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影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问题,并从凸显教学感染力、教学方式、针对性教学策略等方面提出了改善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改进策略
阅读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阅读教学对于学生理解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提升是非常重要的,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也正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树立学生正确阅读观的关键时期。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是“事倍功无”。因此有必要分析目前小学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实际学习情况制定合理的改进策略,帮助小学生提高语文阅读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习惯。
一、小学阅读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
(一)阅读教学缺少感染力
阅读的本质就是穿越时间和空间的阻隔与作者进行了一次思想上的沟通和交流,通过对文章的阅读能够体会作者的所思所想,通过阅读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完成一次文字层面的交流和感情层面交流。在阅读过程中不仅能够学习到感情表达的技巧,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和审美能力,更能够综合的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不能够很好的抓住阅读的本质,缺乏应有的阅读热情,不能够通过自己的阅读和教学让学生们与文章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更不能打动听课者,使学生们只能简单的理解文章字面上的意思,无法深刻理解字里行间的感情色彩,非常不利于学生审美水平的提升以及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二)教学方式比较单一
阅读教学方式单一也是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传统的教学方法首先是老师带领学生进行文章的阅读,然后以段落为单位进行有含义的分析,最后梳理整个文章的脉络凸显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或者文章的主题。这样单一的教学模式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枯燥之感,不能够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学方式的单一不灵活,严重阻碍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的提升。
(三)阅读教学缺乏针对性
这里的针对性主要分为两个,一方面是不同学段的教学缺乏针对性,另一方面是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从学生所处的学习阶段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二年级学段,三、四年级学段,五、六年级学段,不同学段的学生,他们的理解能力以及文学素养水平都有很大的区别,如果能够针对这些不同的学段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就会使学生要么感到无所适从,学习起来非常困难,要么就是感觉十分简单从而轻视阅读教学。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内容如果缺乏针对性,就不容易让学生产生比较系统的阅读理解知识,很难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二、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的策略
(一)在教学中凸显感染力
感染力的凸显要渗透在阅读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首先在导入环节,教师要表现出充分的热情,利用富有趣味性和感染力的需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欲望。例如在阅读《探索海底世界》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在多媒体上播放有关海底生物世界的图片,并通过富有“诱惑力”的言语将学生们的注意力吸引到课文的阅读上。教师还可以通过有感情的阅读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所表达的情感,用自身对文章的理解启发学生的阅读理解,让学生们更加深入的理解文章的主旨。教师还可以通过板书来凸显感染力,将文章中非常具有感情色彩的词句写在黑板上,让学生们在阅读的过程当中多进行解读和品味。例如在阅读《月光曲》的时候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写上“旧钢琴”、“眼睛瞎了”、“激动地说”、“陶醉了”这些词语,让学生们对于文章所表现的感动和惊喜的情感更加凸显,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文章中表现的情感和主旨。
(二)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
教师要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们全身心投入到阅读学习当中,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教师可以用竞赛的形式提高学生阅读课的学习参与感,生词学习可以通过竞赛的模式进行,让学生们统一进行生词的理解和记背,然后随机点几名学生到黑板上进行默写,用这种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在阅读课上采用分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们进行分组讨论,对每一个段落进行一句话的总结和归纳,并找到文中最能体现文章主旨的语句。然后统一检验学生们分组讨论的成果,并及时进行纠错和总结。这种方式的教学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管能动性还能够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并不是全无道理,阅读教学还是要多给学生时间进行阅读,不过可以结合随机点名进行有感情朗读的形式,让学生们更加积极地进行阅读,同时在全班学生面前进行阅读朗诵,这样能够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活跃课堂氛围。
(三)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尤其是一、二年级的要采取合适的策略将阅读课的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上,因为这个阶段的学生接触到的语文阅读还比较少,而且由于词汇量和汉字掌握数量并不多,结构复杂或者感情表达比较含蓄的文章,他们很难理解更不用说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可以多向学生提供具有很强的故事性和趣味性的短片阅读,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对于三、四年级的学生教师要注重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这一阶段的学生无论是心智上,还是基本的字词的掌握都为阅读做好了准备,这个时候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对于文章正确的阅读以及对关键词句的把握和理解,培养正确的阅读习惯。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教师要更多关注学生对于文中表现形式和各种感情表达手法的解读,培养学生正确理解文章主旨,理解文章感情的能力。从教学内容方面来看教学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小学阶段的学生理解能力毕竟有限,阅历少也使他们很难理解感情比较隐晦或者时代特征比较明显的文章,这个时候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在一节课的教学中要针对文章结构教学,或者针对感情表达教学,又或者针对优美词句运用教学,不要毫无针对性的进行囫囵吐枣式教学。
总之在阅读课上利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进行提升阅读理解的能力和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蔡文举.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6,(15):283-284.
[2]田春龙.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和创新策略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5,(06):160-161.
[3]孔祥福.加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J].語文建设,2014,(26):24.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改进策略
阅读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阅读教学对于学生理解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提升是非常重要的,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也正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树立学生正确阅读观的关键时期。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是“事倍功无”。因此有必要分析目前小学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实际学习情况制定合理的改进策略,帮助小学生提高语文阅读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习惯。
一、小学阅读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
(一)阅读教学缺少感染力
阅读的本质就是穿越时间和空间的阻隔与作者进行了一次思想上的沟通和交流,通过对文章的阅读能够体会作者的所思所想,通过阅读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完成一次文字层面的交流和感情层面交流。在阅读过程中不仅能够学习到感情表达的技巧,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和审美能力,更能够综合的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不能够很好的抓住阅读的本质,缺乏应有的阅读热情,不能够通过自己的阅读和教学让学生们与文章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更不能打动听课者,使学生们只能简单的理解文章字面上的意思,无法深刻理解字里行间的感情色彩,非常不利于学生审美水平的提升以及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二)教学方式比较单一
阅读教学方式单一也是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传统的教学方法首先是老师带领学生进行文章的阅读,然后以段落为单位进行有含义的分析,最后梳理整个文章的脉络凸显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或者文章的主题。这样单一的教学模式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枯燥之感,不能够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学方式的单一不灵活,严重阻碍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的提升。
(三)阅读教学缺乏针对性
这里的针对性主要分为两个,一方面是不同学段的教学缺乏针对性,另一方面是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从学生所处的学习阶段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二年级学段,三、四年级学段,五、六年级学段,不同学段的学生,他们的理解能力以及文学素养水平都有很大的区别,如果能够针对这些不同的学段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就会使学生要么感到无所适从,学习起来非常困难,要么就是感觉十分简单从而轻视阅读教学。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内容如果缺乏针对性,就不容易让学生产生比较系统的阅读理解知识,很难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二、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的策略
(一)在教学中凸显感染力
感染力的凸显要渗透在阅读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首先在导入环节,教师要表现出充分的热情,利用富有趣味性和感染力的需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欲望。例如在阅读《探索海底世界》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在多媒体上播放有关海底生物世界的图片,并通过富有“诱惑力”的言语将学生们的注意力吸引到课文的阅读上。教师还可以通过有感情的阅读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所表达的情感,用自身对文章的理解启发学生的阅读理解,让学生们更加深入的理解文章的主旨。教师还可以通过板书来凸显感染力,将文章中非常具有感情色彩的词句写在黑板上,让学生们在阅读的过程当中多进行解读和品味。例如在阅读《月光曲》的时候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写上“旧钢琴”、“眼睛瞎了”、“激动地说”、“陶醉了”这些词语,让学生们对于文章所表现的感动和惊喜的情感更加凸显,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文章中表现的情感和主旨。
(二)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
教师要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们全身心投入到阅读学习当中,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教师可以用竞赛的形式提高学生阅读课的学习参与感,生词学习可以通过竞赛的模式进行,让学生们统一进行生词的理解和记背,然后随机点几名学生到黑板上进行默写,用这种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在阅读课上采用分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们进行分组讨论,对每一个段落进行一句话的总结和归纳,并找到文中最能体现文章主旨的语句。然后统一检验学生们分组讨论的成果,并及时进行纠错和总结。这种方式的教学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管能动性还能够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并不是全无道理,阅读教学还是要多给学生时间进行阅读,不过可以结合随机点名进行有感情朗读的形式,让学生们更加积极地进行阅读,同时在全班学生面前进行阅读朗诵,这样能够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活跃课堂氛围。
(三)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尤其是一、二年级的要采取合适的策略将阅读课的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上,因为这个阶段的学生接触到的语文阅读还比较少,而且由于词汇量和汉字掌握数量并不多,结构复杂或者感情表达比较含蓄的文章,他们很难理解更不用说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可以多向学生提供具有很强的故事性和趣味性的短片阅读,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对于三、四年级的学生教师要注重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这一阶段的学生无论是心智上,还是基本的字词的掌握都为阅读做好了准备,这个时候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对于文章正确的阅读以及对关键词句的把握和理解,培养正确的阅读习惯。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教师要更多关注学生对于文中表现形式和各种感情表达手法的解读,培养学生正确理解文章主旨,理解文章感情的能力。从教学内容方面来看教学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小学阶段的学生理解能力毕竟有限,阅历少也使他们很难理解感情比较隐晦或者时代特征比较明显的文章,这个时候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在一节课的教学中要针对文章结构教学,或者针对感情表达教学,又或者针对优美词句运用教学,不要毫无针对性的进行囫囵吐枣式教学。
总之在阅读课上利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进行提升阅读理解的能力和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蔡文举.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6,(15):283-284.
[2]田春龙.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和创新策略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5,(06):160-161.
[3]孔祥福.加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J].語文建设,2014,(2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