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大规模城市更新的发展,旧建筑和街区被拆除或重建。更新过后,城市的文脉是否依然延续?如何考察这种文化的存在性以及它所带来的影响?本文通过总结得出可行性文化认知考察方法,以南京夫子庙为例进行验证,探究了旧城更新过程中的文化延续性。
【关键词】旧城更新;文化延续性;文化认知;夫子庙
“城市从来都不是静止的,它一直处于连续的或者间断的变化之中。城市中的人们努力克服过去消极的影响,试图在具有历史意义的地方创造出更多的价值、愉悦和希望。” [1]
Miles这段话阐述了人在城市发展和更新中的主体作用,以及环境对于人行为的影响。人在特定环境下获得的经验和感知影响并指导人们在城市更新中的实践。城市更新是人类不断认知与改进的过程。
一、旧城更新的发展
旧城更新的概念最早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的人口和工业逐步向郊区迁移,从而导致城市中心区经济的衰败和雇佣量的下降。城市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城市更新运动在西方国家内城中浩浩荡荡的展开。然而,这种更新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对建筑的拆除重建和居民的转移严重破坏了有历史价值的老建筑,老城区的城市肌理和社会结构均受到影响。因此,人性化的城市更新策略开始受到重视。从20世纪90年代起,西方国家的城市更新逐步由物理性重建转向对无形历史及社会环境的保护。尤其文化保护的思想得到广泛认同,城市更新过程中社会、经济与文化的整合与物理环境的保护,共同成为保护传统与延续文化的重要途径。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中国的城市更新经历了两个阶段: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城市更新的重点在旧城工业区域改造上;80年代以后,老城区的合理修复以及新区的开发则成为城市更新的侧重点。然而,自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开始的城市更新,由于简单效仿西方国家,许多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被拆毁,传统城市空间和文化肌理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正如北京宪章所说,这是一个大建设和大破坏共存的时期。因此,如何在旧城更新过程中更好的保护历史文脉和文化特性,使城市得到可持续的发展,成为学者们不断努力的研究方向。
二、旧城更新中的文化延续和认知
2.1 文化延续及其重要性
牛津词典将文化定义为一个特定社会、群体或者一定历史时期内与众不同的思想、习俗、社会行为或者生活方式。毫无疑问,文化的主体是人。西方学者A. L. Kmeber 和 C. Kluckhohn通过对100位研究者关于文化的评论总结出文化包含物质环境、社会生活以及心理需求三个方面的内容。对于中国而言,自古以来的社会等级结构和哲学思想形成了特有的中国传统。传统作为文化的载体,通过对于传统的表达和认知,可以加深文化的理解,更好的延续地方文脉。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与西方国家的合作与交流使得各地文化得以发展和传播。然而,“文化全球化”带来的文化趋同却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自然界存在生态多样性理论,对于文化来说,人类社会的发展同样需要多样性的世界文化。特定区域和城市所特有的文化保持了社会内部的活力,可以抵抗外部变化和冲击,从而保持内部社会结构、生活的稳定性。这种多样性的文化反映了城市环境的复杂性。因此,保持和发展地方文化特色,延续地方文脉,是保持文化多样性、抵抗文化趋同的有效方法。
2.2 文化认知与旧城更新
正如前文所述,人是文化发展和延续的主体。一定区域内的人对于地方和外来文化有着自己的辨识能力。Miles将这种辨识能力称作文化认知,并且揭示出这种认知源于人在特定城市空间中所获得的体验、理解。不同的人在同一区域对于文化的认知会形成对此区域共同的记忆,一种存在于印象中的理解和感知。这种共同的记忆促使他们形成所谓的地域归属感,一种对于地方文化的骄傲性。这是地方文脉传承不可缺少的主体要素。
随着大规模城市更新的发展,旧建筑和街区被拆除或重建。然而,在这种更新的背后,城市的文脉是否依然延续?如何考察这种文化的存在性以及它所带来的影响?
凯文林奇将城市中的要素划分为五种便于人们感知的意向——道路、边界、区域、节点、标志物。Pudney更是将这种文化认知的考察转化为社会行为和活动的相互作用[2]。虽然文化认知作为一种无形的意识存在,很难考察,但仍有学者通过不同的研究方法将其转化从而得出结果。如Garc??a为了研究英国格拉斯哥实施文化政策15年以来取得的成效,将媒体和大众的评论以及其它人可以观察到的视觉意向转化为一种弹性指标,从而分析得出结论[3]。Miles则是通过一系列特定区域内针对老年人的访谈,获得他们对于该地区的共同记忆和评价,从而揭示更新之后文化的持续影响力。
然而,影响文化认知最直接的因素还是物质环境的表达。所以历史建筑的保护和修复对于文化延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体现了地区文化特性。这正是许多城市旧城更新过程中对于旧建筑采取修复或重建的目的所在。
针对不同历史背景和地域特点,影响和考察文化认知的内容也不同。但最基本要素体现在两个方面:从有形的物理环境来说,人们对于周围建筑景观环境的意识和满意度是最重要的反映;另一方面,社会活动以及相应的传统习俗、手工艺等的普及度则从无形的文化角度体现了大众的文化认知。
三、夫子庙历史街区文化延续性探究
南京夫子庙历史街区比邻秦淮河,以其独特的庙、学、市三者合一的空间布局而著名。历经四次改造,现在的夫子庙历史街区以其“十里秦淮风光带”成为南京著名的4A级旅游景点。
本文选取了该历史街区作为案例,探究相应的文化认知的考察方法,从而评判旧城更新后文化延续性的存在与影响。研究方法以对游客的调查问卷为主,配以专家访谈和商户评论,将通常需要通过质性研究方法调查的文化认知态度转化为量性评价和选擇体系,便于调查和统计。问卷的主体包括:总体环境的认知和背景信息的了解程度;物质环境的认知(改建和重建建筑的满意度和认知度,与新建筑的关系);特色活动如元宵灯会等的参与度;对于代表性文化的理解和选择。对于专家和商户的访谈,主要侧重于了解他们对于夫子庙改造的看法。 通过调查得出,新建建筑和周边景观环境建设非常有效的体现了地方文化特点。牌坊,雕塑以及灯笼等元素都给游客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然而,重建的建筑虽然在造型上取得了一定的文化效果,但由于商业的注入,各种店面标识的影响,遮盖了特色建筑符号,不能给人以直接深刻的意向。此外,从专家角度分析,过多的文化符号反而容易引起游客的反感,是一种不自然的表现手法。
其次,从游客的意识角度看,提到夫子庙大部分人会将其和“秦淮河”、“古建筑”等具有特定历史意义或文化背景含义的词汇联系起来,但是对于其真正的含义却没有清晰的概念,不能给予解释。此外,对于著名的夫子庙元宵灯会,即使本地人参加的也不多。這反映出具有文化意义的活动已失去了原有目的,旅游和商业成为更新后的主要发展方向,文化仅仅作为引导的推动力,经济的提升成为更新的目标和出发点。
虽然自古以来夫子庙就以其繁荣的商业而闻名,但总是依附于原有的贡院和科考而存在和发展。现今科考制度不复,原有贡院作为文化博物馆供人参观,商业和旅游的影响已然超过文化成为夫子庙的形象招牌。许多人对于夫子庙的满意度较低,一方面也是因为杂乱的商铺降低了印象中的文化品牌形象。
四、结语
由此可见,过多商业和旅游因素的介入阻碍了该地区文化的进一步延续和扩展,游客对于文化氛围的满意度和认知情况存在一定的差距。案例分析反应出旧城更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于今后推动和提高地方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Miles, S. 2005. ‘Our Tyne’: iconic regeneration and the revitalisation of identity in NewcastleGateshead. Urban Studies 42(5/6), pp.913 – 926.
[2]Pudney, C. 2011. Environments of change: social identity and material culture in the severn estuary from the first century B.C. to the second century A.D. PhD thesis, Cardiff University.
[3]Garc??a. B. 2005. Deconstructing the city of culture: the long-term cultural legacies of Glasgow 1990. Urban Studies 42(5/6), pp. 841-868.
【关键词】旧城更新;文化延续性;文化认知;夫子庙
“城市从来都不是静止的,它一直处于连续的或者间断的变化之中。城市中的人们努力克服过去消极的影响,试图在具有历史意义的地方创造出更多的价值、愉悦和希望。” [1]
Miles这段话阐述了人在城市发展和更新中的主体作用,以及环境对于人行为的影响。人在特定环境下获得的经验和感知影响并指导人们在城市更新中的实践。城市更新是人类不断认知与改进的过程。
一、旧城更新的发展
旧城更新的概念最早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的人口和工业逐步向郊区迁移,从而导致城市中心区经济的衰败和雇佣量的下降。城市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城市更新运动在西方国家内城中浩浩荡荡的展开。然而,这种更新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对建筑的拆除重建和居民的转移严重破坏了有历史价值的老建筑,老城区的城市肌理和社会结构均受到影响。因此,人性化的城市更新策略开始受到重视。从20世纪90年代起,西方国家的城市更新逐步由物理性重建转向对无形历史及社会环境的保护。尤其文化保护的思想得到广泛认同,城市更新过程中社会、经济与文化的整合与物理环境的保护,共同成为保护传统与延续文化的重要途径。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中国的城市更新经历了两个阶段: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城市更新的重点在旧城工业区域改造上;80年代以后,老城区的合理修复以及新区的开发则成为城市更新的侧重点。然而,自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开始的城市更新,由于简单效仿西方国家,许多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被拆毁,传统城市空间和文化肌理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正如北京宪章所说,这是一个大建设和大破坏共存的时期。因此,如何在旧城更新过程中更好的保护历史文脉和文化特性,使城市得到可持续的发展,成为学者们不断努力的研究方向。
二、旧城更新中的文化延续和认知
2.1 文化延续及其重要性
牛津词典将文化定义为一个特定社会、群体或者一定历史时期内与众不同的思想、习俗、社会行为或者生活方式。毫无疑问,文化的主体是人。西方学者A. L. Kmeber 和 C. Kluckhohn通过对100位研究者关于文化的评论总结出文化包含物质环境、社会生活以及心理需求三个方面的内容。对于中国而言,自古以来的社会等级结构和哲学思想形成了特有的中国传统。传统作为文化的载体,通过对于传统的表达和认知,可以加深文化的理解,更好的延续地方文脉。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与西方国家的合作与交流使得各地文化得以发展和传播。然而,“文化全球化”带来的文化趋同却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自然界存在生态多样性理论,对于文化来说,人类社会的发展同样需要多样性的世界文化。特定区域和城市所特有的文化保持了社会内部的活力,可以抵抗外部变化和冲击,从而保持内部社会结构、生活的稳定性。这种多样性的文化反映了城市环境的复杂性。因此,保持和发展地方文化特色,延续地方文脉,是保持文化多样性、抵抗文化趋同的有效方法。
2.2 文化认知与旧城更新
正如前文所述,人是文化发展和延续的主体。一定区域内的人对于地方和外来文化有着自己的辨识能力。Miles将这种辨识能力称作文化认知,并且揭示出这种认知源于人在特定城市空间中所获得的体验、理解。不同的人在同一区域对于文化的认知会形成对此区域共同的记忆,一种存在于印象中的理解和感知。这种共同的记忆促使他们形成所谓的地域归属感,一种对于地方文化的骄傲性。这是地方文脉传承不可缺少的主体要素。
随着大规模城市更新的发展,旧建筑和街区被拆除或重建。然而,在这种更新的背后,城市的文脉是否依然延续?如何考察这种文化的存在性以及它所带来的影响?
凯文林奇将城市中的要素划分为五种便于人们感知的意向——道路、边界、区域、节点、标志物。Pudney更是将这种文化认知的考察转化为社会行为和活动的相互作用[2]。虽然文化认知作为一种无形的意识存在,很难考察,但仍有学者通过不同的研究方法将其转化从而得出结果。如Garc??a为了研究英国格拉斯哥实施文化政策15年以来取得的成效,将媒体和大众的评论以及其它人可以观察到的视觉意向转化为一种弹性指标,从而分析得出结论[3]。Miles则是通过一系列特定区域内针对老年人的访谈,获得他们对于该地区的共同记忆和评价,从而揭示更新之后文化的持续影响力。
然而,影响文化认知最直接的因素还是物质环境的表达。所以历史建筑的保护和修复对于文化延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体现了地区文化特性。这正是许多城市旧城更新过程中对于旧建筑采取修复或重建的目的所在。
针对不同历史背景和地域特点,影响和考察文化认知的内容也不同。但最基本要素体现在两个方面:从有形的物理环境来说,人们对于周围建筑景观环境的意识和满意度是最重要的反映;另一方面,社会活动以及相应的传统习俗、手工艺等的普及度则从无形的文化角度体现了大众的文化认知。
三、夫子庙历史街区文化延续性探究
南京夫子庙历史街区比邻秦淮河,以其独特的庙、学、市三者合一的空间布局而著名。历经四次改造,现在的夫子庙历史街区以其“十里秦淮风光带”成为南京著名的4A级旅游景点。
本文选取了该历史街区作为案例,探究相应的文化认知的考察方法,从而评判旧城更新后文化延续性的存在与影响。研究方法以对游客的调查问卷为主,配以专家访谈和商户评论,将通常需要通过质性研究方法调查的文化认知态度转化为量性评价和选擇体系,便于调查和统计。问卷的主体包括:总体环境的认知和背景信息的了解程度;物质环境的认知(改建和重建建筑的满意度和认知度,与新建筑的关系);特色活动如元宵灯会等的参与度;对于代表性文化的理解和选择。对于专家和商户的访谈,主要侧重于了解他们对于夫子庙改造的看法。 通过调查得出,新建建筑和周边景观环境建设非常有效的体现了地方文化特点。牌坊,雕塑以及灯笼等元素都给游客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然而,重建的建筑虽然在造型上取得了一定的文化效果,但由于商业的注入,各种店面标识的影响,遮盖了特色建筑符号,不能给人以直接深刻的意向。此外,从专家角度分析,过多的文化符号反而容易引起游客的反感,是一种不自然的表现手法。
其次,从游客的意识角度看,提到夫子庙大部分人会将其和“秦淮河”、“古建筑”等具有特定历史意义或文化背景含义的词汇联系起来,但是对于其真正的含义却没有清晰的概念,不能给予解释。此外,对于著名的夫子庙元宵灯会,即使本地人参加的也不多。這反映出具有文化意义的活动已失去了原有目的,旅游和商业成为更新后的主要发展方向,文化仅仅作为引导的推动力,经济的提升成为更新的目标和出发点。
虽然自古以来夫子庙就以其繁荣的商业而闻名,但总是依附于原有的贡院和科考而存在和发展。现今科考制度不复,原有贡院作为文化博物馆供人参观,商业和旅游的影响已然超过文化成为夫子庙的形象招牌。许多人对于夫子庙的满意度较低,一方面也是因为杂乱的商铺降低了印象中的文化品牌形象。
四、结语
由此可见,过多商业和旅游因素的介入阻碍了该地区文化的进一步延续和扩展,游客对于文化氛围的满意度和认知情况存在一定的差距。案例分析反应出旧城更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于今后推动和提高地方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Miles, S. 2005. ‘Our Tyne’: iconic regeneration and the revitalisation of identity in NewcastleGateshead. Urban Studies 42(5/6), pp.913 – 926.
[2]Pudney, C. 2011. Environments of change: social identity and material culture in the severn estuary from the first century B.C. to the second century A.D. PhD thesis, Cardiff University.
[3]Garc??a. B. 2005. Deconstructing the city of culture: the long-term cultural legacies of Glasgow 1990. Urban Studies 42(5/6), pp. 841-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