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高职高专顶岗实习现状与问题根源探讨如何加强顶岗过程控制、细化实习教学环节,进一步完善顶岗实习管理机制,以实现实习教学环节的目标任务,提高学生职业能力,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
关键词:顶岗实习; 现状与根源;管理机制
教育部2006[16号]文件和相关规定,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的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性人才的使命。高等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走工学结合发展的道路,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具体讲就是要积极探索订单培养、工学交替、行动导向、任务驱动、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提高的培养模式。
顶岗实习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不少于半年于的跨度较长的开放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学质量的控制与管理关系到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关系到学校的教学成效,更关系到全社会对职业教育评价。因此加强与重视顶岗过程控制、细化实习教学环节将起动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顶岗实习现状与问题根源
高职教学过程时间安排大多设置为2+1模式,2年的学校系统学习管理阶段和1年的开放式实践教学阶段。在为期1年的顶岗实习过程中,学校分三个阶段进行统一管理,既实习前的计划准备、实习过程中的任务落实、实习结束后的总结与评价。同时实行院、系、教研室三级负责制,明确了相关职责。并实行校内与校外教师共同指导相结合。
从理论上讲,多数学校按这类模式进行顶岗实习管理应当说是多层次、全方位、全过程的全面质量管理思想的体现,理所当然能收到较好的效果。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现状与根源一:校企双方合作基础脆弱、利益取向各异,顶岗实习分散难管
在市场经济竞争环境中,不少企业价值取向追求利益最大化,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技能型人才是学校的使命,校企合作不会增加企业利润,反而会给企业带来更大的负担与压力。因此校企合作一头热、流于形式、应付检查、完成指标的现象较为普遍,很难有真正意义上的合作,所谓深度合作更是一种说法而已。因此学生顶岗实习很难集中统一或相对集中,大多数学生只能分散实习与自行联系实习,甚至个别学生采取虚假办法应付顶岗实习。顶岗实习的管理难度加大。接受实习生的单位受利益驱动,降低成本,提供事务性、重复性简单工作岗位,让学生充当廉价劳动力,学生的实习积极性也会大打折扣。
现状与根源二:校内教师兼职指导、精力与经费无法保证,粗放式管理普遍
不少学校由于顶岗实习指导由专业课教师、辅导员等兼职担任,而指导一名学生一年的顶岗实习的工作量用几个课时来衡量。兼职指导教师的时间与精力能够保证这个重要的教学实践环节的质量吗?指导教师工作量只有几个课时吗?以上两个方面实际上也反应出这类学校对于顶岗实习工作认识与态度,要么是高估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要么就是乐观于实习单位的配合与诚意,坚信于实习单位监管与负责。而事实上,顶岗实习中的学生周记审阅、论文修改这些任务花费了指导教师大量精力与时间,尽管如此,学生应付教师、教师应付学校等粗放式管理是不争的事实,学生实习环节的职业能力提升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现状与根源三:学生急功近利、挣钱心切,违背了顶岗实习的目的
高职类学生有不少人认识2+1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前两年是花家长的钱,最后一年是挣自己的钱,因此错误的理解与认识下学生选择实习岗位权重第一是看工资收入、第二看工作条件,没有从专业、职业、就业系统考虑与选择,实习动机出现了问题。继而在实习过程中不是以学习心态对待工作、对待挫折、对待合作,更没有全面、全方位、全过程的了解与熟悉企业的经营环境、经营模式、业务流程等基本情况,更谈不上主动理论联系实际、用理论去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在实践中学习提高。从学生周记中可以看出,写心情的比例占到一半以上,记流水账的占到三分之一,打包周记也占到一定比例,而指导教师也是泛泛而谈,轻描淡写,完成所谓的沟通与交流,不少时候成了学生的心理干预师,真正能指导学习实践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的也只是纸上谈兵而已。
总之,由于以上几个方面的原因也顶岗实习空對空,无法落地生根,工学结合形式大于实质,浪费了宝贵的一年时间,的确太人叹惜。
二、顶岗实习的作用与意义
顶岗实习是工学交替、校企合作的具体体现,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和重要教学环节,也是拓宽就业渠道的重要途径。组织学生到企业实习的目的在于通过全真的工作环境,让学生接受真正的职业训练,一方面帮助其更好的实现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提升专业素养,提高就业竞争力,另一方面促使其自学认识社会,熟悉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工作氛围,自觉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为就业做好心理准备地,为实现毕业与就业的零距离过渡奠定良好的基础。
然而,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却使这一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无法得以保证,更无法有效实现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所以应加强过程控制,以学校为主体,从管理机制上着手,尽快改变顶岗实习的管理粗放、效率低下的现状。
三、加强顶岗过程控制 细化实习教学环节
以工商管理类专业为例,顶岗实习是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开展质量工程建设的有利时机,它可以弥补学校实践教学条件缺乏、仿真效果较差、实战经验不足等不利因素,对此学校可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
(一)重新制定突出顶岗实践教学目的人才培养方案
不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重点突出在前两年的理实一体的课程设置与进度安排,学校管理也可以细化到每一学期、每一堂课,而顶岗实习这一重要的教学环节相对计划得粗略得多,因此自然会出现目前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学校应重新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将实训、实践课程内容充实到顶岗环节,以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导制定综合专业实践方案,如工商管理专业综合实践方案体现培养学生职业核心技能,应制定出计划与决策能力、组织与人事能力、沟通与激励能力、控制与信息处理能力等方面顶岗实习计划,分阶段指导学生完成调查报告或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案,无论在什么岗位实习都能针对实际情况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达到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的目的。这就是行动导向、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但绝不是学生能独立完成的任务。
(二)专职教师负责实施顶岗实习教学计划
目前不少学校顶岗实习由专业课教师、辅导员兼职担任,从客观上讲是无法保证实习环节教学质量。因此建议安排专职教师全程负责实施综合实践计划,做到有组织、有领导、有考核、有经费保障的开展这一教学工作,周记的内容则是企业实际问题的调查、分析与解决等方面的指导与沟通,最终完成有质量、有价值的毕业论文或调查报告。通过严格高效的管理使顶岗实习内容具本、目标明确,学生职业技能得以明显提高。
其次,专职教师可以利用这一难得机会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学习企业经营理念,掌握行业最新动态与发展变化趋势,丰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水平。
再者,专职教师深入企业指导学生实践的同时还可以开展横向合作项目,为企业出谋划策,主动深化校企合作,建立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体现服务地方经济的办法宗旨。
(三)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保障顶岗实习教学质量
要保证顶岗实习教学质量关键在于学校的管理机制的调整,应在充分认识顶岗实习重要的性基础上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充分调动企业、指导教师、学生的积极性,规范其行为,使顶岗实习有序且有效的开展。
一方面,制定项岗实习考核目标,建立量化的目标体系,包括企业、家长对学生的满意度评价,学生参与的校企合作项目质量评价、学生成果评价等全方位的指标体系,将指导教师的收入、职称评定、晋级等与目标完成情况挂钩,激励指导教师的学生实习管理、科研等方面不断进步。
另一方面,学生实习成绩的评价采用过程性评价,改变目前终结性评价的作法。周记的内容、完成任务的质量、毕业论文或调查报告等由学校、企业评价共同参与评价,连续考核的结果作为顶岗实习的成绩。
再者,通过指导教师与实习学生的参与,帮助企业解决生产技术、经营管理方面的问题,为企业创造价值,以此来改变企业对顶岗实习的被动态度,激发企业的合作积极性,为深化校企合作、提高实习教学质量起良性互动的效果。
当然,有了完善的制度还必须有组织保障、资金的支持。我们相信通过加强过程管理、细化教学环节,顶岗教学工作才能能取得成效,有助于办出高等职业教育要自己的特色和水平,得到全社会的认同。
关键词:顶岗实习; 现状与根源;管理机制
教育部2006[16号]文件和相关规定,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的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性人才的使命。高等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走工学结合发展的道路,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具体讲就是要积极探索订单培养、工学交替、行动导向、任务驱动、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提高的培养模式。
顶岗实习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不少于半年于的跨度较长的开放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学质量的控制与管理关系到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关系到学校的教学成效,更关系到全社会对职业教育评价。因此加强与重视顶岗过程控制、细化实习教学环节将起动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顶岗实习现状与问题根源
高职教学过程时间安排大多设置为2+1模式,2年的学校系统学习管理阶段和1年的开放式实践教学阶段。在为期1年的顶岗实习过程中,学校分三个阶段进行统一管理,既实习前的计划准备、实习过程中的任务落实、实习结束后的总结与评价。同时实行院、系、教研室三级负责制,明确了相关职责。并实行校内与校外教师共同指导相结合。
从理论上讲,多数学校按这类模式进行顶岗实习管理应当说是多层次、全方位、全过程的全面质量管理思想的体现,理所当然能收到较好的效果。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现状与根源一:校企双方合作基础脆弱、利益取向各异,顶岗实习分散难管
在市场经济竞争环境中,不少企业价值取向追求利益最大化,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技能型人才是学校的使命,校企合作不会增加企业利润,反而会给企业带来更大的负担与压力。因此校企合作一头热、流于形式、应付检查、完成指标的现象较为普遍,很难有真正意义上的合作,所谓深度合作更是一种说法而已。因此学生顶岗实习很难集中统一或相对集中,大多数学生只能分散实习与自行联系实习,甚至个别学生采取虚假办法应付顶岗实习。顶岗实习的管理难度加大。接受实习生的单位受利益驱动,降低成本,提供事务性、重复性简单工作岗位,让学生充当廉价劳动力,学生的实习积极性也会大打折扣。
现状与根源二:校内教师兼职指导、精力与经费无法保证,粗放式管理普遍
不少学校由于顶岗实习指导由专业课教师、辅导员等兼职担任,而指导一名学生一年的顶岗实习的工作量用几个课时来衡量。兼职指导教师的时间与精力能够保证这个重要的教学实践环节的质量吗?指导教师工作量只有几个课时吗?以上两个方面实际上也反应出这类学校对于顶岗实习工作认识与态度,要么是高估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要么就是乐观于实习单位的配合与诚意,坚信于实习单位监管与负责。而事实上,顶岗实习中的学生周记审阅、论文修改这些任务花费了指导教师大量精力与时间,尽管如此,学生应付教师、教师应付学校等粗放式管理是不争的事实,学生实习环节的职业能力提升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现状与根源三:学生急功近利、挣钱心切,违背了顶岗实习的目的
高职类学生有不少人认识2+1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前两年是花家长的钱,最后一年是挣自己的钱,因此错误的理解与认识下学生选择实习岗位权重第一是看工资收入、第二看工作条件,没有从专业、职业、就业系统考虑与选择,实习动机出现了问题。继而在实习过程中不是以学习心态对待工作、对待挫折、对待合作,更没有全面、全方位、全过程的了解与熟悉企业的经营环境、经营模式、业务流程等基本情况,更谈不上主动理论联系实际、用理论去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在实践中学习提高。从学生周记中可以看出,写心情的比例占到一半以上,记流水账的占到三分之一,打包周记也占到一定比例,而指导教师也是泛泛而谈,轻描淡写,完成所谓的沟通与交流,不少时候成了学生的心理干预师,真正能指导学习实践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的也只是纸上谈兵而已。
总之,由于以上几个方面的原因也顶岗实习空對空,无法落地生根,工学结合形式大于实质,浪费了宝贵的一年时间,的确太人叹惜。
二、顶岗实习的作用与意义
顶岗实习是工学交替、校企合作的具体体现,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和重要教学环节,也是拓宽就业渠道的重要途径。组织学生到企业实习的目的在于通过全真的工作环境,让学生接受真正的职业训练,一方面帮助其更好的实现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提升专业素养,提高就业竞争力,另一方面促使其自学认识社会,熟悉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工作氛围,自觉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为就业做好心理准备地,为实现毕业与就业的零距离过渡奠定良好的基础。
然而,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却使这一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无法得以保证,更无法有效实现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所以应加强过程控制,以学校为主体,从管理机制上着手,尽快改变顶岗实习的管理粗放、效率低下的现状。
三、加强顶岗过程控制 细化实习教学环节
以工商管理类专业为例,顶岗实习是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开展质量工程建设的有利时机,它可以弥补学校实践教学条件缺乏、仿真效果较差、实战经验不足等不利因素,对此学校可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
(一)重新制定突出顶岗实践教学目的人才培养方案
不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重点突出在前两年的理实一体的课程设置与进度安排,学校管理也可以细化到每一学期、每一堂课,而顶岗实习这一重要的教学环节相对计划得粗略得多,因此自然会出现目前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学校应重新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将实训、实践课程内容充实到顶岗环节,以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导制定综合专业实践方案,如工商管理专业综合实践方案体现培养学生职业核心技能,应制定出计划与决策能力、组织与人事能力、沟通与激励能力、控制与信息处理能力等方面顶岗实习计划,分阶段指导学生完成调查报告或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案,无论在什么岗位实习都能针对实际情况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达到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的目的。这就是行动导向、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但绝不是学生能独立完成的任务。
(二)专职教师负责实施顶岗实习教学计划
目前不少学校顶岗实习由专业课教师、辅导员兼职担任,从客观上讲是无法保证实习环节教学质量。因此建议安排专职教师全程负责实施综合实践计划,做到有组织、有领导、有考核、有经费保障的开展这一教学工作,周记的内容则是企业实际问题的调查、分析与解决等方面的指导与沟通,最终完成有质量、有价值的毕业论文或调查报告。通过严格高效的管理使顶岗实习内容具本、目标明确,学生职业技能得以明显提高。
其次,专职教师可以利用这一难得机会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学习企业经营理念,掌握行业最新动态与发展变化趋势,丰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水平。
再者,专职教师深入企业指导学生实践的同时还可以开展横向合作项目,为企业出谋划策,主动深化校企合作,建立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体现服务地方经济的办法宗旨。
(三)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保障顶岗实习教学质量
要保证顶岗实习教学质量关键在于学校的管理机制的调整,应在充分认识顶岗实习重要的性基础上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充分调动企业、指导教师、学生的积极性,规范其行为,使顶岗实习有序且有效的开展。
一方面,制定项岗实习考核目标,建立量化的目标体系,包括企业、家长对学生的满意度评价,学生参与的校企合作项目质量评价、学生成果评价等全方位的指标体系,将指导教师的收入、职称评定、晋级等与目标完成情况挂钩,激励指导教师的学生实习管理、科研等方面不断进步。
另一方面,学生实习成绩的评价采用过程性评价,改变目前终结性评价的作法。周记的内容、完成任务的质量、毕业论文或调查报告等由学校、企业评价共同参与评价,连续考核的结果作为顶岗实习的成绩。
再者,通过指导教师与实习学生的参与,帮助企业解决生产技术、经营管理方面的问题,为企业创造价值,以此来改变企业对顶岗实习的被动态度,激发企业的合作积极性,为深化校企合作、提高实习教学质量起良性互动的效果。
当然,有了完善的制度还必须有组织保障、资金的支持。我们相信通过加强过程管理、细化教学环节,顶岗教学工作才能能取得成效,有助于办出高等职业教育要自己的特色和水平,得到全社会的认同。