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研活动中,听一位教师执教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少年王冕》一文时,我感触颇多。本课讲述了王冕小时候家境贫寒,但仍勤奋读书学画,最后学有所成的故事,赞美了王冕孝敬母亲、勤奋好学的优秀品质。以下是这位教师的两个教学片段,以及笔者的思考。
【片段一】
师:默读课文第4~7自然段,找找王冕不寻常的地方,并想想原因。(生默读后交流)
生:“每天给的点心钱,他也舍不得花,积攒一两个月……白天牛吃饱了,王冕就坐在柳树阴下看书。”从中我读出王冕很爱学习。
师:嗯,还有别的吗?
生:“遇上秦家煮些腌鱼腊肉,他总舍不得吃,用荷叶包了回家孝敬母亲。”我从这句话中读出王冕很孝顺他的母亲。
师:你们找得都很对,大家一起读读这两句话,注意读好两个“舍不得”。
【片段二】
师:是什么样的美景让王冕如此动心,决心学画,从此改变了他的一生?(生找出句子并朗读)
师:老师这里有一幅画,看看对应的是文中的哪句话。(师并未采用书本上美丽的荷塘插圖,而是配了一幅“黑云边上镶白云”的图画。)
生: “一阵大雨过后,天空中黑云边上镶着白云。”
师:找得真准确。其实山上、山下、湖里都很美,大家用心读一读第5自然段就能体会出来了。(接下来指名读,师读,生齐读。但是明显感觉到学生没有真正走进文本,他们的理解浮于文字表面。)
【教学思考】
纵观上述两个教学片段,我们发现学生只是匆匆一读,并没有真正走进文本,情感也没有得到陶冶,所谓“王冕孝敬勤奋”“雨后景观美丽至极”,那也只是基于字面的肤浅的解读。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但如果只对课标进行表面理解,教师很容易只带领学生进行一遍遍的机械朗读,不去指导学生进入文本所描绘的情境、走进人物内心去认真体会,势必会造成学生品味语言及想象能力的降低,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滞缓发展。
这种浅尝辄止的阅读指导,将厚重的课本读浅薄了,将意蕴深远的文章读枯燥乏味了,学生只能给文中的人物、景色或情感贴上毫无生命力的标签。这种“贴标签”式的阅读教学放弃了语文本身的丰富与独特,放弃了学生多元解读的可能性。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如此浅尝辄止的朗读和贴标签式的空泛理解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都是不到位的。从“工具性”层面来讲,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能力,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从“人文性”层面来说,语文教学担负着丰富学生情感、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任务。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那么,如何才能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所描绘的情境,深入人物内心,唤醒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呢?我认为除了多种形式的朗读外,还应该做到依据年龄特点充分挖掘和利用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进行恰当的想象,让师生、生生、生本充分对话,有效帮助学生深层理解重点段落,把课文读到心里去。
一、依托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角色转换,走进人物内心
上述案例中,在教学“遇上秦家煮些腌鱼腊肉,他总舍不得吃,用荷叶包了回家孝敬母亲”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王冕是不喜欢吃腌鱼腊肉吗?当时的生活条件怎么样?他每次用荷叶包好腌鱼腊肉心里是怎么想的?”这样引领学生进行角色转换,能使学生深层次地体会王冕当时的情感。虽然现在衣食无忧,很少有这方面的生活体验,但学生可以从电视及课外书本中间接了解到当时生活的清贫,从每日三餐的情况,体会到生活的艰辛。让学生试想“母亲含辛茹苦把我拉扯大,她在家里一日三餐勉强填饱肚子,尝不到美味菜肴。我不能只顾自己,得……”通过这样的角色转换,结合生活经验,走进人物的心灵,运用倾听和交流,触及当时社会背景,深刻体会人物的情感世界。所以在课堂上,教师成功调动起学生的间接体验,能让学生深入地理解文本。
二、 利用课文插图和相关音频资料,走进故事情境
文字是抽象、单一的,图片和音像资料是形象、多彩的。小学生年龄小,对形象多彩的信息比较感兴趣,恰当运用这些资料,可以加深学生对语言的理解,提高他们对文字的敏感度。教科书里有不少充满各种情趣的插图,给人以特有的审美享受,学生可以从中获得审美愉悦和思想启迪,受到内在美的教育。以上教学片段二中,教师带领学生在学习第5自然段雨后美景时,没有能够很好地利用课文中优美的插图,抽象的文字如“山上、山下、湖里都很美”,没能调动起学生脑海中的表象,没有真正打动学生的内心。教师可以让学生想象雨后荷塘里的荷叶像一个个碧玉盘,晶莹的露珠滚来滚去。荷花经过雨水的冲洗,在微风中摇曳,更显亭亭玉立……此时如果配上优美的音乐,可以促进学生在感染下心绪飞扬,情感跌宕,一定会真正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体会到王冕当时的喜悦和兴奋。
三、 抓住文本空白,引导想象,补充感人场景
文本的空白不是作者的遗漏和疏忽,是文章详略表达的一种需要,有时也是为了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作为教师,要敏锐地捕捉到文章中的这些空白,引导学生对空白点进行补充想象,对深入理解课文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王冕学画》中有这样一段话:“王冕就把攒下来的钱托人到城里买些颜料,学着画荷花。期初画得不好,三个月之后,便大有长进,那荷花的精神、形态、颜色,没有一处不像真的。”王冕如何不灰心,怎样坚持天天刻苦练习学画,这是文本的一个留白。我在此时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并给出句式提示:“王冕起初画的荷花花瓣儿 ,荷叶 ,整株花像 ,王冕的心里 。但是他毫不气馁,每当 时,他 ,每当 时,他 。”如此,通过想象,渲染情感,学生跟随作者一起走进遥远的古代,走近美丽的池塘,用心灵感受王冕的勤奋、刻苦与坚持不懈的精神,敬佩之情油然而生。这样引导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加深了他们的情感体验,还提高了学生触摸文本语言的敏感度,促进学生自觉积累文本优美而规范的语句。
备课时教师应该对文本进行深入解读,通过捕捉、比较、分析等途径,找准学生最近发展区来设计教学,教学中引导学生亦读亦想、亦想亦说、亦说亦写 。这样既杜绝了机械朗读式的“以读为主”的教学课,又摒弃了由教师讲解分析灌输的“填鸭式”教学课,能够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市通州区金北学校)
责任编辑 刘 妍
【片段一】
师:默读课文第4~7自然段,找找王冕不寻常的地方,并想想原因。(生默读后交流)
生:“每天给的点心钱,他也舍不得花,积攒一两个月……白天牛吃饱了,王冕就坐在柳树阴下看书。”从中我读出王冕很爱学习。
师:嗯,还有别的吗?
生:“遇上秦家煮些腌鱼腊肉,他总舍不得吃,用荷叶包了回家孝敬母亲。”我从这句话中读出王冕很孝顺他的母亲。
师:你们找得都很对,大家一起读读这两句话,注意读好两个“舍不得”。
【片段二】
师:是什么样的美景让王冕如此动心,决心学画,从此改变了他的一生?(生找出句子并朗读)
师:老师这里有一幅画,看看对应的是文中的哪句话。(师并未采用书本上美丽的荷塘插圖,而是配了一幅“黑云边上镶白云”的图画。)
生: “一阵大雨过后,天空中黑云边上镶着白云。”
师:找得真准确。其实山上、山下、湖里都很美,大家用心读一读第5自然段就能体会出来了。(接下来指名读,师读,生齐读。但是明显感觉到学生没有真正走进文本,他们的理解浮于文字表面。)
【教学思考】
纵观上述两个教学片段,我们发现学生只是匆匆一读,并没有真正走进文本,情感也没有得到陶冶,所谓“王冕孝敬勤奋”“雨后景观美丽至极”,那也只是基于字面的肤浅的解读。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但如果只对课标进行表面理解,教师很容易只带领学生进行一遍遍的机械朗读,不去指导学生进入文本所描绘的情境、走进人物内心去认真体会,势必会造成学生品味语言及想象能力的降低,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滞缓发展。
这种浅尝辄止的阅读指导,将厚重的课本读浅薄了,将意蕴深远的文章读枯燥乏味了,学生只能给文中的人物、景色或情感贴上毫无生命力的标签。这种“贴标签”式的阅读教学放弃了语文本身的丰富与独特,放弃了学生多元解读的可能性。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如此浅尝辄止的朗读和贴标签式的空泛理解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都是不到位的。从“工具性”层面来讲,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能力,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从“人文性”层面来说,语文教学担负着丰富学生情感、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任务。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那么,如何才能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所描绘的情境,深入人物内心,唤醒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呢?我认为除了多种形式的朗读外,还应该做到依据年龄特点充分挖掘和利用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进行恰当的想象,让师生、生生、生本充分对话,有效帮助学生深层理解重点段落,把课文读到心里去。
一、依托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角色转换,走进人物内心
上述案例中,在教学“遇上秦家煮些腌鱼腊肉,他总舍不得吃,用荷叶包了回家孝敬母亲”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王冕是不喜欢吃腌鱼腊肉吗?当时的生活条件怎么样?他每次用荷叶包好腌鱼腊肉心里是怎么想的?”这样引领学生进行角色转换,能使学生深层次地体会王冕当时的情感。虽然现在衣食无忧,很少有这方面的生活体验,但学生可以从电视及课外书本中间接了解到当时生活的清贫,从每日三餐的情况,体会到生活的艰辛。让学生试想“母亲含辛茹苦把我拉扯大,她在家里一日三餐勉强填饱肚子,尝不到美味菜肴。我不能只顾自己,得……”通过这样的角色转换,结合生活经验,走进人物的心灵,运用倾听和交流,触及当时社会背景,深刻体会人物的情感世界。所以在课堂上,教师成功调动起学生的间接体验,能让学生深入地理解文本。
二、 利用课文插图和相关音频资料,走进故事情境
文字是抽象、单一的,图片和音像资料是形象、多彩的。小学生年龄小,对形象多彩的信息比较感兴趣,恰当运用这些资料,可以加深学生对语言的理解,提高他们对文字的敏感度。教科书里有不少充满各种情趣的插图,给人以特有的审美享受,学生可以从中获得审美愉悦和思想启迪,受到内在美的教育。以上教学片段二中,教师带领学生在学习第5自然段雨后美景时,没有能够很好地利用课文中优美的插图,抽象的文字如“山上、山下、湖里都很美”,没能调动起学生脑海中的表象,没有真正打动学生的内心。教师可以让学生想象雨后荷塘里的荷叶像一个个碧玉盘,晶莹的露珠滚来滚去。荷花经过雨水的冲洗,在微风中摇曳,更显亭亭玉立……此时如果配上优美的音乐,可以促进学生在感染下心绪飞扬,情感跌宕,一定会真正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体会到王冕当时的喜悦和兴奋。
三、 抓住文本空白,引导想象,补充感人场景
文本的空白不是作者的遗漏和疏忽,是文章详略表达的一种需要,有时也是为了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作为教师,要敏锐地捕捉到文章中的这些空白,引导学生对空白点进行补充想象,对深入理解课文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王冕学画》中有这样一段话:“王冕就把攒下来的钱托人到城里买些颜料,学着画荷花。期初画得不好,三个月之后,便大有长进,那荷花的精神、形态、颜色,没有一处不像真的。”王冕如何不灰心,怎样坚持天天刻苦练习学画,这是文本的一个留白。我在此时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并给出句式提示:“王冕起初画的荷花花瓣儿 ,荷叶 ,整株花像 ,王冕的心里 。但是他毫不气馁,每当 时,他 ,每当 时,他 。”如此,通过想象,渲染情感,学生跟随作者一起走进遥远的古代,走近美丽的池塘,用心灵感受王冕的勤奋、刻苦与坚持不懈的精神,敬佩之情油然而生。这样引导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加深了他们的情感体验,还提高了学生触摸文本语言的敏感度,促进学生自觉积累文本优美而规范的语句。
备课时教师应该对文本进行深入解读,通过捕捉、比较、分析等途径,找准学生最近发展区来设计教学,教学中引导学生亦读亦想、亦想亦说、亦说亦写 。这样既杜绝了机械朗读式的“以读为主”的教学课,又摒弃了由教师讲解分析灌输的“填鸭式”教学课,能够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市通州区金北学校)
责任编辑 刘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