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一听写作文就头胀、头疼,一写作文就绞尽脑汁。由于我们的作文教学,往往为作文而作文,为分数而作文,结果把作文当作编造谎言的园地,当作咬文嚼字文字的游戏,当作折磨心灵的苦差事。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呢?
一、乐于观察,善于观察
大千世界,有写不尽的人、事、物、景,生活是海洋,并不缺少素材,缺少的是发现的眼睛,因此,只要引导学生到生活的海洋里去遨游,去观察,去体验,促使学生去发现以往不曾发现的,获得新鲜的感受,学生就会用自己的笔描绘这个色彩绚丽的世界。
要指导学生处处留心自己身边的事物。如要写一个熟悉的人首先就要确定观察的对象,然后设法接近他,观察他的肖像、衣着、言谈、举止、内心活动等,以防“身在此山中”,“不识真面目”。还可以指导学生运用各种感觉器官去细致深入地观察,提高观察质量。如指导学生观察菊花时,首选通过视觉,了解菊花的形状、颜色、姿态;然后通过嗅觉,闻到它的花香;再通过触觉,摸到它的实体;最后通过味觉,尝到它的滋味。
二、乐于积累,善于积累
《再寄小读者》一文中,针对学生写作的困难做过这样的精辟分析:“是不是有时提起笔来却觉得无话可说,有时眼前闪烁着景色的色彩、形象,笔下却形容不出来呢?……”“无话可说”是指没有生活的积累、生活的积淀,“形容不出来”是指缺乏语言积累、语言的表达。
1、生活积累,解决“无话可说”的问题。我们应注重把学生的目光引向自然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指导学生做积累素材的有心人。
学生并不是生活的局外人,学生写作文要引导学生积参与生活,有意识组织活动,使学生有可能积累较典型的写作材料。如进行写人作文的训练时,若单在靠作文指导时启发学生选材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往往会一时想不起来而无从下笔。那么在写作文前我们要组织学生开展“夸奖他(她)”、“我佩服他(她)”、“他(她)真行”等即兴演讲形式的主题活动,学生就会有较多时间去有意回忆,搜集所写人物对象的有关材料。这样,既可激发学生表达人物的欲望,产生作文兴趣,又可以选择出表现人物特点的典型材料。
2、语言积累,解决‘形容不出来’的问题。丰富的语言积累是从广泛阅读中来,“诗圣”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那么,如何引导培养学生读书破万卷、广泛的阅读呢?⑴拓宽阅读面。教师要经常向学生推荐读物,首先是适合学生阅读的文学作品,重在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其次是优秀作文选之类,让学生在写作上接受启示;最后是科普读物、工具书之类的非文学读物,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的习作准备材料;⑵定向的专题阅读与自由阅读相结合。定向专题阅读,就要求学生阅读的书籍(或文章)时,要与语文教材的单元阅读、单元作文的语体相协调,以提高阅读和作文的效率。自由阅读就是根据学生各自的兴趣选定材料,体现学生阅读的自主性。
三、乐于评改,善于评改
修改作文的过程,就是修正思想的过程,写写改改,改改写写,反复思考原来的认识,这样迂回曲折的过程,就是提高,就是进步。从一点一滴修正各个方面的谬误和不足到逐步完善自己作文,才是真正获得作文能力。一篇作文的评改,既包括教师点评,也包括学生自评、自改。
1、教师点评得法。教师点评对写作教学过程的实施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对激励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及促进学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作文点评的方法有多种多样,如有:赞语式点评、诱导式点评等等,这些方法各有各的特点。⑴赞语式点评。作文评改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引起学生研究自己作文的兴趣。我认为评语应以第二人称的口吻,激励的语言,使每一次评语犹如一次亲切的的交谈和情感的沟通、交流,如在作文批语写个“你有进步,很可喜!”、“看你这个词用得可真好!”、“你这个成语用得恰到好处!”等等,教师用欣赏的眼光去点评,变冷冰冰的技术分析为春风般的激励,他们就会因此而饶有兴趣地去研究自己的作文了;⑵诱导式点评。在写作文时,教师要逐步引导学生自己去独立思考,自己去独立分析,自己去独立解决问题,切忌粗糙圈画。如:“如果你能把小狗的生活习性写具体,那么你的文章会更吸引人。”这种富有诱导性的语言,这样学生容易接受,同时也可培养生写好文章的自信心。
2、学生自评自改。⑴让学生合作修改作文。从学生的作文中选择一两篇佳作,在课堂上让学生自己上课台朗读,再及时组织学生重点讨论、品味,还可以请学生自己作介绍,介绍自己是如何构思这篇具体谈出一两体会,让在大家知道文章的优点是什么,有什么不足之处,从中受到启发;⑵让学生写进步文章。在学生合作修改作文的基础上,教师针对同学提出的各种建议,好的评价,包括错误的评价,进行整合,然后让学生自己对自己的作文独立进行修改,把好的方面继续保留,把错误的方面进行修改,然后让学生根据这些建议来重新写一篇作文,最后让学生通读两次作文,体验到进步的喜悦。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呢?
一、乐于观察,善于观察
大千世界,有写不尽的人、事、物、景,生活是海洋,并不缺少素材,缺少的是发现的眼睛,因此,只要引导学生到生活的海洋里去遨游,去观察,去体验,促使学生去发现以往不曾发现的,获得新鲜的感受,学生就会用自己的笔描绘这个色彩绚丽的世界。
要指导学生处处留心自己身边的事物。如要写一个熟悉的人首先就要确定观察的对象,然后设法接近他,观察他的肖像、衣着、言谈、举止、内心活动等,以防“身在此山中”,“不识真面目”。还可以指导学生运用各种感觉器官去细致深入地观察,提高观察质量。如指导学生观察菊花时,首选通过视觉,了解菊花的形状、颜色、姿态;然后通过嗅觉,闻到它的花香;再通过触觉,摸到它的实体;最后通过味觉,尝到它的滋味。
二、乐于积累,善于积累
《再寄小读者》一文中,针对学生写作的困难做过这样的精辟分析:“是不是有时提起笔来却觉得无话可说,有时眼前闪烁着景色的色彩、形象,笔下却形容不出来呢?……”“无话可说”是指没有生活的积累、生活的积淀,“形容不出来”是指缺乏语言积累、语言的表达。
1、生活积累,解决“无话可说”的问题。我们应注重把学生的目光引向自然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指导学生做积累素材的有心人。
学生并不是生活的局外人,学生写作文要引导学生积参与生活,有意识组织活动,使学生有可能积累较典型的写作材料。如进行写人作文的训练时,若单在靠作文指导时启发学生选材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往往会一时想不起来而无从下笔。那么在写作文前我们要组织学生开展“夸奖他(她)”、“我佩服他(她)”、“他(她)真行”等即兴演讲形式的主题活动,学生就会有较多时间去有意回忆,搜集所写人物对象的有关材料。这样,既可激发学生表达人物的欲望,产生作文兴趣,又可以选择出表现人物特点的典型材料。
2、语言积累,解决‘形容不出来’的问题。丰富的语言积累是从广泛阅读中来,“诗圣”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那么,如何引导培养学生读书破万卷、广泛的阅读呢?⑴拓宽阅读面。教师要经常向学生推荐读物,首先是适合学生阅读的文学作品,重在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其次是优秀作文选之类,让学生在写作上接受启示;最后是科普读物、工具书之类的非文学读物,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的习作准备材料;⑵定向的专题阅读与自由阅读相结合。定向专题阅读,就要求学生阅读的书籍(或文章)时,要与语文教材的单元阅读、单元作文的语体相协调,以提高阅读和作文的效率。自由阅读就是根据学生各自的兴趣选定材料,体现学生阅读的自主性。
三、乐于评改,善于评改
修改作文的过程,就是修正思想的过程,写写改改,改改写写,反复思考原来的认识,这样迂回曲折的过程,就是提高,就是进步。从一点一滴修正各个方面的谬误和不足到逐步完善自己作文,才是真正获得作文能力。一篇作文的评改,既包括教师点评,也包括学生自评、自改。
1、教师点评得法。教师点评对写作教学过程的实施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对激励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及促进学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作文点评的方法有多种多样,如有:赞语式点评、诱导式点评等等,这些方法各有各的特点。⑴赞语式点评。作文评改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引起学生研究自己作文的兴趣。我认为评语应以第二人称的口吻,激励的语言,使每一次评语犹如一次亲切的的交谈和情感的沟通、交流,如在作文批语写个“你有进步,很可喜!”、“看你这个词用得可真好!”、“你这个成语用得恰到好处!”等等,教师用欣赏的眼光去点评,变冷冰冰的技术分析为春风般的激励,他们就会因此而饶有兴趣地去研究自己的作文了;⑵诱导式点评。在写作文时,教师要逐步引导学生自己去独立思考,自己去独立分析,自己去独立解决问题,切忌粗糙圈画。如:“如果你能把小狗的生活习性写具体,那么你的文章会更吸引人。”这种富有诱导性的语言,这样学生容易接受,同时也可培养生写好文章的自信心。
2、学生自评自改。⑴让学生合作修改作文。从学生的作文中选择一两篇佳作,在课堂上让学生自己上课台朗读,再及时组织学生重点讨论、品味,还可以请学生自己作介绍,介绍自己是如何构思这篇具体谈出一两体会,让在大家知道文章的优点是什么,有什么不足之处,从中受到启发;⑵让学生写进步文章。在学生合作修改作文的基础上,教师针对同学提出的各种建议,好的评价,包括错误的评价,进行整合,然后让学生自己对自己的作文独立进行修改,把好的方面继续保留,把错误的方面进行修改,然后让学生根据这些建议来重新写一篇作文,最后让学生通读两次作文,体验到进步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