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彻底推进素质教育,国家从多个方面进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教育改革。在语文学科领域,人们也极力摸索着教育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新的国家课程标准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要求在通过大量文质兼美的优秀名作教学与课外阅读,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给学生真、善、美的熏陶和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中学语文课是一门非常特殊的课程,它不仅应该给学生课本知识,还更应借助语文的文学性让学生能灵活、自如地运用本国语言突出“人本”,对学生进行更多的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虽然不等于语文教育,但语文在人文教育中占有相当特殊甚至是核心的地位,因为青少年是人一生中受教育最关键的时期,语文的文学性对青少年更富有感染力。新修订的教学大纲中也明确提出要注重提高学生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思想品质和文化品味,注重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这些都洋溢着人文教育的色彩。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认为,从学生角度来看,成长与发展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自然倾向。按照马洛斯的“需求层次论”,自我的充分发挥和实现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每个人又并不是被动地受到环境的制约,而是具有创造性、主动性,能对自己的未来作出能动的选择;从教师角度来看,教师不是“演员”,而是“导演”,要“导”好学生“演”好实现自我的角色,应该积极创造最佳条件,促使每个学生达到他所能及的最佳状态,帮助个体发现与真正的自我更相协调的学习内容和方法,营造促进学习和成长的气氛;从教育的价值取向来看,人们期望教育尽可能有助于自我实现和个人的安宁、和谐、精神健康,也有助于社会化,人文教育目的在于更多地帮助人有目的地、热情地生活,自我实现和内心和谐,而不是只强调灌输一种欲望,使得人愿意接受为最高价值的某种文化的社会要求。
因此,我们教师在具体授课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优秀的文学作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人文精神教育,用课文中点点滴滴的美去感染学生,用课本外方方面面的情来浸润心灵,学会用一颗爱心去关心他人,用一份责任来审视自己。当知识一点点充实了头脑的时候,让“人”的精神因为善于感悟而变得更加丰富和美丽。
一、尊重个性差异,培育“真人”
学校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各有各的天赋和天性;作为教学主导的教师,要重视人的价值,关怀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在语文课堂中,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知识能力、思考方式、欣赏习惯和人文背境。对于同一篇课文,哪怕是经典名作,不同的学生肯定会有不尽相同的理解;教师应该认可并欣赏这种大同之下的小异;对于语文能力训练,不同学生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教师既要考虑到面上的延展,又要考虑到点上的突破。与其高喊让学生的知识能力得到“全面发展”的口号,不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扎扎实实地训练他们喜好的、有潜力的某一方面,为其今后的自我发挥打好基础。
每个学生具有先天性的友爱、求知和创造等潜能,人的自我实现,也就是人的潜能不断得到发挥的一种动态的形成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最主要的任务不在于传输知识,而在于科学调节学生的学习与情感需要之间的关系。教学内容和形式既要充分体现教学目标,又要极大满足学生的需要,使学生的学习活动与其情感需要实现和谐的统一,从中获得乐学的体验。只有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并将学习内化为自己的基本行为习惯,才有可能让他们搞好学习。
不同的时代,人才培育的内涵各不相同。教师面对的是具有鲜明个性、丰富思想的学生,要教好他们,首先必须理解他们,把他们当成一个有个性、有思想的“人”来对待。教师要在理解学生的基础上,将语文教学的目标定位于挖掘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实现自我,让学生在读书要考的基础上,发表独立见解,提倡“我手写我口”的写真作文,培养诚信品质,摒弃虚假和“做秀”,做到陶行知先生所强调的那样:“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越是经典之作,越经得起见仁见智。例如小说《项链》中有关玛蒂尔德悲剧的主题探讨,就有多种说法,给读者留下无穷的创造空间。教师应该鼓动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作品,只要尊重原作,完全可以各持己见,无须教师、教参一言定终身。
二、营造宽松气氛,互动共鸣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不必一脸严肃、正襟危坐;学生无须毕恭毕敬、诚惶诚恐。教师作为一个先学者,一个“导演”,应该引导学生走进课文,与学生同欢乐、共悲愁。除此之外,教师也应有其长者风范,多一份宽容与民主,少一份狭窄与武断,与学生共同商讨课文的选读、教法的采用、讲解的深浅和作业的多寡,交流教与学的信息,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之肯学乐学,以求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按常理说,师生之情是逐渐深厚的,可长期以来有个怪现象:许多语文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是疏远的,老师对学生的了解流于表面,更谈不上关心爱护;而因为学生不遵守纪律或偶尔的不敬造成师生反目成仇,甚至大打出手的情况也屡见不鲜。学生的情感是麻木的,对老师的辛勤劳动视而不见,对父母的养育之恩不清不楚,更别说报答;对同学毫不关心;对什么都没有热情。这样的学生,教师再不用情感去打动他们,后果不堪设想。
语文教学作为一门艺术,当然需要充沛的情感。没有情感的语文课,可以视作没有“语文”的语文课。教师不愿上这样的课,学生不喜欢听这样的课。学习课文时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应该引导学生对课文所表现出来的爱憎产生共鸣,甚至得到心灵上的震撼,从而得到教益和启迪。
三、创造想象空间,实现自我
当今社会需要有创造性的人才,创造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想象。语文教师要善于找准时机,点燃学生头脑的火把,放飞他们的思维,让学生在浓厚的人文氛围中体验到创造的快乐和幸福,实现自我。
想象空间的创造,有益于形成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效果,也有利于学生自我意识的觉醒,创造精神的培育。没有自我意识的生命个体存在,我们的生活就会少一份精彩,多一份单调。
四、培养浓厚情感,感悟人生
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人的生活的教科书。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能凭丰富的思想内涵调节着人们的精神生活,影响着人们的心灵世界,使人们的精神状态——理想、信念、情感、意志等发生深刻的变化,启示并指导人们更好地生活。许多优秀人物的成长都离不开优秀文学形象的学习,都从文学作品中汲取了有益的力量。所以,在课本之外,应该适当借助课外阅读和媒体的力量,让学生更广泛地从文学作品中获得崇高的思想感情、坚强的性格培养和积极的人生教育。《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热潮席卷大江南北的时候,从中汲取什么呢?在这样热烈的讨论中学生们便由浅入深,充分地感受到了人物坚毅的形象美、崇高的品行美和一种庄严的生命之美,从中学习种种直面人生的性格之美,培养高尚情操。
其实,文学作品对学生情感的影響绝非这么简单。鲁迅的冷峻,李白的飘逸,白居易的平易,李商隐的含蓄……都会对学生起到很重要的人格影响。有时,给学生一种精神上的成长,培养一份感悟和理解生活的能力,培养一个健康的心灵,远比单纯的知识灌输更为重要。诗本来是通过理解而产生愉悦,但这种愉悦本身却有一种属于听觉的美的因素,即诗歌的和谐与音乐性。这样,内容美和外在美结合起未,才有一种照亮人心灵的光辉,引起人优美、壮丽、高贵、典雅、凝练、深远等感受。所以,对诗歌的诵读既是一种最充分的自我展现,又是对文学美的最充分最直接的感受。当一首首精美的诗歌随着学生们或激昂或沉缓,或欢悦或忧伤的语调朗诵出来的时候,我感觉到一个个不同的个性诠释,看到了文学美中的一个个全新的面孔。舒婷的《致橡树》以它的优美和深情脍炙人口,体现了诗中平等自由、同甘共苦的爱情观。诗中有一句“不,这些都还不够”,学生有的认为其坚决果断,表示对前者的决然否定;有的认为温柔轻快,认为这才是情人间应有的语气;有的建议和缓点,因为女性本就温柔;有的说应该冷静而带点轻蔑,可以表示对前者的轻视和摒弃。这种种自由的语言之花正是学生自由的思想之花的绽放,这种思想的自由和活跃,才是一种真正的人文追求。课堂上的种种精彩,正是他们未来人生路上的种种精彩的前奏,这种教育,应该能影响学生的一生追求。
学校是丰富多彩的,课堂更是人生精华的浓缩。多一点人文教育,课堂将变得更为精彩,学生的精神更为丰富,我们的心灵更为充实。
人文教育虽然不等于语文教育,但语文在人文教育中占有相当特殊甚至是核心的地位,因为青少年是人一生中受教育最关键的时期,语文的文学性对青少年更富有感染力。新修订的教学大纲中也明确提出要注重提高学生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思想品质和文化品味,注重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这些都洋溢着人文教育的色彩。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认为,从学生角度来看,成长与发展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自然倾向。按照马洛斯的“需求层次论”,自我的充分发挥和实现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每个人又并不是被动地受到环境的制约,而是具有创造性、主动性,能对自己的未来作出能动的选择;从教师角度来看,教师不是“演员”,而是“导演”,要“导”好学生“演”好实现自我的角色,应该积极创造最佳条件,促使每个学生达到他所能及的最佳状态,帮助个体发现与真正的自我更相协调的学习内容和方法,营造促进学习和成长的气氛;从教育的价值取向来看,人们期望教育尽可能有助于自我实现和个人的安宁、和谐、精神健康,也有助于社会化,人文教育目的在于更多地帮助人有目的地、热情地生活,自我实现和内心和谐,而不是只强调灌输一种欲望,使得人愿意接受为最高价值的某种文化的社会要求。
因此,我们教师在具体授课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优秀的文学作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人文精神教育,用课文中点点滴滴的美去感染学生,用课本外方方面面的情来浸润心灵,学会用一颗爱心去关心他人,用一份责任来审视自己。当知识一点点充实了头脑的时候,让“人”的精神因为善于感悟而变得更加丰富和美丽。
一、尊重个性差异,培育“真人”
学校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各有各的天赋和天性;作为教学主导的教师,要重视人的价值,关怀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在语文课堂中,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知识能力、思考方式、欣赏习惯和人文背境。对于同一篇课文,哪怕是经典名作,不同的学生肯定会有不尽相同的理解;教师应该认可并欣赏这种大同之下的小异;对于语文能力训练,不同学生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教师既要考虑到面上的延展,又要考虑到点上的突破。与其高喊让学生的知识能力得到“全面发展”的口号,不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扎扎实实地训练他们喜好的、有潜力的某一方面,为其今后的自我发挥打好基础。
每个学生具有先天性的友爱、求知和创造等潜能,人的自我实现,也就是人的潜能不断得到发挥的一种动态的形成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最主要的任务不在于传输知识,而在于科学调节学生的学习与情感需要之间的关系。教学内容和形式既要充分体现教学目标,又要极大满足学生的需要,使学生的学习活动与其情感需要实现和谐的统一,从中获得乐学的体验。只有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并将学习内化为自己的基本行为习惯,才有可能让他们搞好学习。
不同的时代,人才培育的内涵各不相同。教师面对的是具有鲜明个性、丰富思想的学生,要教好他们,首先必须理解他们,把他们当成一个有个性、有思想的“人”来对待。教师要在理解学生的基础上,将语文教学的目标定位于挖掘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实现自我,让学生在读书要考的基础上,发表独立见解,提倡“我手写我口”的写真作文,培养诚信品质,摒弃虚假和“做秀”,做到陶行知先生所强调的那样:“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越是经典之作,越经得起见仁见智。例如小说《项链》中有关玛蒂尔德悲剧的主题探讨,就有多种说法,给读者留下无穷的创造空间。教师应该鼓动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作品,只要尊重原作,完全可以各持己见,无须教师、教参一言定终身。
二、营造宽松气氛,互动共鸣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不必一脸严肃、正襟危坐;学生无须毕恭毕敬、诚惶诚恐。教师作为一个先学者,一个“导演”,应该引导学生走进课文,与学生同欢乐、共悲愁。除此之外,教师也应有其长者风范,多一份宽容与民主,少一份狭窄与武断,与学生共同商讨课文的选读、教法的采用、讲解的深浅和作业的多寡,交流教与学的信息,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之肯学乐学,以求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按常理说,师生之情是逐渐深厚的,可长期以来有个怪现象:许多语文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是疏远的,老师对学生的了解流于表面,更谈不上关心爱护;而因为学生不遵守纪律或偶尔的不敬造成师生反目成仇,甚至大打出手的情况也屡见不鲜。学生的情感是麻木的,对老师的辛勤劳动视而不见,对父母的养育之恩不清不楚,更别说报答;对同学毫不关心;对什么都没有热情。这样的学生,教师再不用情感去打动他们,后果不堪设想。
语文教学作为一门艺术,当然需要充沛的情感。没有情感的语文课,可以视作没有“语文”的语文课。教师不愿上这样的课,学生不喜欢听这样的课。学习课文时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应该引导学生对课文所表现出来的爱憎产生共鸣,甚至得到心灵上的震撼,从而得到教益和启迪。
三、创造想象空间,实现自我
当今社会需要有创造性的人才,创造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想象。语文教师要善于找准时机,点燃学生头脑的火把,放飞他们的思维,让学生在浓厚的人文氛围中体验到创造的快乐和幸福,实现自我。
想象空间的创造,有益于形成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效果,也有利于学生自我意识的觉醒,创造精神的培育。没有自我意识的生命个体存在,我们的生活就会少一份精彩,多一份单调。
四、培养浓厚情感,感悟人生
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人的生活的教科书。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能凭丰富的思想内涵调节着人们的精神生活,影响着人们的心灵世界,使人们的精神状态——理想、信念、情感、意志等发生深刻的变化,启示并指导人们更好地生活。许多优秀人物的成长都离不开优秀文学形象的学习,都从文学作品中汲取了有益的力量。所以,在课本之外,应该适当借助课外阅读和媒体的力量,让学生更广泛地从文学作品中获得崇高的思想感情、坚强的性格培养和积极的人生教育。《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热潮席卷大江南北的时候,从中汲取什么呢?在这样热烈的讨论中学生们便由浅入深,充分地感受到了人物坚毅的形象美、崇高的品行美和一种庄严的生命之美,从中学习种种直面人生的性格之美,培养高尚情操。
其实,文学作品对学生情感的影響绝非这么简单。鲁迅的冷峻,李白的飘逸,白居易的平易,李商隐的含蓄……都会对学生起到很重要的人格影响。有时,给学生一种精神上的成长,培养一份感悟和理解生活的能力,培养一个健康的心灵,远比单纯的知识灌输更为重要。诗本来是通过理解而产生愉悦,但这种愉悦本身却有一种属于听觉的美的因素,即诗歌的和谐与音乐性。这样,内容美和外在美结合起未,才有一种照亮人心灵的光辉,引起人优美、壮丽、高贵、典雅、凝练、深远等感受。所以,对诗歌的诵读既是一种最充分的自我展现,又是对文学美的最充分最直接的感受。当一首首精美的诗歌随着学生们或激昂或沉缓,或欢悦或忧伤的语调朗诵出来的时候,我感觉到一个个不同的个性诠释,看到了文学美中的一个个全新的面孔。舒婷的《致橡树》以它的优美和深情脍炙人口,体现了诗中平等自由、同甘共苦的爱情观。诗中有一句“不,这些都还不够”,学生有的认为其坚决果断,表示对前者的决然否定;有的认为温柔轻快,认为这才是情人间应有的语气;有的建议和缓点,因为女性本就温柔;有的说应该冷静而带点轻蔑,可以表示对前者的轻视和摒弃。这种种自由的语言之花正是学生自由的思想之花的绽放,这种思想的自由和活跃,才是一种真正的人文追求。课堂上的种种精彩,正是他们未来人生路上的种种精彩的前奏,这种教育,应该能影响学生的一生追求。
学校是丰富多彩的,课堂更是人生精华的浓缩。多一点人文教育,课堂将变得更为精彩,学生的精神更为丰富,我们的心灵更为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