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展现”物理教学法

来源 :教育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5322150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学法的提出
  笔者反思近年来的教学发现,教学中教师有时只注重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和动手能力,忽视学生分析问题、总结规律等理性思维的培养;只注重生生之间的讨论,忽视学生独立思维、系统思维的培养。
  学生普遍存在不爱动脑,人云亦云,滥竽充数,抄袭别人,处理问题思维混乱;不会利用物理知识和物理语言系统条理地解释物理现象;计算题步骤不条理;实验探究中不能完整、条理地分析归纳得出结论。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在教学中应用“思维展示”教学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法的具体运用与要求
  (一)新授知识方面
  1.启发诱导,概念学习
  物理概念是对一类物理现象的本质属性的概括和抽象,具有一定的物理意义,是构建物理知识结构的基石。因此,在新的物理概念教学中,对物理概念的引入、理解和应用等方面,“思维展现”教学法可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关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概念的教学,在导入时,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说明物体的运动有快有慢,老师再提出生活中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有哪些?这时学生根据生活常识可能说出比较路程或比较时间的长短,这样的答案是不够严密的,教师可进一步启发诱导,学生最后总结出:“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相同路程比较时间”这一完整的答案,此时老师指明:物理学中选择了第一种方法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至此学生便可建立速度的概念:单位时间内的路程叫做物体的运动速度。这样,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思维得以展现,会在头脑中建立起速度的概念,加深对速度概念的理解。
  2. 引导探究,得出规律
  物理规律反映的是物理现象之间的本质联系,在规律的总结、理解和运用中能更好地运用思维展现教学法。现行教材中的物理规律都是通过实验探究归纳总结出。在实验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物理变化的发生过程、产生的条件和特征,引导他们观察和思考,从中得出规律性的东西。
  在引导学生总结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做“摩擦起电”的实验时,先让学生观察这样一组实验:将一气球拴在支架上,用另一气球去靠近它,它不动;再将用手摩擦过的两气球互相靠近,结果两气球互相分开;将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或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碎纸屑,玻璃棒能吸引碎纸屑。学生通过对以上这些现象的观察,会认识到:物体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吸引小物体。此时,老师可说出这就是摩擦起电现象,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可引导学生用严密的条理性的语言分析出: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带电的物体能吸引一些不带电的轻小物体,这种现象被称为摩擦起电现象。教师继续让学生观察以下几组摩擦起电的实验,提示注意物体互相靠近时会产生什么现象:(1) 用丝绸或毛皮摩擦过的两气球(发现相互排斥);(2) 两个分别用丝绸和毛皮摩擦过的气球(发现相互吸引);(3) 用丝绸分别摩擦过的玻璃棒和气球(发现相互排斥);(4)用毛皮分别摩擦过的橡胶棒和气球(发现相互排斥);(5)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发现相互吸引)。通过对上述实验的观察,学生会得出如下认识:不同的物质在摩擦带电后互相靠近,会产生不同的现象(互相吸引或排斥),且这种现象是带有一定的规律性的。此时,教师提出问题:这些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会七嘴八舌地阐述自己的看法,教师归纳学生的答案,最后总结规律: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在老师的引导点拨下,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得出结论,在整个过程中很好地展现了学生的认知过程。
  (二)知识运用方面
  知识的应用实质是问题的解决过程,关键在于解决者对问题解决的理论依据(即知识点)、步骤(内容的逻辑联系)、结果(或结论)的把握程度。
  1.典型例题或规律性知识的讲解
  对于典型例题或规律性知识的讲解,要求学生做好笔记,学生做笔记的过程也是一个思维展现的过程,对老师所讲的问题在头脑中再进一步加工、整合、梳理,形成更清晰的思路,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2.问题的提出及解答
  提问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总是和语言分不开的,课堂提问便是培养学生正确地掌握学科语言表达能力的契机提问时注意设计的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思维训练能力,避免学生简单地回答 “是”或“不是”,不能只说出答案,要让学生分析出“为什么”,无论口头回答、在黑板上展示还是小组交流,都要求学生用严密的物理语言和物理方法表述。这样,学生在展现思维过程中,会对其中的方法或逻辑联系产生反思,发现问题并试图解决,得出更好的方法或思路;其次,这种方法的运用,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此教学法体现了新课改理念,注重学生思维逻辑性、系统性的培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反思、总结等过程展示良好的思维品质,从而达到巩固所学知识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之,教无定法,只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提高教学效率,能顺利地完成教学目标就是好的教学方法。
其他文献
在广大农村初中,尽管英语教学已受到普遍重视,教学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尤其在“应试教育”的左右下,英语教学大多是把传授知识作为主要目标,重视学生成绩高低,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教而忽视”学,重视现成结论的记忆,忽视学习过程;重视向学生灌输,忽视学生的主动参与;重视教学活动的严格划一,忽视学生的创造才能和个性差异;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学生听、说、读、写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等
期刊
进入二十一世纪,素质教育正朝着日益向好的方向发展,新课堂标准也明确提出了一些更为实际和实用的标准。其中,《语文课程标准》就明确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因此,中学语文教学与美感教育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美感教育可以促进学生的知、情、意全面发展,培养学生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情感力、独特的想
期刊
摘要:新课程改革实施几年来,我们发现,数学教学越来越贴近我们的生活,数学教学更精彩,学生更容易学好。但在实践中,却仍有很多学生放弃了学数学,仍觉得枯燥乏味,毫无兴致。要使更多的学生投入数学学习,我们可以尝试从培养他们的兴趣入手,提高课堂效率,从而使学生热爱数学。  关键词:数学教学 兴趣 课堂效率  新课程改革实施几年来,我们发现,数学教学越来越贴近我们的生活,数学教学更精彩,学生更容易学好。但在
期刊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基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我们应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肤浅看法,以抛砖引玉。  一、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减轻学生学习上的精神负担,使学生在教师的热爱、尊重和期待中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促使学生积极地学,主动地去探索。在阅读教学中,师生
期刊
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引下,初中数学教师要从根本上转变观念,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上动脑筋、下功夫,让学生热爱数学、探索数学,进而主动地去钻研、去理解、去想象,使他们在浓厚的兴趣中认识新知,掌握技能。下面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一、尽量以实际问题为模型引入学习内容,以生活情境提出问题,以增强数学的趣味性 。  新教材的特点是贴近生活.与实际联系密切.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创设
期刊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中,作文教学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树立为学生服务的观念,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和认知发展规律,精心设计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采取种种方法,创造各种情境,充分调动学生主体参与积极性,使他们能够在学习中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勇敢地阐述自己的观点,真诚地表露自己的感情。笔者在作文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感觉有助于进一
期刊
河北省邢台市大曹庄管理区徐家河校区 摘要:随着国家对义务教育支持力度的增大,学校建设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同时新的教育理念在许多学校领导、老师头脑中逐渐定型,创建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为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创设一片更文明、更科学、更和谐的育人环境是许多学校当前正在实施的一项长远工程。本文拟从创建小学校园文化的意义、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也是对我校相关工作的总结。  关键词:小学校园 文化建设 创设  校
期刊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开始变得更自由、更灵活,学生也始终在愉快的状态下积极地学习数学,这的确是我们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可喜变化。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充分利用数学课堂,把它创设成充满活力、魅力无穷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地感受数学美,去追求数学美。如何上好数学课,使数学课灵动起来呢?  一、从生活经验入手,创设情境调
期刊
任何语言的使用都有语境,任何交际的顺利进行都离不开特定的语言环境,语境对语言的理解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分析高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就如何依托语境提高词汇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探讨,旨在明确语境在词汇教学中的重要性。通过依托语境,学生可以更有效地掌握词汇和提高语言交际能力。本文从语境的定义入手,分析语境对词汇教学的作用,说明依托语境词汇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性。  一、语境在词汇教学中的作
期刊
初中数学的学习既是学生在数学学习道路上基础性知识的培养,又是对学生数学基本能力的培养。数学本身具有逻辑性强、思维严密的特点,所以数学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发现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数学教学既要注重数学基础知识的传授,又要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数学问题的能力,这对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转变教学思维模式,着重培养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