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对小城市及县城建设中存在的防洪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解决小城市及县城防洪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小城市;防洪排涝;水利规划
随着我国小城市及县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发展,对小城市及县城防洪、水资源配置、水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小城市及县城城区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对小城市及县城建设中存在的防洪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解决小城市及县城防洪問题的方法。
一、当前小城市及县城防洪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小城市及县城防洪标准偏低,排涝能力不足
小城市及县城几乎都依河而建或河流贯穿其中,随着城市的发展以及城市的辐射作用,人口与财富大量集中在城市。受当时的经济条件和城市观念限制,已建工程建设起点低,标准不高,样式和格局陈旧,未构筑城市风景。防洪堤大部分采用土堤形式,堤顶道路未硬化,河道、堤岸未衬护,堤坡未绿化、美化、亮化,整个堤坝杂乱不堪,与城市建设很不相称;城区河道和水域未能很好地开发利用,成了垃圾河和臭水塘,并且淤堵严重;未建设规范完善的排水与防污体系;防洪大堤未与城市主、次干道形成顺畅的交通网络;现有工程经过多年运行,部分工程存在病险、老化和功能退化现象,部分遗留工程问题未处理;管理设施不配套及管理手段落后等
(二)盲目侵占城区河道,减少水面,导致洪涝灾害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随着城市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由于人口增长、工业勃兴和对环境的忽视,在小城市及县城建设中,土地利用价值高,受经济利益驱使,为了多争一块土体,盲目侵占河道和蓄滞洪区,将城区河道排水改为管道排水,在上面兴建街道和商业城等设施,使得城区水面积急剧减少,天然调蓄功能不足,内河排水不畅,易淤积、堵塞洪水通道;因蓄滞洪区面积被侵占,造成原有满足设计排涝要求的排涝设施排涝能力不足;由于上述的原因,使得暴雨时,人为产生新的洪涝灾害,街道被淹成为常见病,加大了城区洪涝灾害的发生。当城区河道被侵占后,内河易被垃圾等杂物淤积,不易清除,大量污水的排入使得水环境恶化,违章建筑等使得沿河环境脏、乱、差,城市生态系统也遭受到了严重破坏。
(三)城区防洪设施缺乏专项规划,城市水利功能得不到整体发挥
在小城市、县城建设过程中,对城区防洪规划较为重视,特别在“98洪水”后,各地编制了或正在编制科学、可行的城区防洪治理规划,并开始实施,而对排水以及作为城市生态系统和景观体系特殊载体的水利,则没有专项的整体规划,仅对某一小区域内水系进行景观设计,缺乏对整个城区水系的滞洪排泄雨洪、为工农业供水和城市景观等多种功能的综合考虑,使得城市水利的减少洪涝灾害、净化环境、提供公共绿地和旅游休闲等各项生态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
二、解决小城市及县城防洪问题的方法
(一)对城区进行专项水利规划
水利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一个重要方面,应与道路等基础设施一样,围绕城市或县城总体规划的总目标,同步规划,同步协调,并以专项规划报告作为城市(县城)总体规划报告的附件,正式列入总体规划内容,报有关部门批准实施。 专项城市及城区水利规划应以城区为主,兼顾农村,城乡一体化。要确保防汛安全,不能让城区的经济文化生活因洪涝灾害而遭受损失;由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改造整治内河水系,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满足城区引水、排水和生活环境的需要,建立多功能、高效益的水保护综合体系,促进城市开发和品位提升。 主要规划项目为防汛、引水、排水、水环境等。防汛主要是根据城市、县城规模和国家防洪标准确定的防洪治涝标准,采用加高加固现有防洪堤等工程措施,提高城市抗洪能力。引水和排水是城市水利规划的重要内容,要统一规划水源,合理调度水利工程,引入高质量的水;通过暴雨峰值和径流量计算,确定城区的排水出路,完善排涝设施,保证有水排得出去。水环境的治理则保留水面积,通过清淤疏浚、截污、亲水护岸、水利设施改造、立体绿化等措施,控制水环境,实现水清、流畅、岸绿、美观的目标,成为城市公共生活的重要场所。
(二)充分考虑城市水利特点,规划与城市建设相协调
防洪工程布置要与城市人文、商贸、交通、景观、休闲等各方面有机结合,协调统一,积极构建便捷、畅通的交通网络;要对城市河道、水域、湖泊进行重新规划布署,适当开挖引进新河道和湖泊,增加城区水域面积,扩大城市水面率,增强城市水面调蓄洪水能力和改善城市水体调节功能,改善城区气候和空气环境,充分兼顾城市功能与防洪功能,使防洪工程与城市建设融为一体。
(三)贯彻以人为本和人水自然和谐理念,完善配套设施建设
要开发建设城市水域和水岸,体现“绿脉引导,生态水岸”特征,贯彻生态和环保理念,切实做好排水、排污和治污规划,完善各项配套设施建设,改善城市水环境,还清水于民。要开发建设滨水公园、水上娱乐中心和各种水岸休闲设施,把城市滨水地带建成适宜居家生活、休闲娱乐、观江赏景、饮食购物之理想场所,形成人水自然和谐空间,建成对外展示城市滨水风情特色之窗口,构成城市人文景观闪亮的风景,极大地改善县城的总体环境和提升县城的城市品位,促进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
(四)规划建设应坚持高起点、高标准
要求规划建设观念要新、要实,既要承认现实状况,又要大胆创新,眼光放远,思想放宽。规划布局要体现现代化城市建设要求,采用先进而风格多样的水利建筑型式,借鉴园林特色,做到起点高、标准高,改变过去那种灰头土脸的形象。建设标准上要适度大气,要有一定的超前意识和目标,市政建设要服从于防洪大局,不能因个别工程降低整个城市防洪标准,造成洪水隐患而因小失大。
(五)加快实施水务一体化管理步伐
现代城市水利是一项综合工程,承担着防洪治涝、供水排水、排污治污及生态环境的建设。目前,水资源管理体制仍是水利部门管水源和防洪治涝,城建部门管城区供水和排水,环保部门管理污水。管水和防洪治涝的不管城区供水、排水和治污,管供水和排水的不管水源、防洪治涝、治污和河道上下游的关系,甚至出现河道排涝和城区排水标准不是同一体系,块块管理,各自为政,不能统筹兼顾,全面规划,使水利设施难以合理安排,并充分发挥作用。应加快水务一体化管理步伐,借鉴上海、深圳等地城市水务改革成功经验,将涉及水事务的统一管理,使城市水利实行统一、高效、有序的管理体制,由水利部门对城区的防洪治涝、供水、排水及水环境治理统一规划,研究防洪减灾措施,保证高质量供水,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六)加大对城市水利的投资力度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城市(城区)的供水质量、生态环境的协调美化要求越来越高,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大,对水利建设要求也相应提高,其所需资金较大。要坚持多渠道、多层次、全社会办水利的办法筹集资金。政府要加大对城市水利建设的投资力度,发挥财政性资金的导向作用,并制定一些扶持政策,向受益企、事业单位集资来支持城市水利建设。 通过向银行等机构贷款方法来筹集资金。
三、结语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水利防洪的认识在不断深化和转变,水利行业也正在逐步以环境水利、资源水利取代单一的工程水利,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人们的环境意识已日益增强,对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过去那种单一的防洪保安功能的防洪建设与管理已远远跟不上时代要求了。因此,城市防洪工程建设必须把防洪减灾与城市生态保护、环境治理及城市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综合考虑,使防洪工程建成后既是一条防洪线,同时也是城市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参考文献
[1]周强.小城市及县城防洪对策.现代农业科技,2010,(11).
关键词:小城市;防洪排涝;水利规划
随着我国小城市及县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发展,对小城市及县城防洪、水资源配置、水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小城市及县城城区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对小城市及县城建设中存在的防洪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解决小城市及县城防洪問题的方法。
一、当前小城市及县城防洪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小城市及县城防洪标准偏低,排涝能力不足
小城市及县城几乎都依河而建或河流贯穿其中,随着城市的发展以及城市的辐射作用,人口与财富大量集中在城市。受当时的经济条件和城市观念限制,已建工程建设起点低,标准不高,样式和格局陈旧,未构筑城市风景。防洪堤大部分采用土堤形式,堤顶道路未硬化,河道、堤岸未衬护,堤坡未绿化、美化、亮化,整个堤坝杂乱不堪,与城市建设很不相称;城区河道和水域未能很好地开发利用,成了垃圾河和臭水塘,并且淤堵严重;未建设规范完善的排水与防污体系;防洪大堤未与城市主、次干道形成顺畅的交通网络;现有工程经过多年运行,部分工程存在病险、老化和功能退化现象,部分遗留工程问题未处理;管理设施不配套及管理手段落后等
(二)盲目侵占城区河道,减少水面,导致洪涝灾害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随着城市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由于人口增长、工业勃兴和对环境的忽视,在小城市及县城建设中,土地利用价值高,受经济利益驱使,为了多争一块土体,盲目侵占河道和蓄滞洪区,将城区河道排水改为管道排水,在上面兴建街道和商业城等设施,使得城区水面积急剧减少,天然调蓄功能不足,内河排水不畅,易淤积、堵塞洪水通道;因蓄滞洪区面积被侵占,造成原有满足设计排涝要求的排涝设施排涝能力不足;由于上述的原因,使得暴雨时,人为产生新的洪涝灾害,街道被淹成为常见病,加大了城区洪涝灾害的发生。当城区河道被侵占后,内河易被垃圾等杂物淤积,不易清除,大量污水的排入使得水环境恶化,违章建筑等使得沿河环境脏、乱、差,城市生态系统也遭受到了严重破坏。
(三)城区防洪设施缺乏专项规划,城市水利功能得不到整体发挥
在小城市、县城建设过程中,对城区防洪规划较为重视,特别在“98洪水”后,各地编制了或正在编制科学、可行的城区防洪治理规划,并开始实施,而对排水以及作为城市生态系统和景观体系特殊载体的水利,则没有专项的整体规划,仅对某一小区域内水系进行景观设计,缺乏对整个城区水系的滞洪排泄雨洪、为工农业供水和城市景观等多种功能的综合考虑,使得城市水利的减少洪涝灾害、净化环境、提供公共绿地和旅游休闲等各项生态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
二、解决小城市及县城防洪问题的方法
(一)对城区进行专项水利规划
水利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一个重要方面,应与道路等基础设施一样,围绕城市或县城总体规划的总目标,同步规划,同步协调,并以专项规划报告作为城市(县城)总体规划报告的附件,正式列入总体规划内容,报有关部门批准实施。 专项城市及城区水利规划应以城区为主,兼顾农村,城乡一体化。要确保防汛安全,不能让城区的经济文化生活因洪涝灾害而遭受损失;由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改造整治内河水系,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满足城区引水、排水和生活环境的需要,建立多功能、高效益的水保护综合体系,促进城市开发和品位提升。 主要规划项目为防汛、引水、排水、水环境等。防汛主要是根据城市、县城规模和国家防洪标准确定的防洪治涝标准,采用加高加固现有防洪堤等工程措施,提高城市抗洪能力。引水和排水是城市水利规划的重要内容,要统一规划水源,合理调度水利工程,引入高质量的水;通过暴雨峰值和径流量计算,确定城区的排水出路,完善排涝设施,保证有水排得出去。水环境的治理则保留水面积,通过清淤疏浚、截污、亲水护岸、水利设施改造、立体绿化等措施,控制水环境,实现水清、流畅、岸绿、美观的目标,成为城市公共生活的重要场所。
(二)充分考虑城市水利特点,规划与城市建设相协调
防洪工程布置要与城市人文、商贸、交通、景观、休闲等各方面有机结合,协调统一,积极构建便捷、畅通的交通网络;要对城市河道、水域、湖泊进行重新规划布署,适当开挖引进新河道和湖泊,增加城区水域面积,扩大城市水面率,增强城市水面调蓄洪水能力和改善城市水体调节功能,改善城区气候和空气环境,充分兼顾城市功能与防洪功能,使防洪工程与城市建设融为一体。
(三)贯彻以人为本和人水自然和谐理念,完善配套设施建设
要开发建设城市水域和水岸,体现“绿脉引导,生态水岸”特征,贯彻生态和环保理念,切实做好排水、排污和治污规划,完善各项配套设施建设,改善城市水环境,还清水于民。要开发建设滨水公园、水上娱乐中心和各种水岸休闲设施,把城市滨水地带建成适宜居家生活、休闲娱乐、观江赏景、饮食购物之理想场所,形成人水自然和谐空间,建成对外展示城市滨水风情特色之窗口,构成城市人文景观闪亮的风景,极大地改善县城的总体环境和提升县城的城市品位,促进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
(四)规划建设应坚持高起点、高标准
要求规划建设观念要新、要实,既要承认现实状况,又要大胆创新,眼光放远,思想放宽。规划布局要体现现代化城市建设要求,采用先进而风格多样的水利建筑型式,借鉴园林特色,做到起点高、标准高,改变过去那种灰头土脸的形象。建设标准上要适度大气,要有一定的超前意识和目标,市政建设要服从于防洪大局,不能因个别工程降低整个城市防洪标准,造成洪水隐患而因小失大。
(五)加快实施水务一体化管理步伐
现代城市水利是一项综合工程,承担着防洪治涝、供水排水、排污治污及生态环境的建设。目前,水资源管理体制仍是水利部门管水源和防洪治涝,城建部门管城区供水和排水,环保部门管理污水。管水和防洪治涝的不管城区供水、排水和治污,管供水和排水的不管水源、防洪治涝、治污和河道上下游的关系,甚至出现河道排涝和城区排水标准不是同一体系,块块管理,各自为政,不能统筹兼顾,全面规划,使水利设施难以合理安排,并充分发挥作用。应加快水务一体化管理步伐,借鉴上海、深圳等地城市水务改革成功经验,将涉及水事务的统一管理,使城市水利实行统一、高效、有序的管理体制,由水利部门对城区的防洪治涝、供水、排水及水环境治理统一规划,研究防洪减灾措施,保证高质量供水,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六)加大对城市水利的投资力度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城市(城区)的供水质量、生态环境的协调美化要求越来越高,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大,对水利建设要求也相应提高,其所需资金较大。要坚持多渠道、多层次、全社会办水利的办法筹集资金。政府要加大对城市水利建设的投资力度,发挥财政性资金的导向作用,并制定一些扶持政策,向受益企、事业单位集资来支持城市水利建设。 通过向银行等机构贷款方法来筹集资金。
三、结语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水利防洪的认识在不断深化和转变,水利行业也正在逐步以环境水利、资源水利取代单一的工程水利,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人们的环境意识已日益增强,对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过去那种单一的防洪保安功能的防洪建设与管理已远远跟不上时代要求了。因此,城市防洪工程建设必须把防洪减灾与城市生态保护、环境治理及城市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综合考虑,使防洪工程建成后既是一条防洪线,同时也是城市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参考文献
[1]周强.小城市及县城防洪对策.现代农业科技,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