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医院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在医院工作的护士更是为了病人的健康时时奋斗在第一线。而其中感染科的护士长期工作在污染当中,有很大的风险受到传染。所以我们要探析护士的职业危害以及解决这些危害的方法,来减少职业危害,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
【关键词】 感染科护士 职业危害 防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 R19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4-0361-01
1 职业概况
护士是一個比较辛苦的职业,在人们好梦正酣的时候,她们往往还穿梭在医院的病房中;在别人举家团圆的时候,她们还守在病人身边;在可怕的疾病肆虐的时候,是她们还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也正是她们的默默付出和无私奉献,医生才能顺利看诊,病人才能顺利恢复。但由于长期奋斗在临床的第一线,也特别容易受到疾病感染,特别是感染科的护士。感染科的病人往往病情比较严重,传染性强,这也是其他科室所没有的[1]。在现实中,在病人还没来得及的时候,感染科护士就要加入抢救的队伍行列,这也提高了护士感染职业危害的可能性。例如,在 2003年抗击非典时,在那场人们共同抵御SARS这个可怕的病魔的“战斗”中,留给了人们太多的感动和回忆,亲情、爱情,我们看到了太多太多,但无论在什么镜头当中,都有那一抹白衣。在非典病人当中,也有被感染的医护人员,但始终有护士坚守在第一线,守在需要她们的病人当中。所以在这种特殊的工作环境当中,护士的职业危害更应该受到重视。
2 职业危害的因素分析
2.1 机械性因素
这类感染主要是由于被锐器伤害所致,常见的有注射器针头刺伤、输液器针头刺伤、手术刀划伤、手术缝针刺伤等,其中针刺伤是最为普遍的职业性伤害,感染科护士应该重视,因为这可导致通过血传播的疾病的感染。但机械受伤是非常普遍的,据调查显示,发生过针刺伤的护士占80%以上,每年发生一次至三次。而在传染科就非常危险。尽量避免一些不良习惯如针头使用后冲洗套上针帽、徒手掰安瓶、工作时不静心[2]。在手受伤后,尽量避免接触病人的血液、分泌物、排泄物等,以防被传染。
2.2 物理性因素
这类传染主要有两种。一是护士在搬抬病人的途中造成腰背的拉伤和酸痛,二是没有防护的接触放射线和电离辐射。如在消毒灭菌的过程中,消毒物质大多是对人体有害的。
2.3 噪声
过多的噪音对人体会造成伤害,而在感染科噪音污染的地方多在手术室、供应室,而器械声、工作人员的对话、病人家属的呼喊声等是主要来源。
2.4 化学性因素
第一种是细胞毒性药物,化疗和介入治疗目前广泛应用,而护士是直接的接触者。具有细胞毒性的药物会使护士的免疫力下降、白细胞减少、致癌的几率增加。第二种是化学消毒剂,如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甲醛、戊二醛等,长期接触化学消毒剂对护士的身体造成伤害,增大受感染的几率[3]。第三种是麻醉废气。
2.5 生物性因素
主要传染源是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结核杆菌、流感病毒等。由于护士经常会接触病人的体液和排泄物,所以易受到感染。
2.6 心理性因素
由于精神压力大、作息时间混乱、工作紧张等引起职业性的疾病。因为护士经常值班,经常奋斗在第一线,工作与家庭不能很好地平衡,这也容易造成护士的焦虑和心理压力加大[4]。在医疗纠纷发生的时候,护士往往会受到直接冲击,心理负担严重。长期的心理压力会导致失眠、饮食结构改变、生成代谢紊乱和慢性疲劳等。
2.7 工作环境
感染科的护士接触患有传染性强的病人,而这些病大多可以通过空气、体液等直接传播,病房室内空气不新鲜、异味等都会导致感染。
2.8 自身因素
护士缺少职业防护意识和防护知识,这也是重要的原因。据调查超过半数的护士在注射和输液操作中不戴手套,并且很少的医院会对此作出硬性的规定,这也导致临床的护士易被感染。
3 防护的方法和措施
3.1 戴口罩和手套、勤洗手
正确洗手能够避免医院内交叉感染和自身感染,护士在接触病人前后、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都必须按照七步洗手法洗手。戴口罩可以防止人体吸入空气性溶胶,同时也可以防止病人的体液、血液等传染性的物质喷溅到护士的口腔和鼻腔内。
3.2 针刺伤的防范
护士在操作中应该专心、谨慎一点,不能心不在焉、与人聊天等。另外,可以通过戴手套,防止在刺伤后直接接触病人的血液;尽量在折断安瓶的时候使用纱布,这样可减少玻璃伤;不能将针头裸露在外的注射器等器物传来传去,用过的针头及时处理。
3.3 物理因素的防护
在搬运重物和病人的时候,护士要善于利用人体力学原理及技巧来保持平衡,防止肌肉损伤,必要时可借助护理器械。在紫外线消毒时,不要出入,结束后记得开窗通风,护士可穿防护衣[5]。
3.4 加强自我防护意识
医院应组织护士学习专门的教育课程,暴露护士的职业危害和忽视职业危害的坏处,是护士掌握防护原则和防护措施,尽量减少自己与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的直接接触。
3.5 心理危害的防护
过多的压力不利于人体身心的发展,护士应该在工作之余进行户外活动,放松心情,缓解压力,也可联系与家庭的感情。在面对压力时,应该学会自我调节,保持平和的心态,正确处理好与周围的广西,保持愉悦的心情。
4 结束语
护士是白衣天使,是医生得力的助手,是病人与医生的桥梁。在护士尽心工作的同时,也应提高自我防护意识,避免职业危害。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工作本身工作的特殊性,护士也应学会调节自身心情,避免过多的心理压力。
参考文献
[1] 曹俊. 25例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的原因分析与预防[J]. 求医问药(下半月). 2012(01)
[2] 李伟英,李雨思,蒋风仪. 对感染科病房护士的职业暴露危险因素的分析及防护对策[J]. 中国实用医药. 2010(35)
[3]高虹,孙焱,任维宁.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危害因素分析及防护措施[J]. 中国当代医药. 2011(01)
[4] 周宏,郑伟,韩方正,茅一平,康海全. 医护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措施的前瞻性监测研究[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0(12)
[5] 周晓莲,张巧秀,廖小菊. 产科护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防护[J]. 中外医疗. 2008(36)
【关键词】 感染科护士 职业危害 防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 R19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4-0361-01
1 职业概况
护士是一個比较辛苦的职业,在人们好梦正酣的时候,她们往往还穿梭在医院的病房中;在别人举家团圆的时候,她们还守在病人身边;在可怕的疾病肆虐的时候,是她们还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也正是她们的默默付出和无私奉献,医生才能顺利看诊,病人才能顺利恢复。但由于长期奋斗在临床的第一线,也特别容易受到疾病感染,特别是感染科的护士。感染科的病人往往病情比较严重,传染性强,这也是其他科室所没有的[1]。在现实中,在病人还没来得及的时候,感染科护士就要加入抢救的队伍行列,这也提高了护士感染职业危害的可能性。例如,在 2003年抗击非典时,在那场人们共同抵御SARS这个可怕的病魔的“战斗”中,留给了人们太多的感动和回忆,亲情、爱情,我们看到了太多太多,但无论在什么镜头当中,都有那一抹白衣。在非典病人当中,也有被感染的医护人员,但始终有护士坚守在第一线,守在需要她们的病人当中。所以在这种特殊的工作环境当中,护士的职业危害更应该受到重视。
2 职业危害的因素分析
2.1 机械性因素
这类感染主要是由于被锐器伤害所致,常见的有注射器针头刺伤、输液器针头刺伤、手术刀划伤、手术缝针刺伤等,其中针刺伤是最为普遍的职业性伤害,感染科护士应该重视,因为这可导致通过血传播的疾病的感染。但机械受伤是非常普遍的,据调查显示,发生过针刺伤的护士占80%以上,每年发生一次至三次。而在传染科就非常危险。尽量避免一些不良习惯如针头使用后冲洗套上针帽、徒手掰安瓶、工作时不静心[2]。在手受伤后,尽量避免接触病人的血液、分泌物、排泄物等,以防被传染。
2.2 物理性因素
这类传染主要有两种。一是护士在搬抬病人的途中造成腰背的拉伤和酸痛,二是没有防护的接触放射线和电离辐射。如在消毒灭菌的过程中,消毒物质大多是对人体有害的。
2.3 噪声
过多的噪音对人体会造成伤害,而在感染科噪音污染的地方多在手术室、供应室,而器械声、工作人员的对话、病人家属的呼喊声等是主要来源。
2.4 化学性因素
第一种是细胞毒性药物,化疗和介入治疗目前广泛应用,而护士是直接的接触者。具有细胞毒性的药物会使护士的免疫力下降、白细胞减少、致癌的几率增加。第二种是化学消毒剂,如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甲醛、戊二醛等,长期接触化学消毒剂对护士的身体造成伤害,增大受感染的几率[3]。第三种是麻醉废气。
2.5 生物性因素
主要传染源是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结核杆菌、流感病毒等。由于护士经常会接触病人的体液和排泄物,所以易受到感染。
2.6 心理性因素
由于精神压力大、作息时间混乱、工作紧张等引起职业性的疾病。因为护士经常值班,经常奋斗在第一线,工作与家庭不能很好地平衡,这也容易造成护士的焦虑和心理压力加大[4]。在医疗纠纷发生的时候,护士往往会受到直接冲击,心理负担严重。长期的心理压力会导致失眠、饮食结构改变、生成代谢紊乱和慢性疲劳等。
2.7 工作环境
感染科的护士接触患有传染性强的病人,而这些病大多可以通过空气、体液等直接传播,病房室内空气不新鲜、异味等都会导致感染。
2.8 自身因素
护士缺少职业防护意识和防护知识,这也是重要的原因。据调查超过半数的护士在注射和输液操作中不戴手套,并且很少的医院会对此作出硬性的规定,这也导致临床的护士易被感染。
3 防护的方法和措施
3.1 戴口罩和手套、勤洗手
正确洗手能够避免医院内交叉感染和自身感染,护士在接触病人前后、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都必须按照七步洗手法洗手。戴口罩可以防止人体吸入空气性溶胶,同时也可以防止病人的体液、血液等传染性的物质喷溅到护士的口腔和鼻腔内。
3.2 针刺伤的防范
护士在操作中应该专心、谨慎一点,不能心不在焉、与人聊天等。另外,可以通过戴手套,防止在刺伤后直接接触病人的血液;尽量在折断安瓶的时候使用纱布,这样可减少玻璃伤;不能将针头裸露在外的注射器等器物传来传去,用过的针头及时处理。
3.3 物理因素的防护
在搬运重物和病人的时候,护士要善于利用人体力学原理及技巧来保持平衡,防止肌肉损伤,必要时可借助护理器械。在紫外线消毒时,不要出入,结束后记得开窗通风,护士可穿防护衣[5]。
3.4 加强自我防护意识
医院应组织护士学习专门的教育课程,暴露护士的职业危害和忽视职业危害的坏处,是护士掌握防护原则和防护措施,尽量减少自己与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的直接接触。
3.5 心理危害的防护
过多的压力不利于人体身心的发展,护士应该在工作之余进行户外活动,放松心情,缓解压力,也可联系与家庭的感情。在面对压力时,应该学会自我调节,保持平和的心态,正确处理好与周围的广西,保持愉悦的心情。
4 结束语
护士是白衣天使,是医生得力的助手,是病人与医生的桥梁。在护士尽心工作的同时,也应提高自我防护意识,避免职业危害。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工作本身工作的特殊性,护士也应学会调节自身心情,避免过多的心理压力。
参考文献
[1] 曹俊. 25例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的原因分析与预防[J]. 求医问药(下半月). 2012(01)
[2] 李伟英,李雨思,蒋风仪. 对感染科病房护士的职业暴露危险因素的分析及防护对策[J]. 中国实用医药. 2010(35)
[3]高虹,孙焱,任维宁.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危害因素分析及防护措施[J]. 中国当代医药. 2011(01)
[4] 周宏,郑伟,韩方正,茅一平,康海全. 医护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措施的前瞻性监测研究[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0(12)
[5] 周晓莲,张巧秀,廖小菊. 产科护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防护[J]. 中外医疗. 200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