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鱼类靠近岸边时,鱼头是朝向陆地还是深水处?这是为什么?水鸟敏锐的视力是否存在美中不足之处?对观察鱼情又会有哪些帮助?野场作钓的寻鱼之道,基本上,只是几个简单的原则,而其中的重点,是透过自身能力可及的各种方式,将水中物体(岩石、树木、水草、底质等)颜色与鱼体保护色之间的色差作为探寻鱼类踪迹的蛛丝马迹,进而顺藤摸瓜找出鱼群的位置,以及它们的动向和摄食行为。
——Thomas
对于擅长钓鱼的钓手而言,不管是到熟悉的水域还是陌生的场所去钓鱼,至少都先要观察一下实际的鱼情,要是看到水草边有小鱼在跳跃,或是有大鱼贴近水面游动的迹象,所经之处有饵鱼蹿出水面的身影,还偶尔出现一个有声有色的炸水……只要遇到这样的场景,哪怕是没什么钓鱼经验的钓友都能够马上意识到鱼情很活跃。
在夏季,很多地区的气温都高达30℃,但是水面下一定深度的水温,可能还是维持在20℃左右。可是如果我们观察过几次水面的情况之后,连个饵鱼的行踪都没有发现,那么这里肯定是个很差劲的钓场,但如果出现类似这样的恶劣钓况,有没有可能出现转机,或者说要等到何时才会渐有起色呢?假如中午前的日照充足,地表温度被晒到一定的热度,午后就会有起风的现象,而风向是受到地形的影响,没法跟季风一样具有明显方向。但这风若是往湖面的固定方向吹拂,只要持续一段时间之后,基本上就会引起湖水的流动,流动的湖水就会给低活性的水族带来促使它们展开行动的动力,这通常就是饵鱼在某处聚集成群的缘由。
某片水域的浅滩部分通常会比较直接地受到阳光的照射,或者因被风吹拂的影响,导致水温产生不同程度的升降;而在某个小范围内的高温水体或者低温水体,可能又会因为被风力所带动或者随着流水被卷到其他地方,最后造成整个水体的温度分布不均,形成区域性的块状水温的现象,甚至转化为温度突变的水层(英文说法为Thermocline)。即便是在同一处标点,水温也会随着不同的深度呈现出不同的变化,并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样,越是接近水面的上水层的温度就越高,越深的水层温度就越低。况且,突变水层的温度是随着水位的深度而变化的,通常要比它的上下方水层都高。在天气寒冷的季节,会出现很多能够引起水温随机移动的因素,在水体中衍生出若干水温不同的区块,这容易让人以为在温度较高的区块里的鱼儿活性也比较高,它们的索饵意愿也比较旺盛。其实,处于较低温度区块里的鱼儿在行动上虽然没有表现得那么活跃,但也不能以这样的表面现象来否定掉它们同样也有索饵意愿。我们想要探测标点附近的水温,又不想惊扰到计划作钓的对象鱼,这肯定也是有点难度的作业。所以,我们不妨将观察水面鱼类活动的场景当作是寻鱼之道的基本功吧。
每当出现鱼情趋缓、鱼口渐失的情况,我都会用心去观察水面的种种变化,久而久之也就有了这样的心得,那就是鱼讯在经过一定时问的沉寂之后,通常也会出现即将有转机的征兆,也就是说水面会有饵鱼游动或偶尔跳出水面的迹象,过不了多久,就连体型较大的各类鱼种也都会陆续现身在水表层附近,当出现这种情况时,我们随时都可能遇上疯狂的咬口。为迎接这期待已久的时刻的到来,我们要先调整一下既紧张又兴奋的心情,在舒展筋骨抬头仰望的时候,水面上空也会出现鸟类飞翔的景象,似乎在寻找着它们的落脚点,这对四处寻找标点的钓鱼人来说也算是提供了鱼群往岸边移动的讯息。因为,像是鱼鹰、白鹭鸶或翡翠乌(钓鱼翁)这些擅长捕食鱼类的鸟类,它们的视觉能力都很了得,远超过我们人类的想象,这样它们才能够发现大老远处鱼类的活动迹象,也许是鱼类翻动体侧反射出的闪光,或是鱼类跃出水面的景象,使得这些鸟类沿波讨源般地追踪而来。
会捕捉鱼类的动物,除了同是生活在水里的鱼类之外,还有生活在陆地上的各种鸟类。举几个例子,鱼鹰是从离水面相当高的天空中直接快速俯冲到水面抓鱼,基本上是以中体型的鱼类为目标;翡翠乌会选择在靠近水边的樹枝上稍作停留,而后迅速扑向水面叼起小鱼并一口吞下;白鹭鸶大多是采取涉水捕食的方式,在各个浅滩处来回行走,寻找体型较小的鱼类。这些鸟类的出现和猎食行为,对那些接近水面活动的鱼类而言,实在是一个如影随形且挥之不去的危机,而鱼类在岸边展开活动的时候,它们到底具备什么样的自我保护条件呢?这个有趣的话题肯定与钓鱼有关。
生活在水中的各种鱼类,鱼体大多具有各自的保护色,这是它们得以世代生存繁衍的重要条件,像是许多鱼类背部的体色较深,使得水面上的掠食者往下看时,鱼体的颜色和背景几乎是融为一体的,从而起到混淆掠食者视觉的作用。然而大多数在岸边活动的鱼类,为了预防来自岸上的种种威胁,会很自然地将鱼头朝向岸边。在水边行动的白鹭鸶,无论是站立等待还是涉水踱步寻找猎物,我们都能清楚地看到它们的举动,因为那白色的羽毛是显而易见的颜色,可是从水下向上望的背景,大约就是天空和白云,白色反倒成了不易被鱼类发现的“保护色”,这也造就了白鹭鸶与其他飞禽不同的猎食行为。以此类推,鱼类偏白色的腹部,同样也会混淆深水处大鱼向上望的视觉,这样才能大幅度降低被大鱼捕食的厄运。
因此,饵鱼在岸边的行动大多显得飘忽不定,它们总是突然出现在某处便停留不动,而后突然又转到另一处稍作停留,尽量减少移动时体侧反射的闪光,避免来自水面上及水面下的威胁。记得我小时候到海边游玩,那时有一户将白鹭鸶作为宠物饲养的人家,当我怀着好奇心走近它们时,我手上塑料袋里活蹦乱跳的小鱼很快便会吸引住它们的目光;当我陆续把鱼丢给它们吃的时候,我发现它们好像只喜欢吃在地面上跳动的小鱼,却对躺在地面不动的小鱼毫无兴趣。可是原来躺着不动的小鱼,只要是随时出现跳动的动作,它们就会立即吞食那跳动的小鱼,我以为这些白鹭鸶很挑嘴,只吃活鱼不吃死鱼,直到多年之后才搞明白这种情况——这应该算是水鸟摄食行为的变数,虽然白鹭鸶具有敏锐的视觉,但可能是因为视线焦距失调或者其他原因,使得静止不动的小鱼成为它们的视觉盲点,这样白鹭鸶当然不会做出任何攻击行动。理解了这段食物链里的因果后,我们就能感受到一些大自然生态的微妙之处,对于在岸边作钓该选择什么颜色的拟饵,以及该以哪种操作技法使拟饵在水中表现出最具诱惑力的姿态,我们在日后的作钓过程中也就有了更明确的认知。
至于鱼体背部和腹部都有保护色,为什么体侧却没有演化出类似的保护色呢?如果有体侧保护色的话,鱼类就能够争取到更多的生存空问,这是不是造物者故意捉弄,并未赋予它们这方面的造化?其实不然,这其中肯定存在并不难理解的道理。在春季的大面积野外水域,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草丛里有忽隐忽现的闪光,那就是鱼类翻动身体时体侧所发射出的光亮。即便我们听不到水花声,却能意识那是鲤鱼或鲫鱼在跳跃。这是它们在产卵期寻觅配偶的方式,它们通过在草丛边缘不断地跳跃,以水花声吸引异性注意的同时,体侧的反光也发挥一定的作用,仿佛是在告诉对方它找到了产床;无独有偶,像是成熟的雄性马口鱼,还会在体侧呈现出鲜艳的婚姻色。至于鱼体保护色以及鱼鳞反光作用等来自大自然生态的奥秘,会让钓鱼人有所感恬,这对改进作钓技法和设计拟饵而言,多少也能催化出若干的巧思。
我曾经观看过一条猎鹿的视频,有只鹿冷不防挨了猎人_箭,附近其他的鹿只是在原地提高警觉,可是在受伤的鹿倒地之际,其他的鹿听到那绝望的悲鸣声之后便开始四处狂奔,就野生动物生态意义的角度而言,那只被射中的鹿很可能是因为受到致命的伤害才向同伴们发出陷入危机的警告。若以此类推到垂钓的场合上,鱼类大多不具备发声系统,当鱼钩刺入鱼嘴,让它们的行动突然难以自主时,鱼类又是透过什么方式向同伴们发出危险的警告呢?钓友问偶尔也会谈到这个有趣的话题,那就是在鱼群聚集的标点,果然是在一竿中鱼或很快就上鱼之后,接下来的鱼情却是毫无咬口,这也许是因为扬竿刺鱼时,鱼线划水声打破了沉寂的水面,或者鱼体呈现出不规则的挣扎动作时体侧所反射出的异常闪光,都可能是造成其他鱼类惊慌逃走的原因。这说明鱼体正常或不正常地翻动,所引起看似相同的反光,其实对于鱼类而言是有着不同的意义的。所以,高手之所以让人称为高手,就是扬竿刺鱼、搏鱼以及起鱼的动作都技高一筹。高手会事先做好规划,避免自己的动作惊扰到鱼群。对于有心提高鱼获质量钓友来说,在确定标点之后抛竿作钓之前,若能从这个方向加以思考,多少会有些正面的启发意义吧!
——Thomas
对于擅长钓鱼的钓手而言,不管是到熟悉的水域还是陌生的场所去钓鱼,至少都先要观察一下实际的鱼情,要是看到水草边有小鱼在跳跃,或是有大鱼贴近水面游动的迹象,所经之处有饵鱼蹿出水面的身影,还偶尔出现一个有声有色的炸水……只要遇到这样的场景,哪怕是没什么钓鱼经验的钓友都能够马上意识到鱼情很活跃。
在夏季,很多地区的气温都高达30℃,但是水面下一定深度的水温,可能还是维持在20℃左右。可是如果我们观察过几次水面的情况之后,连个饵鱼的行踪都没有发现,那么这里肯定是个很差劲的钓场,但如果出现类似这样的恶劣钓况,有没有可能出现转机,或者说要等到何时才会渐有起色呢?假如中午前的日照充足,地表温度被晒到一定的热度,午后就会有起风的现象,而风向是受到地形的影响,没法跟季风一样具有明显方向。但这风若是往湖面的固定方向吹拂,只要持续一段时间之后,基本上就会引起湖水的流动,流动的湖水就会给低活性的水族带来促使它们展开行动的动力,这通常就是饵鱼在某处聚集成群的缘由。
某片水域的浅滩部分通常会比较直接地受到阳光的照射,或者因被风吹拂的影响,导致水温产生不同程度的升降;而在某个小范围内的高温水体或者低温水体,可能又会因为被风力所带动或者随着流水被卷到其他地方,最后造成整个水体的温度分布不均,形成区域性的块状水温的现象,甚至转化为温度突变的水层(英文说法为Thermocline)。即便是在同一处标点,水温也会随着不同的深度呈现出不同的变化,并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样,越是接近水面的上水层的温度就越高,越深的水层温度就越低。况且,突变水层的温度是随着水位的深度而变化的,通常要比它的上下方水层都高。在天气寒冷的季节,会出现很多能够引起水温随机移动的因素,在水体中衍生出若干水温不同的区块,这容易让人以为在温度较高的区块里的鱼儿活性也比较高,它们的索饵意愿也比较旺盛。其实,处于较低温度区块里的鱼儿在行动上虽然没有表现得那么活跃,但也不能以这样的表面现象来否定掉它们同样也有索饵意愿。我们想要探测标点附近的水温,又不想惊扰到计划作钓的对象鱼,这肯定也是有点难度的作业。所以,我们不妨将观察水面鱼类活动的场景当作是寻鱼之道的基本功吧。
每当出现鱼情趋缓、鱼口渐失的情况,我都会用心去观察水面的种种变化,久而久之也就有了这样的心得,那就是鱼讯在经过一定时问的沉寂之后,通常也会出现即将有转机的征兆,也就是说水面会有饵鱼游动或偶尔跳出水面的迹象,过不了多久,就连体型较大的各类鱼种也都会陆续现身在水表层附近,当出现这种情况时,我们随时都可能遇上疯狂的咬口。为迎接这期待已久的时刻的到来,我们要先调整一下既紧张又兴奋的心情,在舒展筋骨抬头仰望的时候,水面上空也会出现鸟类飞翔的景象,似乎在寻找着它们的落脚点,这对四处寻找标点的钓鱼人来说也算是提供了鱼群往岸边移动的讯息。因为,像是鱼鹰、白鹭鸶或翡翠乌(钓鱼翁)这些擅长捕食鱼类的鸟类,它们的视觉能力都很了得,远超过我们人类的想象,这样它们才能够发现大老远处鱼类的活动迹象,也许是鱼类翻动体侧反射出的闪光,或是鱼类跃出水面的景象,使得这些鸟类沿波讨源般地追踪而来。
会捕捉鱼类的动物,除了同是生活在水里的鱼类之外,还有生活在陆地上的各种鸟类。举几个例子,鱼鹰是从离水面相当高的天空中直接快速俯冲到水面抓鱼,基本上是以中体型的鱼类为目标;翡翠乌会选择在靠近水边的樹枝上稍作停留,而后迅速扑向水面叼起小鱼并一口吞下;白鹭鸶大多是采取涉水捕食的方式,在各个浅滩处来回行走,寻找体型较小的鱼类。这些鸟类的出现和猎食行为,对那些接近水面活动的鱼类而言,实在是一个如影随形且挥之不去的危机,而鱼类在岸边展开活动的时候,它们到底具备什么样的自我保护条件呢?这个有趣的话题肯定与钓鱼有关。
生活在水中的各种鱼类,鱼体大多具有各自的保护色,这是它们得以世代生存繁衍的重要条件,像是许多鱼类背部的体色较深,使得水面上的掠食者往下看时,鱼体的颜色和背景几乎是融为一体的,从而起到混淆掠食者视觉的作用。然而大多数在岸边活动的鱼类,为了预防来自岸上的种种威胁,会很自然地将鱼头朝向岸边。在水边行动的白鹭鸶,无论是站立等待还是涉水踱步寻找猎物,我们都能清楚地看到它们的举动,因为那白色的羽毛是显而易见的颜色,可是从水下向上望的背景,大约就是天空和白云,白色反倒成了不易被鱼类发现的“保护色”,这也造就了白鹭鸶与其他飞禽不同的猎食行为。以此类推,鱼类偏白色的腹部,同样也会混淆深水处大鱼向上望的视觉,这样才能大幅度降低被大鱼捕食的厄运。
因此,饵鱼在岸边的行动大多显得飘忽不定,它们总是突然出现在某处便停留不动,而后突然又转到另一处稍作停留,尽量减少移动时体侧反射的闪光,避免来自水面上及水面下的威胁。记得我小时候到海边游玩,那时有一户将白鹭鸶作为宠物饲养的人家,当我怀着好奇心走近它们时,我手上塑料袋里活蹦乱跳的小鱼很快便会吸引住它们的目光;当我陆续把鱼丢给它们吃的时候,我发现它们好像只喜欢吃在地面上跳动的小鱼,却对躺在地面不动的小鱼毫无兴趣。可是原来躺着不动的小鱼,只要是随时出现跳动的动作,它们就会立即吞食那跳动的小鱼,我以为这些白鹭鸶很挑嘴,只吃活鱼不吃死鱼,直到多年之后才搞明白这种情况——这应该算是水鸟摄食行为的变数,虽然白鹭鸶具有敏锐的视觉,但可能是因为视线焦距失调或者其他原因,使得静止不动的小鱼成为它们的视觉盲点,这样白鹭鸶当然不会做出任何攻击行动。理解了这段食物链里的因果后,我们就能感受到一些大自然生态的微妙之处,对于在岸边作钓该选择什么颜色的拟饵,以及该以哪种操作技法使拟饵在水中表现出最具诱惑力的姿态,我们在日后的作钓过程中也就有了更明确的认知。
至于鱼体背部和腹部都有保护色,为什么体侧却没有演化出类似的保护色呢?如果有体侧保护色的话,鱼类就能够争取到更多的生存空问,这是不是造物者故意捉弄,并未赋予它们这方面的造化?其实不然,这其中肯定存在并不难理解的道理。在春季的大面积野外水域,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草丛里有忽隐忽现的闪光,那就是鱼类翻动身体时体侧所发射出的光亮。即便我们听不到水花声,却能意识那是鲤鱼或鲫鱼在跳跃。这是它们在产卵期寻觅配偶的方式,它们通过在草丛边缘不断地跳跃,以水花声吸引异性注意的同时,体侧的反光也发挥一定的作用,仿佛是在告诉对方它找到了产床;无独有偶,像是成熟的雄性马口鱼,还会在体侧呈现出鲜艳的婚姻色。至于鱼体保护色以及鱼鳞反光作用等来自大自然生态的奥秘,会让钓鱼人有所感恬,这对改进作钓技法和设计拟饵而言,多少也能催化出若干的巧思。
我曾经观看过一条猎鹿的视频,有只鹿冷不防挨了猎人_箭,附近其他的鹿只是在原地提高警觉,可是在受伤的鹿倒地之际,其他的鹿听到那绝望的悲鸣声之后便开始四处狂奔,就野生动物生态意义的角度而言,那只被射中的鹿很可能是因为受到致命的伤害才向同伴们发出陷入危机的警告。若以此类推到垂钓的场合上,鱼类大多不具备发声系统,当鱼钩刺入鱼嘴,让它们的行动突然难以自主时,鱼类又是透过什么方式向同伴们发出危险的警告呢?钓友问偶尔也会谈到这个有趣的话题,那就是在鱼群聚集的标点,果然是在一竿中鱼或很快就上鱼之后,接下来的鱼情却是毫无咬口,这也许是因为扬竿刺鱼时,鱼线划水声打破了沉寂的水面,或者鱼体呈现出不规则的挣扎动作时体侧所反射出的异常闪光,都可能是造成其他鱼类惊慌逃走的原因。这说明鱼体正常或不正常地翻动,所引起看似相同的反光,其实对于鱼类而言是有着不同的意义的。所以,高手之所以让人称为高手,就是扬竿刺鱼、搏鱼以及起鱼的动作都技高一筹。高手会事先做好规划,避免自己的动作惊扰到鱼群。对于有心提高鱼获质量钓友来说,在确定标点之后抛竿作钓之前,若能从这个方向加以思考,多少会有些正面的启发意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