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手起家命运多舛 缔造最大童话帝国
导语:他白手起家,缔造了举世瞩目的童话帝国。他苛求完美,用创意改变了动画电影的历史进程。他永葆童心,给全球超过20亿观众带来了欢声笑语。他就是卡通片之父—华特·迪士尼。
正文:
华特·迪士尼于1901年12月5日出生于美国芝加哥,活泼好动的他从小便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5岁时,为了逃离逐渐腐化为犯罪温床的中西部,迪士尼一家搬到了密苏里州马瑟琳镇,并买下了一座农场起名为“仙鹤农场“,田园牧歌式的童年生活极大影响了华特的创作风格。
1923年10月16日,22岁的华特与哥哥罗伊一起创建了“迪士尼兄弟动画工作室”。在20年的成长经历中,他做过报童、售货员、邮局发件员,还曾谎报年龄加入美国红十字投身一战。16岁时进入芝加哥艺术学院,在芝加哥麦金利山接受过绘画培训,并在《芝加哥论坛报》、《星报》和军方报纸等各大报刊发表作品。然而,20世纪初的漫画产业多以成人读物为载体,难登大雅之堂,身为基督徒的父亲也不支持他的梦想,面对社会与家庭的压力,华特依旧没有放弃。
贵人扶持《爱丽丝游历卡通国》
20年代的好莱坞已经进入到大片场时代的高速发展期,五大制片厂和三大中型制片厂龙盘虎踞,各种独立厂商也纷至沓来。然而当时全美的动画产业依旧是块未开垦的处女地,华特急需一块入行的敲门砖。他往返于各大制片厂毛遂自荐,甚至印制环球公司的假名片,为的就是能在拍摄现场观摩学习,顺便找到人事部面试导演职位,但因为经验不足被拒之门外。这之后华特又降低了自己的要求,表示只要能到拍摄现场,脏活累活他都干,即便这样依旧没有一家电影公司愿意启用他这样的新人。
就在华特即将花光40美元家当之际,幸运女神向他抛来了橄榄枝,之前在《爱丽丝游历卡通国》中赞助过华特的温克勒女士由于手中两部热门动画剧集版权到期,急需一个新的动画系列,而迪士尼此时也有意拾起未完成的首部动画剧集,两人一拍即合。1923年10月16日,温克勒女士和华特签订了一份《爱丽丝》的制作合约,前六部影片每部1500美元,后六部每部1800美元,并有望续订另外两套续集。
然而,华特在新技术上不计成本的肆意挥毫经常让公司陷入财务危机,成为老板之后的华特也逐渐显露出不谙世故的短板,虽说此时的迪士尼工作室还能平稳度过,但华特的严苛行事所引发的人事矛盾,为未来迪士尼动画帝国崩盘埋下了祸根。
遇人不淑《幸运兔子奥斯华》
1924年,与华特在《爱丽絲》系列结缘的温克勒女士将发行事宜全权交给了自己的丈夫戴维斯·米兹,由于缺乏合作深度,米兹对待华特的态度十分不友好,克扣工钱,拖欠工资,不断向华特索取更多的创意和劳动。而华特也看到幽默卡通已经不再受市场欢迎。在这同时,环球总裁卡尔雷姆尔向米兹表示,有意推出一部新动画来代替《爱丽丝》系列,鉴于当时热门动画形象大多都是猫,华特决定以兔子为主角进行创作,幸运兔子“奥斯华”就此诞生。
好景不长,由于华特力求完美的制片原则,他经常不计财力,人力将画稿全盘推翻,许多员工接受不了这种没有加班补贴的高强度工作,就连曾经和他在堪萨斯一起共事的老员工都有怨言。另一边,华特万万没想到自己的发行人米兹正是利用他不谙世故的短板,挖走了他的大部分员工,最终只有老伙计伊沃克斯和另外两名画家选择留下。
一鸣惊人《威利号汽船》
1928年3月,和米兹谈崩后的华特坐上了回到洛杉矶的火车,途经他出生和奋斗的地方—堪萨斯,以及他所有创作灵感的发源地—马瑟琳镇。华特回想起自己在“欢笑卡通“作画时,曾有一只调皮的老鼠相伴,华特以这段经历为灵感,集结了工作室仅存的三位员工,一边为“王八蛋老板”米兹赶制最后的三部奥斯华影片,一边和老伙计伊沃克斯秘密创作一只名叫“莫蒂默“的卡通老鼠,但由于华特的妻子莉莲觉得这名字太娘不够man,建议华特将其改名为”米奇“,最终,风靡全球的”米老鼠“就此诞生了。
有了上一次血的教训,华特很快便为米老鼠注册了商标和版权,1928年5月10日,米老鼠系列的第一部动画《飞机迷》在好莱坞日落大道举行小规模试映,虽然没能引起轰动,但不错的口碑给了华特制作续集的信心,然而米老鼠的第二部动画《骑快马的高卢人》却没有找到发行商。尽管这两部成本高达5000美元的米老鼠动画都还没有找到买家,迫不及待的华特却已经在制作第三部《威利号汽船》了。尤其在他看到世界上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歌王》造成的轰动效应后,对新技术一向痴迷的华特打算在《威利号汽船》中也加入“声画同步“的效果。 在解决了同步音响的问题后,《威利号汽船》的样片在7月举行了小规模点映,由于观众反响空前,华特决心前往纽约寻找配音设备进一步完善本片,却不料被臭名昭著的电影商人帕特鲍尔斯忽悠的连车都卖了,为了节省开支,华特只能亲自上阵为米老鼠配音,没想到这一配就是23年。
名垂千古《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
1934年,华特开始着手自己的第一部动画长片《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此时的他更加注重导演思维在动画作品中的运用,尤其是在用《糊涂交响曲》作为试验田探索了镜头语言之后,华特急于想用一部兼具形式与内容的剧情长片,摆脱迪士尼动画“卡通片”的标签与定位。为此,他请来了专业编剧改编这部家喻户晓的格林童话,还亲自为员工们表演了两个小时的《白雪公主》话剧。此外,华特将几位首席画师送到加州艺术学院学习动作造型,并买来小动物,请来演员表演供画师们观摩学习,为的就是在银幕上画出最真实的人物动作。 华特在追求真实感的同时,制作预算也是水涨船高,华特为了筹集预算甚至将房子都抵押了出去。到1936年《白雪公主》拍摄完毕时,该片的成本已达到二百万美元,超出原计划三倍还多。然而,耗时四年的《白雪公主》并不被外界看好,就连妻子莉莲和哥哥罗伊都试图说服华特收手,保守的好莱坞大佬们更将这部80分钟的《白雪公主》称为”迪士尼蠢事“,当时和迪士尼合作的发行商“联美公司“也撂了挑子。最终还是八大制片厂之一的”雷电华“接过《白雪公主》的发行事宜,这部世界上第一部彩色动画长片才得以问世。
《白雪公主》的巨大成功让38岁的华特成为了举世瞩目的动画大师,1939年第十一届奥斯卡还给为华特颁发了一座全比例小金人和七座大小递减的小金人,以此来表彰他对电影工业与娱乐产业的革命性突破,但没能获得最佳剧情长片奖的华特对这样的“安慰奖“并不买账,他决心要在动画的艺术性上走的更远。
市场萎靡《木偶奇遇记》
1939年8月,随着员工人数的逐渐增多,迪士尼公司从洛杉矶亥伯龙大街搬到了位于加州的伯班克,也是今天迪士尼总部所在地。伯班克总部的建立标志着华特开始用电影的工艺标准生产动画,他还成立了编剧组、导演组、摄像剪辑组建立了电影化的工业流水线。老伙计伊沃克斯在欠了一屁股债之后还是回到了华特身边,再加上《白雪公主》获得的利润与名气,华特很快便投入到了《木偶奇遇记》的制作中。
和《白雪公主》一样,为了使动画角色更加生动,华特先是拍摄了真人演员出演的《木偶奇遇记》供画师观摩,之后又将首席画师们分为了负责提取动作造型的“角色动画师“,负责机械、天气、魔法等抽象视觉效果的”视效画师“。高度精细的分工不仅使《木偶奇遇记》的人物动作趋于真人,更是在银幕上打造了一个亦真亦幻的童话王国。有了《白雪公主》的成功经验,华特在将更富有人情味的成长主题加入《木偶奇遇记》中,使得本片在艺术与技术上成为了动画行业的殿堂级神作,甚至还未上映就有媒体断言,本片将会是迪士尼动画最伟大的作品。
然而,随着二战的爆发,欧洲市场迅速沦陷,战争中的德国,奥地利,波兰等国家不再购买迪士尼电影,英国和法国也减少了购买数量。
血本无归《幻想曲》
1940年4月2日,走投无路的华特为了缓解财政压力,和哥哥罗伊决定让迪士尼公司上市发行股票,400万股很快销售一空,资金开始周转,工作室恢复生产。有了喘息余地的华特立即开始着手他的野心之作《幻想曲》。
《威利号汽船》探索了声画结合的可能,《糊涂交响曲》实践了电影语法与动画融合,《白雪公主》,《木偶奇遇记》见证了华特导演思维的日趋成熟,而《幻想曲》则是华特在完成形式—内容—深度的三级跳之后,抛棄娱乐类型片的创作思路,追求纯粹艺术表达的产物。《幻想曲》由八个段落组成,采用交响乐配合动画影像的方式独立成篇,涵盖了历史、人文、科学、艺术等不同主题。与其他迪士尼动画不同的是,《幻想曲》更像是华特为经典交响乐拍摄的文艺MV,音乐所要表达的情感被转化为了直观影像。华特希望本片能将交响乐的美妙带给普通观众,不惜动用了超过1000位艺术家和技术员,片中出现的动画角色更是超过了500个,光是音乐一项就花费了40万美元。
1940年11月13日,《幻想曲》在纽约百老汇剧院首映,本片的制作费用已经高达228万美元,但为了达到最佳的放映效果,华特坚持使用视觉冲击力更强的宽银幕立体声影院播放,又拿出8.5万美元用于放映。然而,习惯了类型片套路的观众并不买迪士尼的帐,评论界也出现了两极分化的口碑,有人认为本片玷污了交响乐的“神性”,也有人说本片是动画艺术的里程碑。再加上欧洲市场深陷战争泥潭滴水未进,少数剧院拥有昂贵的新式音响系统,雷电华又要求将两个小时的《幻想曲》阉割至81分钟,最终,《幻想曲》的全球票房成绩只有83万美元。勇敢追逐艺术梦想的华特最终败给了残酷的现实,而令他万万没有想到是,接下来的一场空前的人事危机差点让迪士尼帝国分崩瓦解。
动画传奇与世长辞
在好莱坞摸爬滚打了半辈子,65岁的华特在高强度的劳动与巨大的经济、舆论压力下不断透着自己的身体,他的左腿已经开始失去知觉,慢性疾病,并发症病魔缠身。但直到1966年10月,他依旧在组织慈善,主持节目,视察乐园,和画师们头脑风暴。一个月之后,抽了一辈子烟的华特被诊断出患有肺癌,在医院放疗两周后,华特还是来到了制片厂,从来不当面对员工给予直接肯定的华特,说了可能是他这辈子的第一句赞语:大家干得不错,继续吧!
随着病情不断恶化,华特的心脏供血逐渐不能正常循环了。在生命的最后几周中,回忆着儿时在仙鹤农场的嬉戏玩乐,成人后白手起家的艰辛岁月,成名后商战竞争的尔虞我诈,以及年迈后实现童话梦想的充实愉悦,65岁的华特在家人的陪伴下安详的离开了人世。
华特·迪士尼走了,但他创造的无数动画角色至今都没有淡出过人们的视线,如今的迪士尼帝国也已经成长为全球最大的综合性传媒企业,旗下子公司包括皮克斯、卢卡斯影业、漫威娱乐、试金石电影公司、米拉麦克斯、博伟影视公司,好莱坞电影公司,ESPN体育,美国广播电视公司等等,可谓是美国电影、电视、周边产业的龙头老大。
他白手起家,缔造了举世瞩目的童话帝国。他苛求完美,用创意改变了动画电影的历史进程。他永葆童心,给全球超过20亿观众带来了欢声笑语。他就是卡通片之父—华特·迪士尼。
导语:他白手起家,缔造了举世瞩目的童话帝国。他苛求完美,用创意改变了动画电影的历史进程。他永葆童心,给全球超过20亿观众带来了欢声笑语。他就是卡通片之父—华特·迪士尼。
正文:
华特·迪士尼于1901年12月5日出生于美国芝加哥,活泼好动的他从小便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5岁时,为了逃离逐渐腐化为犯罪温床的中西部,迪士尼一家搬到了密苏里州马瑟琳镇,并买下了一座农场起名为“仙鹤农场“,田园牧歌式的童年生活极大影响了华特的创作风格。
1923年10月16日,22岁的华特与哥哥罗伊一起创建了“迪士尼兄弟动画工作室”。在20年的成长经历中,他做过报童、售货员、邮局发件员,还曾谎报年龄加入美国红十字投身一战。16岁时进入芝加哥艺术学院,在芝加哥麦金利山接受过绘画培训,并在《芝加哥论坛报》、《星报》和军方报纸等各大报刊发表作品。然而,20世纪初的漫画产业多以成人读物为载体,难登大雅之堂,身为基督徒的父亲也不支持他的梦想,面对社会与家庭的压力,华特依旧没有放弃。
贵人扶持《爱丽丝游历卡通国》
20年代的好莱坞已经进入到大片场时代的高速发展期,五大制片厂和三大中型制片厂龙盘虎踞,各种独立厂商也纷至沓来。然而当时全美的动画产业依旧是块未开垦的处女地,华特急需一块入行的敲门砖。他往返于各大制片厂毛遂自荐,甚至印制环球公司的假名片,为的就是能在拍摄现场观摩学习,顺便找到人事部面试导演职位,但因为经验不足被拒之门外。这之后华特又降低了自己的要求,表示只要能到拍摄现场,脏活累活他都干,即便这样依旧没有一家电影公司愿意启用他这样的新人。
就在华特即将花光40美元家当之际,幸运女神向他抛来了橄榄枝,之前在《爱丽丝游历卡通国》中赞助过华特的温克勒女士由于手中两部热门动画剧集版权到期,急需一个新的动画系列,而迪士尼此时也有意拾起未完成的首部动画剧集,两人一拍即合。1923年10月16日,温克勒女士和华特签订了一份《爱丽丝》的制作合约,前六部影片每部1500美元,后六部每部1800美元,并有望续订另外两套续集。
然而,华特在新技术上不计成本的肆意挥毫经常让公司陷入财务危机,成为老板之后的华特也逐渐显露出不谙世故的短板,虽说此时的迪士尼工作室还能平稳度过,但华特的严苛行事所引发的人事矛盾,为未来迪士尼动画帝国崩盘埋下了祸根。
遇人不淑《幸运兔子奥斯华》
1924年,与华特在《爱丽絲》系列结缘的温克勒女士将发行事宜全权交给了自己的丈夫戴维斯·米兹,由于缺乏合作深度,米兹对待华特的态度十分不友好,克扣工钱,拖欠工资,不断向华特索取更多的创意和劳动。而华特也看到幽默卡通已经不再受市场欢迎。在这同时,环球总裁卡尔雷姆尔向米兹表示,有意推出一部新动画来代替《爱丽丝》系列,鉴于当时热门动画形象大多都是猫,华特决定以兔子为主角进行创作,幸运兔子“奥斯华”就此诞生。
好景不长,由于华特力求完美的制片原则,他经常不计财力,人力将画稿全盘推翻,许多员工接受不了这种没有加班补贴的高强度工作,就连曾经和他在堪萨斯一起共事的老员工都有怨言。另一边,华特万万没想到自己的发行人米兹正是利用他不谙世故的短板,挖走了他的大部分员工,最终只有老伙计伊沃克斯和另外两名画家选择留下。
一鸣惊人《威利号汽船》
1928年3月,和米兹谈崩后的华特坐上了回到洛杉矶的火车,途经他出生和奋斗的地方—堪萨斯,以及他所有创作灵感的发源地—马瑟琳镇。华特回想起自己在“欢笑卡通“作画时,曾有一只调皮的老鼠相伴,华特以这段经历为灵感,集结了工作室仅存的三位员工,一边为“王八蛋老板”米兹赶制最后的三部奥斯华影片,一边和老伙计伊沃克斯秘密创作一只名叫“莫蒂默“的卡通老鼠,但由于华特的妻子莉莲觉得这名字太娘不够man,建议华特将其改名为”米奇“,最终,风靡全球的”米老鼠“就此诞生了。
有了上一次血的教训,华特很快便为米老鼠注册了商标和版权,1928年5月10日,米老鼠系列的第一部动画《飞机迷》在好莱坞日落大道举行小规模试映,虽然没能引起轰动,但不错的口碑给了华特制作续集的信心,然而米老鼠的第二部动画《骑快马的高卢人》却没有找到发行商。尽管这两部成本高达5000美元的米老鼠动画都还没有找到买家,迫不及待的华特却已经在制作第三部《威利号汽船》了。尤其在他看到世界上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歌王》造成的轰动效应后,对新技术一向痴迷的华特打算在《威利号汽船》中也加入“声画同步“的效果。 在解决了同步音响的问题后,《威利号汽船》的样片在7月举行了小规模点映,由于观众反响空前,华特决心前往纽约寻找配音设备进一步完善本片,却不料被臭名昭著的电影商人帕特鲍尔斯忽悠的连车都卖了,为了节省开支,华特只能亲自上阵为米老鼠配音,没想到这一配就是23年。
名垂千古《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
1934年,华特开始着手自己的第一部动画长片《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此时的他更加注重导演思维在动画作品中的运用,尤其是在用《糊涂交响曲》作为试验田探索了镜头语言之后,华特急于想用一部兼具形式与内容的剧情长片,摆脱迪士尼动画“卡通片”的标签与定位。为此,他请来了专业编剧改编这部家喻户晓的格林童话,还亲自为员工们表演了两个小时的《白雪公主》话剧。此外,华特将几位首席画师送到加州艺术学院学习动作造型,并买来小动物,请来演员表演供画师们观摩学习,为的就是在银幕上画出最真实的人物动作。 华特在追求真实感的同时,制作预算也是水涨船高,华特为了筹集预算甚至将房子都抵押了出去。到1936年《白雪公主》拍摄完毕时,该片的成本已达到二百万美元,超出原计划三倍还多。然而,耗时四年的《白雪公主》并不被外界看好,就连妻子莉莲和哥哥罗伊都试图说服华特收手,保守的好莱坞大佬们更将这部80分钟的《白雪公主》称为”迪士尼蠢事“,当时和迪士尼合作的发行商“联美公司“也撂了挑子。最终还是八大制片厂之一的”雷电华“接过《白雪公主》的发行事宜,这部世界上第一部彩色动画长片才得以问世。
《白雪公主》的巨大成功让38岁的华特成为了举世瞩目的动画大师,1939年第十一届奥斯卡还给为华特颁发了一座全比例小金人和七座大小递减的小金人,以此来表彰他对电影工业与娱乐产业的革命性突破,但没能获得最佳剧情长片奖的华特对这样的“安慰奖“并不买账,他决心要在动画的艺术性上走的更远。
市场萎靡《木偶奇遇记》
1939年8月,随着员工人数的逐渐增多,迪士尼公司从洛杉矶亥伯龙大街搬到了位于加州的伯班克,也是今天迪士尼总部所在地。伯班克总部的建立标志着华特开始用电影的工艺标准生产动画,他还成立了编剧组、导演组、摄像剪辑组建立了电影化的工业流水线。老伙计伊沃克斯在欠了一屁股债之后还是回到了华特身边,再加上《白雪公主》获得的利润与名气,华特很快便投入到了《木偶奇遇记》的制作中。
和《白雪公主》一样,为了使动画角色更加生动,华特先是拍摄了真人演员出演的《木偶奇遇记》供画师观摩,之后又将首席画师们分为了负责提取动作造型的“角色动画师“,负责机械、天气、魔法等抽象视觉效果的”视效画师“。高度精细的分工不仅使《木偶奇遇记》的人物动作趋于真人,更是在银幕上打造了一个亦真亦幻的童话王国。有了《白雪公主》的成功经验,华特在将更富有人情味的成长主题加入《木偶奇遇记》中,使得本片在艺术与技术上成为了动画行业的殿堂级神作,甚至还未上映就有媒体断言,本片将会是迪士尼动画最伟大的作品。
然而,随着二战的爆发,欧洲市场迅速沦陷,战争中的德国,奥地利,波兰等国家不再购买迪士尼电影,英国和法国也减少了购买数量。
血本无归《幻想曲》
1940年4月2日,走投无路的华特为了缓解财政压力,和哥哥罗伊决定让迪士尼公司上市发行股票,400万股很快销售一空,资金开始周转,工作室恢复生产。有了喘息余地的华特立即开始着手他的野心之作《幻想曲》。
《威利号汽船》探索了声画结合的可能,《糊涂交响曲》实践了电影语法与动画融合,《白雪公主》,《木偶奇遇记》见证了华特导演思维的日趋成熟,而《幻想曲》则是华特在完成形式—内容—深度的三级跳之后,抛棄娱乐类型片的创作思路,追求纯粹艺术表达的产物。《幻想曲》由八个段落组成,采用交响乐配合动画影像的方式独立成篇,涵盖了历史、人文、科学、艺术等不同主题。与其他迪士尼动画不同的是,《幻想曲》更像是华特为经典交响乐拍摄的文艺MV,音乐所要表达的情感被转化为了直观影像。华特希望本片能将交响乐的美妙带给普通观众,不惜动用了超过1000位艺术家和技术员,片中出现的动画角色更是超过了500个,光是音乐一项就花费了40万美元。
1940年11月13日,《幻想曲》在纽约百老汇剧院首映,本片的制作费用已经高达228万美元,但为了达到最佳的放映效果,华特坚持使用视觉冲击力更强的宽银幕立体声影院播放,又拿出8.5万美元用于放映。然而,习惯了类型片套路的观众并不买迪士尼的帐,评论界也出现了两极分化的口碑,有人认为本片玷污了交响乐的“神性”,也有人说本片是动画艺术的里程碑。再加上欧洲市场深陷战争泥潭滴水未进,少数剧院拥有昂贵的新式音响系统,雷电华又要求将两个小时的《幻想曲》阉割至81分钟,最终,《幻想曲》的全球票房成绩只有83万美元。勇敢追逐艺术梦想的华特最终败给了残酷的现实,而令他万万没有想到是,接下来的一场空前的人事危机差点让迪士尼帝国分崩瓦解。
动画传奇与世长辞
在好莱坞摸爬滚打了半辈子,65岁的华特在高强度的劳动与巨大的经济、舆论压力下不断透着自己的身体,他的左腿已经开始失去知觉,慢性疾病,并发症病魔缠身。但直到1966年10月,他依旧在组织慈善,主持节目,视察乐园,和画师们头脑风暴。一个月之后,抽了一辈子烟的华特被诊断出患有肺癌,在医院放疗两周后,华特还是来到了制片厂,从来不当面对员工给予直接肯定的华特,说了可能是他这辈子的第一句赞语:大家干得不错,继续吧!
随着病情不断恶化,华特的心脏供血逐渐不能正常循环了。在生命的最后几周中,回忆着儿时在仙鹤农场的嬉戏玩乐,成人后白手起家的艰辛岁月,成名后商战竞争的尔虞我诈,以及年迈后实现童话梦想的充实愉悦,65岁的华特在家人的陪伴下安详的离开了人世。
华特·迪士尼走了,但他创造的无数动画角色至今都没有淡出过人们的视线,如今的迪士尼帝国也已经成长为全球最大的综合性传媒企业,旗下子公司包括皮克斯、卢卡斯影业、漫威娱乐、试金石电影公司、米拉麦克斯、博伟影视公司,好莱坞电影公司,ESPN体育,美国广播电视公司等等,可谓是美国电影、电视、周边产业的龙头老大。
他白手起家,缔造了举世瞩目的童话帝国。他苛求完美,用创意改变了动画电影的历史进程。他永葆童心,给全球超过20亿观众带来了欢声笑语。他就是卡通片之父—华特·迪士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