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情境教学法以其特有的情境创设模式,将教材以生动形象的形式展示给学生,促使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情感体验分析教材,激发情感,从而完成学习任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情境教学法同样适用于作文教学,关键在于情境的巧妙创设。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作文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0)09-0025-02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心理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其核心是激发学生情感。
提起作文教学,语文教师都感到心有千言万语,翻看有关作文的要求就会发现,大多数要求“结构严谨、语句通顺连贯”。其实,这只是后续的工作要求,如果作文之前没有立意,没有选材,没有自己对题目的深刻理解与剖析,想要成就一篇好文章可谓“天方夜谭”。而无如前所述的铺垫工作,后续成就的文章,充其量也只是文不对题的废话、空话、套话。
要把文章写活,仅仅有骨架支撑还不够,作文不是“骨感美女”,我们必须想办法赋予其血肉及灵魂,使其“丰满”起来,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有思想、够深刻。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以,在学生作文前,要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来为作文服务。以下仅以命题作文《阳光总在风雨后》的教学为例进行说明。
拿到这篇作文题目,我脑海里便闪现出许美静的同名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我知道出题人以“阳光”“风雨”暗喻生活中的“成功”与“挫折”,所以可以直接理解为“成功总在挫折后”。要求学生综合运用道理、事例论证这一命题,写作手法宜采用夹叙夹议型。确定文章主题后,下一步便是组织材料。学生通过古今人物的例子或自己及身边的实例,不难进行材料的选取,关键是在纷繁复杂的材料中选取论证论点的材料为我所用。我是这样进行教学的:
首先,我用多媒体播放2008年北京奥运会女子50米步枪金牌获得者杜丽两次泪洒赛场的课件。一次是开赛第一天,杜丽参加女子10米气步枪比赛,被媒体称为“最有希望夺得首金的中国选手”,加上又是在家门口比赛,教练、国人和她自己都对她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可能是这种心态导致压力过大,致使她与奥运首金擦肩而过,希望破灭的她在赛场上流下了失望的泪水和落寞的身影,可谓是遭遇“风雨”。而在几天后的女子50米步枪三种姿势决赛中,重新调整好心态的杜丽再次“出征”,稳扎稳打,为中国再添一金。她不负众望,完成了国人赋予的神圣使命,无愧于华夏儿女,她如释重负地一笑,同样的赛场上留下的是她欣喜的泪水和微笑的脸庞,可谓“彩虹”出现。这时,我安排的背景音乐《阳光总在风雨后》适时地响起,同时还配有歌词“难免曾经跌倒和等候,要勇敢地抬头”;“阳光总在风雨后,乌云上有晴空”;“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此情此景,给学生的是视觉的冲击、是心灵的震撼。过程中没有一句话,却让音乐、让画面诠释了文章题目的深刻内涵,同时也为作文的写作提供了材料,论点得以充分论证。
在此基础上,我又出示了四川汶川地震的图片。随着鼠标的一次次点击,前十幅是灾后的破败场景:有残破的房屋、遍野的横尸、被困孩子无助的眼神、一双双因奋不顾身救灾而流血的手……这些画面强烈地撞击着学生的心灵,有的学生甚至热泪盈眶。而后十幅则是充满希望的场景:解放军双手托起的幼小生命、护士忙碌而美丽的身影、用手摆出“V”字形手势的小男孩、人们用蜡烛围成的心形图案……当看到这些时,我看到学生的泪眼不再模糊,而是异常地坚定,很多学生不自觉地手拉手,举过头顶,最后屏幕上显示出了“阳光总在风雨后”几个大字,大家不约而同地哼唱起来:“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珍惜所有的感动,每一份希望在你手中。”整个过程中没有我的只言片语,只是调动音乐、画面等手段向学生解释了题目的内涵。
这时,我适时地补充道:“同学们,人生之路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挫折和困难,但请相信,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就取得成功。只要我们具备面对挫折的勇气、毅力和信心,并付出努力,相信大家一定会成功!下面请同学们以《阳光总在风雨后》为题作文,要求结构严谨,语句通顺连贯”。
同学们拿出纸笔,稍作思考,奋笔疾书,一气呵成。事实证明,那次作文相当成功,不但没有一个同学跑题,而且还出了几篇可圈可点的“范文”,大多数同学都广泛选材,古今中外的例子层出不穷,而且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有感而发,感情真挚,论证有理有据,观点鲜明,说服力极强。这是我从事语文教学工作以来少有的一次成功实践,同学们也对那次作文课印象深刻。
“星星点灯,照亮我的家门,让迷失的孩子,找到来时的路。”如果说在作文中学生感到无从下手,犹如迷路的孩子,那么,作为教师就应当运用多种手段,将一点点星光凝聚起来,成就一团火,来指引学生走出困境,而那“星星之火”就会以“燎原之势”将奇迹般的效果反馈给教师,此所谓“凝聚满天星,成就一团火”。
情境教学法在作文教学中的成功运用证明:作文教学本不是也不应该成为禁锢学生灵感、消磨教师耐心的荒地,只要教师恰当运用情境教学法,将学生的情感体验凝聚,就可以点燃学生的创作激情,成就作文园地的花团锦簇。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作文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0)09-0025-02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心理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其核心是激发学生情感。
提起作文教学,语文教师都感到心有千言万语,翻看有关作文的要求就会发现,大多数要求“结构严谨、语句通顺连贯”。其实,这只是后续的工作要求,如果作文之前没有立意,没有选材,没有自己对题目的深刻理解与剖析,想要成就一篇好文章可谓“天方夜谭”。而无如前所述的铺垫工作,后续成就的文章,充其量也只是文不对题的废话、空话、套话。
要把文章写活,仅仅有骨架支撑还不够,作文不是“骨感美女”,我们必须想办法赋予其血肉及灵魂,使其“丰满”起来,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有思想、够深刻。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以,在学生作文前,要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来为作文服务。以下仅以命题作文《阳光总在风雨后》的教学为例进行说明。
拿到这篇作文题目,我脑海里便闪现出许美静的同名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我知道出题人以“阳光”“风雨”暗喻生活中的“成功”与“挫折”,所以可以直接理解为“成功总在挫折后”。要求学生综合运用道理、事例论证这一命题,写作手法宜采用夹叙夹议型。确定文章主题后,下一步便是组织材料。学生通过古今人物的例子或自己及身边的实例,不难进行材料的选取,关键是在纷繁复杂的材料中选取论证论点的材料为我所用。我是这样进行教学的:
首先,我用多媒体播放2008年北京奥运会女子50米步枪金牌获得者杜丽两次泪洒赛场的课件。一次是开赛第一天,杜丽参加女子10米气步枪比赛,被媒体称为“最有希望夺得首金的中国选手”,加上又是在家门口比赛,教练、国人和她自己都对她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可能是这种心态导致压力过大,致使她与奥运首金擦肩而过,希望破灭的她在赛场上流下了失望的泪水和落寞的身影,可谓是遭遇“风雨”。而在几天后的女子50米步枪三种姿势决赛中,重新调整好心态的杜丽再次“出征”,稳扎稳打,为中国再添一金。她不负众望,完成了国人赋予的神圣使命,无愧于华夏儿女,她如释重负地一笑,同样的赛场上留下的是她欣喜的泪水和微笑的脸庞,可谓“彩虹”出现。这时,我安排的背景音乐《阳光总在风雨后》适时地响起,同时还配有歌词“难免曾经跌倒和等候,要勇敢地抬头”;“阳光总在风雨后,乌云上有晴空”;“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此情此景,给学生的是视觉的冲击、是心灵的震撼。过程中没有一句话,却让音乐、让画面诠释了文章题目的深刻内涵,同时也为作文的写作提供了材料,论点得以充分论证。
在此基础上,我又出示了四川汶川地震的图片。随着鼠标的一次次点击,前十幅是灾后的破败场景:有残破的房屋、遍野的横尸、被困孩子无助的眼神、一双双因奋不顾身救灾而流血的手……这些画面强烈地撞击着学生的心灵,有的学生甚至热泪盈眶。而后十幅则是充满希望的场景:解放军双手托起的幼小生命、护士忙碌而美丽的身影、用手摆出“V”字形手势的小男孩、人们用蜡烛围成的心形图案……当看到这些时,我看到学生的泪眼不再模糊,而是异常地坚定,很多学生不自觉地手拉手,举过头顶,最后屏幕上显示出了“阳光总在风雨后”几个大字,大家不约而同地哼唱起来:“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珍惜所有的感动,每一份希望在你手中。”整个过程中没有我的只言片语,只是调动音乐、画面等手段向学生解释了题目的内涵。
这时,我适时地补充道:“同学们,人生之路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挫折和困难,但请相信,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就取得成功。只要我们具备面对挫折的勇气、毅力和信心,并付出努力,相信大家一定会成功!下面请同学们以《阳光总在风雨后》为题作文,要求结构严谨,语句通顺连贯”。
同学们拿出纸笔,稍作思考,奋笔疾书,一气呵成。事实证明,那次作文相当成功,不但没有一个同学跑题,而且还出了几篇可圈可点的“范文”,大多数同学都广泛选材,古今中外的例子层出不穷,而且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有感而发,感情真挚,论证有理有据,观点鲜明,说服力极强。这是我从事语文教学工作以来少有的一次成功实践,同学们也对那次作文课印象深刻。
“星星点灯,照亮我的家门,让迷失的孩子,找到来时的路。”如果说在作文中学生感到无从下手,犹如迷路的孩子,那么,作为教师就应当运用多种手段,将一点点星光凝聚起来,成就一团火,来指引学生走出困境,而那“星星之火”就会以“燎原之势”将奇迹般的效果反馈给教师,此所谓“凝聚满天星,成就一团火”。
情境教学法在作文教学中的成功运用证明:作文教学本不是也不应该成为禁锢学生灵感、消磨教师耐心的荒地,只要教师恰当运用情境教学法,将学生的情感体验凝聚,就可以点燃学生的创作激情,成就作文园地的花团锦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