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化学教学;高效课堂;构
建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14—0072—01
优化课堂教学、构建高效课堂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手段。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高中生的特点,充分利用化学学科的特征,并借助于有效备课、有效问题情境、有效课堂提问、化学探究实验、导学案等策略达到“省时、减负、高效”的目的。下面,笔者根据教学实践,就如何打造高效化学课堂,谈几点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一、理清高中化学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的关系——构建高效化学课堂的基础
在高中化学新课程中,必修和选修模块是有序展开并相互依存的。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之上的延伸和拓展,必修课程的学习内容在选修课程学习中获得螺旋式的发展。学习不同的模块获得的发展有所不同,但核心的化學知识和基本概念、原理的领会都是在必修模块的学习中实现的。
二、明确模块功能,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深、广度——构建高效化学课堂的前提
在必修阶段接触到的化学知识不要“一步到位”,应明确在必修阶段的基本要求,清楚每个具体化学知识的深、广度,以保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高效达成课程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学生进行选修模块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进行必修模块教学时,要关注学生已有的化学知识,注重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时要将“假如我是学生”作为自己的警醒语,不可想当然地认为“太简单”,任意加大教学难度,把本该在选修阶段学习的内容放在必修阶段,造成学生学习化学的负担过重,而致使学生对化学学科失去兴趣,从而降低教育教学效果。在教学选修模块时,需要注意学习的阶段性和层次性,注意更新专业知识,注意为学生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提供螺旋式上升发展的空间。
如,在学习“电化学”这部分内容时,必修2(人教版)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原电池概念、反应原理、构成及应用。认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对现代化的重大意义。教学时,教师要注重原电池的基础性知识。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四章(人教版)电化学基础在必修2的基础上着重研究化学能与电能的关系,增加了电解池及其应用的教学,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和科学素养的提高。
三、 落实课标要求,注重新课程的教学设计——构建高效化学课堂的措施
教学设计与教学活动的组织,应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现代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以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为依据。在处理教材时,教师不但要看到它的知识要求,还要看到它背后所隐含的思想观点和科学方法。在阅读教材、分析教材的基础上,整合教材中的课程资源,全面落实课程目标。
比如,在学习必修1中“金属的化学性质”时,人教版第46页“交流与思考”栏目,首先是初高中学习金属知识的衔接点,对新知识的学习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其次又是从物质分类角度认识金属性质和落实学习方法的生长点,是探究金属性质和落实科学探究方法的探究点。此外,图片中美丽的实验现象又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点。在教学中,教师可利用教材中的“铜树”和“银树”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知识,并进行适当探究。在教学中,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隐形课程资源,全面理解高中教材诸多栏目的编写意图,实现课程资源多元化。
四、 注重实验过程——构建高效化学课堂的途径
化学实验及其现象具有真实、形象、生动的特点,极易唤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注重问题解决的实践过程,在讨论中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在思考中引导学生自主分析问题,在实践中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在自主总结中引导学生评价自己的学习行为,从而构建有效的化学课堂。
例如,设计实验方案:区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活动,高一的学生初次接触实验方案的设计,把课本中呈现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比较就当是实验方案,根本没有考虑实验是否科学可行,实验的现象是否明显,实验操作是否简单,实验是否环保等诸多实际问题。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方案设计时应考虑的实际问题,和学生一起完善实验方案。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动手实践的机会,让学生自己验证设计的方案是否可行,让学生在实验中获得了亲身体验后再对各种方案进行评价。
编辑:谢颖丽
建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14—0072—01
优化课堂教学、构建高效课堂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手段。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高中生的特点,充分利用化学学科的特征,并借助于有效备课、有效问题情境、有效课堂提问、化学探究实验、导学案等策略达到“省时、减负、高效”的目的。下面,笔者根据教学实践,就如何打造高效化学课堂,谈几点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一、理清高中化学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的关系——构建高效化学课堂的基础
在高中化学新课程中,必修和选修模块是有序展开并相互依存的。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之上的延伸和拓展,必修课程的学习内容在选修课程学习中获得螺旋式的发展。学习不同的模块获得的发展有所不同,但核心的化學知识和基本概念、原理的领会都是在必修模块的学习中实现的。
二、明确模块功能,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深、广度——构建高效化学课堂的前提
在必修阶段接触到的化学知识不要“一步到位”,应明确在必修阶段的基本要求,清楚每个具体化学知识的深、广度,以保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高效达成课程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学生进行选修模块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进行必修模块教学时,要关注学生已有的化学知识,注重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时要将“假如我是学生”作为自己的警醒语,不可想当然地认为“太简单”,任意加大教学难度,把本该在选修阶段学习的内容放在必修阶段,造成学生学习化学的负担过重,而致使学生对化学学科失去兴趣,从而降低教育教学效果。在教学选修模块时,需要注意学习的阶段性和层次性,注意更新专业知识,注意为学生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提供螺旋式上升发展的空间。
如,在学习“电化学”这部分内容时,必修2(人教版)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原电池概念、反应原理、构成及应用。认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对现代化的重大意义。教学时,教师要注重原电池的基础性知识。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四章(人教版)电化学基础在必修2的基础上着重研究化学能与电能的关系,增加了电解池及其应用的教学,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和科学素养的提高。
三、 落实课标要求,注重新课程的教学设计——构建高效化学课堂的措施
教学设计与教学活动的组织,应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现代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以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为依据。在处理教材时,教师不但要看到它的知识要求,还要看到它背后所隐含的思想观点和科学方法。在阅读教材、分析教材的基础上,整合教材中的课程资源,全面落实课程目标。
比如,在学习必修1中“金属的化学性质”时,人教版第46页“交流与思考”栏目,首先是初高中学习金属知识的衔接点,对新知识的学习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其次又是从物质分类角度认识金属性质和落实学习方法的生长点,是探究金属性质和落实科学探究方法的探究点。此外,图片中美丽的实验现象又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点。在教学中,教师可利用教材中的“铜树”和“银树”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知识,并进行适当探究。在教学中,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隐形课程资源,全面理解高中教材诸多栏目的编写意图,实现课程资源多元化。
四、 注重实验过程——构建高效化学课堂的途径
化学实验及其现象具有真实、形象、生动的特点,极易唤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注重问题解决的实践过程,在讨论中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在思考中引导学生自主分析问题,在实践中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在自主总结中引导学生评价自己的学习行为,从而构建有效的化学课堂。
例如,设计实验方案:区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活动,高一的学生初次接触实验方案的设计,把课本中呈现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比较就当是实验方案,根本没有考虑实验是否科学可行,实验的现象是否明显,实验操作是否简单,实验是否环保等诸多实际问题。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方案设计时应考虑的实际问题,和学生一起完善实验方案。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动手实践的机会,让学生自己验证设计的方案是否可行,让学生在实验中获得了亲身体验后再对各种方案进行评价。
编辑:谢颖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