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20世纪的中国画家,林风眠是融会中西的中国现代绘画开创者。林风眠的人生充满传奇色彩:少年得志,学贯中西,却不以入世为功业,毕生追求灵魂体验和自由抒发……他的作品吸收了中国传统艺术的精髓,又在法国奠定了造型艺术的基础,林风眠的艺术道路注定是不同以往的。用著名艺术家吴冠中的话说,“他是用西方艺术的手术刀来解剖东方艺术。”
著名艺术评论家何怀硕对林风眠在现代中国艺术史上的崇高地位有很好的解释:如果说艺术应该具备独特人格精神、民族文化特色和时代精神这三个要素,那么在20世纪的中国画家中,林风眠无疑是最圆满的典型。
这一切的一切,都为激发苏夏创作大型纪录片《林风眠之路》埋下伏笔。他说,“所有大师的足迹,我都愿意静静地去寻访、挖掘背后的故事。”
命中注定的相逢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林风眠”并不是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但是对于整个中国美术界来说,却是无人不知的。而对于苏夏来说,更是有着特别的意义。
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的苏夏对母校有着特别的感情。中国美术学院前身是蔡元培先生于1928年创立的国立艺术院,也是中国现代最早的综合性国立高等艺术学府。1928年至1938年之间,林风眠担任国立艺术院首任院长兼教授。 由此,这所学校成为了实现林风眠“融合中西艺术”、“艺术救国运动”理想的最佳土壤和根据地。在以往的作品中,苏夏不断地用影像来表达对母校、前辈艺术家的感恩之情。
2010年,一位怀着赤子之心的学者,一位导演,一位美院的执教者,站在大师林风眠的作品前,欣赏、思考,将画面背后的故事拍成活生生的纪录片,每个镜头都用影像书写着过去的历史。对于苏夏来说,这是别人无法体验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感恩和传承
多年以来,林风眠的艺术人生一直与中国美术学院联系在一起,2010年是林风眠诞辰110年,中国美术学院准备了一系列纪念活动,其中包括苏夏策划大型纪录片《林风眠之路》。影片的主线是寻找大师的足迹,同时沿着这条线索寻找大师学术与理念继承者的传承,从而形成较为完整的影片。
“林风眠可以说是第一代美院人,他的弟子、我的老师许江,我这辈人,以及现在我的学生……没有第一代人就不可能有我们。从几代人的传承中,能够感受中国美院的历史。”因为拍摄上海世博会城市生命馆环幕影片的成功,成为“中国环幕影片第一人”的苏夏得到很多机会。但这次,他放下了一切,选择带着一颗虔诚的心,全身投入《林风眠之路》的拍摄。苏夏对于这部纪录片充满感恩与期待。
猝不及防改变手法
原本,苏夏计划用吴冠中、朱德群、赵无极、苏天赐和席德进(林风眠最具代表的五大弟子)的叙述,以及史料去塑造一个“口述历史”中的林风眠,同时也可以将林风眠弟子的学术思想通过采访表现出来。
但意想不到的是,随后遇到的巨大挫折,使苏夏的拍摄计划不得不做出巨大改动。
在吴冠中、朱德群、赵无极、苏天赐和席德进这五位弟子中,仅能采访到两位。而原计划作为重点采访的赵无极,因为年迈体衰,几乎无法沟通和交流,想要采用“口述历史”的记录方法几乎是不可能的。
于是,苏夏决定,采用一种全新的手法:让自己大胆地融入影片。他在林风眠每一个曾经留下印记的地方驻足——影像中,这些场景或是配一段内心的独白,或是插入一段自己拍摄的视频。在突破了时间与空间之后,完成了两代“美院”人的重合。
四处碰壁的巴黎之旅
在法国巴黎的街头,一行人开始了“寻访林风眠之路”。
苏夏形容当时的自己——“身上斜挎着一台佳能EOS 5D Mark II数码相机,左手拎着三脚架,右手拖着行李箱”。为了方便携带,他选择了索尼 Z1摄像机,但是装上电池和配件杂物后,行李箱仍然有26公斤重。苏夏和随行人员言语不通,身边的翻译也是初次到巴黎,这支“摸不着北”的队伍,历尽艰辛,四处碰壁。一行人就这样艰难地穿行在大街小巷,硬是在偌大的城市里摸索到需要的线索。镜头下,苏夏记录下大量林风眠曾走过、住过的地方。
最让他印象深刻是林风眠和第一任妻子结婚的房子——蒙马特高地上的玫瑰别墅,美得让人心动。站在屋子前,看着阳光下暖暖的玫瑰色墙壁,仿佛可以感受到两人结婚时的动人情景。
苏夏把这些琐碎又美好的感受都写进导演手记中,而这些内容都成为影片旁白的一部分。
困难重重的拍摄
赵无极是林风眠重要的弟子之一,对他的采访是这部影片的重要内容。
在世界级的艺术领域,法国华人画家赵无极与美籍华人贝聿铭和美籍华人作曲家周文中,曾经被并称为海外华人的“艺术三宝”。
但衰老是无法抗拒的,更是无情的。当年意气风发的年轻人,现在已是鲐背之年,思维混沌,早没了当年的活力。当苏夏站在赵无极面前时,才发现更加残酷的现实——赵无极几乎丧失了语言理解和组织能力,与他沟通已经相当困难。
衰老的赵无极
苏夏掏出一本刚刚在法国买的赵无极画册,找到他年轻时的照片,递到赵无极面前。老人昏花的眼睛盯着年轻时的自己——那样意气风发的青年,穿着得体的西裤和利落的马甲,微笑的唇叼着一支香烟。
奇迹发生了!生命本身才是最终极的艺术,还有什么能比自己的青春更能感动自己的呢。当一个年逾九十的老人凝视着自己年轻时代的照片时,那种无法遮掩的生命力冲破了纸页,直抵心灵,唤醒了老人沉睡已久的记忆和思路。
老人的手指握着笔,缓慢而坚定地在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Zao Wou-Ki。
“这个人很伟大”
临别,苏夏拿出早已准备好的林风眠画册——那么厚一本,不远万里带到法国。书的扉页上签着吴冠中、朱德群、苏天赐和席德进四人的名字。苏夏暗自期许这五个大师级的同门师兄弟能在画册上实现一次形式上的重聚。
赵无极盯着导师的名字:林风眠。他用颤抖的手指抚摸书页,反反复复低声嘟囔一句话:“这个人很伟大。”赵无极手里握着的笔迟迟不敢落在纸上,始终没有在印有老师名字的那一页签上自己的名字。
160张图片的收获
赵无极的法国助手一再强调不允许在现场录制视频和声音,将现场拍摄一度推入尴尬境地。赵无极的波兰籍妻子更是心存芥蒂。一行人只得趁她不在现场时争分夺秒地拍摄照片。
最终,这次的采访仅得到了一个签名和160多张照片。
打破常规的拍摄
原先计划的采访方式行不通了,苏夏只得另辟蹊径。
作为一百一十多年前诞生的一代宗师,林风眠本身就是个不朽的题材。在苏夏之前,就早有过关于他生平不同版本的演绎了,如何拍摄?怎么表现?各式各样的问题困扰着苏夏。法国巴黎、中国香港、巴西……只要有林风眠足迹的地方,苏夏就做寻访计划,但这些地方,其他林风眠纪录片或传记作者也都拜访过。
完美主义的苏夏,不喜欢墨守成规,更不喜欢复制前人的模式。本着一个导演的信念,他一遍又一遍地梳理着林风眠的一生,观摩着林风眠的艺术创作,苦苦思索着。
精神的朝圣
作为一个曾经的中国美术学院学子,苏夏对于前辈林风眠充满敬仰和向往,不仅仅是他作品的艺术修为,还包括他的理念和精神。他深知林风眠的一生除了留下绝代的画作,更为社会示范了一种真正艺术家的人格风范、一个独立思想者的探寻轨迹。
林风眠的地位确立于对艺术的执信与贡献;他的圣哲意识确立于对自由知识分子人格的终生践行;他的历史重量确立于一贯终生的人文关怀和悲剧意识。因此,苏夏认为,没有人能对于林风眠的一生妄加评论。这样,如何理解林风眠的一生就成为了整部纪录片最为艰难的部分。
“导演”的视角
最终,苏夏导演决定将自己对中国美术学院的情感和制作多部中国美术学院历史影片的经验结合起来,梳理成整部影片的框架。用旁白、资料结合实拍素材,以“导演”的视角去理解阐述“苏夏这个‘美院人’心中的林风眠”。
“影片区别于之前有关林风眠的影片,叙事主体不是林风眠,而是导演本身的视角。叙述主线是寻找林风眠的艺术人生之路,叙事点围绕“我寻找林风眠之路”的过程、从林风眠以及与他有关的人和事展开。从过去到现在,跳跃性极强,但内容非常丰富、自由。”谈起正在进行中的作品,苏夏充满激情,眼睛里闪现着自信与坚定。
谁是主角
与其他有关林风眠纪录作品不同的是,《林风眠之路》不仅是讲述林风眠的故事,它更大的特色是导演在纪录片中参与叙述。苏夏把主要线索变成了整个拍摄过程,“苏夏”也作为重要元素参与其中,他的叙述也作为旁白出现在影片中。历史和现实在美院学子,当代导演苏夏重走“林风眠之路”的过程中有了奇妙的交集。
结束语
《林风眠之路》用旁观者的眼睛去注视着一代艺术大师,给予观众全新的体验和深度理解。
在今天这个纷乱繁杂充满诱惑的物质世界,艺术家这个称号早已蒙上掸之不去的尘垢。当众多艺术品成批量地在生产线加工生产时,当玩世的调侃取悦于大众审美时,当虚无的清高成为浮华的借口时,我们跟随着苏夏的视角抬头仰望:先生之灵,仍在天堂的陋室中,在长明的灯光下,立于几案,挥着自制的秃笔,无言地勾画着人生的意义、苦难与罪恶。
[责任编辑:石文燕]
著名艺术评论家何怀硕对林风眠在现代中国艺术史上的崇高地位有很好的解释:如果说艺术应该具备独特人格精神、民族文化特色和时代精神这三个要素,那么在20世纪的中国画家中,林风眠无疑是最圆满的典型。
这一切的一切,都为激发苏夏创作大型纪录片《林风眠之路》埋下伏笔。他说,“所有大师的足迹,我都愿意静静地去寻访、挖掘背后的故事。”
命中注定的相逢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林风眠”并不是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但是对于整个中国美术界来说,却是无人不知的。而对于苏夏来说,更是有着特别的意义。
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的苏夏对母校有着特别的感情。中国美术学院前身是蔡元培先生于1928年创立的国立艺术院,也是中国现代最早的综合性国立高等艺术学府。1928年至1938年之间,林风眠担任国立艺术院首任院长兼教授。 由此,这所学校成为了实现林风眠“融合中西艺术”、“艺术救国运动”理想的最佳土壤和根据地。在以往的作品中,苏夏不断地用影像来表达对母校、前辈艺术家的感恩之情。
2010年,一位怀着赤子之心的学者,一位导演,一位美院的执教者,站在大师林风眠的作品前,欣赏、思考,将画面背后的故事拍成活生生的纪录片,每个镜头都用影像书写着过去的历史。对于苏夏来说,这是别人无法体验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感恩和传承
多年以来,林风眠的艺术人生一直与中国美术学院联系在一起,2010年是林风眠诞辰110年,中国美术学院准备了一系列纪念活动,其中包括苏夏策划大型纪录片《林风眠之路》。影片的主线是寻找大师的足迹,同时沿着这条线索寻找大师学术与理念继承者的传承,从而形成较为完整的影片。
“林风眠可以说是第一代美院人,他的弟子、我的老师许江,我这辈人,以及现在我的学生……没有第一代人就不可能有我们。从几代人的传承中,能够感受中国美院的历史。”因为拍摄上海世博会城市生命馆环幕影片的成功,成为“中国环幕影片第一人”的苏夏得到很多机会。但这次,他放下了一切,选择带着一颗虔诚的心,全身投入《林风眠之路》的拍摄。苏夏对于这部纪录片充满感恩与期待。
猝不及防改变手法
原本,苏夏计划用吴冠中、朱德群、赵无极、苏天赐和席德进(林风眠最具代表的五大弟子)的叙述,以及史料去塑造一个“口述历史”中的林风眠,同时也可以将林风眠弟子的学术思想通过采访表现出来。
但意想不到的是,随后遇到的巨大挫折,使苏夏的拍摄计划不得不做出巨大改动。
在吴冠中、朱德群、赵无极、苏天赐和席德进这五位弟子中,仅能采访到两位。而原计划作为重点采访的赵无极,因为年迈体衰,几乎无法沟通和交流,想要采用“口述历史”的记录方法几乎是不可能的。
于是,苏夏决定,采用一种全新的手法:让自己大胆地融入影片。他在林风眠每一个曾经留下印记的地方驻足——影像中,这些场景或是配一段内心的独白,或是插入一段自己拍摄的视频。在突破了时间与空间之后,完成了两代“美院”人的重合。
四处碰壁的巴黎之旅
在法国巴黎的街头,一行人开始了“寻访林风眠之路”。
苏夏形容当时的自己——“身上斜挎着一台佳能EOS 5D Mark II数码相机,左手拎着三脚架,右手拖着行李箱”。为了方便携带,他选择了索尼 Z1摄像机,但是装上电池和配件杂物后,行李箱仍然有26公斤重。苏夏和随行人员言语不通,身边的翻译也是初次到巴黎,这支“摸不着北”的队伍,历尽艰辛,四处碰壁。一行人就这样艰难地穿行在大街小巷,硬是在偌大的城市里摸索到需要的线索。镜头下,苏夏记录下大量林风眠曾走过、住过的地方。
最让他印象深刻是林风眠和第一任妻子结婚的房子——蒙马特高地上的玫瑰别墅,美得让人心动。站在屋子前,看着阳光下暖暖的玫瑰色墙壁,仿佛可以感受到两人结婚时的动人情景。
苏夏把这些琐碎又美好的感受都写进导演手记中,而这些内容都成为影片旁白的一部分。
困难重重的拍摄
赵无极是林风眠重要的弟子之一,对他的采访是这部影片的重要内容。
在世界级的艺术领域,法国华人画家赵无极与美籍华人贝聿铭和美籍华人作曲家周文中,曾经被并称为海外华人的“艺术三宝”。
但衰老是无法抗拒的,更是无情的。当年意气风发的年轻人,现在已是鲐背之年,思维混沌,早没了当年的活力。当苏夏站在赵无极面前时,才发现更加残酷的现实——赵无极几乎丧失了语言理解和组织能力,与他沟通已经相当困难。
衰老的赵无极
苏夏掏出一本刚刚在法国买的赵无极画册,找到他年轻时的照片,递到赵无极面前。老人昏花的眼睛盯着年轻时的自己——那样意气风发的青年,穿着得体的西裤和利落的马甲,微笑的唇叼着一支香烟。
奇迹发生了!生命本身才是最终极的艺术,还有什么能比自己的青春更能感动自己的呢。当一个年逾九十的老人凝视着自己年轻时代的照片时,那种无法遮掩的生命力冲破了纸页,直抵心灵,唤醒了老人沉睡已久的记忆和思路。
老人的手指握着笔,缓慢而坚定地在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Zao Wou-Ki。
“这个人很伟大”
临别,苏夏拿出早已准备好的林风眠画册——那么厚一本,不远万里带到法国。书的扉页上签着吴冠中、朱德群、苏天赐和席德进四人的名字。苏夏暗自期许这五个大师级的同门师兄弟能在画册上实现一次形式上的重聚。
赵无极盯着导师的名字:林风眠。他用颤抖的手指抚摸书页,反反复复低声嘟囔一句话:“这个人很伟大。”赵无极手里握着的笔迟迟不敢落在纸上,始终没有在印有老师名字的那一页签上自己的名字。
160张图片的收获
赵无极的法国助手一再强调不允许在现场录制视频和声音,将现场拍摄一度推入尴尬境地。赵无极的波兰籍妻子更是心存芥蒂。一行人只得趁她不在现场时争分夺秒地拍摄照片。
最终,这次的采访仅得到了一个签名和160多张照片。
打破常规的拍摄
原先计划的采访方式行不通了,苏夏只得另辟蹊径。
作为一百一十多年前诞生的一代宗师,林风眠本身就是个不朽的题材。在苏夏之前,就早有过关于他生平不同版本的演绎了,如何拍摄?怎么表现?各式各样的问题困扰着苏夏。法国巴黎、中国香港、巴西……只要有林风眠足迹的地方,苏夏就做寻访计划,但这些地方,其他林风眠纪录片或传记作者也都拜访过。
完美主义的苏夏,不喜欢墨守成规,更不喜欢复制前人的模式。本着一个导演的信念,他一遍又一遍地梳理着林风眠的一生,观摩着林风眠的艺术创作,苦苦思索着。
精神的朝圣
作为一个曾经的中国美术学院学子,苏夏对于前辈林风眠充满敬仰和向往,不仅仅是他作品的艺术修为,还包括他的理念和精神。他深知林风眠的一生除了留下绝代的画作,更为社会示范了一种真正艺术家的人格风范、一个独立思想者的探寻轨迹。
林风眠的地位确立于对艺术的执信与贡献;他的圣哲意识确立于对自由知识分子人格的终生践行;他的历史重量确立于一贯终生的人文关怀和悲剧意识。因此,苏夏认为,没有人能对于林风眠的一生妄加评论。这样,如何理解林风眠的一生就成为了整部纪录片最为艰难的部分。
“导演”的视角
最终,苏夏导演决定将自己对中国美术学院的情感和制作多部中国美术学院历史影片的经验结合起来,梳理成整部影片的框架。用旁白、资料结合实拍素材,以“导演”的视角去理解阐述“苏夏这个‘美院人’心中的林风眠”。
“影片区别于之前有关林风眠的影片,叙事主体不是林风眠,而是导演本身的视角。叙述主线是寻找林风眠的艺术人生之路,叙事点围绕“我寻找林风眠之路”的过程、从林风眠以及与他有关的人和事展开。从过去到现在,跳跃性极强,但内容非常丰富、自由。”谈起正在进行中的作品,苏夏充满激情,眼睛里闪现着自信与坚定。
谁是主角
与其他有关林风眠纪录作品不同的是,《林风眠之路》不仅是讲述林风眠的故事,它更大的特色是导演在纪录片中参与叙述。苏夏把主要线索变成了整个拍摄过程,“苏夏”也作为重要元素参与其中,他的叙述也作为旁白出现在影片中。历史和现实在美院学子,当代导演苏夏重走“林风眠之路”的过程中有了奇妙的交集。
结束语
《林风眠之路》用旁观者的眼睛去注视着一代艺术大师,给予观众全新的体验和深度理解。
在今天这个纷乱繁杂充满诱惑的物质世界,艺术家这个称号早已蒙上掸之不去的尘垢。当众多艺术品成批量地在生产线加工生产时,当玩世的调侃取悦于大众审美时,当虚无的清高成为浮华的借口时,我们跟随着苏夏的视角抬头仰望:先生之灵,仍在天堂的陋室中,在长明的灯光下,立于几案,挥着自制的秃笔,无言地勾画着人生的意义、苦难与罪恶。
[责任编辑:石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