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创商是人们智商的外化,能力的体现。其培养可尝试深度自我解读含义、快速学习知识并尝试创新、问题驱动创造求解和动手创造获得真知等几种学习方法。
【关键词】 自我解读 知识与创新 问题驱动 动手创造
创商即创造商数,是人的智商的外化,是人们智商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转化能力体现。创商的培养是个渐进过程,下面深度解读含义、高效学习知识、驱动问题解决和动手创造真知几种学习方法,可以尝试创商的培养。
一、自我解读——深度思考,建立模型
自我解读是指人们通过积极解读学习内容来加深理解的学习方法。它要求思维往深处想,完整理解原文含义,要善于利用其他表达形式如数学推导、文字说明和图像表格来加深理解。自我解读是为了透彻理解知识单元,就要做到:认识、阅读的目的是在头脑中构建真实世界;将说明信息与已知事物联系起来;把语言带入到逻辑通畅的思维模型中去;及时检测思维模型中可能存在的逻辑漏洞。如何运用自我解读促进学习:一要尽量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二要更强调如何、为何,而非何时、何處、何事,三要尽量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运用自我解读能产生较好的效果:能对从未见过的问题进行合理的判断推理;能更加有效地学习与之相关的信息;注重建立思维模型,既能保证记忆效果,又能促进灵活理解,有益创造能力的孵化。
如何培养自我解读能力,一是让学习者构建完善的思维模型。二是运用自我解读的策略与技巧:核对理解、转述表达、详尽阐述、逻辑推理、预测下文及为上下文建立联系。它能解决的学习问题:学习者无法意识到的自误,学生的预期与实际相差甚远,学习者记不住的内容和忽略文章关键点等。培养自我解读能力的成功范例,如以说明型材料为学习内容,要求把阅读材料和已学内容结合;如以步骤型材料为学习内容,要求明白每步内容的目的。
二、知识与创新——高效学习,开放创新
对既有知识或技能的逻辑关系梳理越清楚,认识就会更深入,借助“已学会”知识去解读分析新信息,学习效率会越高,效果会更好。而利用“后习得”的知识可以打开想象空间,这其中强调以效率为目标的培养至为重要。掌握的新知识——与旧知识密切结合,持续保持输入状态,这样容易上手并内化于心,就能带来高效的知识学习,就能提高解读新信息的能力。它是新手成为专家的标志。高效学习的培养还包括:观察、阅读,或聆听最优解决方案与理论,对原理运行方式及应用条件形成具体的认知,强调限时解决问题,了解同一问题的多样化表达,改进解决问题方式,感受圆满完成任务带来的成就感与自信心。
人们获得高效知识的不二法门就是反复练习。如对考试内容多次练习,知识已成有效储备,当面对同类问题时,就能在有限时间给出正确答案,可以把复杂问题转化成解决方案。高效知识及常规技能,在稳定的环境中可发挥到极至。但它也可能限制思维的扩展,为此,首先需要激发学习的内驱力,即兴趣。作用一是有助高效掌握海量知识,二是从中提取自己喜欢的关联知识,三是深化与生俱来的探索发现能力,以及感受创造的喜悦。其次需要培养探索任务的能力,即创新。它支持跨学科融汇与协作,运用更开放、更灵活的思考方式和开放心态,调整学习新方法,直至发现问题并寻求答案。
三、问题驱动——问题导向,创造求解
问题驱动是指围绕以解决问题为而展开求知创造的学习方法。它源于好奇心的驱使,通常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总会动用时间、精力、金钱等去追根问底,对探索问题的答案也能保持长久记忆;还源于解决复杂问题的机制,可以采用层次丰富、耐人寻味的问题渐次展开,逐步解决问题并提高其能力。如何用此促进学习:一是要提出高质量的问题。良好的问题一般具备清晰的目标及实现步骤或规则。学习者要在内心形成“我确实需要”的意识;要根据内容量身订制出引人入胜的问题。二是教师要担当指导教练角色。帮助学生搜寻、评估和整合不同渠道的信息,让学生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三是要对提问过程提供辅助支持。把解决问题的理想流程,用简易明白的方式表达出来。问题驱动学习的优势在处理应用型问题方面尤为突出,表现出创新意识。
学习如何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时,注意规避客观存在的陷井:学习者已知大量信息,却看不出信息与问题间的相关性;缺少有效应对复杂问题的方法策略;不会自己定义问题,提出问题。提出高质量问题的范例,如科学博物馆不仅为参观者提供丰富的实验材料,其讲解员还会引导参观者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再如医学院培养方案就是围绕患者的诊断案例来组织课程的。
四、动手创造——兴趣孵创造,实践出真知
动手创造是自主创作可与人分享成果的学习方法。其原理:一是创造自主性的运行机理可以应证。人们学习相关的策略与方法,促进增加生产动能和劳动成果,通过战胜新的挑战,产生学习的满足感,同时产生新的需求和想法,激发制定更高的目标,对预期目标和反馈信息进行整合调适,最终创造并分享自己的成果,获得同道或社会承认而产生成就感,获得创造心理和创造成果的双丰收,为下一轮创造积蓄力量。二是培养生存所需的兴趣爱好的最好表征。人们喜欢学习是因为学习可以带来乐趣,而动手创造正好提供了学习过程与劳动成果很好的接合,动手创造既是兴趣爱好,也是生存需要。
如何通过动手创造来促进学习:一是学习工具容易获取,二是在学习过程中能反馈与借鉴所获的经验,三是能搜寻充足的学习资源。运用动手创造带来的益处是,增加实践知识,提高兴趣和认同,培养应对失败的心态。如何培养动手创造的能力:在适当的学习资源与学习群体的配合下,人的情境兴趣如能进化成个人兴趣,就会进到良性循环中提升。动手创造应避免的问题,一是学习条件不够完善,二是创造过程高度情境化,无法广泛应用。可以借鉴好的范例,搭建实用模型,引出相关课程;设立兴趣社团,创制关联项目及作品;创建分享平台,学习和设计者可相互评鉴并提建议。
作者简介:罗兴社(1962-),男,汉,四川岳池,副研究馆员,本科,单位:攀枝花学院,研究方向:教学理论、图情理论及实践。
【关键词】 自我解读 知识与创新 问题驱动 动手创造
创商即创造商数,是人的智商的外化,是人们智商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转化能力体现。创商的培养是个渐进过程,下面深度解读含义、高效学习知识、驱动问题解决和动手创造真知几种学习方法,可以尝试创商的培养。
一、自我解读——深度思考,建立模型
自我解读是指人们通过积极解读学习内容来加深理解的学习方法。它要求思维往深处想,完整理解原文含义,要善于利用其他表达形式如数学推导、文字说明和图像表格来加深理解。自我解读是为了透彻理解知识单元,就要做到:认识、阅读的目的是在头脑中构建真实世界;将说明信息与已知事物联系起来;把语言带入到逻辑通畅的思维模型中去;及时检测思维模型中可能存在的逻辑漏洞。如何运用自我解读促进学习:一要尽量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二要更强调如何、为何,而非何时、何處、何事,三要尽量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运用自我解读能产生较好的效果:能对从未见过的问题进行合理的判断推理;能更加有效地学习与之相关的信息;注重建立思维模型,既能保证记忆效果,又能促进灵活理解,有益创造能力的孵化。
如何培养自我解读能力,一是让学习者构建完善的思维模型。二是运用自我解读的策略与技巧:核对理解、转述表达、详尽阐述、逻辑推理、预测下文及为上下文建立联系。它能解决的学习问题:学习者无法意识到的自误,学生的预期与实际相差甚远,学习者记不住的内容和忽略文章关键点等。培养自我解读能力的成功范例,如以说明型材料为学习内容,要求把阅读材料和已学内容结合;如以步骤型材料为学习内容,要求明白每步内容的目的。
二、知识与创新——高效学习,开放创新
对既有知识或技能的逻辑关系梳理越清楚,认识就会更深入,借助“已学会”知识去解读分析新信息,学习效率会越高,效果会更好。而利用“后习得”的知识可以打开想象空间,这其中强调以效率为目标的培养至为重要。掌握的新知识——与旧知识密切结合,持续保持输入状态,这样容易上手并内化于心,就能带来高效的知识学习,就能提高解读新信息的能力。它是新手成为专家的标志。高效学习的培养还包括:观察、阅读,或聆听最优解决方案与理论,对原理运行方式及应用条件形成具体的认知,强调限时解决问题,了解同一问题的多样化表达,改进解决问题方式,感受圆满完成任务带来的成就感与自信心。
人们获得高效知识的不二法门就是反复练习。如对考试内容多次练习,知识已成有效储备,当面对同类问题时,就能在有限时间给出正确答案,可以把复杂问题转化成解决方案。高效知识及常规技能,在稳定的环境中可发挥到极至。但它也可能限制思维的扩展,为此,首先需要激发学习的内驱力,即兴趣。作用一是有助高效掌握海量知识,二是从中提取自己喜欢的关联知识,三是深化与生俱来的探索发现能力,以及感受创造的喜悦。其次需要培养探索任务的能力,即创新。它支持跨学科融汇与协作,运用更开放、更灵活的思考方式和开放心态,调整学习新方法,直至发现问题并寻求答案。
三、问题驱动——问题导向,创造求解
问题驱动是指围绕以解决问题为而展开求知创造的学习方法。它源于好奇心的驱使,通常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总会动用时间、精力、金钱等去追根问底,对探索问题的答案也能保持长久记忆;还源于解决复杂问题的机制,可以采用层次丰富、耐人寻味的问题渐次展开,逐步解决问题并提高其能力。如何用此促进学习:一是要提出高质量的问题。良好的问题一般具备清晰的目标及实现步骤或规则。学习者要在内心形成“我确实需要”的意识;要根据内容量身订制出引人入胜的问题。二是教师要担当指导教练角色。帮助学生搜寻、评估和整合不同渠道的信息,让学生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三是要对提问过程提供辅助支持。把解决问题的理想流程,用简易明白的方式表达出来。问题驱动学习的优势在处理应用型问题方面尤为突出,表现出创新意识。
学习如何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时,注意规避客观存在的陷井:学习者已知大量信息,却看不出信息与问题间的相关性;缺少有效应对复杂问题的方法策略;不会自己定义问题,提出问题。提出高质量问题的范例,如科学博物馆不仅为参观者提供丰富的实验材料,其讲解员还会引导参观者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再如医学院培养方案就是围绕患者的诊断案例来组织课程的。
四、动手创造——兴趣孵创造,实践出真知
动手创造是自主创作可与人分享成果的学习方法。其原理:一是创造自主性的运行机理可以应证。人们学习相关的策略与方法,促进增加生产动能和劳动成果,通过战胜新的挑战,产生学习的满足感,同时产生新的需求和想法,激发制定更高的目标,对预期目标和反馈信息进行整合调适,最终创造并分享自己的成果,获得同道或社会承认而产生成就感,获得创造心理和创造成果的双丰收,为下一轮创造积蓄力量。二是培养生存所需的兴趣爱好的最好表征。人们喜欢学习是因为学习可以带来乐趣,而动手创造正好提供了学习过程与劳动成果很好的接合,动手创造既是兴趣爱好,也是生存需要。
如何通过动手创造来促进学习:一是学习工具容易获取,二是在学习过程中能反馈与借鉴所获的经验,三是能搜寻充足的学习资源。运用动手创造带来的益处是,增加实践知识,提高兴趣和认同,培养应对失败的心态。如何培养动手创造的能力:在适当的学习资源与学习群体的配合下,人的情境兴趣如能进化成个人兴趣,就会进到良性循环中提升。动手创造应避免的问题,一是学习条件不够完善,二是创造过程高度情境化,无法广泛应用。可以借鉴好的范例,搭建实用模型,引出相关课程;设立兴趣社团,创制关联项目及作品;创建分享平台,学习和设计者可相互评鉴并提建议。
作者简介:罗兴社(1962-),男,汉,四川岳池,副研究馆员,本科,单位:攀枝花学院,研究方向:教学理论、图情理论及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