴后那淡淡的一句——“日子啊,就过嘛”。
历史的演进最怕比较:这《对风说爱你》里面国军的盛连长怎么英俊得像我们小时候演共军的王心刚了——那时候银幕上的国军只能是陈述那样的形象。偏偏这英俊的盛连长还多情,打仗的功夫还给家乡的妻子写信,后悔上战场前没有来得及把家里的窗子修好,更因在枪支意外中误杀(伤)了自己的大舅子而自愧无颜面对自己的妻子。在战场的对面则是为了翻身闹革命、没有后顾之忧、不怕牺牲的解放军,又如何能避免失败的命运呢?再比较一点说这逃亡的船上,“资产阶级”小邱梅被家长教育着给“无产阶级”小奉先饼干吃、鞋子穿,本也是我们今天社会生活里司空见惯的公益善举,可倒退几十年银幕上要是放这样的电影非得被扣上“阶级调和论”的大帽子。这些小细节背后所传达的意味都是要在“慢”节奏中一点一点地去琢磨的,对于已经习惯于看《泰囧》和“综艺大电影”的观众来说,是不屑此道也懒得琢磨的。那么继续看下去,《对风说爱你》中更多需要品味的细节也都会被当做冗长了。
“淡”是《对风说爱你》的另一大特色,也是很多台湾文艺作品的共性。看过两部台湾话剧作品,赖声川的《宝岛一村》和果陀剧场的《淡水小镇》,不仅关注的时代和人物的经历都与《对风说爱你》很相似,那种不慌不忙地一边叙事一边言情的风格也很像。学美术出身的导演王童似乎特别懂得“留白”,很多段落根本不用台词,单纯依靠镜头语言和演员表演就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比如林阿玉对盛鹏“示爱”那一场戏,没一句话,就是肢体语言和表情变化,就把两个人复杂的心理情绪演绎得淋漓尽致。接下来林阿玉“伤情出走”,盛鹏看到她留下的戒指和信时,按我们一般的电影就该出画外音念信的内容了。可王童在这里依然只让男主角默默地看信默默地转身,观众们没有听见信中的一个字,却能够猜到信的大概内容,只不过一千个观众心里就有一千种信的版本而已。还有邱太太被迫离开原来的家时也一言不发,就靠一个从墙上摘下邱先生礼帽的动作就传递了太多潜台词。而盛鹏在小奉先喜宴过后独自回到家里,慢悠悠地倒一杯茶喝,慢悠悠地解开领带,慢悠悠地望着满载生活痕迹的楼梯,往事就无声地涌上了心头。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坦率地说,这些手法并不新鲜,甚至看上去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原因无他,就是我们很久以前看到的电影都是这样的,不能像肥皂剧一样从头到尾聒噪个没完没了,要含蓄一些,讲究个味道,甚至有时候还要挑战一下智力和理解力。
当然,《对风说爱你》在深度和厚度上比同类题材的话剧《宝岛一村》还是要逊色一些,更明显的瑕疵是影片中几位主要演员那一口台湾国语腔调。如果说邱梅和小奉先在台湾长大后,操一口郭采洁式嗲嗲的国语还情有可原。可让饱经战火的山东籍老兵自始至终说话像个和平年代斯文的台湾青年,实在太不合适了。反倒是配角们闽南话、山东话、上海话、四川话都说得精彩纷呈,更凸显出主角口音问题的失真。对比一下《宝岛一村》,赖声川在这方面就做得更好。
《对风说爱你》从片名上看就不合时宜——今时所宜的片名多是刺激、搏出位、吸引眼球甚至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敢于顶着市场浪潮坚持这份文艺腔和浪漫情调的还真不多见。可这片名确实和电影的风格很搭调,换一个恶俗或滥情的片名反而更煞风景。
虽然电影里的时间跨度超过半个世纪,《对风说爱你》 故事线索却并不十分复杂, 要依现在主市场沉浮的快节奏拍法,这些内容估计不够那些吸金导演拍一集电视剧的,可王童把《对风说爱你》足足拍成了两个小时的“长诗”。这种不合时宜的“慢”,背后的逻辑的生活的“淡”和电影观照生活时那一份从容与悠然。这个调调儿不由得让我联想起现在很多人在微信上流传的木心小诗《从前慢》:记得早先少年时/大家诚诚恳恳/说一句,是一句/清早上火车站/长街黑暗无行人/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从前的锁也好看/钥匙精美有样子/你锁了,人家就懂了。
电影从紧张激烈的战争与逃亡开始,之后的节奏却越来越慢。这是一部台湾经济腾飞和政治开明前人民生活的苦难史,观众们看到这些小人物的衣食无着、流离失所,也看到了他们就像我们改革开放初期一样“弄个面摊儿”之类的自谋生路与努力打拼,更有各种“办证”环节的腐败下生活的无奈,包括对邱家的政治迫害以及由此引发的有情人终不成眷属,这些也都是我们经历过的。
尽管他们也有各种各样的悲欢离合与喜怒哀乐,可生活的样子是美的,人物的内心是定的。所以《对风说爱你》让我们看到了一批被大时代撕心裂肺的小人物是如何努力走向“岁月静好”的,就像男女主角转了一大圈从恋人变成了亲家,喜宴后那淡淡的一句——“日子啊,就过嘛”。
历史的演进最怕比较:这《对风说爱你》里面国军的盛连长怎么英俊得像我们小时候演共军的王心刚了——那时候银幕上的国军只能是陈述那样的形象。偏偏这英俊的盛连长还多情,打仗的功夫还给家乡的妻子写信,后悔上战场前没有来得及把家里的窗子修好,更因在枪支意外中误杀(伤)了自己的大舅子而自愧无颜面对自己的妻子。在战场的对面则是为了翻身闹革命、没有后顾之忧、不怕牺牲的解放军,又如何能避免失败的命运呢?再比较一点说这逃亡的船上,“资产阶级”小邱梅被家长教育着给“无产阶级”小奉先饼干吃、鞋子穿,本也是我们今天社会生活里司空见惯的公益善举,可倒退几十年银幕上要是放这样的电影非得被扣上“阶级调和论”的大帽子。这些小细节背后所传达的意味都是要在“慢”节奏中一点一点地去琢磨的,对于已经习惯于看《泰囧》和“综艺大电影”的观众来说,是不屑此道也懒得琢磨的。那么继续看下去,《对风说爱你》中更多需要品味的细节也都会被当做冗长了。
“淡”是《对风说爱你》的另一大特色,也是很多台湾文艺作品的共性。看过两部台湾话剧作品,赖声川的《宝岛一村》和果陀剧场的《淡水小镇》,不仅关注的时代和人物的经历都与《对风说爱你》很相似,那种不慌不忙地一边叙事一边言情的风格也很像。学美术出身的导演王童似乎特别懂得“留白”,很多段落根本不用台词,单纯依靠镜头语言和演员表演就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比如林阿玉对盛鹏“示爱”那一场戏,没一句话,就是肢体语言和表情变化,就把两个人复杂的心理情绪演绎得淋漓尽致。接下来林阿玉“伤情出走”,盛鹏看到她留下的戒指和信时,按我们一般的电影就该出画外音念信的内容了。可王童在这里依然只让男主角默默地看信默默地转身,观众们没有听见信中的一个字,却能够猜到信的大概内容,只不过一千个观众心里就有一千种信的版本而已。还有邱太太被迫离开原来的家时也一言不发,就靠一个从墙上摘下邱先生礼帽的动作就传递了太多潜台词。而盛鹏在小奉先喜宴过后独自回到家里,慢悠悠地倒一杯茶喝,慢悠悠地解开领带,慢悠悠地望着满载生活痕迹的楼梯,往事就无声地涌上了心头。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坦率地说,这些手法并不新鲜,甚至看上去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原因无他,就是我们很久以前看到的电影都是这样的,不能像肥皂剧一样从头到尾聒噪个没完没了,要含蓄一些,讲究个味道,甚至有时候还要挑战一下智力和理解力。
当然,《对风说爱你》在深度和厚度上比同类题材的话剧《宝岛一村》还是要逊色一些,更明显的瑕疵是影片中几位主要演员那一口台湾国语腔调。如果说邱梅和小奉先在台湾长大后,操一口郭采洁式嗲嗲的国语还情有可原。可让饱经战火的山东籍老兵自始至终说话像个和平年代斯文的台湾青年,实在太不合适了。反倒是配角们闽南话、山东话、上海话、四川话都说得精彩纷呈,更凸显出主角口音问题的失真。对比一下《宝岛一村》,赖声川在这方面就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